- 年份
- 2024(10252)
- 2023(14859)
- 2022(12877)
- 2021(12044)
- 2020(10204)
- 2019(23144)
- 2018(23071)
- 2017(44094)
- 2016(24604)
- 2015(27418)
- 2014(27325)
- 2013(26745)
- 2012(24621)
- 2011(22251)
- 2010(22120)
- 2009(20157)
- 2008(19621)
- 2007(17101)
- 2006(14880)
- 2005(12768)
- 学科
- 济(89416)
- 经济(89298)
- 管理(66274)
- 业(62182)
- 企(50860)
- 企业(50860)
- 方法(40831)
- 数学(34831)
- 数学方法(34413)
- 农(25536)
- 中国(23888)
- 学(23737)
- 财(22602)
- 业经(20428)
- 地方(18186)
- 制(17780)
- 贸(17432)
- 贸易(17427)
- 农业(17000)
- 易(16894)
- 理论(16333)
- 和(15010)
- 银(14699)
- 银行(14618)
- 技术(14461)
- 环境(14388)
- 融(14382)
- 金融(14373)
- 行(13937)
- 务(13856)
- 机构
- 大学(345852)
- 学院(343372)
- 管理(131931)
- 济(128994)
- 经济(126059)
- 研究(121000)
- 理学(114841)
- 理学院(113439)
- 管理学(111204)
- 管理学院(110613)
- 中国(87301)
- 科学(80005)
- 京(74635)
- 农(67688)
- 所(63284)
- 业大(58726)
- 研究所(58457)
- 财(57821)
- 农业(53875)
- 中心(53723)
- 江(49844)
- 北京(46844)
- 财经(46710)
- 范(46702)
- 师范(46092)
- 院(43955)
- 经(42498)
- 州(40243)
- 技术(38381)
- 师范大学(37450)
- 基金
- 项目(242670)
- 科学(187806)
- 基金(173852)
- 研究(171177)
- 家(155506)
- 国家(154219)
- 科学基金(129357)
- 社会(104789)
- 社会科(98978)
- 社会科学(98951)
- 省(95596)
- 基金项目(93159)
- 自然(87122)
- 自然科(85046)
- 自然科学(85016)
- 自然科学基金(83469)
- 划(81879)
- 教育(78607)
- 资助(70994)
- 编号(69443)
- 成果(56607)
- 重点(54987)
- 部(52416)
- 发(51399)
- 创(50465)
- 课题(48475)
- 创新(47115)
- 科研(47075)
- 计划(46964)
- 大学(44028)
- 期刊
- 济(138269)
- 经济(138269)
- 研究(96514)
- 学报(66165)
- 中国(64789)
- 农(61348)
- 科学(56876)
- 大学(48032)
- 管理(46787)
- 学学(45417)
- 农业(42278)
- 财(41744)
- 教育(40110)
- 技术(27428)
- 融(26949)
- 金融(26949)
- 业经(23274)
- 经济研究(22173)
- 业(22146)
- 财经(21610)
- 版(18557)
- 科技(18462)
- 图书(18458)
- 经(18384)
- 业大(18247)
- 问题(18060)
- 理论(16097)
- 资源(15152)
- 技术经济(15145)
- 商业(14849)
共检索到493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孔依丹 陈哲玲
培养积极的身份认同能对普通人群的精神健康产生重要作用。近年来,身份认同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也逐渐引起学界关注。本文对国外有关孤独症患者身份认同及其对精神状态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结果显示,由于长期处于社会污名、排斥等负面境地,孤独症群体的身份认同水平普遍偏低,这导致该群体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精神状态。帮助孤独症群体建立积极的身份认同能够有效改善他们的精神健康状况,并提升他们的社交意愿和水平,这需要包括媒体、教育者、家属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努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曹漱芹 高黎阳 樊江琴
为了解发达国家在保障孤独症学校教育质量上的经验和做法,本研究选取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4个国家30所孤独症学校,检索和分析了这些学校在物质条件、师资状况、课程教学等要素上的具体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学校呈现出以下质量特征:(1)充足的空间和设施设备;(2)凸显结构化、视觉支持性、社交性等特点的适宜环境;(3)小班级规模和高师生比;(4)较高专业素养的师资队伍;(5)适宜学生需求、强化功能性交流和人际互动的课程体系;(6)系统多元、综合互补的教学策略;(7)综合性的专业团队服务等。本研究结果为我国孤独症学校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孤独症学校 教育质量 质量特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于素红 肖洪莉 张书玥 朱涵
为数量越来越庞大且异质性高的孤独症群体提供适宜的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较早开展孤独症教育的国家,具有较为丰富的孤独症教育经验。本文系统介绍了近30年美国孤独症教育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其在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等不同学段的具体发展情况,揭示了美国孤独症教育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孤独症教育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孤独症教育 教育安置 发展历程 美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晓毅
自1990年孤独症被列为美国《残疾人教育法》的残疾类别之一以来,美国加大对孤独症儿童教育研究的投入力度,开发若干种教学策略与课程方案,积极推进孤独症儿童的融合教育,提升专业人员的技能素质。然而,美国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仍在教育安置形式、专业人员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践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清楚地认识这些挑战,有助于我国对孤独症儿童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和借鉴。
关键词:
美国 孤独症 儿童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左娟娟 贺荟中
学前阶段是孤独症儿童的最佳融合时机,将孤独症儿童安置于融合环境已成为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美国是较早推行孤独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的国家之一,具有相对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本文梳理近三十年美国孤独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安置的相关研究,总结孤独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安置情况、影响因素以及孤独症儿童在学前融合环境中取得的教育成就与存在问题,以期为我国孤独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学前融合教育 美国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孙永珍 傅根跃
文章从生物学水平、行为水平、认知水平和康复教育四个方面对我国孤独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并相应地与国外该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单比较 ,最后对我国今后孤独症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展望
关键词:
孤独症 研究现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莫书亮 苏彦捷
孤独症的心理理论与其言语、交往能力、社会功能以及想象有密切的关系。本文综述了以前有关孤独症心理理论损伤的一些实验研究 ,并从言语能力对孤独症心理理论表现的影响方面进行了重点讨论。最后着重从临床和应用的角度 ,探讨了与心理理论有关的孤独症早期检测和训练问题 ,并提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谢超香 李姗泽
内隐学习是一种自动化的不需要意识参与的认知过程,是发展社会技能、语言技能和动作技能的重要机制。许多研究认为孤独症儿童的各种症状与其内隐学习缺失有密切联系,也有研究认为孤独症儿童具备内隐机制,只是不能巩固和应用通过内隐方式获得的知识。在康复训练中可以尝试增加复杂关系的显著程度或者以外显方式呈现复杂关系。未来研究应当包含不同严重程度以及不同子群的孤独症儿童,创造生态效度更高的实验情境并确定孤独症儿童学习和应用内隐知识的困难程度如何。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内隐学习 外显学习 康复训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徐琴美 丁晓攀 傅根跃
通过对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和孤独症治疗机构的调查,初步了解了孤独症儿童的基本情况以及各种矫治方法的应用。得出的结论如下:(1)被调查的21名孤独症儿童一般都在发现异常后及时诊断,都能够在家庭或治疗训练机构进行训练。(2)越是晚出生的孤独症孩子,其得到治疗的机会就越多,其预后状况越是乐观。(3)家长一般根据朋友推荐、医生或权威人士推荐、网上获悉来选择治疗训练机构。(4)治疗机构最常用的方法是感觉统合训练,而家庭最常用的方法是游戏疗法;治疗机构中最有效的方法被认为是行为治疗,而家庭中最有效的方法被认为是游戏疗法;治疗机构中最无效的方法被认为是药物治疗,家庭中最无效的方法被认为是感觉统合治疗。(5)每个...
关键词:
儿童孤独症 矫治方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焦青
本研究除了关注年龄和智力因素的影响外 ,还首次探讨了自闭症病症的程度与心理推测能力的关系。综合本研究和以往研究的结果得出 :生理年龄大并同时伴随较高智力能有助于自闭症儿童理解他人的心理。此外 ,本研究发现 ,自闭症病症程度与心理推测能力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采用大样本去论证这个关系的存在应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
心理推测 孤独症病症的程度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晴铄 胡金生
生物运动识别是指个体通过动作、步态等运动信息,对他人的行为、情绪或意图进行辨别和解释的过程。孤独症个体存在生物运动识别缺陷,主要表现为识别效率低、检测阈限高、信息整合能力不足和变化适应性弱,且易受整体-局部加工偏差、社会信息负荷、刺激时空干扰方式及个体特征的影响。其神经机制的特异性研究结果包括局部脑区异常激活、脑网络连接异常以及镜像神经元mu波抑制降低等现象。未来应从脑机制研究入手,综合考虑刺激特征及研究方法对结果的影响,进一步拓展对意图性、情绪性生物运动识别机制的探索;注重发展性研究,深入探究鉴别指标,量化诊断效用;探究有效干预手段,寻找高潜力的干预效果指标。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生物运动识别 神经机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钟晓云
孤独症是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其早期诊断对干预治疗的效果极为重要,其中手势是孤独症儿童早期筛查的重要指标。通过回顾文献发现,孤独症儿童的手势频率较低,类型和功能都较有限,且与其他交际模态的结合能力弱。孤独症儿童手势发展可能偏离正常轨迹,但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语言发展。孤独症儿童的手势障碍主要与共同注意、动觉系统和镜像神经元系统等的缺陷有关。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拓宽研究角度并关注汉语孤独症儿童的手势使用。同时,应逐步健全对孤独症儿童的手势评估体系,在家庭与学校环境中加强手势使用,并综合利用资源与设备为孤独症儿童创设手势使用环境,以进一步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语言与交际能力。
关键词:
孤独症 儿童 手势 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何建青 胡耿丹 胡金生
孤独症谱系障碍个体的视听言语整合存在异常。注意、时间感知缺陷、唇读能力缺陷、噪声背景都可能是孤独症人士产生视听言语整合缺陷的原因。神经生理层面的研究为探究孤独症人士视听言语整合缺陷的深层原因提供了证据,该类研究表明他们颞叶区域的活动以及N4、N1、P2等脑电成分波幅存在异常,大脑皮层之间的连通性较低。未来应该进一步探究孤独症人士视听言语整合能力的发展趋势,同时开发以言语整合为基础的干预方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玥 苏彦
选取匹配言语智力的孤独症儿童21名、智力迟滞儿童18名和典型发展儿童20名,考察他们对指向客体与指向自我及他人假装动作的理解,探讨假装理解的相关因素。要求儿童对实验者演示的3种动作(功能游戏、替代假装和想象假装)进行解释,并完成心理理论和抑制控制任务。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对假装游戏的理解存在缺陷,儿童对指向自我的动作理解不能自发迁移至对指向他人的动作理解中,心理理论和抑制控制均能正向预测假装理解。
关键词:
假装理解 孤独症 心理理论 抑制控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石晓辉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 ,孤独症患儿存在着社会交往、言语发育、生活自理能力的缺陷 ,感知觉异常及一些问题行为。在对孤独症的治疗中 ,行为疗法是一种运用最普遍的疗法。常用的行为疗法有 :塑造法、锁链法、示范学习法、奖励与惩罚疗法、消退法、暂时隔离法、消极练习法和放松疗法。在治疗中遵循发展正常行为、个别化、个体治疗和集体治疗相结合、父母亲参与的原则。
关键词:
孤独症 行为治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