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24)
2023(3744)
2022(2801)
2021(2963)
2020(2095)
2019(4976)
2018(4998)
2017(6857)
2016(5180)
2015(5885)
2014(5944)
2013(4931)
2012(4622)
2011(4227)
2010(4663)
2009(3664)
2008(3539)
2007(3149)
2006(2933)
2005(2709)
作者
(11180)
(9208)
(9188)
(9063)
(5901)
(4512)
(4487)
(3834)
(3602)
(3535)
(3218)
(3141)
(3116)
(3096)
(2982)
(2973)
(2930)
(2924)
(2779)
(2746)
(2594)
(2416)
(2377)
(2216)
(2199)
(2164)
(2156)
(2017)
(2016)
(1963)
学科
教育(19469)
中国(9595)
教学(7840)
理论(7324)
管理(6242)
(5605)
经济(5589)
(4695)
学法(4265)
教学法(4265)
(3931)
发展(3614)
学理(3613)
学理论(3613)
思想(3558)
研究(3553)
(3492)
(3491)
政治(3422)
(3338)
改革(3333)
思想政治(3252)
政治教育(3252)
治教(3252)
德育(3217)
高等(3205)
学校(3061)
(2837)
教育改革(2826)
(2642)
机构
大学(59145)
学院(54533)
教育(27737)
研究(23643)
(20460)
师范(20353)
师范大学(17145)
(15071)
科学(13617)
职业(13323)
技术(12341)
(11344)
管理(11302)
(11006)
中国(10907)
教育学(10894)
北京(10835)
(10483)
研究所(10348)
中心(9781)
经济(9774)
职业技术(9286)
理学(9272)
理学院(8937)
(8854)
(8550)
管理学(8435)
管理学院(8299)
技术学院(8255)
教育学院(7947)
基金
研究(33569)
项目(33168)
科学(26436)
教育(25713)
基金(18162)
成果(17566)
编号(17329)
社会(16808)
课题(16303)
社会科(15425)
社会科学(15424)
(15040)
(14788)
(14752)
国家(14696)
(14589)
科学基金(11294)
规划(11196)
(10335)
项目编号(10110)
研究成果(9765)
(9638)
重点(9456)
年度(9226)
(9117)
(8788)
(8634)
(8595)
阶段(8567)
教育部(8534)
期刊
教育(50022)
研究(27579)
中国(25764)
职业(12894)
(12093)
经济(12093)
技术(10591)
技术教育(8686)
职业技术(8686)
职业技术教育(8686)
学报(7310)
大学(6975)
科学(5868)
(5678)
高等(5610)
(5255)
论坛(5255)
成人(5106)
成人教育(5106)
高等教育(4743)
(4572)
学学(4549)
(4543)
图书(4189)
职教(4146)
农业(4110)
管理(4045)
发展(4042)
(4042)
比较(3502)
共检索到98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怡欣  耿柳娜  
自然教育是以自然环境为主要依托,以参与体验为主要手段,引导人们深入了解和欣赏自然,尊重并且保护自然,最终实现人类自我发展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教育。文章综述了孤独症儿童直接自然教育和间接自然教育的不同实践形式和教育效果。研究发现,自然教育不仅能增进孤独症儿童的社交参与,提升社交能力;对感知觉和情绪情感等方面也有积极的改善作用。未来需加强对孤独症儿童自然教育的核心成分、影响因素与起效机制的探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自然教育模式、不断推进孤独症儿童自然教育学校建设、打造高质量孤独症儿童自然教育品牌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玥  苏彦  
选取匹配言语智力的孤独症儿童21名、智力迟滞儿童18名和典型发展儿童20名,考察他们对指向客体与指向自我及他人假装动作的理解,探讨假装理解的相关因素。要求儿童对实验者演示的3种动作(功能游戏、替代假装和想象假装)进行解释,并完成心理理论和抑制控制任务。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对假装游戏的理解存在缺陷,儿童对指向自我的动作理解不能自发迁移至对指向他人的动作理解中,心理理论和抑制控制均能正向预测假装理解。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石晓辉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 ,孤独症患儿存在着社会交往、言语发育、生活自理能力的缺陷 ,感知觉异常及一些问题行为。在对孤独症的治疗中 ,行为疗法是一种运用最普遍的疗法。常用的行为疗法有 :塑造法、锁链法、示范学习法、奖励与惩罚疗法、消退法、暂时隔离法、消极练习法和放松疗法。在治疗中遵循发展正常行为、个别化、个体治疗和集体治疗相结合、父母亲参与的原则。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晓毅  刘艳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根据冰山理论以及需求层次理论,本书作者建构了学龄孤独症儿童教育评估的框架,即孤独症学生的教育评估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的生理需求,包括感知觉领域和运动领域;第二个层次是基本的发展需求,包括情绪管理、常规执行以及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梅  
本文集中反映了近两年国外有关孤独症教育及医学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 ,同时结合本国实际和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以期为国内进一步开展此项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昊  刘立辉  
该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父母接受培训后在自然的家庭生活环境中对孤独症儿童实施共同注意干预训练的效果。研究采用多基线设计,通过培训家长对三名平均年龄为46.6月的被试进行为期八周、四个阶段的干预,发现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行为及社会互动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被试的主动性和响应性共同注意、工具性和交流性共同注意、高强度和低强度刺激下的共同注意三方面,干预效果呈现不同特征且具有个体间差异。通过对结果的讨论,研究分析了促进干预取得成效的因素以及后续研究的方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耿  尤志英  
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训练在中国大陆已有近20年历史,虽然其病因尚无公认之定论,但医学界、教育界、心理学界、康复界的同仁都在努力探索治疗、康复和教育的方法。本文作者通过十几年的临床教育实践和研究,提出综合性的康复训练方法——三元训练体系,并取得初步成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梅  
北京市在 1 994 -2 0 0 0年 ,先后两次系统地进行了孤独症儿童教育、训练的实验。实验对象 78人 ,实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本文全面介绍了实验的情况。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晓毅  范文静  
2014年出台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建设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部),使得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安置形式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回顾国内外孤独症儿童教育安置形式的发展历程,发现各国都力图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安置形式和多元化办学主体以满足孤独症儿童的复杂多样的教育需要。孤独症学校(部)作为多种教育安置形式之一,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中重度和极重度孤独症儿童多样化的教育需要,并为我国加快完善多样化的孤独症儿童教育安置形式提供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晓斌  王静丽  李晓芳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执行功能逐渐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因此孤独症执行功能的探讨也逐渐受到关注。其中作为孤独症执行功能障碍中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的工作记忆更是成为了当今孤独症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对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孤独症儿童工作记忆的研究方法和孤独症儿童工作记忆的主要研究成果。最后,对孤独症儿童工作记忆的研究进行了小结和展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伟  魏轶兵  陈尚婷  
目的:对一例在普通小学三年级就读的孤独症儿童语文学习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希望本研究能够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家长等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干预9个月,用日常观察法、访谈法、对比法对孤独症儿童的语文学习状况进行多方面评定。结果:在研究中运用多种干预方法,提高了孤独症儿童的语文学习状况。结论:运用多种干预方法可以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语文学习水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谢超香  李姗泽  
内隐学习是一种自动化的不需要意识参与的认知过程,是发展社会技能、语言技能和动作技能的重要机制。许多研究认为孤独症儿童的各种症状与其内隐学习缺失有密切联系,也有研究认为孤独症儿童具备内隐机制,只是不能巩固和应用通过内隐方式获得的知识。在康复训练中可以尝试增加复杂关系的显著程度或者以外显方式呈现复杂关系。未来研究应当包含不同严重程度以及不同子群的孤独症儿童,创造生态效度更高的实验情境并确定孤独症儿童学习和应用内隐知识的困难程度如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冯源  苏彦捷  
在Blair(1996)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权威去道德化和泛习俗化两组问题,考察孤独症和正常儿童对道德和习俗规则的判断及其与他们心理理论的关系。结果发现,孤独症儿童错误信念理解成绩低于接受性言语匹配的正常儿童,两组儿童在道德判断上表现不同,而在习俗判断上的表现没有差异。结果提示,道德判断需要心理理解能力,而习俗判断则与训练和社会化有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关文军  邓猛  
孤独症作为一种由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导致的神经发育障碍,男童发病比例高于女童已成为共识,但对其原因我们仍然知之甚少。本文系统回顾和分析了孤独症儿童在发病率和临床表现上的性别差异,并介绍了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解释模型。本文认为,孤独症性别差异的解释模型符合人类对残疾本质理解的发展过程,多学科、多方法的综合研究是今后孤独症儿童病理研究的方向,在尚未明晰孤独症病理前,教育和康复对孤独症儿童的积极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焦青  
本研究除了关注年龄和智力因素的影响外 ,还首次探讨了自闭症病症的程度与心理推测能力的关系。综合本研究和以往研究的结果得出 :生理年龄大并同时伴随较高智力能有助于自闭症儿童理解他人的心理。此外 ,本研究发现 ,自闭症病症程度与心理推测能力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采用大样本去论证这个关系的存在应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