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22)
2023(5248)
2022(4299)
2021(4150)
2020(3246)
2019(7159)
2018(7376)
2017(12575)
2016(7382)
2015(8402)
2014(8679)
2013(8013)
2012(7479)
2011(6685)
2010(6929)
2009(6102)
2008(5951)
2007(5512)
2006(4776)
2005(4334)
作者
(21576)
(18039)
(17780)
(17127)
(11347)
(8592)
(8321)
(6993)
(6961)
(6550)
(6134)
(6117)
(5925)
(5845)
(5724)
(5554)
(5410)
(5384)
(5297)
(5165)
(4603)
(4454)
(4383)
(4254)
(4221)
(4096)
(3942)
(3931)
(3840)
(3810)
学科
(20275)
经济(20225)
管理(17803)
(13356)
(10667)
企业(10667)
中国(8232)
(7621)
(7311)
(7077)
理论(6997)
教育(6708)
地方(6291)
(6010)
方法(5878)
教学(5818)
(5648)
业经(5281)
(4925)
银行(4905)
(4784)
金融(4777)
(4775)
农业(4655)
数学(4519)
数学方法(4378)
(3909)
学法(3838)
教学法(3838)
(3646)
机构
学院(94546)
大学(93013)
研究(36194)
管理(29789)
(29328)
经济(28271)
中国(26906)
理学(24425)
理学院(23945)
科学(23900)
管理学(23241)
管理学院(23046)
(21342)
(19575)
(19126)
研究所(17459)
(17437)
中心(16670)
(16017)
师范(15761)
技术(15671)
(15415)
农业(15374)
业大(15191)
(13870)
(13820)
北京(13416)
(13172)
师范大学(12583)
职业(12264)
基金
项目(63084)
研究(48752)
科学(47387)
基金(40832)
(36545)
国家(36141)
科学基金(29238)
社会(26993)
(26906)
社会科(25190)
社会科学(25184)
教育(24665)
(22842)
编号(21977)
基金项目(20796)
成果(19722)
自然(18011)
自然科(17558)
自然科学(17547)
课题(17299)
自然科学基金(17199)
资助(16477)
重点(15003)
(14487)
(13724)
项目编号(13234)
(13099)
(13047)
(12690)
(12261)
期刊
(37782)
经济(37782)
中国(30178)
研究(28496)
教育(23842)
学报(18733)
(18505)
科学(14747)
大学(13655)
(12888)
管理(12565)
学学(12543)
农业(12270)
技术(11484)
(8993)
金融(8993)
职业(8349)
图书(7441)
(6733)
业经(6685)
技术教育(5810)
职业技术(5810)
职业技术教育(5810)
(5760)
(5680)
论坛(5680)
经济研究(5621)
书馆(5410)
图书馆(5410)
财经(5313)
共检索到158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耿  尤志英  
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训练在中国大陆已有近20年历史,虽然其病因尚无公认之定论,但医学界、教育界、心理学界、康复界的同仁都在努力探索治疗、康复和教育的方法。本文作者通过十几年的临床教育实践和研究,提出综合性的康复训练方法——三元训练体系,并取得初步成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陆汝文  邹冰  陈玉珍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核心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早期干预的有效方法。方法 :以《早期训练纲要》(FFK)为宗旨对 2 1例孤独症儿童 ,进行为期 18个月的家庭训练对照研究。结果 :18个月的家庭训练中 ,指导组患儿技能平均增长 10 0项 ,对照组患儿技能平均增长 53项。两组结果差异显著 (P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焱  
本文通过音乐治疗、结构化教育与应用行为分析疗法的有机结合,并兼用世界其它音乐教育理念与实践,对一例高功能孤独症儿童进行了行为训练的个案研究。在提高主动语言表达的动机,转化和改善刻板行为,提高其社会适应情绪与交往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梅  
北京市在 1 994 -2 0 0 0年 ,先后两次系统地进行了孤独症儿童教育、训练的实验。实验对象 78人 ,实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本文全面介绍了实验的情况。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梅  
本文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症状———沟通与交往障碍,应用自行开发的“自主交往训练法”对两名随班就读的孤独症学生展开训练和研究。初步研究表明它能有效地缓解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促进沟通与交往能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黄辛隐  徐晓翠  
目的:在验证孤独症儿童的社会知觉能力发展相对正常的理论的同时,为广大教师的孤独症教育训练矫治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方法: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在孤独症儿童识别图片人物情绪时,设置两种情境:1.教师对孤独症儿童判断图片表情过程中的行为给予表情或身体姿势变化等回应;2.教师在此过程中不提供任何提示情境。比较两种情境下,儿童完成任务的准确率。结果:孤独症儿童行为受教师情绪变化的影响。结论:孤独症儿童的社会知觉能力发展相对正常,教师在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训练时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敏  吴冬连  葛新斌  
关键反应训练是一种基于应用行为分析、具有循证实践支持的孤独症儿童干预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Meta分析方法,对2001年至2021年发表在国外核心期刊上有关关键反应训练对孤独症儿童干预效果的14项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分析,检验关键反应训练对孤独症儿童沟通技能、社会互动技能、日常生活技能、问题行为及运动技能等五大领域的干预效果。研究发现:(1)与对照组相比,关键反应训练能够显著提升孤独症儿童的沟通技能和增强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互动能力;(2)与对照组相比,关键反应训练在提升孤独症儿童日常生活技能、运动技能及减轻问题行为方面并无显著优势;(3)机器人辅助的关键反应训练显示了巨大的干预优势。结合研究结果,文章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怡欣  耿柳娜  
自然教育是以自然环境为主要依托,以参与体验为主要手段,引导人们深入了解和欣赏自然,尊重并且保护自然,最终实现人类自我发展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教育。文章综述了孤独症儿童直接自然教育和间接自然教育的不同实践形式和教育效果。研究发现,自然教育不仅能增进孤独症儿童的社交参与,提升社交能力;对感知觉和情绪情感等方面也有积极的改善作用。未来需加强对孤独症儿童自然教育的核心成分、影响因素与起效机制的探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自然教育模式、不断推进孤独症儿童自然教育学校建设、打造高质量孤独症儿童自然教育品牌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胡晓毅  范文静  
重度孤独症儿童在接收性语言方面存在困难,计算机辅助的配对任务近些年逐渐应用于其沟通训练中。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法的跨被试多基线实验设计,对三名重度学龄孤独症儿童的接收性语言进行干预,以考察计算机辅助的配对任务对重度孤独症儿童接收性语言的影响。结果发现计算机辅助的配对任务干预有效提升了重度孤独症儿童听指令完成配对的正确率和配对正确的词汇量,促进了重度孤独症儿童接收性语言的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玥  苏彦  
选取匹配言语智力的孤独症儿童21名、智力迟滞儿童18名和典型发展儿童20名,考察他们对指向客体与指向自我及他人假装动作的理解,探讨假装理解的相关因素。要求儿童对实验者演示的3种动作(功能游戏、替代假装和想象假装)进行解释,并完成心理理论和抑制控制任务。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对假装游戏的理解存在缺陷,儿童对指向自我的动作理解不能自发迁移至对指向他人的动作理解中,心理理论和抑制控制均能正向预测假装理解。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石晓辉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 ,孤独症患儿存在着社会交往、言语发育、生活自理能力的缺陷 ,感知觉异常及一些问题行为。在对孤独症的治疗中 ,行为疗法是一种运用最普遍的疗法。常用的行为疗法有 :塑造法、锁链法、示范学习法、奖励与惩罚疗法、消退法、暂时隔离法、消极练习法和放松疗法。在治疗中遵循发展正常行为、个别化、个体治疗和集体治疗相结合、父母亲参与的原则。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邱小菊  王立新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北京市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中家长的参与态度和行为,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调查了三所有代表性的孤独症康复中心和一所医院的47名家长,结果表明,在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中,家长参与态度较积极(M=3.77),但行为频率较低(M=1.75),参与效能感也比较低(M=1.81)。很多因素影响着家长的孤独症知识水平,但影响家长参与的因素较少;只有家长学历、家庭收入和孩子是否参与过ABA(应用行为分析)这三个因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艳虹  霍文瑶  胡晓毅  
二十一世纪以来,孤独症领域的循证实践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选择美国孤独症领域循证实践研究最具影响力的五个报告,即《国家孤独症发展报告-阶段1》(2009),《孤独症谱系障碍服务项目-基于环境考量的总结报告》(2010),《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青少年及成人的循证实践报告》(2010),《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青少年及成人的循证实践报告》(2014)以及《国家孤独症发展报告-阶段2》(2015),从入选循证实践报告的条件、循证实践的标准和循证实践的类型三个方面对报告进行分析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美国孤独症领域循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雯珺  余英  黄立鹤  
数字技术能够高效助力孤独症儿童早期筛查,促进转诊和干预。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2012-2022年间在国际权威平台发表的研究成果,梳理了用于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的最新数字技术。研究显示,数字技术可通过自然用户界面、移动设备界面、可穿戴设备界面和机器人界面助力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工作。通过数字赋能,临床机构能够突破孤独症早期筛查的传统手段,优化门诊早筛流程,实现远程筛查,拓宽筛查维度。数字技术为中国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昊  刘立辉  
该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父母接受培训后在自然的家庭生活环境中对孤独症儿童实施共同注意干预训练的效果。研究采用多基线设计,通过培训家长对三名平均年龄为46.6月的被试进行为期八周、四个阶段的干预,发现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行为及社会互动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被试的主动性和响应性共同注意、工具性和交流性共同注意、高强度和低强度刺激下的共同注意三方面,干预效果呈现不同特征且具有个体间差异。通过对结果的讨论,研究分析了促进干预取得成效的因素以及后续研究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