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0)
2023(2223)
2022(1859)
2021(1724)
2020(1480)
2019(3282)
2018(3137)
2017(5842)
2016(3286)
2015(3750)
2014(3578)
2013(3646)
2012(3490)
2011(3308)
2010(3281)
2009(3077)
2008(3034)
2007(2817)
2006(2608)
2005(2439)
作者
(12147)
(9933)
(9904)
(9374)
(6418)
(4899)
(4530)
(4028)
(3893)
(3614)
(3470)
(3451)
(3400)
(3357)
(3238)
(3189)
(3078)
(3040)
(3036)
(2985)
(2691)
(2632)
(2483)
(2475)
(2288)
(2269)
(2247)
(2189)
(2147)
(2135)
学科
(12374)
经济(12349)
管理(8044)
(6751)
(5750)
企业(5750)
方法(5237)
(4885)
数学(4402)
数学方法(4303)
中国(3245)
业经(3004)
(2866)
(2795)
(2712)
贸易(2711)
(2647)
(2577)
教育(2384)
理论(2281)
(1944)
(1937)
金融(1937)
农业(1857)
(1796)
地方(1796)
(1786)
银行(1764)
(1716)
(1707)
机构
大学(51463)
学院(48753)
研究(22416)
(17884)
经济(17434)
科学(15861)
中国(15799)
管理(14358)
(13889)
(12901)
(12428)
理学(12261)
理学院(11982)
研究所(11860)
管理学(11505)
农业(11440)
管理学院(11438)
业大(9926)
中心(9405)
(8293)
(8275)
北京(8017)
(7997)
(7715)
(7494)
(7406)
师范(7300)
农业大学(7091)
科学院(6836)
(6778)
基金
项目(33702)
科学(25385)
基金(24329)
(23717)
国家(23510)
研究(20624)
科学基金(18331)
自然(13652)
自然科(13321)
自然科学(13312)
自然科学基金(13096)
(12595)
(12094)
社会(12048)
基金项目(12037)
社会科(11260)
社会科学(11255)
资助(10964)
教育(9783)
重点(8351)
计划(8129)
(7432)
科技(7351)
(7262)
编号(7171)
科研(6934)
成果(6794)
(6609)
创新(6266)
专项(6249)
期刊
(20060)
经济(20060)
研究(14949)
学报(14080)
中国(13014)
(12297)
科学(11114)
大学(9833)
学学(9339)
农业(8419)
教育(7155)
管理(6517)
(6114)
(4706)
业大(4239)
(4128)
金融(4128)
农业大学(3609)
经济研究(3549)
财经(3460)
(3387)
技术(3228)
(3064)
国际(2964)
(2771)
林业(2693)
世界(2613)
中国农业(2569)
问题(2548)
图书(2509)
共检索到79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冯源  苏彦捷  
在Blair(1996)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权威去道德化和泛习俗化两组问题,考察孤独症和正常儿童对道德和习俗规则的判断及其与他们心理理论的关系。结果发现,孤独症儿童错误信念理解成绩低于接受性言语匹配的正常儿童,两组儿童在道德判断上表现不同,而在习俗判断上的表现没有差异。结果提示,道德判断需要心理理解能力,而习俗判断则与训练和社会化有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静欣  苏彦捷  
研究采用动画形式呈现欺骗故事情境(欺骗他人/欺骗自我) ,考察孤独症儿童对欺骗行为及意图的理解。结果表明,在欺骗行为判断的问题上,孤独症和匹配组儿童的表现没有差异。孤独症儿童对于欺骗他人的意图理解差于正常儿童,也不如他们自己对欺骗自我的意图理解。两组儿童在欺骗任务上的表现提示,孤独症儿童通过错误信念任务并不等于达到与正常儿童一样的心理理解水平,欺骗他人与欺骗自我的意图理解可能基于不同的机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玥  苏彦  
选取匹配言语智力的孤独症儿童21名、智力迟滞儿童18名和典型发展儿童20名,考察他们对指向客体与指向自我及他人假装动作的理解,探讨假装理解的相关因素。要求儿童对实验者演示的3种动作(功能游戏、替代假装和想象假装)进行解释,并完成心理理论和抑制控制任务。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对假装游戏的理解存在缺陷,儿童对指向自我的动作理解不能自发迁移至对指向他人的动作理解中,心理理论和抑制控制均能正向预测假装理解。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石晓辉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 ,孤独症患儿存在着社会交往、言语发育、生活自理能力的缺陷 ,感知觉异常及一些问题行为。在对孤独症的治疗中 ,行为疗法是一种运用最普遍的疗法。常用的行为疗法有 :塑造法、锁链法、示范学习法、奖励与惩罚疗法、消退法、暂时隔离法、消极练习法和放松疗法。在治疗中遵循发展正常行为、个别化、个体治疗和集体治疗相结合、父母亲参与的原则。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冯雅静  王雁  
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全面了解目前国内外孤独症诊断评估工具的整体现状,对使用较权威、应用较广的12个工具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了主流量表在理论基础及编制依据、量表功能、适用年龄、测量方式、计分方式、心理学特征、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量表维度和项目等方面的现状和特征,并根据此研究结果对未来孤独症诊断工具的开发、修订以及我国相应工具的编制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莫书亮  卜凡  霍家佐  任文斐  徐小惠  
孤独症的早期发现、评估和科学诊断以及制定合理的干预计划,与孤独症儿童父母的心理准备、知识状态、心理健康、家庭心理资源以及心理危机存在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心理健康评估检测系统和干预措施改善和消除孤独症儿童父母的心理危机。采用心理干预项目、家庭社会一体化以及充分利用网络工具,最大程度地促进父母心理健康,以利于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发现、评估诊断和干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伟  魏轶兵  陈尚婷  
目的:对一例在普通小学三年级就读的孤独症儿童语文学习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希望本研究能够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家长等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干预9个月,用日常观察法、访谈法、对比法对孤独症儿童的语文学习状况进行多方面评定。结果:在研究中运用多种干预方法,提高了孤独症儿童的语文学习状况。结论:运用多种干预方法可以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语文学习水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晓斌  王静丽  李晓芳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执行功能逐渐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因此孤独症执行功能的探讨也逐渐受到关注。其中作为孤独症执行功能障碍中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的工作记忆更是成为了当今孤独症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对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孤独症儿童工作记忆的研究方法和孤独症儿童工作记忆的主要研究成果。最后,对孤独症儿童工作记忆的研究进行了小结和展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焦青  
本研究除了关注年龄和智力因素的影响外 ,还首次探讨了自闭症病症的程度与心理推测能力的关系。综合本研究和以往研究的结果得出 :生理年龄大并同时伴随较高智力能有助于自闭症儿童理解他人的心理。此外 ,本研究发现 ,自闭症病症程度与心理推测能力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采用大样本去论证这个关系的存在应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谢超香  李姗泽  
内隐学习是一种自动化的不需要意识参与的认知过程,是发展社会技能、语言技能和动作技能的重要机制。许多研究认为孤独症儿童的各种症状与其内隐学习缺失有密切联系,也有研究认为孤独症儿童具备内隐机制,只是不能巩固和应用通过内隐方式获得的知识。在康复训练中可以尝试增加复杂关系的显著程度或者以外显方式呈现复杂关系。未来研究应当包含不同严重程度以及不同子群的孤独症儿童,创造生态效度更高的实验情境并确定孤独症儿童学习和应用内隐知识的困难程度如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关文军  邓猛  
孤独症作为一种由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导致的神经发育障碍,男童发病比例高于女童已成为共识,但对其原因我们仍然知之甚少。本文系统回顾和分析了孤独症儿童在发病率和临床表现上的性别差异,并介绍了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解释模型。本文认为,孤独症性别差异的解释模型符合人类对残疾本质理解的发展过程,多学科、多方法的综合研究是今后孤独症儿童病理研究的方向,在尚未明晰孤独症病理前,教育和康复对孤独症儿童的积极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徐琴芳  
孤独症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生活在封闭的世界里,对外面的一切漠不关心。他们即使外表正常,但是言语和交际方面的障碍阻碍了他们进入社会群体的道路,怎样帮助他们克服言语交际方面的困难是帮助他们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孤独症儿童的语言障碍并提出在言语方面的帮助措施,以探讨对这一残障儿童的治疗方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丹  田文雁  
目的 关于对自闭症的干预目标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干预后的自闭症儿童能否回归主流社会[1 ] ,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自闭症的儿童可以回归主流社会呢 ?本次研究的目的就是对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方法 采用个案研究和归纳相结合的方法。 结果和讨论 孤独症儿童是否可以回归主流社会 ,不能仅看某单方面的条件 ,要综合考评 ,慎重决定 ,才不致走弯路或给孩子留下不必要的副面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贺超颖  陈靓影  张坤  
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核心是共同注意能力缺失,主要表现为对他人眼神的回避。眼部瞳孔映射是一种将被试图像成像于虚拟人眼睛中的技术,能模拟真实世界场景,可为孤独症儿童的干预提供新途径。本研究将瞳孔映射技术运用到孤独症儿童的视线加工研究中,选取63名孤独症儿童为被试,采用眼部线索(瞳孔映射与无瞳孔映射)与面孔类型(真人面孔与卡通面孔)相结合的刺激材料,借助Tobbi 4C眼动仪记录并分析被试的数据。研究发现在瞳孔映射条件下,孤独症儿童对眼部与面孔的注视显著多于无瞳孔映射,呈现卡通面孔时对眼睛的注视点数多于真人面孔。结果表明,眼部线索对孤独症儿童的视线加工产生了正向影响,瞳孔映射技术能够增加其对眼睛的注视程度,对提升共同注意能力有积极作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晓毅  刘艳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根据冰山理论以及需求层次理论,本书作者建构了学龄孤独症儿童教育评估的框架,即孤独症学生的教育评估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的生理需求,包括感知觉领域和运动领域;第二个层次是基本的发展需求,包括情绪管理、常规执行以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