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37)
- 2023(15975)
- 2022(13070)
- 2021(12197)
- 2020(10234)
- 2019(23018)
- 2018(22786)
- 2017(43960)
- 2016(24146)
- 2015(26655)
- 2014(26574)
- 2013(25817)
- 2012(23309)
- 2011(20780)
- 2010(20738)
- 2009(18991)
- 2008(18590)
- 2007(16137)
- 2006(14161)
- 2005(12598)
- 学科
- 济(92489)
- 经济(92355)
- 管理(69924)
- 业(64653)
- 企(53186)
- 企业(53186)
- 方法(41224)
- 数学(35102)
- 数学方法(34574)
- 农(27238)
- 财(26220)
- 中国(24737)
- 业经(22419)
- 制(21477)
- 学(21330)
- 农业(18269)
- 地方(17927)
- 环境(17418)
- 务(16388)
- 财务(16331)
- 财务管理(16293)
- 理论(15634)
- 体(15588)
- 企业财务(15558)
- 银(15489)
- 银行(15447)
- 融(15317)
- 金融(15312)
- 贸(14805)
- 贸易(14800)
- 机构
- 学院(335249)
- 大学(335084)
- 济(131911)
- 经济(129167)
- 管理(126914)
- 研究(113655)
- 理学(109779)
- 理学院(108470)
- 管理学(106309)
- 管理学院(105672)
- 中国(85070)
- 科学(72038)
- 京(70128)
- 财(64050)
- 农(57984)
- 所(57037)
- 中心(52225)
- 研究所(52219)
- 业大(51550)
- 财经(50943)
- 江(50499)
- 经(46413)
- 范(45685)
- 农业(45387)
- 师范(45193)
- 北京(43098)
- 院(41994)
- 经济学(41410)
- 州(39635)
- 财经大学(38045)
- 基金
- 项目(234198)
- 科学(185609)
- 基金(172407)
- 研究(167660)
- 家(152254)
- 国家(151076)
- 科学基金(129560)
- 社会(107866)
- 社会科(102257)
- 社会科学(102234)
- 基金项目(91649)
- 省(91025)
- 自然(85062)
- 自然科(83031)
- 自然科学(83001)
- 自然科学基金(81515)
- 教育(77338)
- 划(77206)
- 资助(69732)
- 编号(65694)
- 重点(53878)
- 成果(52894)
- 部(51804)
- 发(50259)
- 创(48758)
- 课题(45795)
- 创新(45723)
- 制(45683)
- 国家社会(45600)
- 科研(45501)
- 期刊
- 济(142766)
- 经济(142766)
- 研究(92421)
- 中国(64033)
- 学报(56082)
- 农(53099)
- 科学(52342)
- 财(50433)
- 管理(46322)
- 大学(43315)
- 学学(41179)
- 农业(36206)
- 教育(33744)
- 融(29693)
- 金融(29693)
- 技术(27495)
- 财经(24929)
- 业经(23686)
- 经济研究(21692)
- 经(21393)
- 问题(19346)
- 业(19216)
- 版(17652)
- 资源(16358)
- 科技(15759)
- 业大(14720)
- 现代(14468)
- 理论(14282)
- 技术经济(14226)
- 贸(14008)
共检索到486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梁增贤 李新静
如何平衡保护与开发、淡季与旺季问题是促进生态旅游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旅游化是生态地区常用的平衡途径。然而,现有旅游化研究缺乏有效的分析工具和解释机制,难以厘清旅游地历时态的阶段性特征、因果机制及其时空影响。拓展旅游化理论的应用情境,构建包含时空维度的旅游化模型,并开展案例研究,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和收集二手数据等方式获得多源数据,解释与厘清新疆赛里木湖景区由生态牧场到成熟生态旅游地20多年的旅游化过程及其内在机制。研究表明:赛里木湖的旅游化经历政府主导的内部空间旅游化、政府主导的外部空间旅游化、企业主导的深度时空旅游化、政企主导的淡季时间旅游化四个阶段,总体上呈现先内部旅游化、再外部旅游化及先旺季和白天的旅游化、再夜间和淡季旅游化等特征。赛里木湖旅游化的各阶段互有交叉,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旅游化的驱动力均不同。其中,内部旅游化是构建吸引力的重点,外部旅游化是发挥吸引力的关键,二者应相互协调。本文提出的旅游化模型为理解旅游化的演进规律和各阶段的因果关系及其影响提供了分析工具,为生态旅游地平衡保护与开发、破解淡旺季供需矛盾、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路径指引和案例借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学钢 孙晓东 于秋阳
季节性是旅游产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对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国内外学者对旅游季节性的含义、测度、成因和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缓解旅游季节性的措施和方法。近年来渐渐兴起的反季旅游成为应对旅游季节性的有效措施。深刻理解反季旅游的内涵和特征,努力实现反季旅游常态化,能有效解决旅游季节性造成的产业失衡问题。但从国内外现有文献来看,有关反季旅游的研究成果却十分有限。文章的主要工作是对旅游季节性和反季旅游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进一步对反季旅游研究和开发的策略进行分析。首先,对气候与旅游方面的
关键词:
反季旅游 淡季旅游 季节性 旅游季节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向洋 张圆刚 朱国兴 李德明 王娟
针对旅游季节性研究缺乏深入细致的长期纵向跟踪研究和测度方法众多等问题,利用黄山风景区长达10年的日接待数据,在归纳出旅游季节性测度框架的基础上,将熵测度方法及其组合分析方法用于旅游季节性测度,深入分析黄山风景区旅游季节性。研究发现:①旅游季节性模式方面。运用图示和以均值为核心的描述统计方法,能够直观地体现季节性的峰谷形态、周末效应和假日效应。②季节性均衡程度(离散程度)方面,季节变动指数测度出年内的旺季、平季和淡季,能为管理者提供概念性管理工具。③在模型测度方面,熵测度方法具有较大优势,运用年、月、周熵冗余指数分析年内、月内和周内的季节性,与其它方法相比较,更加深入细致,政策指导意义更强;熵分解方法,能够剖析历年季节性变化的内在根源,能进一步提升政策指导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余向洋 张圆刚 朱国兴 李德明 王娟
针对旅游季节性研究缺乏深入细致的长期纵向跟踪研究和测度方法众多问题,论文采用国内旅游学者尚未使用过的熵测度方法,以黄山风景区连续10 a的日接待数据为基准,深入剖析周、月、年度多个层面的季节性,结果表明:①熵冗余指数测度旅游的年、月、周季节性具有一定的简洁性优势,并且其组合方法具有较强的政策指导意义。采用月度数据计算的熵冗余指数与基尼系数、季节强度指数具有同样的功效,其两两相关性达0.968以上;另外,利用日数据计算的月和周熵冗余指数及与其他指数的组合方法,能够判识各月、各周的季节性变动,具有微观的政策指导意义。②熵分解方法既可以分析历年的季节性趋势,又可以观察出季节性变动趋势的内在根源。根据熵分解结果,黄山风景区季节性变动总体趋缓,月际和周际的季节性波动减弱,但月内周内的不均衡性反而增强。根据案例分析结果,将熵测度方法用于旅游季节性研究,很大程度上完善了旅游季节性研究的理论内涵和测度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提升了旅游季节性研究的政策指导作用。
关键词:
旅游季节性 熵测度方法 黄山风景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和平 冯学钢 万田户
基于游客感知影响因素在时空维度的变化,对国内外647篇文献中所涉及目的地客流季节性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梳理,同时结合对游客出游动机的问卷调查结果,筛选出气候舒适度、资源禀赋、需求感知、形象感知四个维度,构建了旅游季节性测度指标体系,进而对26省区市采用熵权修正AHP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市场开发在年度多个月份皆表现为开发不足,潜力空间大;东部地区则表现出开发不足和过度开发并存的特征。可见旅游业发展并非完全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气候环境等非经济要素的影响亦不容忽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和平 冯学钢 万田户
基于游客感知影响因素在时空维度的变化,对国内外647篇文献中所涉及目的地客流季节性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梳理,同时结合对游客出游动机的问卷调查结果,筛选出气候舒适度、资源禀赋、需求感知、形象感知四个维度,构建了旅游季节性测度指标体系,进而对26省区市采用熵权修正AHP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市场开发在年度多个月份皆表现为开发不足,潜力空间大;东部地区则表现出开发不足和过度开发并存的特征。可见旅游业发展并非完全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气候环境等非经济要素的影响亦不容忽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和平 冯学钢
文章从游客对气候、资源、需求感知等要素在时间维度的变化进行分析,构建游客出游季节性特征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在气候舒适度、资源禀赋、形象感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的四个城市,刻画其旅游季节性随时间变化的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永振 王羽
草原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其中季节性便是显著问题。内蒙古是草原生态旅游的典型区域,其旅游淡旺季对比十分明显,旅游季节性已经是一个制约内蒙古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对其成因及影响分析提出解决策略,即要立足实际突出自身特色发展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业,而且需要人们转变淡季思维定式和旅游思维观念对解决草原生态旅游的季节性问题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草原 季节性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晓东 武晓荣 冯学钢
作为气候和自然条件依赖性很强的产业,邮轮旅游本身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以2005—2011年北美地区全部30198个航次邮轮乘客的季度数据和月度数据为样本,分别利用X-12-ARIMA和TRAMO/SEATS季节调整模型对北美邮轮市场的季度数据和月度数据进行了分析。季节调整后的数据表明,北美邮轮市场呈现持续扩张的长期趋势。与季度季节性相比,该地区邮轮旅游表现出更强的月度季节性特征,其中1月、3月、7月和12月是相对旺季,而5月、9月、10月和11月是相对淡季。总体来看,北美邮轮旅游受季节性因素和不规则因素
关键词:
邮轮 邮轮旅游 季节性 北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成 冯学钢
季节性是旅游业的显著特征之一,旅游业季节性受自然环境、经济条件与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形成,且这些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错综复杂。文章在参考旅游"推—拉"理论的基础上,从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2大方面选取20项影响因子,构建旅游业季节性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上述影响体系的内在层次结构予以阐述,进而识别出影响旅游业季节性的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和根本因素。然后,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按其权重排序揭示出旅游业季节性直接影响因素间的重要性程度。最后,从旅游供给与需求两大视角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旅游业季节性冲突的相关对策措施。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史春云 范爽 岳梦凡 李帆 郭斯琪
季节性困境严重制约乡村旅游地的高质量发展。以徐州市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依托2011-2023年百度指数,采用高峰指数、年际变动指数、季节集中指数及HP滤波分析,综合分析其季节性特征及节假日特征,探究气候及假日因素的影响程度,结合季节性机制分析提出缓解季节性问题的管理建议。研究发现:(1)徐州市乡村旅游网络关注度总量与季节集中指数呈负相关;(2)乡村旅游季节分布模式以双峰型为主,冬季是乡村旅游的淡季;(3)近几年,“五一”黄金周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十一”,人们出行欲望更加强烈。针对徐州市乡村旅游季节性特征提出管理建议,以期推动徐州市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学钢 黄和平 邱建辉
文章以我国22个热点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6-2013年各城市月度入境旅游面板数据(旅游人次),对季节性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首先,根据入境旅游人次月度均值,对我国22个热点旅游城市的淡旺季进行划分,运用重心模型、基尼系数、变异系数等定量分析方法对各个热点旅游城市的季节性时空分布差异进行深入分析;然后,针对我国入境旅游季节性的时空差异分布规律,基于"推-拉"理论识别出入境客源国的休假制度和气候条件(推力因素)、旅游目的地的气候条件和旅游资源类型(拉力因素)等关键变量,进而提出应对我国入境
关键词:
入境旅游 旅游季节性 时空演变 反季旅游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陆林 天娜 虞虎 朱冬芳 汪莹
湖泊旅游逐渐成为我国湖泊资源利用的重要内容。论文探讨了湖泊旅游地发展的特点,分析了太平湖旅游地的演化过程与机制,结果表明湖泊旅游地发展具有易受干扰性、流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基于Butler生命周期理论,太平湖旅游地的演化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探索阶段(1970—1990年),旅游地仅有少量的旅游者和旅游设施,湖泊生态系统处于自然状态;2参与阶段(1991—2005年),地方政府重视旅游发展,发展观光旅游,建设旅游项目,形成了以水产养殖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湖泊资源利用模式;3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政府和外部资本推动太平湖基础设施和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旅游人数和收入大幅增长,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旅游...
关键词:
湖泊旅游 旅游地演化 生命周期 太平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欣然
近年来,在国家对旅游事业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的现实背景下,乡村旅游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良好发展态势,在有效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受特定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及突发性因素影响,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季节性的特征,尤其在旅游淡季非常不利于其经济社会功能的发挥。文章从乡村旅游季节性特征出发,全面分析乡村旅游季节性困境形成的原因,探索破解季节性困境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季节性特征 困境 破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欣然
近年来,在国家对旅游事业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的现实背景下,乡村旅游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良好发展态势,在有效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受特定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及突发性因素影响,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季节性的特征,尤其在旅游淡季非常不利于其经济社会功能的发挥。文章从乡村旅游季节性特征出发,全面分析乡村旅游季节性困境形成的原因,探索破解季节性困境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季节性特征 困境 破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