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68)
2023(8077)
2022(6793)
2021(6093)
2020(5133)
2019(11259)
2018(10743)
2017(20432)
2016(11239)
2015(11770)
2014(11403)
2013(11191)
2012(10303)
2011(9231)
2010(8830)
2009(8009)
2008(7824)
2007(6774)
2006(5684)
2005(4932)
作者
(36233)
(30581)
(30085)
(28627)
(19097)
(14956)
(13351)
(11959)
(11477)
(10698)
(10581)
(10069)
(9839)
(9677)
(9543)
(9477)
(9270)
(8918)
(8754)
(8721)
(7919)
(7417)
(7211)
(6938)
(6763)
(6678)
(6494)
(6480)
(6180)
(6129)
学科
(42699)
经济(42648)
(30922)
管理(30567)
(24151)
企业(24151)
方法(21719)
数学(19841)
数学方法(19675)
(12282)
(12217)
(11557)
中国(9960)
业经(8937)
(8867)
贸易(8865)
(8657)
(8173)
财务(8167)
财务管理(8156)
农业(8037)
技术(7946)
企业财务(7872)
(7623)
环境(7253)
(6875)
地方(6847)
银行(6829)
(6802)
金融(6801)
机构
大学(160581)
学院(158731)
(63929)
经济(62838)
管理(59111)
研究(58861)
理学(52658)
理学院(52011)
管理学(51035)
管理学院(50774)
中国(41982)
科学(41507)
(40711)
业大(33835)
(33694)
农业(32630)
(31986)
研究所(30208)
(27102)
中心(25762)
财经(22842)
(22145)
农业大学(22053)
(21966)
(21135)
北京(20591)
经济学(20066)
(19683)
科学院(18867)
(18614)
基金
项目(121713)
科学(94431)
基金(90554)
(85147)
国家(84541)
研究(76201)
科学基金(69961)
社会(50187)
自然(49432)
基金项目(48802)
自然科(48338)
自然科学(48318)
社会科(47811)
社会科学(47793)
自然科学基金(47504)
(47002)
(41091)
资助(36414)
教育(33595)
重点(28342)
计划(26650)
编号(26242)
(26074)
(25463)
(25320)
科研(24925)
科技(24354)
创新(24038)
(22430)
国家社会(21906)
期刊
(60046)
经济(60046)
学报(39748)
研究(38550)
(34176)
科学(32907)
大学(27981)
学学(27293)
中国(26467)
农业(23112)
(20139)
管理(18626)
(12963)
(12278)
金融(12278)
业大(11794)
财经(11167)
林业(11123)
经济研究(10985)
业经(10891)
(9948)
技术(9695)
科技(9667)
(9533)
农业大学(9372)
资源(8864)
问题(8782)
教育(8679)
商业(7134)
技术经济(7101)
共检索到214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米娜  温学发  蔡福  王阳  张玉书  
利用千烟洲人工林基于涡度相关技术的碳水通量数据,同时借助基于生理生态学过程EALCO模型的冠层导度(Gc)模拟值,分别从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WUE)、内在水分利用效率(WUEi)及固有水分利用效率(IWUE)等方面探讨季节性干旱对我国中亚热带人工林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干旱期间WUE下降;干旱对全年WUE的影响不明显,全年WUE与太阳辐射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903,P=0.014)。WUEi和IWUE在短期干旱状况下表现为升高,根据它们的物理意义,这表明在大气CO2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干旱发生时通量贡献区内森林冠层的胞间CO2浓度权重平均值减小。当相对土壤含水量(REW...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守家  孟平  张劲松  万贤崇  
通过测定水中氘同位素的比值来研究枣树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水分利用的季节性变化。试验结果显示:深层土壤δD值比较稳定,表层土壤水因蒸发而产生氢同位素的分馏,氘同位素富集,旱季表层土壤δD值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2=0.69,P<0.01),与深层土壤δD值相关性不强,表明来源于表层土壤的水分能显著地影响到枝条δD值变化。雨季的降水不但增加表层土壤水分含量,也促使表层新根的生长。其根长比旱季增加621.46%,尤其是细根(平均直径0.16mm),从而提高根系对表层土壤水分的吸收。枣树枝条中的水分有一半以上来自于深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永斌  韩海荣  程小琴  李祖政  
【目的】为了探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法】本文利用经PEST模型参数优化后的Biome-BGC模型,对千烟洲森林生态系统2000—2014(CK)年以及不同气候情景变化模式下的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探究。【结果】(1)千烟洲的年均温和最大叶面积指数同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2)千烟洲不同情景模式水分利用效率的取值区间是2.09~3.71 g/kg、均值2.90 g/kg。(3)同CK(2.18~2.57 g/kg、均值2.38 g/kg)相比,千烟洲各情景模式下大气CO_2浓度增加情景(2.38~3.41 g/kg、均值2.90 g/kg)、降水和大气CO_2浓度同时增加情景(2.38~3.33 g/kg、均值2.86 g/kg)、气温和大气CO_2浓度同时增加情景(2.58~3.71 g/kg、均值3.15 g/kg)、降水和气温同时增加(2.30~2.84 g/kg、均值2.57 g/kg)及降水、气温和大气CO_2浓度同时增加情景(2.70~3.60 g/kg、均值3.15 g/kg)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但是,降水增加情景(2.09~2.68 g/kg、均值2.39 g/kg)和气温增加情景(2.13~2.81 g/kg、均值2.47 g/kg)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4)降水和大气CO_2浓度同时增加情景与大气CO_2浓度增加情景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气温和大气CO_2浓度同时增加情景与大气CO_2浓度增加情景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结论】(1)千烟洲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分利用效率受到气温和叶面积指数的影响,情景分析表明水分利用效率能很好的对气候变化做出响应。(2)降水、气温和大气CO_2浓度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耦合效应。(3)增温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要大于降水。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彭思利  张鑫  武仁杰  蔡延江  邢玮  葛之葳  毛岭峰  
【目的】探究杨树Populus spp.人工林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氮添加的季节动态响应及其驱动因素。【方法】以江苏省东台林场杨树为对象,研究5种氮添加水平(0、5、10、15和30g·m~(-2)·a~(-1))处理6 a后土壤理化性质、AM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随季节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了AM真菌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1)高通量测序共获得AM真菌有效序列1 307 513条,196个分类操作单元(OTU)分属于4目8科10属,其中球囊霉属Glomus和多胞囊霉属Diversispora相对丰度之和平均达99.3%;(2)氮添加处理对AM真菌多样性指数影响不显著,但随着氮添加水平的增加多胞囊霉属的相对丰度逐渐降低,其中高氮(30 g·m~(-2)·a~(-1))处理球囊霉属的相对丰度显著(P <0.05)。【结论】氮添加下,杨树人工林土壤AM真菌群落具有季节性响应,土壤温度、pH、总磷、总碳和铵态氮是影响AM真菌群落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图2表4参34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梅莉  韩有志  于水强  史建伟  王政权  
2002年5—10月,采用连续钻取土芯法对帽儿山实验林场的水曲柳人工林细根(直径<1mm)生物量、比根长(SRL)和根长密度(RLD)的季节动态,以及它们与土壤N的有效性、土壤10cm深处月均温度和含水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曲柳细根生物量在春季和秋季分别具有1个明显的高峰,但比根长和根长密度只有1个高峰。在春季和夏季,比根长和根长密度较高,显示细根直径较小,而秋季,这2个参数显著下降,表明细根直径次生增厚或组织密度增加。细根的季节变化与土壤N的有效性、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有重要关系。其中细根生物量与土壤铵态氮含量显著相关;硝态氮含量、10cm深处土壤的温度和土壤含水量与细根的生物量、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梦婷  张德怀  高娜  徐铭泽  李鑫豪  田赟  刘鹏  贾昕  查天山  
【目的】水分利用效率(WUE)作为反映生态系统碳水耦合的重要指标,其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备受关注,然而对植物潜在水分利用能力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却鲜有报道。本研究以北京油松林下灌木层的优势种荆条为研究对象,旨在探明荆条叶片最大水分利用效率(即水分利用能力潜力,WUE_(max))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方法】于2021年6-10月,采用微气象原位观测和LI-6800便携式光合仪人工监测的方法,测定荆条叶片光响应曲线和空气温度(T_a)、土壤含水量(SWC)、空气饱和水汽压差(VPD_a)等环境因子。通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_i)构建了水分利用效率对光响应模型,计算得到荆条叶片WUE_(max)。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WUE_(max)的季节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生长季内荆条叶片WUE_(max)在2.84~9.17μmol/mmol的范围内波动,平均值为4.79μmol/mmol,整体上呈现先下降后平缓的趋势;在湿润条件下荆条WUE_(max)主要受SWC和T_a的影响。其中,SWC是调控WUE_(max)的关键环境因子,荆条WUE_(max)与SWC呈负相关,SWC主要通过气孔导度影响WUE_(max);荆条WUE_(max)与T_a呈正相关,T_a主要通过调控光合羧化酶活性影响WUE_(max)。【结论】本研究初步论证了湿润半湿润环境下荆条主要通过水分资源获得策略来适应环境,且高SWC和低温为荆条叶片WUE_(max)的抑制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凡  王光军  田大伦  闫文德  项文化  梁小翠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以长沙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马尾松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挖壕法研究马尾松群落去除根系后土壤呼吸速率动态及其与土壤温、湿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马尾松群落和去除根系处理的土壤呼吸年变化范围分别为0.29~3.19,0.25~2.33μmol·m-2s-1,年均分别为1.56,1.03μmol·m-2s-1。去除根系土壤呼吸速率比对照降低12.2%~55.1%,根呼吸年均贡献率为28.3%。马尾松群落和去除根系的土壤呼吸速率与5cm土壤温度之间均呈显著指数相关,温度敏感系数Q10值分别为2.10和1.82,估算出根呼吸的Q10值为2.94。马尾松群落和去除根系的土壤呼吸...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龚艳冰  胡娜  刘高峰  冯兰萍  
为分析近年来江苏省苏北地区季节性干旱灾害特征,利用苏北五市1989~2013年的逐月降水量资料,建立月降水量的广义极值分布函数,通过分析广义极值干旱指数(GEVI),研究苏北五市近25a的季节性干旱分布和干旱等级的时空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去趋势波动分析方法(DFa)对苏北五市月平均降水量的周期性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苏北五市的月降水量均服从广义极值FréchEt概率分布,且具有从西北(徐州)地区向东南沿海(盐城)地区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整体上属于干旱灾害频发的地区,且以轻旱为主且季节性特征明显。苏北五市的月降水量存在幂律相关性,即降水量具有较强的正长程相关性,因此,未来苏北地区干旱的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柯香  文仕知  何功秀  邵明晓  郭文平  颜家雄  
以闽楠人工林凋落物和死地被物为研究对象,对N、Ca、K、P、Mg、Mn、Fe、Zn、Pb、Cu、Cd、Ni等养分元素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大量元素总含量季节变化顺序为夏季>冬季>春季>秋季,且各元素大小顺序为N>Ca>K>P>Mg。死地被物中未分解层枯落物大量元素含量高于半分解层枯落物,而未分解层枯落物中微量元素总含量低于半分解层枯落物;未分解枯落物和半分解枯落物中大量元素含量顺序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未分解层枯落物中微量元素季节变化趋势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半分解枯落物微量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红根  康兰媛  周曙东  
气候异常给我国粮食生产带来的影响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大范围持续性干旱成为农业生产的最严重威胁,特别是近年来南方稻区季节性干旱问题日趋严重,已严重危害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因此,如何适应季节性干旱已成为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微观决策主体,其适应季节性干旱行为选择如何,其影响因素有哪些?此问题的解决是实现科学减灾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论文利用南方稻区江西省41个县755份农户调查样本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上分析了季节性干旱农户适应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统计结果表明:面对季节性干旱时,68.6%的农户会采取相应的适应行为,并且补种(苗)、改种其他作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文斌  王晶莹  
针对干旱半干旱区人工林的边行优势明显优于湿润区的现象 ,分别在不同气候区对当地的主要造林树种的片林及其边行外侧和行列式林分带间的沙土水分利用特征进行了测定 ,发现树木能使边行外侧 8~ 10m土壤中的含水率降低 ,并形成一个土壤湿度梯度 ,使 8~ 10m及其以外土壤中的水分向树木基部方向的沙土中渗透 ,这些侧渗的水分成为干旱年份边行树木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 ;说明林分边行树木存在一个土壤水分主要利用带和土壤水分渗漏补给带 ,进而提出了合理配置的人工林土壤水分利用特征模式。最后论述了按照该模式构建的行列式林分 ,在同等密度或覆盖度时 ,其防风固沙效益显著高于等株行距均匀分布或随机分布的林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永斌  韩海荣  程小琴  李祖政  
景观格局是生态过程在一定时空尺度上综合作用的产物,它对生态系统内的碳水分配以及碳、水循环过程中的耦合作用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目的】为了探讨多尺度下景观格局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相互作用规律,为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耦合关系的研究以及区域生态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采用PEST模型参数优化后的Biome-BGC模型模拟了千烟洲森林生态系统2000—2014年的水分利用效率,并分析了多尺度下景观格局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年总初级生产力的相关性及其变化趋势。【结果】(1)景观破碎化指数(斑块数量、斑块密度)与水分利用效率在缓冲区为10~80范围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平均斑块面积和水分利用效率在缓冲区为10~80范围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景观形状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分维度指数)与水分利用效率在缓冲区为50~100范围内呈显著正相关。(3)景观聚合度指数(相似邻接百分比、聚集度指数)与水分利用效率间的相关性在缓冲区为10~50范围内呈显著正相关。(4)景观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与水分利用效率间的相关性在缓冲区为10~20时呈显著负相关,70~100时变为显著正相关。(5)景观格局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性表现出明显的尺度效应。(6)总初级生产力和景观格局指数相关性的变化规律同水分利用效率和景观格局指数相关性的变化规律一致。【结论】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耦合受到尺度效应的影响,建议区域生态规划要充分考虑尺度效应,使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发挥最大的耦合效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茂灵  王龙  高瑞  杨蕊  戚娜  
根据南盘江流域22个水文站、雨量站31a(1979~2009年)的逐月降水资料,选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为研究指标,以11~3月为研究时段,统计近30a来5个月时间尺度的干旱站次,分析南盘江流域季节性干旱特征;以11~3月5个月时间尺度的SPI多年平均值为指标,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南盘江流域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从年际上看,SPI总体上30a来(1980~2009年)呈下降趋势,气象干旱加剧;从年代际上看,1995年以后气象干旱程度有加剧趋势;(2)南盘江流域各个地区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旱情总体上由南向北递增,东北部各站点11~3月的降水占全年的比例相对较小,流域内东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曹洪  周江  
季节性产品定价具有不同于一般产品的特征 ;但是传统静态定价方法没有考虑需求的转移和时间价值因素 ,不同时期之间价差太大 ,从而导致更多的消费者推迟消费和社会投资的不足。而依据动态方法定价则可以实行帕累托改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