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46)
2023(10346)
2022(9287)
2021(8789)
2020(7393)
2019(17228)
2018(17134)
2017(33023)
2016(18235)
2015(20638)
2014(20525)
2013(20469)
2012(18846)
2011(16929)
2010(16646)
2009(15066)
2008(14471)
2007(12379)
2006(10830)
2005(9299)
作者
(55064)
(45398)
(45167)
(42750)
(28966)
(21969)
(20412)
(18014)
(17476)
(16164)
(15734)
(15292)
(14490)
(14389)
(14061)
(14061)
(13727)
(13685)
(13001)
(12993)
(11525)
(11064)
(11025)
(10401)
(10211)
(10149)
(10079)
(9907)
(9202)
(9040)
学科
(68700)
经济(68619)
管理(50578)
(46948)
(39494)
企业(39494)
方法(33385)
数学(28818)
数学方法(28440)
(18649)
(17692)
中国(17321)
(16781)
业经(14893)
地方(14106)
理论(12072)
(11975)
农业(11961)
(11717)
贸易(11711)
环境(11454)
(11392)
(11342)
技术(10835)
(10831)
财务(10772)
财务管理(10753)
企业财务(10200)
(10037)
教育(9849)
机构
大学(257082)
学院(253624)
管理(100621)
(93641)
经济(91377)
研究(89787)
理学(87792)
理学院(86692)
管理学(84966)
管理学院(84531)
中国(64361)
科学(60490)
(56885)
(46653)
(46483)
研究所(43136)
业大(42827)
(41077)
中心(39492)
农业(37001)
(36152)
北京(36128)
(34172)
师范(33755)
(33646)
财经(33373)
(30431)
(29567)
技术(28187)
师范大学(27589)
基金
项目(182587)
科学(141738)
基金(131711)
研究(128277)
(117572)
国家(116648)
科学基金(98464)
社会(77072)
社会科(72799)
社会科学(72775)
(71146)
基金项目(70778)
自然(68079)
自然科(66426)
自然科学(66407)
自然科学基金(65200)
(61745)
教育(58078)
资助(54927)
编号(52085)
成果(41568)
重点(41422)
(39273)
(38589)
(37518)
课题(35995)
科研(35803)
计划(35636)
创新(34992)
大学(33258)
期刊
(99933)
经济(99933)
研究(73327)
学报(47281)
中国(47212)
科学(42550)
(41001)
管理(36442)
大学(34265)
学学(32229)
(29602)
农业(29145)
教育(28460)
技术(20968)
(17737)
金融(17737)
业经(15851)
经济研究(15625)
财经(15277)
(15230)
图书(15013)
科技(13610)
资源(12940)
问题(12887)
理论(12867)
(12854)
业大(12767)
(12340)
实践(12030)
(12030)
共检索到362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林蔚   孙秀宝   任国玉   张键彬  
季节是全球和区域人类农业生产活动遵循的重要气候年内变化规律。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地表气温明显升高,与地表气温相关联的季节起讫和持续时间等参数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首先,论文总结了目前广泛应用的三大类季节定义方式,包括从行星角度出发的固定长度季节定义法、气温的绝对和相对阈值季节定义法、区域地理因素和天气平均态转变的季节定义法;其次,回顾了当前利用不同动态指标定义季节主要获得的历史时期冷季缩短、暖季变长的时空规律,以及气候变暖背景下自然变率和外强迫对季节长度变化原因的解释;最后,从季节定义方法的应用领域和空间上通用性角度评述了各个方法的优缺点,并从数据偏差影响、通用指数发展、气候变暖背景下变化机理三方面对未来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明确了季节划分方式间的差别、季节变化特征及原因,不仅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也可以为妥善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可靠科学信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实  高超  黄银兰  
根据现代气候学、候平均气温及气象学上的季节划分等3种不同的季节划分方法,利用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1961~2010年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插值格点化数据集(CN05.1),选取巢湖流域内及其周边的26个格点气温、降水量资料,运用年代际变化、距平、回归分析以及Mann-Kendall方法,分析比较巢湖流域近50a三类季节的气温、降水量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3种方法划分出不同季节,分析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趋势时,它们各自的结果有所差异,甚至差别相当明显,运用气象学季节划分方法就成功地推翻了全球变暖的说法。所以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分析季节的气候变化应考虑每年实际气温,从多尺度进行分析,才能得到准确而又科学...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严利平  张辉  李圣法  李建生  
分布于东、黄海的日本鲭(Scomber japoncus)在我国海洋渔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中韩、中日渔业协定的生效,开展日本鲭等重要经济鱼类的种群归属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关于东、黄海日本鲭种群划分,20世纪中日两国学者利用标志放流和渔业调查数据分别进行了研判,但中日间以及国内对其种群划分存在不同见解。21世纪以来,中国一些研究者利用形态框架法和分子遗传学方法对前辈的种群划分进行了验证并提供了一些证据,但分析结果值得商榷。总结相关研究结果,多数中国学者将分布于东、黄海的日本鲭划分为东海西部种群、五岛西部种群和闽南—粤东地方种群,也有中国学者将其划分为东海群系和闽南—粤东地方种群;日本学者将分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红娟  张志强  
知识结构划分是确定研究主题、发现新兴研究领域和识别重点研究内容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把从文献内容特征和文献链接信息融合的新知识结构划分方法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从数据库扩展的原始级信息融合、文本挖掘和文献计量方法结合、词汇引用图和词参考文献共现4个层面对当前的知识结构融合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它们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并对目前知识结构划分的聚类方法进行了综合研究,以期从更加新的视角对知识结构划分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国  宋廷茂  赵朝中  刘晓娟  
本文应用压力室和PV技术研究了大兴安岭地区主要针叶树种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的四种苗木类型和两株幼树的水势和膨压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在典型的天气条件下,苗木和幼树的水势日变化量呈明显的单峰曲线.水势、膨压以及蒸腾的日变化与气温,光照和空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基本吻合.水势的季节变化表明,在整个生长季,由于落叶松蒸腾耗水量大,表现出水分亏缺的特点.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海林  仲霞铭  汤建华  熊瑛  吴磊  施金金  吴福权  冒红  
根据20062007年1周年江苏近海单拖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鱼类群落和多样性的季节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共调查鱼类100种,四季共有种30种。暖温性种类占64%,暖水性种类占21%,冷温性种类占15%,仅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为四季均出现的冷温性种。夏季因沙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暴发导致个别站位渔获量为0,因此H'、J和D值均为0。以生物量计算的多样性指数(H')呈秋季>冬季>春季>夏季的特征;均匀度指数(J)秋季>春季>冬季>夏季;丰富度指数(D)冬季>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安友  任莉  
对银杏叶营养元素的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杏雌雄株无性系叶中N、P、K、Ca、Mg、B、Fe、Zn、Mn、Cu的含量随物候期呈规律性变化。雌株与雄株无性系叶片中N、P、K、B、Fe、Zn的含量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Ca、Mg、Mn、Cu的变化基本一致。大果无性系对P、K、B、Zn的吸收量最高而Ca的含量最低,不同无性系间(大、中、小果)N、Mg、Fe、Mn、Cu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崔林丽,史军,唐娉,高志强  
了解不同季节陆地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及与气候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不同地类的差异对深刻理解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陆地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1981~2000年间GLO~PEM模型模拟的我国陆地NPP数据和同期气温、降水以及土地利用数据.研究不同季节我国陆地植被NPP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981~2000年期间,四个季节的NPP都呈显著增加趋势,春季是NPP增加速率最快的季节,夏季是NPP增加量最大的季节。耕地在春、夏和秋季NPP增长和增长率最高,林地冬季NPP增长最多而水域冬季NPP增长率最高。夏季NPP增长最高的区域分布于我国东部的多数地区、内蒙古东部、四川盆地、贵州东部、藏南和新疆西部:夏季NPP降低最多的区域分布于在呼伦贝尔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东部和新疆西北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岩  张晓峒  
季节调整是从经济序列中剔除季节成分的重要方法。季节异方差的存在,使经典的季节调整方法无法彻底分离出季节成分,致使季节调整失败。本文针对季节异方差问题提出改进的HS模型,并利用改进的HS模型构造季节异方差检验LR统计量,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分析该检验的检验尺度和检验功效。最后,利用我国税收总额月度序列给出实证分析,并通过对比考察了改进的HS模型方法季节调整的有效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国  宋廷茂  赵朝中  李志丹  
本文应用PV技术详细研究了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三种不同类型苗水和二株幼树的水分参数的季节变化,并讨论了水分参数在耐旱性评价中的可能意义.结果表明:苗木和幼树的水分参数均有季节性变化.这种季节性变化与苗木和幼树的物候进程及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水分参数的季节变化表明:苗木和幼树的耐旱能力也有季节性变化.一般生长季苗木和幼树耗水量大,组织比较幼嫩,易受干旱胁迫的影响,因而耐旱能力相对比较弱;生长季末和非生长季,苗木和幼树木质化程度高,积累的营养物质多,因而耐旱能力也随之提高.从水分参数总的评价来看,樟子松耐旱能力显著高于落叶松.值得指出的是:虽然落叶松幼树叶片抗脱水能力显著低于樟子松,但是在整个生长季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松林  陈细华  牟松  邓文涛  夏盛芹  
在池塘养殖条件下,草鱼种(始重15~30g/尾)在6~8月份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月份,而以6月份生长速度最快,冬季生长最慢;其血清GH水平也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4~5月份血清GH明显高于其他时期,而4月份达峰值。在繁殖季节,草鱼亲鱼在临催产前,血清GH水平明显升高,出现一个明显的GH高峰,产卵后,此GH峰值即行消失。在实验室条件下,草鱼种在一天内血清GH水平也存在明显周期性变化,GH水平夜间一般高于白天,而在夜间24:00出现一个显著的GH高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玲  饶兴权  赵平  陆平  蔡锡安  曾小平  
为深刻揭示华南丘陵退化荒坡植被恢复树种的水分利用特征,运用Granier热消散式探针法对马占相思的树干液流进行了连续测定,并同步测定样树周围环境因子如光合有效辐射、总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湿度等.结果表明,马占相思树干东、南、西、北各方位测得的液流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并显著相关;以北方位液流密度为自变量,其他各方位液流密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回归系数随时间和个体的变化而变化.对9月和2月的液流和光合有效辐射及水蒸气压亏缺的日变化作了对比,发现存在较大差异,分析认为是由于环境因子如温度低、雨雾多及落叶较多造成的.相关分析得出各样树间整树液流季节变化格型一致.分析了液流与环境因子的相...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艳  
在淡旺季明显的季节性生产企业中,各月的生产量差别很大,在分配制造费用时,如果采用常用的比例分配方法分配,就会造成产量低的月份单位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相当高,造成淡旺季产品成本明显不合理。本文介绍了制造费用的特殊分配方法——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全面详细地阐述了该种方法的适用性和具体实例应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德寿  林浩然  张为民  
根据大鳍脑垂体匀浆和血清样品的稀释曲线与鲤生长激素(cGH)标准曲线的平行性,采用鲤生长激素的标准品和抗血清(RAG)测定了周年中几个不同时期大鳍脑垂体和血清样品的生长激素(GH)含量,发现脑垂体和血清中的GH含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脑垂体的GH含量分别在3月份和8月份出现两个峰。4~7月的繁殖期和11~1月的越冬期间,脑垂体的GH含量很低,而且波动不大。受水温和光周期的影响,大鳍血清GH水平表现为从冬季(11~1月)到春季(2~4月)逐渐上升,夏季急剧升高,到夏末(7月底)达到最高,一直持续到秋季。大鳍血清GH含量的变化与生殖周期密切相关,最低的GH含量出现在性腺静止期,其次为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薛莹  金显仕  张波  梁振林  
根据2001年3月至2002年1月在黄海中部海域进行的4个季节的定点底拖网调查,应用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列联表检验等方法,对小黄鱼(PseudosciaenapolyactisBleeker)的食物组成和摄食的季节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黄鱼摄食的饵料种类有30余种,甲壳类(磷虾类和虾类)和鱼类是其主要的饵料类群,二者在食物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97.45%。优势饵料种类有太平洋磷虾(Euphausiapacifica)、脊腹褐虾(Crangonaffinis)、细螯虾(Leptochelagracilis)和赤鼻棱(Thryssakammalensis)。小黄鱼的摄食强度有显著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