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5)
2023(1498)
2022(1289)
2021(1224)
2020(1087)
2019(2368)
2018(2299)
2017(4123)
2016(2500)
2015(2815)
2014(2840)
2013(2706)
2012(2658)
2011(2204)
2010(2326)
2009(2096)
2008(2363)
2007(2074)
2006(1782)
2005(1705)
作者
(7086)
(6015)
(5766)
(5653)
(3852)
(2868)
(2651)
(2303)
(2275)
(2197)
(2057)
(2035)
(1914)
(1907)
(1869)
(1786)
(1756)
(1732)
(1688)
(1598)
(1473)
(1466)
(1448)
(1398)
(1365)
(1304)
(1298)
(1294)
(1188)
(1168)
学科
管理(9988)
(8691)
经济(8686)
(8529)
(8338)
企业(8338)
(5584)
(4841)
财务(4838)
财务管理(4830)
企业财务(4617)
方法(3319)
数学(2764)
(2747)
数学方法(2719)
(2634)
(2279)
银行(2276)
中国(2242)
(2079)
(1884)
金融(1884)
(1804)
(1756)
(1694)
理论(1651)
业经(1559)
体制(1547)
教育(1404)
及其(1399)
机构
大学(32022)
学院(31967)
研究(11884)
(11572)
经济(11214)
中国(10262)
管理(10221)
理学(8364)
理学院(8243)
管理学(8039)
管理学院(7977)
(7584)
科学(7417)
(7377)
(6407)
(5981)
中心(5675)
研究所(5674)
财经(5366)
(5107)
业大(5012)
北京(4947)
(4887)
农业(4748)
(4307)
(4168)
(4144)
财经大学(4092)
(3989)
师范(3930)
基金
项目(19717)
科学(15077)
基金(14307)
研究(13164)
(13122)
国家(13014)
科学基金(10841)
社会(8005)
自然(7813)
自然科(7642)
自然科学(7641)
(7537)
自然科学基金(7494)
社会科(7493)
社会科学(7491)
基金项目(7474)
(6575)
资助(6390)
教育(6305)
重点(4866)
编号(4850)
成果(4548)
(4505)
计划(4097)
科研(4031)
(3896)
(3776)
大学(3775)
教育部(3711)
(3710)
期刊
(14171)
经济(14171)
研究(10784)
(8079)
中国(8011)
学报(7016)
科学(5336)
大学(5271)
(5068)
学学(5044)
管理(5018)
(4460)
金融(4460)
教育(3841)
农业(3388)
会计(3101)
财经(3011)
财会(2872)
经济研究(2778)
(2594)
技术(2566)
(2340)
(2167)
通讯(2081)
会通(2075)
业大(1890)
问题(1599)
(1586)
理论(1473)
(1469)
共检索到54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关力   岸边   良舟  
秋天的北京,天高气爽。本刊记者趁出席全国报刊博览会之机,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季崇威先生,季老于百忙之余,拨冗接受了采访,并就一系列重大的经济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苟天昱  
进入21世纪,管理问题使人们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尤其是在社会变革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平衡因素。如何因势利导地化解各种不平衡因素,同时发现新的改革契机,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最应该具备的素质。成功的管理者总是善于在变革中实现一个又一个平衡,使改革的步调协调一致,从而实现改革的基本目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戴园晨  
宏观调控操作艺术的高度理论概括──评项怀诚主编的《中国: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一书戴园晨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单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全面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就强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改革开放,使...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加宁   张承惠   张永生  
自1993年年中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使中国经济避免了1992年大起之后随即发生大落的危险,而且还有效地防止了一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说这一次的宏观调控比以往的历次调整都要成功得多,成熟得多。但是,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予以进一步完善。主要是:第一,宏观调控力度时紧时松。自去年年中加强宏观调控以来,虽然从总体上采取的是偏紧的货币政策,但总量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长才  
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隐性失业的基础上得出:总失业率(登记失业率与隐性失业率之和)与经济增长率存在着一个稳定的奥肯关系,即由于宏观调控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我国的总失业率实际上在以较高的速度下降。由于总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这种稳定的关系,因此总失业率可以做为一个内生变量进入笔者根据泰勒模型改造的宏观调控模型。本文暗示的政策建议是: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会使隐性失业率迅速下降到一个临界值,之后才会使登记失业率下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梁超伦  
经济度是国民经济及其组成部分保持稳定发展在比例和速度上的量变限度,它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其重要特点。认识和全面把握好经济度,对搞好宏观调控至关重要。为此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1)坚持“五统筹”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好经济度;(2)以经济度为依据,搞好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管理;(3)建立健全统筹全局的宏观调控体系;(4)制定有关经济度的法规,搞好宏观调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唐震斌  
根据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具体探讨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以便寻求科学的政策取向。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郝中华  
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形势有一个正确和客观的把握,对于总结经验,明确方向,继续发展良好的经济形势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经济总量仍然是失衡状态,总需求仍然超过总供给。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实施中还不能松动银根,必须适度偏紧,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正确把握和灵活调整宏观调控的力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树成  
近三年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对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形成了三个冲击波,相应地,进行了三次"下限保卫战"。本文提出,为摆脱"经济增速下滑——微刺激——小幅反弹——再下滑"的循环圈,避免年年打"下限保卫战",就要改革宏观调控方式。其一是改革宏观调控思维方式,由守住下限转变到把握中线;其二是改革宏观调控工作方式,由应急式的项目应对转变为中长期的总体应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作培  章新华  
强化国家宏观调控的权威,这是在当前加速经济发展、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应该清醒地看到,这几年来国家宏观调控的权威,不是在提高,而是在下降;不是在加强,而是在流失。目前国家的各项宏观调控决策很难从上到下,畅通无阻地运行。出于种种原因,许多经济主体对国家的宏观调控决策,采取阳奉阴违,各行其是的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唐晓云  
大数据是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海量数据的集合。它有别于单纯结构化的传统统计数据,主要以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符号等非结构化形态存在,具有数据量巨大(volume)、结构多元(variety)、增速很快(velocity)和价值密度低(value)等特征。它颠覆了传统的统计思维和方法,正成为国家进行经济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使政府公共管理呈现崭新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新立  
今年前3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增长速度仍处于合理区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有所回升。结构调整不乏亮点:第三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对吸纳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技术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果,以自主创新为支撑的新经济强劲增长,有力地推动着产业升级。针对目前复杂局面,宏观调控应当努力把握好短期与长期、供给与需求、内需与外需三个辩证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  
2008年是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急剧变化的一年,2009年,这一变化会更加剧烈,宏观调控中特别需要避免四个误区:第一,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判断仍偏于乐观,认为最严重的外部冲击已经基本上过去了。如果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来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丽生  
1.必须把发展当做财政工作的第一要务。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经济是源,财政是水;经济是本,财政是末。没有做大经济"蛋糕",就没有财政的切"蛋糕"。"稳中求进"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把发展建立在可持续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发展的重点从以外需为主转为外需和内需并重上。各地必须结合
[期刊] 改革  [作者] 贾康  孟艳  
对欧美国家和我国曾经发生的"货币流通速度陡升型通胀"和"货币流通速度陡降型通缩"进行实证分析表明,现阶段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似处于一个非渐变、非常规的特殊时期,相关不确定性因素一旦演变为确定性的组合,很可能产生经济运行中的某种临界转换点,并可能对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政策调控带来挑战。应加强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监测和对货币需求变化的研究预测,进而优化市场预期管理和宏观应急管理,提高应对货币流通速度突变型通胀、通缩的能力,以更好地追求与维护物价稳定和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