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97)
- 2023(6188)
- 2022(4561)
- 2021(3986)
- 2020(3198)
- 2019(7073)
- 2018(7155)
- 2017(14330)
- 2016(7734)
- 2015(8659)
- 2014(8807)
- 2013(8416)
- 2012(7452)
- 2011(6621)
- 2010(6591)
- 2009(5993)
- 2008(5924)
- 2007(5417)
- 2006(4856)
- 2005(4546)
- 学科
- 济(38170)
- 经济(38147)
- 业(21553)
- 管理(19609)
- 企(17086)
- 企业(17086)
- 方法(12386)
- 中国(12032)
- 农(11331)
- 业经(11305)
- 产业(10742)
- 数学(10414)
- 数学方法(10365)
- 地方(10033)
- 制(7540)
- 农业(7406)
- 财(6917)
- 结构(6860)
- 学(6610)
- 技术(6513)
- 发(6381)
- 体(6137)
- 地方经济(5514)
- 发展(5417)
- 展(5409)
- 贸(5143)
- 贸易(5138)
- 银(4964)
- 银行(4954)
- 信息(4949)
- 机构
- 学院(110740)
- 大学(109085)
- 济(50779)
- 经济(49895)
- 管理(40930)
- 研究(39360)
- 理学(35186)
- 理学院(34826)
- 管理学(34238)
- 管理学院(34052)
- 中国(28449)
- 科学(23047)
- 京(22972)
- 财(20711)
- 所(19158)
- 研究所(17435)
- 江(17326)
- 农(17256)
- 中心(17046)
- 财经(16747)
- 经济学(16612)
- 业大(15320)
- 经(15130)
- 经济学院(15028)
- 范(14861)
- 师范(14696)
- 院(14535)
- 北京(14315)
- 州(13552)
- 农业(13247)
- 基金
- 项目(74321)
- 科学(59532)
- 研究(56170)
- 基金(53561)
- 家(46045)
- 国家(45679)
- 科学基金(39546)
- 社会(37908)
- 社会科(36088)
- 社会科学(36081)
- 省(30324)
- 基金项目(28274)
- 教育(24708)
- 划(24306)
- 自然(23131)
- 自然科(22595)
- 自然科学(22591)
- 编号(22291)
- 自然科学基金(22225)
- 资助(20715)
- 发(18700)
- 成果(17665)
- 重点(17220)
- 国家社会(16132)
- 部(16108)
- 创(15955)
- 课题(15934)
- 发展(15767)
- 展(15553)
- 创新(15000)
共检索到165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莫秀蓉
文章通过对孙冶方经济思想的研究得出结论,孙冶方的经济思想中包含丰富的产业结构思想,体现在关于轻重工业定义及重工业优先发展思想、关于对传统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思想、关于重视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果思想、关于第一次和第二次产业的关系思想等方面,指出孙冶方产业结构思想与新型工业化的内在异同点,并基于孙冶方产业结构思想重构新型工业化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文 陈国生 杨丽萍
目前湖南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初级阶段,发展新型工业继续完成工业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型工业化对湖南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作用,然后对当前新型工业化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就今后新型工业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具体对策措施。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产业结构调整 湖南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邱钧 陈静
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等角度综合分析,湖北省的工业化目前处于中期阶段的上半期。在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着农业与工业结构性矛盾、产业结构转换存在缺口、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等结构性难题,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湖北经济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智君 朱凯
孙中山先生的代表作——《实业计划》是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化战略的巨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工业化思想。孙中山所处的成长环境、近代"振兴实业"思潮、近代中国现实状况和西方经济学说的流入及在中国的发展等四个方面,构成孙中山工业化思想的主要来源。孙中山的工业化思想主要包括工业建设思想、工业布局思想、工业管理体制思想以及工业化各要素思想。其特点在于,注重对建立国民经济体系的整体把握;注重区域开发,以点及面,由区域发展到全国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的同时,引导并发挥私营资本的活力。
关键词:
孙中山 工业化 实业计划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朝阳
本文在Acemoglu和Guerrieri(2008)两部门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双层CES生产函数,构筑了一个三部门的产业结构变迁模型。除了描述农业不断下降和服务业不断上升的单调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之外,还描述了工业部门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结构变迁过程,既解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工业化"过程,又解释发达国家二战以后出现的"后工业化"过程。最后,本文利用美国1929~2007年的数据,校准了本文的主要参数,模拟了美国1929年以来产业结构变迁过程。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工业化 后工业化 替代弹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智君
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实质上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探索中国的产业结构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的道路。民国时期的产业结构思想大体上经历了民国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经济学家和思想家们或通过具体的实践,或通过痛苦的思索,或通过激烈的论争,逐渐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发展之路在于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之路。民国时期的产业结构思想作为一份宝贵的思想财富,其不少思想成果即使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当代产业经济的研究以及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产业结构思想 变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余冬筠 魏伟忠
从信息产业的内部结构入手,就其在工业化不同阶段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深入、立体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工业化初期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处于被动局面,信息产业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果微弱;工业化中期国家的信息产业对其产业结构的影响是准全面的;工业化后期国家的信息产业对其产业结构的作用是深入的、全面的变革。在此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处于不同工业化进程的国家,其信息产业优化的产业结构路径应该从各自的产业结构现状出发以信息产业的发展阶段为依据来制订。
关键词:
信息产业 产业结构 工业化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于秋华
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在《建国方略》等著作中有许多关于工业化的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中国要富强,就必须走工业化的道路;中国工业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大众的社会福利,改善中国几亿民众的生活状况;中国工业化的重点是交通运输和原材料生产,而其中的重中之重是铁路建设和钢铁生产;中国实现工业化的途径是打破闭关自守局面,在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大胆利用外资和外国人才。孙中山的工业化思想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而且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经济实践中被验证,并对中国未来的工业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民礼
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没有什么固定模式可以借鉴。党的十六大提出 :我国要走一条以信息化为基础的高效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 ,体现了中国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前苏联走过的工业化道路而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其思想的立足点就是全球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的中国国情。而这种具有“中国特色”工业化思想一直体现在建国以来的工业化道路探索之中。本文试从产业间关系、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间关系、科技与人才的作用、对外开放等几个方面对新型工业化所蕴涵的战略思想进行探析 ,得出这些思想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的结论
关键词:
中国特色 中国国情 新型工业化道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文 孙早
本文分析发现,不同于成熟工业化国家在工业效率大幅提升基础上的主动去工业化,中国工业尚有较大发展空间,且人均收入远未达到工业化国家去工业化时的水平,此时收缩工业产出和就业规模,可视为过早去工业化,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产生不利影响。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最优路径的选择应以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和提高生产率为基本原则,至少应包括两个重要内容,一是传统制造业通过技术改造、化解过剩产能向高附加值和高加工度升级,二是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 去工业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文 孙早
本文分析发现,不同于成熟工业化国家在工业效率大幅提升基础上的主动去工业化,中国工业尚有较大发展空间,且人均收入远未达到工业化国家去工业化时的水平,此时收缩工业产出和就业规模,可视为过早去工业化,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产生不利影响。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最优路径的选择应以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和提高生产率为基本原则,至少应包括两个重要内容,一是传统制造业通过技术改造、化解过剩产能向高附加值和高加工度升级,二是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 去工业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张辉 黄泽华
本文在深入探讨产业结构高度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设立了一种既可用于横截面数据比较、也可用于时间序列比较的产业结构高度指标。本文认为,产业结构高度表面上是不同产业的份额和比例关系的一种度量,本质上是一种劳动生产率的衡量。本文研究发现:(1)若以现代工业化为标准,那么从产业结构高度的视角来看,2005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大约走完了1/3;(2)各省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呈现明显的层次性,东北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显著地大于中西部地区;(3)从1998年开始,产业结构高度呈现超乎寻常的高速变化,中国经济也逐渐步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良性轨道。
关键词:
工业化 产业结构高度 虚高度 劳动生产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及真
上海60年经济发展的进程表明,工业化的演进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以霍夫曼比例来测度上海工业化水平,以二三产业产值比来测度产业结构水平。通过对上海1952—2008年间将近60年的历史数据的回归分析来说明上海工业化和产业结构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总结上海工业化演进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上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再调整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
工业化 产业结构调整 上海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秀龙
为了响应国家建筑工业化的发展需求,同时也为保证山西建筑工业化领域能够尽快满足相应建设标准,应加强对工业化管理体系的认知,明确山西建投现代产业化规划布局。文章基于国家及山西省建筑工业化的现状,分析了山西建投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区域规划布局,明确了山西建投重点聚焦的产品体系及技术体系,同时分析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以期望实现建筑工业化管理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
建筑工业化 产品 技术 风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琦
本文从实证研究中发现改革开放以后东北产业结构的变动呈现出逆工业化的特征,这种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动的逆工业化,表现是农业劳动力构成没有随着工业化的推进降低,反而是工业劳动力构成下降,而从工业中转移出的劳动力不是流向服务业,而是倒流回农业中去;二是农业的发展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乡村工业化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三是工业内部仍然按照重重-轻轻的轨迹发展,重工业内部结构没有改变,仍以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为主;四是服务业是在一种低水平上的扩张。针对东北的这种逆工业化产业结构变动的特征,本文认为不能就单个产业内部谈调整,而是应该将三次产业看成一个整体,进行总体上的转型,构建一种和谐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