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92)
- 2023(12924)
- 2022(10685)
- 2021(9716)
- 2020(7723)
- 2019(17490)
- 2018(17000)
- 2017(31907)
- 2016(16630)
- 2015(19043)
- 2014(18898)
- 2013(18793)
- 2012(18134)
- 2011(16956)
- 2010(17367)
- 2009(16330)
- 2008(15434)
- 2007(13906)
- 2006(12903)
- 2005(12123)
- 学科
- 济(94879)
- 经济(94801)
- 管理(41844)
- 业(39761)
- 中国(35156)
- 企(29448)
- 企业(29448)
- 地方(28590)
- 方法(27774)
- 融(27378)
- 金融(27377)
- 银(25550)
- 银行(25542)
- 行(24954)
- 数学(24538)
- 数学方法(24442)
- 农(22750)
- 业经(19864)
- 制(17866)
- 财(17437)
- 贸(17062)
- 贸易(17042)
- 易(16516)
- 地方经济(16110)
- 农业(15731)
- 学(15052)
- 发(14542)
- 环境(13679)
- 体(12171)
- 产业(11531)
- 机构
- 学院(243005)
- 大学(242021)
- 济(120122)
- 经济(117925)
- 研究(96046)
- 管理(84199)
- 中国(80502)
- 理学(69410)
- 理学院(68558)
- 管理学(67730)
- 管理学院(67264)
- 财(53873)
- 京(53294)
- 科学(51497)
- 所(48143)
- 中心(43732)
- 研究所(42932)
- 财经(41485)
- 经济学(40037)
- 经(37746)
- 江(37442)
- 经济学院(35802)
- 农(35770)
- 北京(35525)
- 院(34108)
- 范(33298)
- 师范(33032)
- 州(30716)
- 财经大学(30671)
- 科学院(28918)
- 基金
- 项目(147557)
- 科学(116536)
- 研究(115041)
- 基金(106221)
- 家(90869)
- 国家(90050)
- 社会(76746)
- 科学基金(76318)
- 社会科(72951)
- 社会科学(72939)
- 省(56038)
- 基金项目(54251)
- 教育(51394)
- 划(46651)
- 编号(45593)
- 资助(44012)
- 自然(42853)
- 自然科(41805)
- 自然科学(41796)
- 自然科学基金(41073)
- 发(39175)
- 成果(38642)
- 重点(33972)
- 课题(33727)
- 部(33713)
- 发展(33133)
- 国家社会(32975)
- 展(32605)
- 中国(30682)
- 创(30638)
- 期刊
- 济(146944)
- 经济(146944)
- 研究(88099)
- 中国(59881)
- 融(40998)
- 金融(40998)
- 财(39454)
- 农(35213)
- 管理(34824)
- 科学(31298)
- 学报(31210)
- 教育(29799)
- 经济研究(25181)
- 大学(25083)
- 农业(23768)
- 学学(23127)
- 财经(22483)
- 技术(22340)
- 业经(21333)
- 经(19713)
- 问题(18914)
- 贸(16911)
- 世界(16219)
- 国际(16135)
- 技术经济(13524)
- 业(12912)
- 经济问题(11975)
- 坛(11695)
- 论坛(11695)
- 统计(11346)
共检索到413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琳
本文旨在从金融思想的角度切入,梳理孙中山先生的金融思想及主张,明确其金融建设思想的具体逻辑;进而从孙中山金融思想的个案出发,探讨近代金融思想的政策化问题,即经济思想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一方面说明政治人物经济思想与主张的政策化是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突出特征;另一方面孙中山金融思想中的政府主导特质,不仅反映出后发国家经济思想中的赶超意识,而且是特定经济发展时期与文化传统相结合的思想产物,至今仍有深远的思想影响。
关键词:
孙中山 金融思想 近代中国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智君
由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的"孙中山经济思想与中国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0月9日至11日在武汉大学举行。会议主题有三:(1)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现状与趋势;(2)孙中山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磊 于江华
如何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实现共同富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想借古人之口为今日之中国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一、民生主义 孙中山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和救贫防不均的民生主义模式。 “何以有民生主义呢?就是由于社会上贫富不均。”(《总理全集》P14)“大凡社会现象,总不能全听自然,好象树木由它自然生长,定然支蔓,社会问题,也是如此。”(《总理全集》P5)。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靖
发展问题是鸦片战争后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一个贯彻始终的主题。孙中山先生的发展思想,在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思想遗产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他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探讨,广泛涉及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意义、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与发展的战略、中国农业的发展和改造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社会历史前提等问题,已形成相当完整的设计方案和初具体系的经济学说。当前,重新研究孙中国先生的发展思想意义重大,在许多方面都能提供宝贵的借鉴和教益。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晋文
1913—1926年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以新制度经济学和历史学的方法,对这一时期经济发展与政府的制度变迁进行研究,既肯定其积极作用,也指出不足。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赵泉民
20世纪初的中国,合作经济作为众多思潮之一,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社会变革性而为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所认可和接受。以民生主义最终实现为旨归的孙中山,就将合作社制度视为社会经济改造的一种手段,由此形成了带有其自身特色的民生主义合作经济理念,并最终上升成为了民生主义的"基本国策"和基于"工具理性"追寻下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路径选择。也正因如此,孙中山的合作经济理念对于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特别是基层社会中的民生问题有着一定的启示性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孙中山 合作经济思想 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利华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国际资本流动的估算(1894-1938年)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王利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尚无能力进行对外投资,所以当时的国际资本流动实际上只是外国资本在中国国境的流入与流出,而不是外国与中国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间发生的国际...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文波 柯华
对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见解。尝试从近代制度变迁与政府管理作用角度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发现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宏观上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变迁以及政府管理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作用,但也造成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混乱。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政府管理 经济发展 近代中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盛斌 关永强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在理论和现实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由梁华博士撰写的《外国在华直接投资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一书深入研究了近代史中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丰富和深化了近代外商直接投资对中资企业"挤出效应"的认识。从经济史的角度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扩展:一是利用计量经济模型继续深化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影响的实证分析,以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中关键变量的实际效应,揭示其政策含义。二是以历史资料为基础,通过统计分析与理论总结,就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讨论与研究。三是利用典型地区或行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近代 中国 东道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玉茹
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要素的组合属于生产理论,而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则属于分配理论。本文讨论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动,一方面在于要从生产方面说明其对国民经济结构或模式的影响,另一方面从分配的角度讨论其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并进而分析其对全部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东刚
《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读后张东刚伴随着当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探讨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模式,特别是说明150余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和历史渊源,日益成为中外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从鸦片战争到全国解放这一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经济发展长河中的重要阶段,其经济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马晓珍
文章认为,辛亥革命的重大意义在于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沉重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国家独立,人民民主,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推进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强盛国家建立了基础。革命先驱孙中山的强国战略思维,包括坚持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制定科学规划、用国家力量来振兴工业和坚持用中国装备装备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孙中山战略的实践者,陈良佐在他的几十年生涯中,始终思考国家命运,思考国家强盛、民族振兴、广西发展,用自己的实践为广西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陆兴龙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新安
市场经济是在某一历史时期和条件下,一个国家全部供给和需求的总和。这二者各自的变动趋势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市场机制和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关于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相互关系,现代经济理论的重大进展之一,就是从仅仅重视供给方面的因素,开拓到重视需求方面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