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93)
- 2023(5243)
- 2022(4316)
- 2021(3740)
- 2020(2910)
- 2019(6478)
- 2018(6239)
- 2017(10868)
- 2016(5428)
- 2015(6276)
- 2014(6198)
- 2013(6084)
- 2012(5920)
- 2011(5784)
- 2010(6092)
- 2009(5738)
- 2008(5449)
- 2007(4925)
- 2006(4677)
- 2005(4439)
- 学科
- 济(51004)
- 经济(50976)
- 管理(16290)
- 地方(14362)
- 方法(12742)
- 业(12071)
- 地方经济(11483)
- 数学(11031)
- 数学方法(11002)
- 企(10329)
- 企业(10329)
- 中国(9557)
- 学(8616)
- 业经(8529)
- 经济学(6404)
- 财(6021)
- 环境(6017)
- 农(5942)
- 和(5429)
- 发(5334)
- 产业(5231)
- 教育(5218)
- 制(5156)
- 融(4984)
- 金融(4984)
- 体(4895)
- 理论(4713)
- 总论(4591)
- 资源(4492)
- 信息(4483)
- 机构
- 大学(92182)
- 学院(91852)
- 济(50405)
- 经济(49589)
- 研究(34918)
- 管理(31305)
- 理学(26383)
- 理学院(26063)
- 管理学(25749)
- 管理学院(25562)
- 中国(25467)
- 财(20992)
- 京(18623)
- 科学(17730)
- 经济学(17493)
- 所(16956)
- 财经(16648)
- 经济学院(15326)
- 研究所(15091)
- 经(14987)
- 中心(14255)
- 江(13830)
- 范(12871)
- 师范(12826)
- 院(12231)
- 北京(12158)
- 财经大学(12084)
- 社会(10956)
- 州(10762)
- 科学院(10492)
- 基金
- 项目(53085)
- 科学(42197)
- 研究(41659)
- 基金(38744)
- 家(32345)
- 国家(32059)
- 社会(29950)
- 社会科(28317)
- 社会科学(28310)
- 科学基金(27560)
- 省(19936)
- 基金项目(19412)
- 教育(18689)
- 划(16045)
- 编号(15975)
- 资助(15504)
- 自然(14447)
- 自然科(14057)
- 自然科学(14054)
- 自然科学基金(13802)
- 成果(13649)
- 发(13133)
- 国家社会(12966)
- 济(12743)
- 经济(12627)
- 重点(12086)
- 部(11965)
- 课题(11677)
- 发展(11570)
- 展(11428)
共检索到151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智君 严清华
今年正值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先导者,孙中山被西方学者视为20世纪东方世界的政治伟人。破解"民生"经济问题是孙中山所处时代最突出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长期面临的历史使命。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经济思想具有显著的时代价值,不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是孙中山贡献给全人类的一份珍贵遗产。
关键词: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实业计划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赵泉民
20世纪初的中国,合作经济作为众多思潮之一,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社会变革性而为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所认可和接受。以民生主义最终实现为旨归的孙中山,就将合作社制度视为社会经济改造的一种手段,由此形成了带有其自身特色的民生主义合作经济理念,并最终上升成为了民生主义的"基本国策"和基于"工具理性"追寻下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路径选择。也正因如此,孙中山的合作经济理念对于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特别是基层社会中的民生问题有着一定的启示性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孙中山 合作经济思想 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韦新德
孙中山国防经济思想略论韦新德战争依赖于经济,国防态势受经济实力所制约,有史以来为中外政治家和军事家所重视而奉为圭臬。孙中山毕生“致力国民革命”且矢志不渝。一、倡兴农商,“以固吾圉”中国自周秦以来,富国强兵具以农战思想为主,这种思想延亘整个封建社会.孙...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傅红春
孙中山先生的"幸福经济学"思想理论脉络可以概括为:幸福就是欲望的满足,财富就是满足欲望的工具;三民主义就是求发财求幸福;以财富丰裕求幸福;以财富均平求幸福;幸福不只是由财富决定;时代的发展,就表现为财富量增加和幸福感提升;求发财求幸福需要牺牲需要奋斗。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以灵
振兴实业是孙中山“民生主义”中关于经济建设思想主要组成部分,是孙中山“以冀一跃而登中国于富强隆盛之地”实现中国近代化理想的主要途径之一。在长达四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在探求和熔铸、“民生主义”经济纲领的同时,他尤为注重振兴实业对改变中国积贫积弱落后面貌的作用。民国建立之初他以“生平之抱负与积年研究之所得,定为建国计划,举而行之”,并在1917年至1919年间呕心沥血地制订了规模宏伟而又具体翔实的《实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钦
孙中山民生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替众人来服务""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孙中山民生经济思想合理内核的同时,又超越了其固有的局限性,不仅注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还努力积极探索如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并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顺利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转型与升级,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
毛泽东 孙中山 民生经济 继承 超越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世英
孙中山认为"吃饭"是衣、食、住、行四大民生中的第一需要,关系国家生死存亡,他提出了通过耕者有其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通过采用七种技术方法增加粮食产量,通过改善粮食分配等措施来解决百姓"吃饭"民生问题的路线图,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必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思想。孙中山关于空气、水、植物、动物为四种重要粮食的广义粮食观,对于当今人们从粮食高度认识空气和水在民生中的战略地位,对于当前及今后我国大力治理空气和水污染,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孙中山 民生 广义粮食 吃饭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琳
本文旨在从金融思想的角度切入,梳理孙中山先生的金融思想及主张,明确其金融建设思想的具体逻辑;进而从孙中山金融思想的个案出发,探讨近代金融思想的政策化问题,即经济思想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一方面说明政治人物经济思想与主张的政策化是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突出特征;另一方面孙中山金融思想中的政府主导特质,不仅反映出后发国家经济思想中的赶超意识,而且是特定经济发展时期与文化传统相结合的思想产物,至今仍有深远的思想影响。
关键词:
孙中山 金融思想 近代中国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沈立人
经济学在改革开放中突破和成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也解放了生产力,解放了理论和社会科学。改革开放呼唤着经济学的突破,经济学在改革开放中茁壮成长。“文化大革命”逼使人们在失败后沉痛反思,纵目凝视建国以来前30年的历程,从...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沈立人
经济理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创新和提高,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新经济学一要论述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二要探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国祥
孙中山将人才列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急需的要素之一,在人的因素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认为前者对经济发展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他认为,人的素质和能力是通过人力投资获得的,他明确肯定,人力具有生产性,能为投资者带来收益,是国民财富的源泉。他对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即教育投资(包括正规教育和职业教育)、健康投资和劳动力迁徙的支出等都有所论述。总之,他虽未正式提出人力资本的术语,更未对人力资本的价值进行经济学意义上的测算,但在他的经济发展思想里,确实孕育着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许多重要内容
关键词:
人力资本,人力投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汉静 刑润川
孙中山对清政府的“闭关自守”政策进行了揭露与批判 ,他认为 ,中国要振兴 ,国家要富强 ,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大胆引进、利用外国的资金和人才为中国发展实业服务。在对外开放中 ,首先要保障国家主权的完整 ,同时利用外资的方式要科学合理。
关键词:
孙中山思想 对外开放 利用外资 振兴实业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黎明 孔永松
“利用外资”,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革命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内容。这位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为使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贫弱中国登上独立富强之域,把大兴实业作为政治变革的重要补充和发展,殚精竭虑绘制了宏伟的实业建设蓝图,而把引进外资作为实现建设蓝图的主要手段。尽管当时中国尚不具备利用外资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客观条件,孙中山绘制的蓝图不可能实现。但是,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利用外资”思想的集大成者。因此,剖折孙中山的“利用外资”思想,总结其经验教训,是有深刻的借鉴意义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智敏,吴中齐
孙中山人口思想从形成与发展的一般线索看,经历了由“患多”到“患少”的转折;对其“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进行逻辑分析,则可看出它的实质是既“患多”又“患少”的辩证数量观。他对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地域分布,控制人口的社会构成也有较多的论述,作者主张按照孙中山“患多”、“患少”、“三民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去理解其人口思想精义及科学体系,才能真正有所裨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