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852)
2021(1595)
2019(3365)
2018(3803)
2017(6776)
2016(3969)
2015(4170)
2014(4284)
2013(4111)
2012(3766)
2011(3669)
2010(3909)
2009(3930)
2008(4060)
2007(3571)
2006(3569)
2005(3435)
2004(3393)
2003(3419)
2002(3417)
作者
(10024)
(8305)
(8281)
(8231)
(5502)
(3967)
(3889)
(3348)
(3091)
(3020)
(3016)
(2967)
(2904)
(2891)
(2873)
(2624)
(2595)
(2501)
(2469)
(2321)
(2095)
(2086)
(2022)
(2019)
(1995)
(1985)
(1928)
(1746)
(1729)
(1706)
学科
(14982)
经济(14956)
管理(8641)
(7411)
(6910)
企业(6910)
(6787)
(5617)
体制(5016)
方法(4913)
理论(4899)
中国(4856)
(4685)
(4389)
银行(4389)
(4387)
金融(4386)
(4278)
教育(4003)
业经(3904)
数学(3754)
数学方法(3710)
(3423)
(3330)
税收(3255)
(3221)
(2984)
制度(2939)
(2939)
教学(2707)
机构
大学(57107)
学院(54129)
(24016)
经济(23477)
研究(21761)
中国(18848)
管理(15990)
(15634)
(12455)
理学(12006)
理学院(11839)
管理学(11668)
管理学院(11540)
(11367)
财经(11003)
科学(10854)
(9920)
研究所(9881)
(9666)
(9641)
师范(9628)
中心(9224)
北京(8545)
经济学(8327)
财经大学(8063)
师范大学(7917)
(7869)
人民(7750)
(7686)
(7645)
基金
项目(25242)
研究(21978)
科学(19374)
基金(17390)
(14404)
国家(14238)
社会(13722)
社会科(12953)
社会科学(12948)
科学基金(11536)
教育(11250)
成果(9975)
编号(9309)
(8872)
基金项目(8201)
(7913)
资助(7637)
课题(7460)
(6858)
(6440)
(6170)
重点(5990)
教育部(5987)
(5814)
(5789)
阶段(5778)
国家社会(5743)
(5715)
项目编号(5694)
社科(5532)
期刊
(33264)
经济(33264)
研究(26862)
中国(15252)
(13253)
教育(12963)
(12498)
金融(12498)
学报(7685)
财经(7535)
管理(7381)
(6552)
科学(6412)
大学(6338)
(5569)
学学(5441)
经济研究(5342)
技术(4460)
问题(4457)
国际(3842)
改革(3801)
(3801)
(3768)
业经(3727)
图书(3375)
理论(3262)
世界(3048)
(3022)
论坛(3022)
职业(2932)
共检索到103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秦援晋  郭丽华  
孙中山先生早在求学时代就注重经济学的研究,但先生主张的"钱币革命"却鲜为人道。本文即针对这种缺憾,试就先生"钱币革命"主张的背景、内容和意义略作发微,期能有裨于对先生思想的全面了解。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辛亥革命成功,先生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职。定鼎之初,百废待兴,在经济方面先生尤致力于"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之纲领的贯彻。与此同时,他也关注着钱币问题,1912年作《钱币革命》一文,论之甚详。为什么此时提出钱币问题呢?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世界各国普遍采用金本位制.中国也不例外;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马涛  
孙中山提出用纸币替代金银货币,但必须谨防滥发纸币,纸币发行的量要与商品流通量相适应,货币购买力要与商品可供量协调一致;为了防止纸币的滥发而贬值,必须从制度上加以约束。国家发行纸币必须以国家赋税收入作为保证,或以金银、货物和不动产作保证,实行货物发行保证制,从而有效防止纸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发生。孙中山先生提出的纸币发行需要以商品货物作为保证,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现代货币理论中的货币锚问题。中国目前确实存在货币无锚滥发的现实,这既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更不利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毅武  吴磊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缘起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以来关于富民强国的经济观点、理论和学说,其主体部分却是在不断实事求是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的早期共产主义者、主要领袖人物、著名经济学家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基础上发展、丰富起来的。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主体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推动,不论是领袖人物还是经济学家,他们都在把握中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经济思想与理论方略,促进并创新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何炼成  何林  
本文对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作了简单的介绍,重点指出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精髓是一致的。结合我国当前的现实,从消费经济学的角度,申论我国现在的消费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马晓珍  
文章认为,辛亥革命的重大意义在于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沉重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国家独立,人民民主,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推进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强盛国家建立了基础。革命先驱孙中山的强国战略思维,包括坚持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制定科学规划、用国家力量来振兴工业和坚持用中国装备装备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孙中山战略的实践者,陈良佐在他的几十年生涯中,始终思考国家命运,思考国家强盛、民族振兴、广西发展,用自己的实践为广西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汉静  刑润川  
孙中山对清政府的“闭关自守”政策进行了揭露与批判 ,他认为 ,中国要振兴 ,国家要富强 ,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大胆引进、利用外国的资金和人才为中国发展实业服务。在对外开放中 ,首先要保障国家主权的完整 ,同时利用外资的方式要科学合理。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齐海鹏  孙文学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在革命实践过程中提出并发展了三民主义。其中包含了一系列财政思想,比如实行地价税、土地增价归公,发达国家资本增加财政收入,实行所得税,利用外资等思想,不仅对当时指导革命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赵泉民  
20世纪初的中国,合作经济作为众多思潮之一,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社会变革性而为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所认可和接受。以民生主义最终实现为旨归的孙中山,就将合作社制度视为社会经济改造的一种手段,由此形成了带有其自身特色的民生主义合作经济理念,并最终上升成为了民生主义的"基本国策"和基于"工具理性"追寻下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路径选择。也正因如此,孙中山的合作经济理念对于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特别是基层社会中的民生问题有着一定的启示性和借鉴意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朱守芬  盛巽昌  
孙中山说过:“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够生活。”几十年来,孙中山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就是每天都要读些书,甚至在火线指挥作战的时候,也都带有书籍。据英国康德黎医生说,孙中山对于外交、法律、矿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韦新德  
孙中山国防经济思想略论韦新德战争依赖于经济,国防态势受经济实力所制约,有史以来为中外政治家和军事家所重视而奉为圭臬。孙中山毕生“致力国民革命”且矢志不渝。一、倡兴农商,“以固吾圉”中国自周秦以来,富国强兵具以农战思想为主,这种思想延亘整个封建社会.孙...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钱津  
孙中山先生解决民生问题的手段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一是平均地权,一是节制资本,这是在其他任何国家都未曾有过的手段。孙中山先生认定只要实施这两个办法就可以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在对孙中山先生民生思想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获知,这位辛亥革命的先驱者当年明确地认识到,历史的重心是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重心是生存问题,生存问题就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而是经济问题,是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必须给予解决的经济问题。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沈丽霞  
文章阐述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孙中山文献专藏的历史与现状,对加强孙中山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利用等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国祥  
孙中山将人才列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急需的要素之一,在人的因素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认为前者对经济发展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他认为,人的素质和能力是通过人力投资获得的,他明确肯定,人力具有生产性,能为投资者带来收益,是国民财富的源泉。他对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即教育投资(包括正规教育和职业教育)、健康投资和劳动力迁徙的支出等都有所论述。总之,他虽未正式提出人力资本的术语,更未对人力资本的价值进行经济学意义上的测算,但在他的经济发展思想里,确实孕育着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许多重要内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智敏,吴中齐  
孙中山人口思想从形成与发展的一般线索看,经历了由“患多”到“患少”的转折;对其“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进行逻辑分析,则可看出它的实质是既“患多”又“患少”的辩证数量观。他对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地域分布,控制人口的社会构成也有较多的论述,作者主张按照孙中山“患多”、“患少”、“三民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去理解其人口思想精义及科学体系,才能真正有所裨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