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
2023(1176)
2022(1044)
2021(1018)
2020(926)
2019(2070)
2018(2022)
2017(3472)
2016(2122)
2015(2365)
2014(2437)
2013(2430)
2012(2397)
2011(2275)
2010(2218)
2009(1963)
2008(1998)
2007(1786)
2006(1633)
2005(1560)
作者
(6828)
(5909)
(5714)
(5534)
(3708)
(2828)
(2641)
(2312)
(2272)
(2156)
(2044)
(2007)
(1977)
(1910)
(1908)
(1859)
(1839)
(1761)
(1683)
(1639)
(1556)
(1546)
(1448)
(1390)
(1374)
(1359)
(1355)
(1281)
(1263)
(1253)
学科
(5768)
经济(5762)
(4099)
管理(3953)
(2860)
企业(2860)
(2734)
(2649)
中国(2494)
(2322)
地方(1708)
方法(1657)
组织(1650)
建设(1591)
农业(1564)
(1485)
业经(1470)
(1470)
贸易(1470)
(1411)
(1394)
理论(1387)
教育(1325)
(1277)
研究(1269)
银行(1264)
(1248)
图书(1220)
(1206)
数学(1173)
机构
大学(29721)
学院(29039)
研究(13016)
中国(9736)
管理(9577)
(9540)
经济(9230)
科学(9094)
理学(7902)
(7791)
理学院(7759)
管理学(7560)
(7512)
管理学院(7505)
研究所(7211)
(7090)
中心(5903)
农业(5891)
业大(5100)
(4941)
(4898)
师范(4837)
北京(4766)
图书(4709)
(4571)
书馆(4559)
图书馆(4559)
科学院(4541)
(4283)
(4279)
基金
项目(19297)
研究(14256)
科学(14193)
基金(12611)
(11915)
国家(11750)
科学基金(8982)
社会(7492)
(7426)
社会科(6981)
社会科学(6980)
(6868)
基金项目(6633)
编号(6487)
教育(6339)
成果(6020)
自然(5979)
自然科(5833)
自然科学(5830)
自然科学基金(5759)
资助(5110)
课题(4549)
重点(4521)
(4512)
(4141)
计划(4085)
项目编号(4044)
(4022)
科技(3931)
科研(3761)
期刊
(11952)
经济(11952)
研究(7734)
中国(7346)
学报(7169)
(6658)
图书(6527)
书馆(5201)
图书馆(5201)
科学(5044)
农业(4721)
教育(4700)
大学(4596)
管理(3790)
学学(3671)
(2871)
(2824)
(2768)
金融(2768)
情报(2249)
技术(2212)
(2203)
论坛(2203)
业经(1767)
业大(1596)
(1561)
世界(1557)
经济研究(1555)
职业(1550)
(1494)
共检索到49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沈丽霞  
文章阐述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孙中山文献专藏的历史与现状,对加强孙中山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利用等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璐  
在介绍孙中山文献的基础上,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例,探讨了孙中山文献数字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并且对其实现数字化后的理想模式作出详细的介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朱守芬  盛巽昌  
孙中山说过:“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够生活。”几十年来,孙中山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就是每天都要读些书,甚至在火线指挥作战的时候,也都带有书籍。据英国康德黎医生说,孙中山对于外交、法律、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秦援晋  郭丽华  
孙中山先生早在求学时代就注重经济学的研究,但先生主张的"钱币革命"却鲜为人道。本文即针对这种缺憾,试就先生"钱币革命"主张的背景、内容和意义略作发微,期能有裨于对先生思想的全面了解。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辛亥革命成功,先生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职。定鼎之初,百废待兴,在经济方面先生尤致力于"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之纲领的贯彻。与此同时,他也关注着钱币问题,1912年作《钱币革命》一文,论之甚详。为什么此时提出钱币问题呢?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世界各国普遍采用金本位制.中国也不例外;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汉静  刑润川  
孙中山对清政府的“闭关自守”政策进行了揭露与批判 ,他认为 ,中国要振兴 ,国家要富强 ,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大胆引进、利用外国的资金和人才为中国发展实业服务。在对外开放中 ,首先要保障国家主权的完整 ,同时利用外资的方式要科学合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国祥  
孙中山将人才列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急需的要素之一,在人的因素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认为前者对经济发展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他认为,人的素质和能力是通过人力投资获得的,他明确肯定,人力具有生产性,能为投资者带来收益,是国民财富的源泉。他对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即教育投资(包括正规教育和职业教育)、健康投资和劳动力迁徙的支出等都有所论述。总之,他虽未正式提出人力资本的术语,更未对人力资本的价值进行经济学意义上的测算,但在他的经济发展思想里,确实孕育着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许多重要内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智敏,吴中齐  
孙中山人口思想从形成与发展的一般线索看,经历了由“患多”到“患少”的转折;对其“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进行逻辑分析,则可看出它的实质是既“患多”又“患少”的辩证数量观。他对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地域分布,控制人口的社会构成也有较多的论述,作者主张按照孙中山“患多”、“患少”、“三民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去理解其人口思想精义及科学体系,才能真正有所裨益。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靖  
发展问题是鸦片战争后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一个贯彻始终的主题。孙中山先生的发展思想,在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思想遗产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他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探讨,广泛涉及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意义、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与发展的战略、中国农业的发展和改造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社会历史前提等问题,已形成相当完整的设计方案和初具体系的经济学说。当前,重新研究孙中国先生的发展思想意义重大,在许多方面都能提供宝贵的借鉴和教益。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黎明   孔永松  
“利用外资”,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革命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内容。这位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为使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贫弱中国登上独立富强之域,把大兴实业作为政治变革的重要补充和发展,殚精竭虑绘制了宏伟的实业建设蓝图,而把引进外资作为实现建设蓝图的主要手段。尽管当时中国尚不具备利用外资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客观条件,孙中山绘制的蓝图不可能实现。但是,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利用外资”思想的集大成者。因此,剖折孙中山的“利用外资”思想,总结其经验教训,是有深刻的借鉴意义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波  杨扬  应征  
作为民生主义的倡导者,孙中山对民国时期的生态环境给予了不同寻常的关注。根据孙中山在各个时期的生态主张,概括出其生态环境思想的主体,即加强城市卫生建设防止疫病流行,兴修水利、植树造林预防自然灾害发生,并且认为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生态环境思想的核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齐海鹏  孙文学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在革命实践过程中提出并发展了三民主义。其中包含了一系列财政思想,比如实行地价税、土地增价归公,发达国家资本增加财政收入,实行所得税,利用外资等思想,不仅对当时指导革命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晓华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个具有宏伟抱负的经济思想家。早在民国元年,南北统一后,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不久出任全国铁路总办。着手制定了在中国修筑二十万里铁路的计划,潜心规划将来。他认为三民主义“惟民生主义至今尚未达到。然民生主义关系到国民生计至重,非达到不可。使大多数人享大幸福,非民生主义不可”。但是孙中山的美好愿望被残酷的现实一次次击得粉碎,“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以坚韧不拔的精神,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使一部气势磅礴的建设现代化的蓝图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这就是著名的《实业计划》。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汉静  秦兴俊  
孙中山认为 ,根据资金缺乏和人才匮乏的国情 ,要发展中国的实业建设 ,必须积极引进和利用外国的资金和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 ,否则就会错失发展的良机。引进和利用外资 ,必须坚持保障国家主权和互惠互利的重要原则。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赵泉民  
20世纪初的中国,合作经济作为众多思潮之一,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社会变革性而为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所认可和接受。以民生主义最终实现为旨归的孙中山,就将合作社制度视为社会经济改造的一种手段,由此形成了带有其自身特色的民生主义合作经济理念,并最终上升成为了民生主义的"基本国策"和基于"工具理性"追寻下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路径选择。也正因如此,孙中山的合作经济理念对于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特别是基层社会中的民生问题有着一定的启示性和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