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05)
2023(5471)
2022(4864)
2021(4499)
2020(3852)
2019(9415)
2018(9238)
2017(17635)
2016(9699)
2015(11336)
2014(11754)
2013(11804)
2012(11152)
2011(10202)
2010(10420)
2009(9960)
2008(10121)
2007(9448)
2006(8042)
2005(7311)
作者
(30262)
(25479)
(25462)
(24448)
(15953)
(12176)
(11787)
(10023)
(9544)
(9003)
(8566)
(8434)
(8217)
(8037)
(7981)
(7947)
(7904)
(7476)
(7334)
(7317)
(6325)
(6229)
(6223)
(5840)
(5761)
(5760)
(5735)
(5664)
(5150)
(5122)
学科
(45140)
经济(45100)
(25847)
管理(25085)
方法(23099)
数学(20767)
数学方法(20615)
(20030)
企业(20030)
(13817)
(10830)
(10428)
中国(10400)
(10011)
银行(9990)
业经(9520)
农业(9444)
(9190)
(9160)
(8997)
贸易(8991)
地方(8897)
(8561)
(6975)
(6642)
财务(6629)
财务管理(6608)
(6600)
金融(6598)
(6597)
机构
大学(149872)
学院(148787)
(61873)
经济(60520)
管理(55900)
研究(48887)
理学(47808)
理学院(47270)
管理学(46434)
管理学院(46161)
中国(39664)
(31549)
科学(30791)
(28862)
(28616)
(25644)
业大(23570)
中心(23385)
研究所(23380)
(23233)
农业(23035)
财经(22909)
(20644)
北京(19921)
经济学(19623)
(19372)
师范(19182)
(18522)
经济学院(17970)
财经大学(16893)
基金
项目(94693)
科学(72934)
研究(68738)
基金(67309)
(58199)
国家(57703)
科学基金(48459)
社会(42515)
社会科(40168)
社会科学(40151)
(37617)
基金项目(35973)
教育(32021)
(31518)
自然(31046)
自然科(30273)
自然科学(30261)
自然科学基金(29719)
编号(28980)
资助(27992)
成果(23871)
重点(21448)
(21343)
(20491)
课题(19651)
(19460)
科研(18591)
创新(18232)
大学(18083)
教育部(18033)
期刊
(66957)
经济(66957)
研究(42859)
中国(26815)
(26264)
学报(25063)
(23270)
科学(21852)
大学(18506)
管理(18059)
(17952)
金融(17952)
学学(17449)
农业(16999)
教育(14815)
技术(12698)
财经(11798)
业经(11654)
经济研究(10619)
(10049)
问题(9419)
(9140)
理论(8222)
(8171)
技术经济(8135)
商业(8044)
统计(7579)
实践(7529)
(7529)
(7520)
共检索到219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秀芬  
孙中山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十分重视,大力提倡“重商”思想,坚持“国政与商政并兴”,为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进行了可贵的探索,许多重要经验对我们仍很有启迪。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以灵  
振兴实业是孙中山“民生主义”中关于经济建设思想主要组成部分,是孙中山“以冀一跃而登中国于富强隆盛之地”实现中国近代化理想的主要途径之一。在长达四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在探求和熔铸、“民生主义”经济纲领的同时,他尤为注重振兴实业对改变中国积贫积弱落后面貌的作用。民国建立之初他以“生平之抱负与积年研究之所得,定为建国计划,举而行之”,并在1917年至1919年间呕心沥血地制订了规模宏伟而又具体翔实的《实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宁  金林南  
孙中山民生思想的准确定位应该从其思想的深层理论逻辑得到阐释。孙中山民生思想的历史观基础是西方社会进化论中的社会有机体论和中国传统阶级调和论;孙中山民生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养民"的政治哲学理念,没有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政治价值观的倒转;孙中山通过其社会主义理论认识展现了其民生思想的道德乌托邦色彩,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本质不同。对孙中山民生思想的深层理论逻辑的揭示表明:孙中山的民生思想是传统儒家民本思想的近现代继承者,它不是一种完整意义上的现代政治理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汉静  刑润川  
孙中山对清政府的“闭关自守”政策进行了揭露与批判 ,他认为 ,中国要振兴 ,国家要富强 ,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大胆引进、利用外国的资金和人才为中国发展实业服务。在对外开放中 ,首先要保障国家主权的完整 ,同时利用外资的方式要科学合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国祥  
孙中山将人才列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急需的要素之一,在人的因素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认为前者对经济发展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他认为,人的素质和能力是通过人力投资获得的,他明确肯定,人力具有生产性,能为投资者带来收益,是国民财富的源泉。他对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即教育投资(包括正规教育和职业教育)、健康投资和劳动力迁徙的支出等都有所论述。总之,他虽未正式提出人力资本的术语,更未对人力资本的价值进行经济学意义上的测算,但在他的经济发展思想里,确实孕育着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许多重要内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智敏,吴中齐  
孙中山人口思想从形成与发展的一般线索看,经历了由“患多”到“患少”的转折;对其“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进行逻辑分析,则可看出它的实质是既“患多”又“患少”的辩证数量观。他对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地域分布,控制人口的社会构成也有较多的论述,作者主张按照孙中山“患多”、“患少”、“三民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去理解其人口思想精义及科学体系,才能真正有所裨益。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黎明   孔永松  
“利用外资”,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革命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内容。这位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为使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贫弱中国登上独立富强之域,把大兴实业作为政治变革的重要补充和发展,殚精竭虑绘制了宏伟的实业建设蓝图,而把引进外资作为实现建设蓝图的主要手段。尽管当时中国尚不具备利用外资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客观条件,孙中山绘制的蓝图不可能实现。但是,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利用外资”思想的集大成者。因此,剖折孙中山的“利用外资”思想,总结其经验教训,是有深刻的借鉴意义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波  杨扬  应征  
作为民生主义的倡导者,孙中山对民国时期的生态环境给予了不同寻常的关注。根据孙中山在各个时期的生态主张,概括出其生态环境思想的主体,即加强城市卫生建设防止疫病流行,兴修水利、植树造林预防自然灾害发生,并且认为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生态环境思想的核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齐海鹏  孙文学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在革命实践过程中提出并发展了三民主义。其中包含了一系列财政思想,比如实行地价税、土地增价归公,发达国家资本增加财政收入,实行所得税,利用外资等思想,不仅对当时指导革命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晓华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个具有宏伟抱负的经济思想家。早在民国元年,南北统一后,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不久出任全国铁路总办。着手制定了在中国修筑二十万里铁路的计划,潜心规划将来。他认为三民主义“惟民生主义至今尚未达到。然民生主义关系到国民生计至重,非达到不可。使大多数人享大幸福,非民生主义不可”。但是孙中山的美好愿望被残酷的现实一次次击得粉碎,“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以坚韧不拔的精神,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使一部气势磅礴的建设现代化的蓝图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这就是著名的《实业计划》。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汉静  秦兴俊  
孙中山认为 ,根据资金缺乏和人才匮乏的国情 ,要发展中国的实业建设 ,必须积极引进和利用外国的资金和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 ,否则就会错失发展的良机。引进和利用外资 ,必须坚持保障国家主权和互惠互利的重要原则。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赵泉民  
20世纪初的中国,合作经济作为众多思潮之一,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社会变革性而为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所认可和接受。以民生主义最终实现为旨归的孙中山,就将合作社制度视为社会经济改造的一种手段,由此形成了带有其自身特色的民生主义合作经济理念,并最终上升成为了民生主义的"基本国策"和基于"工具理性"追寻下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路径选择。也正因如此,孙中山的合作经济理念对于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特别是基层社会中的民生问题有着一定的启示性和借鉴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智君  朱凯  
孙中山先生的代表作——《实业计划》是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化战略的巨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工业化思想。孙中山所处的成长环境、近代"振兴实业"思潮、近代中国现实状况和西方经济学说的流入及在中国的发展等四个方面,构成孙中山工业化思想的主要来源。孙中山的工业化思想主要包括工业建设思想、工业布局思想、工业管理体制思想以及工业化各要素思想。其特点在于,注重对建立国民经济体系的整体把握;注重区域开发,以点及面,由区域发展到全国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的同时,引导并发挥私营资本的活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崔林,姚敏华  
我国伟大的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作为一个政治家,对许多社会问题都密切关注。由于他受“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同时由于他幼经贫困,深知民间疾苦,痛感民不聊生,因此,在他的许多著述中都涉及到人口问题,人口思想成为他整个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