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50)
2023(9356)
2022(7801)
2021(7159)
2020(5739)
2019(13261)
2018(12901)
2017(24100)
2016(12828)
2015(14735)
2014(14335)
2013(14485)
2012(14189)
2011(13443)
2010(13335)
2009(12197)
2008(12067)
2007(10629)
2006(9847)
2005(9364)
作者
(39639)
(33016)
(32881)
(31196)
(21236)
(15942)
(14799)
(12883)
(12867)
(11756)
(11607)
(11071)
(10842)
(10829)
(10774)
(10384)
(9971)
(9650)
(9576)
(9337)
(8466)
(8264)
(8121)
(7711)
(7483)
(7419)
(7396)
(7300)
(6833)
(6751)
学科
(65449)
经济(65386)
管理(29900)
(29309)
中国(24320)
方法(21370)
(20398)
企业(20398)
数学(18940)
数学方法(18817)
地方(18631)
(17821)
(14511)
贸易(14496)
(14090)
业经(13735)
(12265)
农业(12072)
(11802)
(11682)
银行(11652)
(11648)
金融(11648)
(11501)
(11483)
(10897)
地方经济(10719)
环境(10490)
发展(8920)
(8894)
机构
大学(190797)
学院(189324)
(88752)
经济(87236)
研究(81259)
管理(64632)
中国(62933)
理学(53879)
理学院(53134)
管理学(52354)
管理学院(52009)
科学(48070)
(43924)
(42817)
研究所(38832)
(38216)
(36406)
中心(34659)
财经(29528)
(29279)
北京(29254)
(28909)
经济学(28819)
农业(28651)
业大(27058)
(27055)
(26472)
师范(26135)
经济学院(25804)
科学院(25586)
基金
项目(121588)
科学(95636)
基金(88784)
研究(88045)
(79663)
国家(79033)
科学基金(65281)
社会(57735)
社会科(54812)
社会科学(54803)
基金项目(45209)
(45027)
自然(40230)
(39632)
自然科(39281)
自然科学(39267)
教育(38956)
自然科学基金(38598)
资助(37516)
(33208)
编号(33050)
重点(28653)
成果(27912)
(27902)
发展(26915)
(26471)
中国(25699)
国家社会(25256)
课题(25109)
(25046)
期刊
(105543)
经济(105543)
研究(65946)
中国(46956)
(35114)
学报(32322)
科学(30688)
管理(26968)
(26360)
农业(24593)
大学(24261)
学学(22695)
(22200)
金融(22200)
教育(21836)
经济研究(18601)
业经(16197)
技术(15460)
财经(15390)
问题(14028)
(14008)
(13571)
(13519)
世界(13261)
国际(12892)
技术经济(9548)
经济问题(8805)
资源(8740)
(8675)
论坛(8675)
共检索到313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靖  
发展问题是鸦片战争后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一个贯彻始终的主题。孙中山先生的发展思想,在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思想遗产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他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探讨,广泛涉及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意义、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与发展的战略、中国农业的发展和改造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社会历史前提等问题,已形成相当完整的设计方案和初具体系的经济学说。当前,重新研究孙中国先生的发展思想意义重大,在许多方面都能提供宝贵的借鉴和教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霖  宋双杰  
中国模式主要是指改革开放后中国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但中国模式不仅是一个当代命题,也是一个历史命题,是近代中国寻求富强和实现现代化的延续。其中,孙中山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思考具有代表性和前瞻性,其民生主义发展战略对当今中国模式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模式与民生主义发展战略的特征、中国的实际建设与孙中山的谋划在诸多方面类似,理解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发展战略是理解中国20世纪至今经济制度变迁的关键。民生主义发展战略之所以能对中国模式的形成产生影响,是因为两者具有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相近的理论渊薮和相似的现实考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琳  
本文旨在从金融思想的角度切入,梳理孙中山先生的金融思想及主张,明确其金融建设思想的具体逻辑;进而从孙中山金融思想的个案出发,探讨近代金融思想的政策化问题,即经济思想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一方面说明政治人物经济思想与主张的政策化是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突出特征;另一方面孙中山金融思想中的政府主导特质,不仅反映出后发国家经济思想中的赶超意识,而且是特定经济发展时期与文化传统相结合的思想产物,至今仍有深远的思想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磊  于江华  
如何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实现共同富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想借古人之口为今日之中国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一、民生主义 孙中山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和救贫防不均的民生主义模式。 “何以有民生主义呢?就是由于社会上贫富不均。”(《总理全集》P14)“大凡社会现象,总不能全听自然,好象树木由它自然生长,定然支蔓,社会问题,也是如此。”(《总理全集》P5)。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智君  
由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的"孙中山经济思想与中国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0月9日至11日在武汉大学举行。会议主题有三:(1)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现状与趋势;(2)孙中山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朱守芬  盛巽昌  
孙中山说过:“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够生活。”几十年来,孙中山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就是每天都要读些书,甚至在火线指挥作战的时候,也都带有书籍。据英国康德黎医生说,孙中山对于外交、法律、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钱津  
孙中山先生解决民生问题的手段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一是平均地权,一是节制资本,这是在其他任何国家都未曾有过的手段。孙中山先生认定只要实施这两个办法就可以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在对孙中山先生民生思想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获知,这位辛亥革命的先驱者当年明确地认识到,历史的重心是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重心是生存问题,生存问题就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而是经济问题,是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必须给予解决的经济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武心波  
孙中山用王道与霸道这两个古老的词汇来区分东西方文化的本质差异,首开东西方文化王霸之辩的先河,超越了约瑟夫·奈的微观性的软实力国别视域,将软硬实力上升到了更高更大的宏观层面加以论述。中国对软实力的战略构筑。应该从狭义与广义两个不同的空间层面切入,并依此而确立起两大行为体和与此相对应的两大时空平台:一是狭义的国家空间与国家行为体;二是广义的全球空间与民间行为体。"五环中国"的构建对后者来说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际操作上都是可能的,且意义深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秦援晋  郭丽华  
孙中山先生早在求学时代就注重经济学的研究,但先生主张的"钱币革命"却鲜为人道。本文即针对这种缺憾,试就先生"钱币革命"主张的背景、内容和意义略作发微,期能有裨于对先生思想的全面了解。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辛亥革命成功,先生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职。定鼎之初,百废待兴,在经济方面先生尤致力于"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之纲领的贯彻。与此同时,他也关注着钱币问题,1912年作《钱币革命》一文,论之甚详。为什么此时提出钱币问题呢?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世界各国普遍采用金本位制.中国也不例外;金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沈丽霞  
文章阐述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孙中山文献专藏的历史与现状,对加强孙中山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利用等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汉静  刑润川  
孙中山对清政府的“闭关自守”政策进行了揭露与批判 ,他认为 ,中国要振兴 ,国家要富强 ,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大胆引进、利用外国的资金和人才为中国发展实业服务。在对外开放中 ,首先要保障国家主权的完整 ,同时利用外资的方式要科学合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国祥  
孙中山将人才列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急需的要素之一,在人的因素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认为前者对经济发展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他认为,人的素质和能力是通过人力投资获得的,他明确肯定,人力具有生产性,能为投资者带来收益,是国民财富的源泉。他对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即教育投资(包括正规教育和职业教育)、健康投资和劳动力迁徙的支出等都有所论述。总之,他虽未正式提出人力资本的术语,更未对人力资本的价值进行经济学意义上的测算,但在他的经济发展思想里,确实孕育着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许多重要内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智敏,吴中齐  
孙中山人口思想从形成与发展的一般线索看,经历了由“患多”到“患少”的转折;对其“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进行逻辑分析,则可看出它的实质是既“患多”又“患少”的辩证数量观。他对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地域分布,控制人口的社会构成也有较多的论述,作者主张按照孙中山“患多”、“患少”、“三民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去理解其人口思想精义及科学体系,才能真正有所裨益。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黎明   孔永松  
“利用外资”,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革命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内容。这位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为使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贫弱中国登上独立富强之域,把大兴实业作为政治变革的重要补充和发展,殚精竭虑绘制了宏伟的实业建设蓝图,而把引进外资作为实现建设蓝图的主要手段。尽管当时中国尚不具备利用外资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客观条件,孙中山绘制的蓝图不可能实现。但是,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利用外资”思想的集大成者。因此,剖折孙中山的“利用外资”思想,总结其经验教训,是有深刻的借鉴意义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