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9)
2023(2269)
2022(2014)
2021(1919)
2020(1535)
2019(3603)
2018(3566)
2017(5198)
2016(2963)
2015(3373)
2014(3287)
2013(3169)
2012(3212)
2011(3024)
2010(3326)
2009(2874)
2008(3056)
2007(2772)
2006(2600)
2005(2367)
作者
(10121)
(8589)
(8579)
(8012)
(5753)
(4079)
(3774)
(3335)
(3278)
(3234)
(3152)
(3073)
(2960)
(2810)
(2786)
(2647)
(2607)
(2606)
(2512)
(2503)
(2342)
(2208)
(2142)
(2114)
(2008)
(1976)
(1909)
(1858)
(1813)
(1789)
学科
(12335)
经济(12314)
管理(7004)
(6477)
(5144)
企业(5144)
(4736)
方法(4374)
中国(3924)
数学(3349)
地方(3320)
(3307)
数学方法(3257)
理论(2779)
业经(2753)
教育(2571)
(2393)
(2283)
金融(2282)
(2279)
贸易(2278)
农业(2247)
(2240)
(2229)
(2109)
(2039)
银行(2025)
(1967)
环境(1701)
(1599)
机构
大学(50800)
学院(48418)
研究(20214)
(16613)
经济(16230)
管理(15316)
中国(13882)
科学(13675)
理学(12938)
理学院(12654)
管理学(12271)
管理学院(12158)
(11293)
(11118)
研究所(10355)
(9997)
(8708)
师范(8613)
(8153)
中心(8105)
(8098)
农业(8020)
业大(7730)
师范大学(7228)
(7149)
北京(7094)
财经(6441)
(6346)
科学院(6059)
教育(5887)
基金
项目(31716)
科学(24587)
基金(22732)
研究(22293)
(20809)
国家(20643)
科学基金(16653)
社会(13451)
社会科(12603)
社会科学(12596)
(12012)
基金项目(11856)
自然(11148)
(11000)
自然科(10891)
自然科学(10884)
自然科学基金(10691)
教育(10520)
资助(9122)
编号(8664)
成果(8284)
重点(7744)
(6967)
(6952)
课题(6749)
(6426)
计划(6322)
科研(6224)
创新(6063)
大学(5742)
期刊
(20635)
经济(20635)
研究(14897)
学报(10704)
中国(10066)
科学(9565)
(9169)
大学(7692)
教育(7523)
学学(7094)
农业(6272)
(5713)
管理(5605)
(4158)
金融(4158)
图书(3526)
技术(3470)
(3459)
财经(3250)
(3223)
经济研究(3009)
业大(2956)
(2832)
业经(2787)
书馆(2727)
图书馆(2727)
国际(2631)
资源(2581)
(2547)
问题(2516)
共检索到75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蒋铁柱  
孙中山先生于 1 91 9年提出了《建国方略》之二———物质建设 (实业计划 )。这一《实业计划》是孙中山思想十分重要的代表作。在《实业计划》中 ,他系统地阐述了壮大中国物质基础、促进中国现代化的理论、方针和政策。这些宏图大略是他深入进行理论研究和认真学习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反复思考的结果 ,是他认真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教训和深入考察国情后的积极探索的结晶。“东方大港”是《实业计划》的一项重大计划。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的“篇首”中提出了“于中国中部、北部、南部各建一大洋港口 ,如纽约港者”。在《实业计划》的第二计划中 ,确定以“东方大港之为第二计划中心”。孙中山先生提出建设“东方大港”的构想...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昉  熊金武  
通过地价税实现"涨价归公"和平均地权是孙中山提出来解决中国近代土地分配问题的思路。孙中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地价税思想,对中国土地税收制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由此,在民国时期构建了完善的地价税立法体系,并得以在一定范围内实行。虽然地价税实践没有能够完成孙中山设定的社会改革使命,但是却构建了一套土地升值再分配机制,对今日中国土地制度和土地税收制度改革有着借鉴意义。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宏明  
孙中山先生手制的《实业计划》不仅绘制了一幅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壮美蓝图,而且对各类工业建设的地域分布做出了合理的部署。《实业计划》中包含了丰富的工业布局思想,如工业分区发展的思想,工业沿交通线布局的思想,依托资源进行工业布局的思想,全国工业均衡发展的思想,国防与民生合一的思想等等。这些工业布局思想对我国当今的现代化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武心波  
孙中山用王道与霸道这两个古老的词汇来区分东西方文化的本质差异,首开东西方文化王霸之辩的先河,超越了约瑟夫·奈的微观性的软实力国别视域,将软硬实力上升到了更高更大的宏观层面加以论述。中国对软实力的战略构筑。应该从狭义与广义两个不同的空间层面切入,并依此而确立起两大行为体和与此相对应的两大时空平台:一是狭义的国家空间与国家行为体;二是广义的全球空间与民间行为体。"五环中国"的构建对后者来说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际操作上都是可能的,且意义深远。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朱守芬  盛巽昌  
孙中山说过:“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够生活。”几十年来,孙中山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就是每天都要读些书,甚至在火线指挥作战的时候,也都带有书籍。据英国康德黎医生说,孙中山对于外交、法律、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智君  严清华  
今年正值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先导者,孙中山被西方学者视为20世纪东方世界的政治伟人。破解"民生"经济问题是孙中山所处时代最突出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长期面临的历史使命。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经济思想具有显著的时代价值,不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是孙中山贡献给全人类的一份珍贵遗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颜祖旺  
试论东方国际深水大港的建设颜祖旺一个世纪前,孙中山先生提出了要建设"东方大港"的宏伟构想。21世纪人类将把开发的目光更多地投向海洋。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有关国家和地区都把国际深水港的建设列入重要议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特别是中国东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秦援晋  郭丽华  
孙中山先生早在求学时代就注重经济学的研究,但先生主张的"钱币革命"却鲜为人道。本文即针对这种缺憾,试就先生"钱币革命"主张的背景、内容和意义略作发微,期能有裨于对先生思想的全面了解。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辛亥革命成功,先生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职。定鼎之初,百废待兴,在经济方面先生尤致力于"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之纲领的贯彻。与此同时,他也关注着钱币问题,1912年作《钱币革命》一文,论之甚详。为什么此时提出钱币问题呢?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世界各国普遍采用金本位制.中国也不例外;金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沈丽霞  
文章阐述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孙中山文献专藏的历史与现状,对加强孙中山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利用等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汉静  刑润川  
孙中山对清政府的“闭关自守”政策进行了揭露与批判 ,他认为 ,中国要振兴 ,国家要富强 ,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大胆引进、利用外国的资金和人才为中国发展实业服务。在对外开放中 ,首先要保障国家主权的完整 ,同时利用外资的方式要科学合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国祥  
孙中山将人才列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急需的要素之一,在人的因素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认为前者对经济发展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他认为,人的素质和能力是通过人力投资获得的,他明确肯定,人力具有生产性,能为投资者带来收益,是国民财富的源泉。他对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即教育投资(包括正规教育和职业教育)、健康投资和劳动力迁徙的支出等都有所论述。总之,他虽未正式提出人力资本的术语,更未对人力资本的价值进行经济学意义上的测算,但在他的经济发展思想里,确实孕育着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许多重要内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智敏,吴中齐  
孙中山人口思想从形成与发展的一般线索看,经历了由“患多”到“患少”的转折;对其“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进行逻辑分析,则可看出它的实质是既“患多”又“患少”的辩证数量观。他对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地域分布,控制人口的社会构成也有较多的论述,作者主张按照孙中山“患多”、“患少”、“三民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去理解其人口思想精义及科学体系,才能真正有所裨益。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靖  
发展问题是鸦片战争后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一个贯彻始终的主题。孙中山先生的发展思想,在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思想遗产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他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探讨,广泛涉及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意义、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与发展的战略、中国农业的发展和改造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社会历史前提等问题,已形成相当完整的设计方案和初具体系的经济学说。当前,重新研究孙中国先生的发展思想意义重大,在许多方面都能提供宝贵的借鉴和教益。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黎明   孔永松  
“利用外资”,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革命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内容。这位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为使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贫弱中国登上独立富强之域,把大兴实业作为政治变革的重要补充和发展,殚精竭虑绘制了宏伟的实业建设蓝图,而把引进外资作为实现建设蓝图的主要手段。尽管当时中国尚不具备利用外资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客观条件,孙中山绘制的蓝图不可能实现。但是,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利用外资”思想的集大成者。因此,剖折孙中山的“利用外资”思想,总结其经验教训,是有深刻的借鉴意义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