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58)
- 2023(18237)
- 2022(15183)
- 2021(13833)
- 2020(11524)
- 2019(26147)
- 2018(25676)
- 2017(49845)
- 2016(26487)
- 2015(29472)
- 2014(29179)
- 2013(28730)
- 2012(25901)
- 2011(23328)
- 2010(23601)
- 2009(22246)
- 2008(20568)
- 2007(18246)
- 2006(16372)
- 2005(14871)
- 学科
- 济(121126)
- 经济(121008)
- 管理(74987)
- 业(70878)
- 企(58518)
- 企业(58518)
- 方法(46592)
- 数学(40198)
- 数学方法(39758)
- 中国(35703)
- 农(29687)
- 融(28520)
- 金融(28518)
- 地方(28459)
- 财(28131)
- 银(26969)
- 银行(26928)
- 业经(26652)
- 行(25946)
- 学(24224)
- 制(22696)
- 农业(20539)
- 贸(19012)
- 贸易(18993)
- 理论(18771)
- 易(18358)
- 务(17739)
- 财务(17657)
- 财务管理(17630)
- 环境(16834)
- 机构
- 大学(369966)
- 学院(369248)
- 济(157020)
- 经济(153777)
- 管理(142998)
- 研究(126700)
- 理学(123136)
- 理学院(121817)
- 管理学(119643)
- 管理学院(118997)
- 中国(99334)
- 京(78244)
- 科学(75455)
- 财(72014)
- 所(62873)
- 中心(58056)
- 财经(57467)
- 研究所(56965)
- 农(56205)
- 江(54192)
- 经(52185)
- 业大(51682)
- 北京(49481)
- 经济学(49145)
- 范(48181)
- 师范(47762)
- 院(45820)
- 州(44330)
- 经济学院(44055)
- 农业(43497)
- 基金
- 项目(248005)
- 科学(195406)
- 研究(183864)
- 基金(180152)
- 家(155808)
- 国家(154527)
- 科学基金(133290)
- 社会(117787)
- 社会科(111749)
- 社会科学(111720)
- 省(96488)
- 基金项目(94732)
- 自然(84338)
- 教育(83654)
- 自然科(82382)
- 自然科学(82366)
- 自然科学基金(80867)
- 划(80071)
- 编号(75109)
- 资助(73752)
- 成果(61049)
- 重点(55526)
- 部(54244)
- 发(53852)
- 课题(51539)
- 创(51454)
- 国家社会(48962)
- 创新(47999)
- 教育部(47172)
- 科研(46802)
- 期刊
- 济(176842)
- 经济(176842)
- 研究(115812)
- 中国(71811)
- 学报(55702)
- 财(54986)
- 管理(54094)
- 农(52209)
- 科学(51528)
- 融(44741)
- 金融(44741)
- 大学(42750)
- 教育(40154)
- 学学(40126)
- 农业(35286)
- 技术(32085)
- 经济研究(30174)
- 财经(28737)
- 业经(27486)
- 经(24722)
- 问题(22435)
- 技术经济(18735)
- 图书(18627)
- 理论(18149)
- 业(17744)
- 贸(16905)
- 现代(16881)
- 商业(16531)
- 科技(16408)
- 实践(16260)
共检索到558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郝芮琳 陈享光
本文根据我国经济特征,构建包含家庭、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的四部门存量-流量一致模型,利用国家资产负债表和资金流量表数据设定参数和初始值,模拟了非金融企业"投资替代"、压缩劳动力成本和家庭债务增加等三种金融化冲击对我国经济增长规模和经济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化不利于经济增长。三种冲击均使产出持续下降,并且压缩劳动力成本的消极影响最大。"投资替代"抑制产出的主要原因是非金融企业投资下降,另外两种冲击抑制产出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消费下降。"投资替代"和家庭债务增加会降低经济稳定性,压缩劳动力成本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经济稳定性,但对经济增长规模的消极影响更突出。进一步研究表明,金融化将通过恶化收入分配抑制经济增长。
关键词:
金融化 经济增长 存量-流量一致模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许可 马正宇 赵文铀
运用DEFINE模型框架,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变量,构建中国存量流量一致性生态宏观经济学模型,尝试模拟2020—2060年气候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冲击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在短期内对企业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并沿资金链、供应链传递,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并影响金融稳定性。碳减排支持工具的使用有利于提升绿色信贷配给率,对于社会产出、银行业资本均有正向作用,能够促进宏观风险下降。以价格型为主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作用有限,政策潜力需要在长时间内得到验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温博慧 李向前 袁铭
本文结合货币主义存量流量一致分析框架和未定权益分析法,从兼容宏观审慎中宏微观与时间截面两组维度的角度,研究了资产价格波动冲击下中国银行网络抗毁性。研究表明:(1)网络自然连通度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银行体系网络抗毁性程度的动态变化。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体系网络的脆弱性程度仍不容忽视。(2)网络抗毁性特征在不同冲击分配策略下的异质风险场景中不尽相同。相对不同属性资产的冲击而言,固定资产价格和银行部门股价的波动对网络抗毁性会形成较强冲击。在选择性冲击分配策略中的强强分配子策略下,中国银行体系的网络抗毁性程度最差,其抗毁性承受能力比对全部节点等分配冲击时更为脆弱。本研究对于复杂金融网络的系统性风险管理具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欣 吕元祥 赵雷
美国次贷危机暴露了主流宏观经济学在货币金融分析方面存在弊病,而以Godley为代表的多位经济学家所发展的存量流量一致模型,通过明确引入货币金融体系的作用而能对金融危机的发生进行有效的理论分析和预测。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不仅考察实物资本、金融资产和负债等存量,也考察实物和金融交易产生的流量;第二,基于存量流量核算一致性的原则,通过核算方程和部门的行为方程考察存量和流量之间的动态相互影响;第三,引入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比如历史时间、过程理性、货币和银行的重要作用等。存量流量一致模型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框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培丽 陈畅
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我国推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以及目前的"微刺激"政策都主要针对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但这种试图以基础设施投资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做法是否奏效,以及如何操作等问题,都亟需给予理论回答。本文从国外文献综述的视角,尝试回答基础设施投资是否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基础设施投资能否引致私人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的最优规模如何确定、基础设施投资的最优投向是什么,以及基础设施投资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投融资模式等问题,以为我国探讨这一问题提供理论和经验研究借鉴。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明亮
本文对区域贸易协定框架下标准一致化合作的不同方式对区内外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其中,着重分析了区域贸易协定框架下标准一致化合作的不同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潜在影响,并对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标准一致化 区域贸易协定 协调 互认协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乔伟 锁凌燕
个人所得税递延政策一直被视作撬动商业养老保险需求的有力杠杆,其理论基础主要是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的贴现效用模型,认为对于理性消费者而言,购买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会提升终身效用,消费者具有购买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内在动力。但是,经验事实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消费者是有限理性的,存在自我控制认知偏差,时间偏好具有动态不一致性,其行为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在时间偏好动态不一致性的条件下,消费者对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意愿和购买量是否会发生变化、发生何种变化,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基于"二元心理系统假说"构建了准双曲线贴现效用模型,认为个体的短视和自我控制能力不足会导致消费者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量明显小于时间一致性条件下的最优需求量,税收优惠政策的效果被削弱。通过个税递延优惠政策撬动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发展、完善养老保险体系,需要在机制设计、消费者教育等方面协同努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毛艳华 杨思维
从经济增长动力角度看,区域一体化进程将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对区域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开展实证研究,使用珠三角9个城市在1999-2013年的面板数据,从城市间联系度、市场化同一度、政府效能同一度、经济发展四个维度构建和度量了珠三角"广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三个都市圈的经济一体化指数,分析得出珠三角东中西三个区域的一体化程度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生产要素流动、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政府投入等方面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结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经济增长 珠三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毛艳华 杨思维
从经济增长动力角度看,区域一体化进程将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对区域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开展实证研究,使用珠三角9个城市在1999-2013年的面板数据,从城市间联系度、市场化同一度、政府效能同一度、经济发展四个维度构建和度量了珠三角"广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三个都市圈的经济一体化指数,分析得出珠三角东中西三个区域的一体化程度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生产要素流动、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政府投入等方面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结合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面临的问题,就进一步促进珠三角一体化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经济增长 珠三角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熙鸣
本文基于中间产品种类扩张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型的框架,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章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一国现阶段的技术水平与全球技术水平的距离,减小一国与全球技术水平差距可以提升该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理想值。
关键词:
内生技术进步 知识产权保护 技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邱海洋
绿色金融是一种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制度安排。本文把绿色金融划分为广义绿色金融和狭义绿色金融,并基于现有统计资料测算了区域绿色金融规模,然后采用空间面板计量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广义绿色金融还是狭义绿色金融均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相对于广义绿色金融,狭义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有所降低。针对绿色金融发展,本文建议:完善绿色金融发展保障机制;健全绿色金融组织架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工具。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经济增长 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毅 曹锐钢
本文对国外近二十年来关于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分别从金融开放的定义与度量、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路径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对研究中产生的问题和结论分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房林 邹卫星
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不仅关系到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与一系列社会问题紧密相联。通过构建资源约束框架下的增长模型,可以分析自然资源和社会地位对经济系统均衡条件、动态转移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消费资本比足够大或消费足够多、且资本与消费的边际替代率足够小,是经济系统存在鞍点均衡的必要条件;当资源消耗足够多时,消费资本比会显著下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达飞 邵宇 杨小海
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任务,稳增长是改革得以顺利推进的保障。从2016年10月开始,中国多项经济与金融政策均围绕去杠杆任务展开,但各项措施对去杠杆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很大差异。如何平衡去杠杆与稳增长,成为顶层设计和学术研究的重大问题。鉴于中国各部门杠杆的结构性不平衡,文章构建五部门存量-流量一致模型,探讨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企业微观措施(或组合)对稳增长和不同部门杠杆的影响。结果显示,紧缩性货币政策会提高政府和企业杠杆,降低居民杠杆,对GDP的影响比较温和;提高政府支出增速和减税能实现去杠杆与稳增长双目标,但前者去杠杆的效果更明显;增加股权融资对降低企业杠杆的效果明显;由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有利于降低政府和企业杠杆;企业提高内源融资比例,不仅有助于自身降杠杆,还会带动政府和居民降杠杆,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也相对温和。综合来看,减税政策和改善企业内部现金流能够更好地平衡去杠杆与稳增长,紧缩性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反而不利于去杠杆。
关键词:
去杠杆 稳增长 存量-流量一致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