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04)
- 2023(3453)
- 2022(2759)
- 2021(2432)
- 2020(2066)
- 2019(4421)
- 2018(4094)
- 2017(8019)
- 2016(4268)
- 2015(4523)
- 2014(4343)
- 2013(4177)
- 2012(3922)
- 2011(3258)
- 2010(3210)
- 2009(3063)
- 2008(3489)
- 2007(3035)
- 2006(2582)
- 2005(2433)
- 学科
- 管理(19135)
- 济(18258)
- 经济(18241)
- 业(17127)
- 企(15457)
- 企业(15457)
- 财(12910)
- 务(10579)
- 财务(10576)
- 财务管理(10549)
- 企业财务(10196)
- 方法(8877)
- 数学(8054)
- 数学方法(8020)
- 中国(4369)
- 银(3733)
- 银行(3732)
- 制(3647)
- 家(3581)
- 融(3476)
- 金融(3476)
- 国家(3425)
- 业经(3406)
- 行(3312)
- 农(3273)
- 税(3073)
- 学(2966)
- 券(2876)
- 税收(2865)
- 收(2852)
- 机构
- 学院(58868)
- 大学(58773)
- 济(27590)
- 经济(27115)
- 管理(22783)
- 理学(19719)
- 理学院(19552)
- 管理学(19321)
- 管理学院(19209)
- 研究(17678)
- 财(17206)
- 中国(15195)
- 财经(13034)
- 经(11962)
- 京(11362)
- 财经大学(9907)
- 经济学(9764)
- 经济学院(9036)
- 科学(8908)
- 中心(8610)
- 江(8402)
- 所(8250)
- 商学(7405)
- 商学院(7335)
- 研究所(7171)
- 融(7125)
- 北京(7063)
- 金融(6977)
- 业大(6860)
- 农(6742)
- 基金
- 项目(39016)
- 科学(31751)
- 基金(30588)
- 研究(28136)
- 家(26312)
- 国家(26118)
- 科学基金(23387)
- 社会(20227)
- 社会科(19417)
- 社会科学(19409)
- 基金项目(16084)
- 自然(14705)
- 自然科(14412)
- 自然科学(14411)
- 自然科学基金(14170)
- 省(14109)
- 教育(12937)
- 资助(12619)
- 划(11759)
- 编号(10165)
- 部(9381)
- 国家社会(9194)
- 重点(8601)
- 教育部(8554)
- 人文(8376)
- 创(7948)
- 成果(7891)
- 性(7825)
- 制(7783)
- 大学(7604)
共检索到87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景明
综合看,分级、分期扩张支出是一种既解燃眉之急,又能分散风险的选择,增发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地方政府存量债务恰恰符合这一要求债务置换是增强积极财政政策力度的措施我国从2009年起至2015年已连续6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上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周期仅为4年(1998~2002年)。显然,这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周期长。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属于高强度扩张型,突出表现是减税增支并举。近年来,年度减税额占年税收总额比重接近3%,赤字率达到2%左右。2008年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武彦民 竹志奇
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框架下,从利率的负向冲击和财政规则变化两个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利率负向冲击的作用下,产出会出现短期的增长,但随后会出现一段时期的微量衰退,且政府债务负担也会增加;第二,地方债务置换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规则,使财政规则对负债的反应出现一定延迟,从而造成财政支出扩张政策效果的变化。经过模拟可以看出,财政规则对负债反应的延迟会降低财政扩张政策在期初的刺激效果,同时加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周期性波动的增强一方面使财政扩张对产出增长刺激的持续性增强;另一方面也使负债率的波动性增强,导致债务风险上升。根据研究结论,我们认为在债务置换期间,政府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时应谨慎提防经济波动,同时探索财政规则的最优延迟期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武彦民 竹志奇
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框架下,从利率的负向冲击和财政规则变化两个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利率负向冲击的作用下,产出会出现短期的增长,但随后会出现一段时期的微量衰退,且政府债务负担也会增加;第二,地方债务置换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规则,使财政规则对负债的反应出现一定延迟,从而造成财政支出扩张政策效果的变化。经过模拟可以看出,财政规则对负债反应的延迟会降低财政扩张政策在期初的刺激效果,同时加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周期性波动的增强一方面使财政扩张对产出增长刺激的持续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梁琪 郝毅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中国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通过构造一个包含影子银行、土地财政等因素的五部门一般均衡模型,本文探讨了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对宏观经济风险的缓释效果。研究发现:经济增速放缓、地方政府资金使用成本过高、土地出让收入不确定性增加是导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不可持续的主要因素。通过债务置换延长债务期限结构虽然可以缓解债务累积,且对宏观经济风险具有一定缓释作用,但会降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使得短期内波动增加,中长期内产出下降。实施债务置换期间,数量型货币政策有助于增加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但会带来经济通胀风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曹文炼 董运佳
本文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的背景及利弊,认为当前推行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于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防范化解金融体系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置换方案在发行定价机制、综合改革效应等方面存在一定优化空间。针对现行存量债务置换存在的不足,本文建议借鉴1998年以来我国两次发行特别国债推动国民经济债务重组的经验,通过发行特别债券和开展外汇储备资产证券化实行第三次国民经济债务重组。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外汇储备 资产证券化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邱峰
地方债务置换指明了解决地方债务问题的方向,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优化债务结构、改变期限错配、延长债务期限,提高地方政府的杠杆承受力。地方债务置换表面上是为了缓解地方债务危机,但银行也是实际的得益者。短期内地方债务置换会对银行的风险结构、资产收益水平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就长期而言,则与银行的主流业务模式、客户结构以及战略发展方向密切相关,银行应积极加以应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蔡秋宇 孙良权
债务置换是我国政府为解决存量债务问题,配合构建规范的债务管理制度而设计的一种政策工具,债务置换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全区已发行置换债券1272亿元,其中2015年发行744亿元,2016年发行528亿元。广西债务置换的做法自债务置换政策实施以来,广西根据中央工作部署,积极尝试发行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得到极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蔡秋宇 孙良权
债务置换是我国政府为解决存量债务问题,配合构建规范的债务管理制度而设计的一种政策工具,债务置换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全区已发行置换债券1272亿元,其中2015年发行744亿元,2016年发行528亿元。广西债务置换的做法自债务置换政策实施以来,广西根据中央工作部署,积极尝试发行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得到极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思玥
为缓解地方政府偿债压力,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增长,近年来,地方政府以公开发行和定向承销方式发行一般债券置换地方债务,对减轻地方债务负担、防范区域金融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商业银行产生正面效应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转型发展造成一些不利影响。基本情况以江西景德镇为例,在当地财政部门的高效协调下,金融机构无缝对接地方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志刚 李明琢 董兵兵
我国推出债务置换政策致力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但关于该政策能否有效化解风险以及其作用机制如何,目前尚无定论。本文通过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探索如何防范与化解债务置换政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负面影响。理论分析发现,债务置换政策尽管能够缓解地方政府的短期违约风险,但是可能会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的副作用。其副作用来源于两种渠道:流动性渠道和违约转移渠道,债务置换设计中应该充分关注这两种渠道的副作用。本文还发现,搭配货币政策或宏观审慎政策可以缓解债务置换副作用,相比之下宏观审慎政策更加有效。因此,为更好地保障债务置换政策的成功,本文建议实施“债务置换+宏观审慎”的政策组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刁伟涛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尤其是流动性风险问题日益凸显,期限错配使其短期违约几乎不可避免,而这基本已经成为相关研究的共识。虽然当前的债务置换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但由于置换的全部是2015年到期的债务,因此,之后年份的流动性风险是否仍然存在,地方政府未来或长期的偿债压力有多大,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地方政府的财政运行也进入到收入增速放缓、收支矛盾持续加大的"新常态"背景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利用未定权益分析方法对债务置换之后的地方债务流动性风险进行了研究。相对于同类文献,在两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一是对财政收入中的可偿债部分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比例设定偏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路越
债务置换启动后,地方政府所面临的短期偿债压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但作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过度举措,债务置换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地方政府长期积累的高负债僵局。在地方政府财政收支放缓、地方财政收支矛盾持续增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控制和限额管理显得日益重要。以辽宁省为例,基于改进的KMV模型对2016—2018年地方政府债券的违约风险进行了测度,并进一步预测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安全边界。结果表明,在违约概率为0.5%时,辽宁省未来三年需置换的债务额度至少应分别为当年到期的存量债务额度的85%、87%、89%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路越
债务置换启动后,地方政府所面临的短期偿债压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但作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过度举措,债务置换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地方政府长期积累的高负债僵局。在地方政府财政收支放缓、地方财政收支矛盾持续增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控制和限额管理显得日益重要。以辽宁省为例,基于改进的KMV模型对2016—2018年地方政府债券的违约风险进行了测度,并进一步预测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安全边界。结果表明,在违约概率为0.5%时,辽宁省未来三年需置换的债务额度至少应分别为当年到期的存量债务额度的85%、87%、89%。为了提升债务置换效用、及时化解债务风险,应控制债务置换规模、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地方债务发行的市场化调整以及提高定向债务置换比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振
2015年新预算法的实施给予了地方政府在国务院允许额度内自行发债的权利,同年中央政府提出以低成本长期限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原有的存量政府债务的地方债务置换思路,并多次提升2015年度债务置换额度至3.20万亿元。债务置换的推出直接导致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截至2015年底,地方债券余额达到4.83万亿元,相比于2014年末的1.16万亿元,猛增了4倍。如此大规模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尤其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条件下,将给我国财政体系与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地方债务置换在完成多个重要历史使命,实现诸多制度改进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实施风险,本文将重点讨论我国地方债务置换的实施风险,并提...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新预算法 土地财政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杨业伟 赵增辉
<正>2014年43号文确定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开正门、堵偏门”的改革方向,对历史形成的存量偏门债务,则通过债务置换的方式进行化解。文章对地方债务置换的背景、置换债和再融资债被用于置换隐债的历史以及隐债置换后区域改善情况进行梳理,并对新一轮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处置和城投隐债清零后的风险变化进行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