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0)
- 2023(12253)
- 2022(10282)
- 2021(9604)
- 2020(7837)
- 2019(18342)
- 2018(18168)
- 2017(35582)
- 2016(18706)
- 2015(21096)
- 2014(20907)
- 2013(20224)
- 2012(18610)
- 2011(16646)
- 2010(16614)
- 2009(15118)
- 2008(14454)
- 2007(12414)
- 2006(10959)
- 2005(9811)
- 学科
- 济(82477)
- 经济(82409)
- 业(49469)
- 管理(49133)
- 企(39801)
- 企业(39801)
- 方法(37402)
- 数学(33559)
- 数学方法(32954)
- 中国(23963)
- 银(22311)
- 银行(22165)
- 农(21207)
- 行(20856)
- 地方(20510)
- 制(19302)
- 业经(18492)
- 财(16946)
- 融(16694)
- 金融(16693)
- 农业(14568)
- 贸(14347)
- 贸易(14330)
- 易(13873)
- 理论(12956)
- 学(12236)
- 环境(12132)
- 技术(11900)
- 度(11577)
- 制度(11561)
- 机构
- 学院(254278)
- 大学(250773)
- 济(108005)
- 经济(105886)
- 管理(102387)
- 理学(88128)
- 理学院(87245)
- 管理学(85489)
- 管理学院(85013)
- 研究(81187)
- 中国(69743)
- 京(52347)
- 财(48810)
- 科学(46750)
- 中心(40382)
- 财经(39073)
- 农(38985)
- 所(38349)
- 江(38182)
- 经(35579)
- 业大(34755)
- 研究所(34733)
- 经济学(33696)
- 北京(32713)
- 范(32535)
- 师范(32237)
- 州(31274)
- 经济学院(30430)
- 农业(30222)
- 院(29718)
- 基金
- 项目(172568)
- 科学(138328)
- 研究(128876)
- 基金(126055)
- 家(108106)
- 国家(107211)
- 科学基金(94478)
- 社会(82834)
- 社会科(78750)
- 社会科学(78732)
- 省(68541)
- 基金项目(66194)
- 教育(60772)
- 自然(60471)
- 自然科(59172)
- 自然科学(59162)
- 自然科学基金(58059)
- 划(57030)
- 编号(52734)
- 资助(52085)
- 成果(40949)
- 发(40693)
- 重点(38863)
- 部(38239)
- 创(37128)
- 课题(36216)
- 创新(34568)
- 国家社会(34259)
- 教育部(33682)
- 发展(33327)
- 期刊
- 济(115547)
- 经济(115547)
- 研究(77541)
- 中国(50127)
- 融(41069)
- 金融(41069)
- 管理(38743)
- 财(36770)
- 农(35640)
- 科学(32517)
- 学报(32121)
- 教育(29476)
- 大学(26344)
- 技术(26194)
- 学学(24776)
- 农业(22658)
- 业经(20430)
- 财经(19195)
- 经济研究(19100)
- 经(16387)
- 问题(14933)
- 统计(13506)
- 技术经济(13128)
- 理论(12821)
- 策(12343)
- 商业(12331)
- 业(11947)
- 实践(11648)
- 践(11648)
- 现代(11214)
共检索到382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曙霞 何建勇
作为集吸收公众存款和发放贷款于一身的金融中介,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始终处于关键地位。既有文献对银行特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在KRS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上研究了活期存款、贷款承诺和定期贷款这三者之间的协同效应,认为金融功能的一体化是银行的本质所在,并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银行业转型的事实进行了初步实证考察,由此提出银行制度边界的命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洪伟
传统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缺口分析多是建立在资产负债额的绝对差额描述性论述之上,缺乏更深入的数理支撑。本文跳出传统的用于分析存贷款缺口问题的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的定性分析模式,采用"数据驱动"的存贷款缺口额自身呈现出ARCH效应来定量度量存贷款缺口额的变动规律。从而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进一步缺口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存贷款差额 数据驱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洪伟
传统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缺口分析多是建立在资产负债额的绝对差额描述性论述之上,缺乏更深入的数理支撑。本文跳出传统的用于分析存贷款缺口问题的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的定性分析模式,采用"数据驱动"的存贷款缺口额自身呈现出ARCH效应来定量度量存贷款缺口额的变动规律。从而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进一步缺口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存贷款差额 数据驱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戴媛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同业竞争日益激烈,资金价格变化频率加快,如何灵敏地反映市场价格成为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定价时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管理会计原理,基于客户综合回报,参照香港和美国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探索建立起分层制和差异化的存款利率定价模型,同时,结合中信银行宁波分行对贷款利率定价模型创建和应用的具体实践,对建立差异化的贷款利率定价模型进行探讨。
关键词:
存贷款定价模型 利率市场化 管理会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蒋先玲 段雅超
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比指标已正式取消。文章依据Monti-Klein模型,试图分析取消该指标对银行最优决策的影响。通过模型分析,文章发现存贷比的取消对银行的最优存款利率、最优贷款利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但是有助于扩大银行的最优贷款规模,同时缩小银行存贷款利差,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关键词:
存贷比 银行利差 企业融资成本 银行监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曹龙骐
统观深圳市工商银行、商业银行、农业银行近期开展消费信贷的状况,具有以下特点:(1)以住房为主的消费信贷业务起步较早并不断完善,其他业务正逐步展开;(2)总的讲消费信贷业务虽有进展,但量小,拓展狭窄;(3)各行依据扩大内需的要求,均在加紧设计新品种,制订新制度、新办法,随之银行之间也进入了一个新的竞争阶段。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肖本华
本文基于RAROC模型提出了一个存贷利差定价模型,认为存贷款利差与违约率、损失率、非利息收入比重、费用率、存放款比例和银行实际资金成本有关。利用我国的相关数据求出了各类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的临界值,认为从实际利差来看,我国当前的存贷利差水平基本合理。
关键词:
利差 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模型 实际利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盛松成 童士清
存贷利差的合理水平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我国管制利率的背景下,存贷利差的调整,既要考虑微观经济主体的经营状况,也要考虑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处于20年来的最高水平,并处于国际中偏上水平。随着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如不良贷款率的降低、资本充足率的提高和利润的大幅增长等,继续保持高存贷利差的必要性大大降低。继续保持较高的存贷利差,既不利于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也不利于宏观调控。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显示,应当适当缩小存贷利差。建议通过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适当缩小存贷利差。
关键词:
存贷利差 调整 宏观调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雷震 彭欢
本文以我国30个省份1994~2006年的宏观数据为样本,以推测变分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一个适合于我国银行业地区差异和存贷款差异特征的结构模型,并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对其进行实证检验。得到如下结论:(1)我国存贷款市场均为介于完全垄断和古诺均衡之间的市场结构,且贷款市场的竞争高于存款市场;(2)在利率管制背景下,贷款市场比存款市场更具规模经济特征;(3)我国银行在存贷款市场上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同质性。由此建议,我国现阶段应放松银行准入限制,鼓励更多银行参与竞争,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同时,应加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鼓励发展村镇银行、担保公司等具有不同行为的金融机构。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金锋
偷逃税行为最现实的原因是纳税人和征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其治理可从内外两个方面入手:"内"是在内部建立激励机制;"外"是通过制度的重新设计和调整,增强对纳税行为的控制和约束,堵塞纳税人的寻租途径。
关键词:
博弈模型 寻租成本 偷逃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严忠
以微观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学中常使用两个基本模型来分析消费和资本积累的优化问题:其一是拉姆齐(1928年)提出的无限期界模型;其二是萨缪尔森(1958年)和戴蒙德(1965年)提出的交叠世代模型。在交叠世代模型中,每个人的生存两期——青年和老年。任何时点上,经济由两代人组成:时刻t出生的“年青人”在t期劳动;而在t+1期成为“老年人”不再提供劳动。但所设的离散模型,由于时间跨度为“期”间长而使得在分析上难以处理,于是,又推出连续时间模型。而在拉姆齐无限期界模型中,假设每个人生存无限期,而且在任何时点上每个人都要提供劳动。本文意在结合两个基本模型的假设,构造一个扩展的无限期界模型,包括以拉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荣喜 邱菀华
本文通过引入转移概率参数,证明了短期利率满足的一般动态变化方程,建立了离散形式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讨论求解方法,从而拓展了BDT模型。同时,探讨了模型的理论应用,给出了息票国债与基于息票国债的欧式期权定价公式。最后,对BDT数例进行了校正,并针对息票国债,提出了一种新的定价方法,且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短期利率 BDT模型 二叉树 欧式期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纪志宏
本文根据大样本银行数据,从分行和分省的角度系统讨论了影响地区存贷比的形成因素。研究发现,存贷比内生于地区经济发展,其地区差异是该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特有反映(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法律因素以及政策因素等),并不能以此衡量金融对当地经济的支持力度。因此,在改进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时,地方政府应减少对存贷比指标的直接干预。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理解上,既要符合地区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特征,又要考虑银行风险承受能力,核心是信贷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只有在信贷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物价稳定和金融体系稳定。本文结论也有利于加深对财政和金融之间的关系以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
关键词:
存贷比 信贷规模 地区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