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6)
2023(1236)
2022(1053)
2021(1102)
2020(1008)
2019(2466)
2018(2366)
2017(4508)
2016(2510)
2015(2877)
2014(3065)
2013(3215)
2012(2901)
2011(2472)
2010(2508)
2009(2380)
2008(2942)
2007(2396)
2006(1978)
2005(1803)
作者
(6700)
(5504)
(5438)
(5406)
(3545)
(2583)
(2508)
(2187)
(2171)
(2095)
(1941)
(1827)
(1753)
(1743)
(1715)
(1700)
(1629)
(1618)
(1616)
(1604)
(1544)
(1520)
(1402)
(1328)
(1312)
(1296)
(1251)
(1232)
(1158)
(1119)
学科
管理(8839)
(8540)
经济(8538)
(7688)
(7438)
企业(7438)
(6727)
(6009)
财务(6007)
财务管理(5997)
方法(5544)
企业财务(5506)
数学(5048)
数学方法(5029)
会计(3673)
(2516)
(2480)
贸易(2475)
(2447)
(2305)
银行(2301)
(2046)
理论(2000)
(1813)
金融(1813)
(1807)
(1647)
中国(1453)
会计学(1399)
(1313)
机构
学院(34760)
大学(33853)
(13744)
经济(13410)
(12510)
管理(11881)
中国(10366)
理学(9770)
理学院(9703)
管理学(9553)
管理学院(9508)
研究(8927)
财经(8604)
会计(8431)
(7559)
(6754)
财经大学(6114)
(5914)
(5152)
(4955)
金融(4884)
中心(4881)
(4651)
科学(4558)
(4519)
人民(4468)
商学(4427)
经济学(4395)
银行(4392)
商学院(4387)
基金
项目(17201)
科学(12722)
研究(12404)
基金(12402)
(10325)
国家(10243)
科学基金(8907)
社会(7491)
社会科(7214)
社会科学(7214)
基金项目(6405)
(6271)
资助(6152)
教育(5918)
自然(5850)
自然科(5723)
自然科学(5723)
自然科学基金(5638)
编号(5242)
(5162)
成果(4954)
(4369)
(4084)
重点(3881)
项目编号(3748)
大学(3717)
科研(3650)
教育部(3622)
(3538)
(3526)
期刊
(15523)
(13901)
经济(13901)
研究(12092)
会计(10271)
中国(7299)
(7210)
金融(7210)
财会(6917)
财经(4640)
学报(4622)
通讯(4621)
会通(4619)
(3825)
(3692)
大学(3601)
管理(3524)
学学(3473)
(3234)
(3122)
科学(2943)
与会(2748)
财务(2748)
月刊(2661)
会计师(2590)
(2590)
(2590)
注册(2590)
注册会计师(2590)
(2579)
共检索到60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欧阳振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以下简称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某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跌至成本以下时,表明该存货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将低于成本,企业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确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东升  
一、存货可变现净值相关概念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变现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加工至完工达到可出售状态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差额。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白晨曦  
会计期末,为了客观地反映企业期末存货的实际价值,企业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准确地计量“存货”项目的金额,即要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企业会计准则——存货》规定,“会计期末,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所谓“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进行计价的方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党立军  
存货期末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本文对持有目的不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分别进行阐述,以期对清晰、准确计量期末存货提供有益借鉴。一、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含义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含义,因为持有存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丽霞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进行计价的方法,即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照成本计价,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建儒  李凡  
本文简述了存货成本的构成,分析了存货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并运用存货成本控制模型探讨降低库存量、优化存货成本控制的手段。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谷栗  梁丽媛  王骞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15条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国际会计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静  
在企业存货盘点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存货发生毁损需报废,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要求存货报废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并且应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处理后该会计科目期末无余额。但企业在实际存货报废处理的过程中,由于报废审批及报废实物处置需要时间,会出现存货报废事项在期末结账前无法处理完毕的情形,《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相关理论规定没有考虑到企业可能遇到的现实情况,无法直接指导企业年末存货毁损会计处理。文章以A公司审计师与财务人员就年末存货毁损会计处理产生业务分歧为案例,通过分析分歧产生的原因、确定解决的基本原则,创新性地提出将企业结账前因存货毁损未处理完毕而挂账的“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分四类情况予以不同的会计处理,不仅能满足《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相关规定,同时又能更加真实、合理地反映企业年末报废存货资产实物处置情况。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祁爱芝  
会计计量是会计工作的基础,而计量属性的选择又是会计计量的核心。为了能够对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选择公允的会计计量属性至关重要。为此,财政部在2006年2月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进行了重新定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金向阳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的核心问题是权益法下投资收益的确定、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以及权益法和成本法的互换等。本文以《投资准则》为依据 ,对上述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葛柳燕  郑淘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朱元午  
看了《财务与会计》最近几期关于会计精神的短文,深受启发。首先,我认为会计职业肯定需要有属于自己的精神。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有一组精神作为支撑,会计当然也不能例外,尤其是在目前会计职业尚未从十几年前的社会信任危机中解脱出来时,塑造会计精神显得尤为重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尹宪国  
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对商誉的确认、计量、减值均作了明确的规定,实现了对商誉界定的突破。但对商誉按其来源分为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其实质相同却采用不同的确认和计量方法,造成的会计信息披露真实性遭到质疑。为减少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外购商誉的确认与计量已在现实中得以应用,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未能应用,本文对商誉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分析,认为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有其现实可行性和必要性,应对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的基于统一的标准进行确认和计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雪芹  惠春红  
商誉计价的性质有两种理解,用收益来计量比较合理.商誉计量方法有五种,它们可以分为商誉计量直接法和差值法两类.其计量依据有三种:年利润、年超额利润或购销差价.五种方法由易到难,科学性和合理性逐渐增强,以超额利润现值法最完善、最合理.我国当前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较低,商誉价格的确定宜用较简单的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丁和平  
2007年1月1日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正式施行的新会计准则再次提及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引起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讨论。本文重点研究了公允价值的适用范围、运用难点及解决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