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5)
2023(9347)
2022(7678)
2021(7251)
2020(6029)
2019(13510)
2018(13051)
2017(25096)
2016(13917)
2015(15125)
2014(14918)
2013(14719)
2012(13334)
2011(11738)
2010(11495)
2009(10653)
2008(11057)
2007(10050)
2006(8811)
2005(8092)
作者
(41615)
(34606)
(34329)
(32593)
(22118)
(16710)
(15555)
(13413)
(13161)
(12400)
(12044)
(11522)
(11202)
(10958)
(10949)
(10648)
(10582)
(10311)
(10080)
(10002)
(8741)
(8551)
(8254)
(7960)
(7886)
(7764)
(7696)
(7606)
(7023)
(6904)
学科
管理(47523)
(47152)
经济(47090)
(42786)
(36743)
企业(36743)
方法(24813)
数学(21600)
数学方法(21448)
(19654)
银行(19508)
(18141)
(17965)
(17805)
中国(12905)
(12668)
财务(12642)
财务管理(12615)
(12608)
金融(12608)
企业财务(12068)
(11822)
(11235)
制度(11224)
业经(10780)
(10532)
业务(10368)
(10134)
贸易(10128)
(9900)
机构
大学(189494)
学院(187097)
(75264)
管理(74698)
经济(73611)
理学(63114)
理学院(62372)
研究(61763)
管理学(61408)
管理学院(61028)
中国(56540)
(40933)
(39728)
科学(39603)
(38218)
农业(32896)
业大(32294)
(32244)
中心(30860)
财经(30005)
研究所(29598)
(29333)
(27526)
(24875)
北京(24303)
银行(23855)
经济学(23730)
(23617)
财经大学(22887)
(22306)
基金
项目(127823)
科学(99710)
基金(95499)
(86587)
国家(85881)
研究(84206)
科学基金(72851)
社会(55133)
社会科(52497)
社会科学(52479)
基金项目(51022)
自然(50306)
自然科(49237)
自然科学(49220)
(48656)
自然科学基金(48408)
(42031)
资助(39226)
教育(38584)
编号(30739)
重点(28759)
(28210)
(26839)
科研(25853)
计划(25667)
(25334)
创新(25237)
教育部(23864)
成果(23698)
国家社会(23694)
期刊
(77136)
经济(77136)
研究(53350)
中国(39298)
学报(37455)
(35173)
金融(35173)
(34652)
(32350)
科学(32150)
管理(28943)
大学(27440)
学学(26463)
农业(21069)
财经(15634)
(13454)
技术(13309)
(13284)
经济研究(12811)
教育(12700)
业经(11563)
(10559)
业大(10002)
问题(9876)
理论(9665)
财会(9232)
科技(8870)
实践(8750)
(8750)
技术经济(8704)
共检索到287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贾彦龙  叶翔  梁珊珊  
近期存款波动的主要表现一是存款新增跨季度波动幅度大。往往呈现季末最后一月存款突增,而季初第一月存款大幅减少的现象。二是存款新增的跨月度波动同样剧烈,月末存款大幅增加与下月初存款大幅减少往往如影随形。三是存款波动与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波动往往相伴而行。季末、月末,甚至旬末存款争夺激烈时,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往往大幅攀升,而到季初、月初等时点相应利率则回落。四是大银行存款波动较中小银行尤为剧烈。从今年一季度、二季度的跨季度波动来看,全国性中小银行季末和季初存款净波动分别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程乐砚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金融机构存款增速波动较大,有些银行部分时间内甚至出现存款负增长,存贷比考核压力较大。存款是我国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存款波动对商业银行负债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剖析了存款波动的宏微观原因,并根据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现实,分析其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挑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彬  王去非  易振华  
本文将同业业务特征及其对银行资产负债行为的影响纳入到流动性分析框架,探索传统存贷业务监管约束强度、同业规模与流动性水平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而构建基于银行间市场的动态系统模型,模拟分析同业业务对流动性波动的影响,同时考察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的不同方式对平滑流动性波动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扩张传统信贷业务时受到的传统监管约束越大,发展同业的动机相应越强;在同业规模超过一定界限后,随着银行同业比重的提高,银行流动性风险会随之提高;银行同业行为导致资产与负债之间期限错配的扩大,加剧了其顺周期性特征,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的波动幅度和频率升高,弱化了央行原有流动性管理工具的执行效果;面对同业引致的货币市场流动性波动,中央银行采取以利率引导为主、非常规政策工具为辅的组合型流动性管理方式行之有效。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瑾  王烁  
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从全部存款中估算出核心存款,对于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借鉴西方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流动性缺口模型,利用HP滤波方法估算出存款变动的长期趋势,在此基础上估算出核心存款,以计算流动性缺口,衡量银行的流动性状况。本文还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文强  成学真  
文章从存款生成渠道入手,分析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款来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存款波动的表现、机制和应对措施,以期为加强股份制商业银行存款稳定性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贾丽平  李旭超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存贷差长期内将持续扩大,短期内上下波动,银行间市场利率也呈现出上下波动的趋势,商业银行流动性呈现出波动的特点。中国人民银行将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间市场利率结合起来判断流动性波动,同时根据中央银行票据招标利率来决定流动性释放和回收手段。文章在梳理流动性波动测度方法的基础上,运用VAR模型分析居民储蓄存款、现金漏损率和外汇占款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波动影响的时间,以及各因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波动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1)外汇占款是引起商业银行流动性波动的主要因素;(2)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次之。居民储蓄存款在这三因素中对流动性波动的影响期最长;(3)现金漏损率的影响最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国峰  蔡春春  
2013年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大幅波动时出现了明显的利率回滞现象,传统的流动性供求分析框架难以解释。本文基于冲击不确定性、银行多样性和不完全的中央银行融资可得性假设,从微观出发构建了涵盖货币市场利率、流动性供求和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分析框架,并基于我国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当货币市场利率上升突破合理水平时,中央银行应投放大量流动性至阈值水平,改善融资可得性,使利率快速回落。中央银行的适宜工具是通过常备借贷便利直接调控货币市场利率,为此需要提高其透明度和适用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惟德  
对主要发达国家央行近年来调整准备金制度情况的研究表明,其调整的目的都是促进央行和市场主体更好地管理流动性,同时尽可能避免调整对市场产生不必要的波动。因此,本文从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角度,分析了我国将准备金计提考核机制由时点法调整为平均法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化非  
本文就中国人民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区域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银行系统的流动性增加,但银行整体信贷扩张能力仍然较强,因此,有必要继续通过综合运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和特别国债、开办特种存款等方式收缩过多的流动性,同时要密切关注中小法人银行机构的流动性状况,维护金融平稳运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永宏  
为切实了解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对银行体系流行性的影响程度,我们对晋中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状况进行了调查,认为目前晋中市地方法人机构不存在流动性过剩,存款准备金率的频频上调对其影响甚微,建议央行采取区别对待的宏观调控政策,确保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秀雯  
近年来,我国银行存款的波动性不断加剧。本文在总结近年来银行存款波动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银行存款波动的主要原因,探究了银行存款波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就熨平银行存款剧烈波动、改善货币政策调控效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顾晓安  袁娅敏  
本文首先选取美国存款保险公司(FDIC)披露的7309家银行2006-2013年上半年的季度财务数据,将其分为破产和未破产两组,研究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负债总额分别占总资产和总负债的占比波动幅度与银行破产的关系。分组研究表明:破产银行的流动性资产占比波动性在所有项目的占比波动中最大,呈现出"先升后降"具有"拐点"的走势。并对破产银行组中在统计期间内破产的全部484家破产银行进行单个银行流动性资产占比波动分析,得出了与分组研究一致的结论。其次,文章提出按照流动性资产占比波动率的极差R值将银行的破产倾向量化并分为"标准级、风险级和破产级"三个等级的构想,对样本银行中未破产的6825家银行的破产倾向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琦  
本文研究金融周期波动下银行流动性缓冲的调整行为,并采用1999-2018年美国4 719家银行的季度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银行持有流动性缓冲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效应;第二,银行业务特征会影响流动性缓冲的周期性调整:核心存款占比越高、贷款承诺越多的银行波动幅度越大;而批发融资占比越高、对证券化依赖程度越深的银行波动幅度越小;第三,实施LCR监管所带来的改善具有局限性,未纳入监管范围和压力时期的银行顺周期性依然显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一鸣  胡鉴  
商业银行亟须进一步健全治理架构、调整策略、改进流程、优化资产负债结构20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经营形势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流动性风险管理成为当前银行业风险防控重点领域之一。商业银行亟须进一步健全治理架构、调整策略、改进流程、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流动性管理面临的外部形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