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88)
2023(3436)
2022(2823)
2021(2709)
2020(2246)
2019(5109)
2018(4859)
2017(10144)
2016(5439)
2015(5887)
2014(6088)
2013(5928)
2012(5564)
2011(4995)
2010(4952)
2009(4489)
2008(4796)
2007(4399)
2006(3878)
2005(3813)
作者
(16211)
(13454)
(13140)
(12991)
(8660)
(6554)
(6179)
(5160)
(5028)
(4989)
(4783)
(4592)
(4515)
(4490)
(4368)
(4168)
(3984)
(3942)
(3870)
(3838)
(3425)
(3339)
(3241)
(3227)
(3049)
(3033)
(3030)
(2967)
(2841)
(2719)
学科
(18047)
经济(18025)
(16261)
银行(16116)
(14883)
(13945)
管理(12905)
(12835)
(11618)
企业(11618)
方法(10004)
业务(9298)
数学(8926)
数学方法(8843)
(8794)
(8791)
金融(8791)
制度(8789)
银行制(8054)
(6056)
中国(5264)
(4607)
(4396)
(4347)
财务(4342)
财务管理(4332)
企业财务(4227)
体制(4012)
(3564)
业经(3379)
机构
大学(74007)
学院(71996)
(29782)
经济(29069)
中国(28089)
管理(26206)
研究(25463)
理学(21894)
理学院(21616)
管理学(21244)
管理学院(21093)
(19834)
银行(19033)
(17733)
(16683)
(16212)
(15690)
科学(15298)
中心(13472)
(13335)
财经(13246)
农业(13002)
(12158)
研究所(12146)
(11828)
(11604)
金融(11452)
业大(10959)
财经大学(10326)
经济学(10213)
基金
项目(47336)
科学(37254)
基金(36132)
(32305)
国家(32079)
研究(31595)
科学基金(27236)
社会(20698)
社会科(19765)
社会科学(19757)
基金项目(18765)
自然(18610)
自然科(18238)
自然科学(18232)
自然科学基金(17935)
(17472)
资助(15543)
(15288)
教育(14698)
编号(11110)
(10973)
重点(10847)
(10483)
(9846)
科研(9551)
教育部(9423)
(9360)
创新(9279)
成果(9269)
计划(9177)
期刊
(29210)
经济(29210)
(27304)
金融(27304)
研究(25522)
中国(14979)
(14034)
学报(13926)
(13541)
科学(11909)
大学(10265)
学学(9925)
管理(9322)
财经(7370)
农业(7219)
(6155)
教育(5379)
经济研究(4985)
理论(4889)
实践(4504)
(4504)
农村(4440)
(4440)
技术(4304)
(3911)
国际(3848)
问题(3779)
(3684)
业经(3562)
农村金融(3535)
共检索到120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自云  
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早已取消,上限也已经扩大到了基准利率的1.5倍,这似乎意味着中国现在离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完成只有"一步之遥"了,但存款利率的真正市场化,可能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为在政府完全放弃对存款利率的行政管制之后,保证存款市场的秩序、避免可能导致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恶性竞争,除了需要有比较有效的银行自律机制以外,最为重要的是存款重要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会办公室课题组  
2015年11月3日,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更新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名单,中国建设银行首次入选,加上此前的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四家国有大型银行均跻身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之列。笔者通过分析G-SIBS的治理要求、国际大型银行实践,旨在探索我国银行业在公司治理层面适应G-SIBS新要求的对策和举措。G-SIBS监管要求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许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温彬  黄鸿星  曾洋  
2021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正式发布《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和首批19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D-SIBs)名单,标志着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框架基本确立和落地,有助于促进与国际金融监管接轨,增强我国金融系统稳定性。首批19家D-SIBs的确定标准,是2020年1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的《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以下简称《评估办法》),该办法于2021年1月1日起执行,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宋效军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显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令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的问题凸显。大型金融机构为了实现本机构利益的最大化,所做出的经营决策往往可能是个体理性的,但因为没有考虑自身经营所产生的外部性,在系统层面上就并不理想。而且鉴于道德风险成本以及预期政府支持所形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范小云  王道平  刘澜飚  
本文构建网络模型分析了关联性对于银行系统重要性的影响,模型表明,银行间负债关联程度是决定银行诱发系统性危机难易程度和破产损失大小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2007~2009年中国银行间市场数据进行模拟分析,对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了甄别,并进一步比较了其系统重要性程度的大小。计量分析进一步表明,与银行资产规模相比,银行间负债关联程度是决定银行系统重要性的更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增强对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时,规模固然需要关注,关联性尤其是银行间负债关联程度需更加关注。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晓燕  何德旭  
系统重要性银行(下称SIBs)的负外部性主要表现在系统性风险在SIBs之间传递,进而影响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从法学角度来看,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政府规制是外部性法学的逻辑起点;外部性的本质是权益冲突,而这种权益冲突体现了对无交易关联的经济行为人的侵害;在法学领域,财产法、合同法、侵权法、公法等都为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法律基础;基于法律经济学,解决SIBs负外部性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事前和事后解决机制,事前机制的核心在于界定SIBs与利益相关方的权利和义务,事后机制的重点则在于完善SIBs危机处置及退出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周伟  万里欢  茆训诚  
宏观审慎监管需要识别出系统重要性机构(SIFIs),目前已有相关研究,但还没有就如何有效识别达成共识。首先阐述MES法、SRISK法和Co Va R法三个主流的市场识别法原理与计算,在统一的DCC-GARCH模型相关性分析框架中,对它们做了理论比较。然后,以中国上市银行为样本,收集市场交易数据,用DCC-GARCH模型拟合相关结构,分别进行了中国SIFIs识别,根据各指标的理论特征分析了各系统重要性排序结果的有效性及其经济意义。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晓燕  何德旭  
系统重要性银行(下称SIBs)的负外部性主要表现在系统性风险在SIBs之间传递,进而影响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从法学角度来看,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政府规制是外部性法学的逻辑起点;外部性的本质是权益冲突,而这种权益冲突体现了对无交易关联的经济行为人的侵害;在法学领域,财产法、合同法、侵权法、公法等都为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法律基础;基于法律经济学,解决SIBs负外部性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事前和事后解决机制,事前机制的核心在于界定SIBs与利益相关方的权利和义务,事后机制的重点则在于完善SIBs危机处置及退出机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宋群英  
本文从资本市场的角度出发,运用Copula函数方法对中国14家上市银行之间的风险传染性进行分析,使用尾部相关系数作为度量风险传染性的指标。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比较次贷危机前后尾部相关系数的变化,确定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和中信银行6家银行为中国的系统重要性银行;(2)中国的系统重要性银行传染性非常强,一旦发生风险可能会对其他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业产生极大的破坏力,因此,这些银行是"大而不能倒"的,必须加强对这些银行的监管,做到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晓燕  何德旭  
系统重要性银行(下称SIBs)的负外部性主要表现在系统性风险在SIBs之间传递,进而影响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从法学角度来看,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政府规制是外部性法学的逻辑起点;外部性的本质是权益冲突,而这种权益冲突体现了对无交易关联的经济行为人的侵害;在法学领域,财产法、合同法、侵权法、公法等都为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法律基础;基于法律经济学,解决SIBs负外部性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事前和事后解决机制,事前机制的核心在于界定SIBs与利益相关方的权利和义务,事后机制的重点则在于完善SIBs危机处置及退出机制、完善权利诉讼制度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邬佩琳  
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所产生的系统性风险是此次危机的关键点,因此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s)尤其是系统重要性银行(SIBs)对于维持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性,而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是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的关键。评估SIBs的理论框架一般从规模、关联性、复杂性和可替代性等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在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时要根据自身特性确定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而运用熵值法可以确定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为当前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张娜娜  陈超  
运用Shapley值方法对中国上市银行的系统重要性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将系统性风险分配到单个银行中来度量银行的系统重要性。结果表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更具有系统重要性,交通银行虽然规模较大但Shapley值却相对较小,说明并非规模大的银行就具有系统重要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琦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s)这一概念引起了广泛关注,它被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定义为由于规模、复杂度与系统相关度,其无序破产将对更广范围内金融体系与经济活动造成严重干扰的金融机构。根据2009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林胜  闫晗  边鹏  
面向金融稳定理事会2018年发布的29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从研发、推广、应用、投入、影响、基础、风控7个方面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金融科技指数,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金融科技能力进行微观评估,比较并分析各银行、各国、各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情况。研究发现,亚洲、北美地区银行金融科技指数排名总体领先,各项金融科技能力一级指标排名领先的银行也以亚洲、北美地区居多。总结金融科技指数排名领先银行和地区的特点,得出以下启示:加强对金融科技的政策引导;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力度;提升对金融科技的研发、应用、推广能力;加强对金融科技的市场培育和客户教育。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玮  
2017年11月21日,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公布了新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以下简称G-SIBs)名单,这是FSB自2011年11月份首次公布29家G-SIBs名单后,第七次更新这份名单。根据这份名单,有30家银行列入G-SIBs,总数与2016年持平,其中加拿大皇家银行首次列入名单,而法国BPCE银行集团退出名单。部分银行分档情况有变化,建设银行与中国银行从第一档升入第二档,花旗银行从第四档降到第三档,法国巴黎银行从第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