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24)
- 2023(5509)
- 2022(3965)
- 2021(3552)
- 2020(2792)
- 2019(6322)
- 2018(6267)
- 2017(12914)
- 2016(7158)
- 2015(8241)
- 2014(8564)
- 2013(8285)
- 2012(7382)
- 2011(6578)
- 2010(6743)
- 2009(6402)
- 2008(6640)
- 2007(6247)
- 2006(5759)
- 2005(5680)
- 学科
- 济(34036)
- 经济(34001)
- 业(20601)
- 管理(19496)
- 企(15996)
- 企业(15996)
- 方法(12930)
- 数学(11209)
- 数学方法(11125)
- 中国(10961)
- 农(10053)
- 业经(8117)
- 制(7686)
- 财(7587)
- 融(7348)
- 金融(7348)
- 银(6989)
- 银行(6980)
- 行(6688)
- 地方(6344)
- 农业(6321)
- 贸(6309)
- 贸易(6303)
- 易(6090)
- 学(5856)
- 发(5428)
- 体(5405)
- 理论(4749)
- 务(4718)
- 财务(4701)
- 机构
- 大学(109801)
- 学院(108000)
- 济(48926)
- 经济(47990)
- 管理(40573)
- 研究(38423)
- 理学(33972)
- 理学院(33645)
- 管理学(33141)
- 管理学院(32938)
- 中国(32458)
- 财(24081)
- 京(23435)
- 科学(20705)
- 所(19538)
- 财经(19060)
- 中心(18079)
- 农(17630)
- 经(17285)
- 研究所(17234)
- 江(17097)
- 经济学(16065)
- 北京(15174)
- 经济学院(14410)
- 财经大学(14290)
- 业大(14170)
- 州(13740)
- 农业(13640)
- 范(13558)
- 院(13456)
- 基金
- 项目(66263)
- 科学(52676)
- 研究(49383)
- 基金(49040)
- 家(42467)
- 国家(42134)
- 科学基金(36192)
- 社会(32606)
- 社会科(30940)
- 社会科学(30931)
- 基金项目(24938)
- 省(24390)
- 教育(22662)
- 自然(22304)
- 自然科(21838)
- 自然科学(21835)
- 自然科学基金(21476)
- 资助(20773)
- 划(20740)
- 编号(19811)
- 成果(16908)
- 部(15393)
- 重点(14986)
- 发(14575)
- 国家社会(13916)
- 课题(13831)
- 教育部(13507)
- 创(13377)
- 性(13134)
- 人文(12841)
共检索到173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唐杰
文章认为:现有国内的四种主要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方案都有严重的缺陷。主张对于定期存款,按照期限长短,依次放开利率,大额可转让存单的推出不应该成为前置程序;对于活期存款,着重发展货币市场基金这种替代性金融机构。上述两个部分可同时进行。这不仅符合公平原则和稳健原则,有利于提高金融体系的均衡性和安全性,而且符合现实需要。
关键词:
存款利率市场化 方案 优劣比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这次在放开贷款利率下限管理时,并没有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理,除了"先贷款、后存款"的既定利率市场化顺序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没有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理的原因2013年7月20日,中央银行全面放开了贷款利率的下限管理,由金融机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陆军 赵越
为了分析中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后的利率结构变动,构建一个符合中国银行业特征的寡占模型,推导得出存、贷款利率和利差水平的长短期变动路径,并采用国际上已完成存款利率市场化的38个国家(地区)1973—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存款利率市场化对存、贷款利率和利差水平的长短期影响。理论推导和实证结果都表明:存款利率市场化初期,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会同步上升,但存款利率比贷款利率上升得更快,存贷利差会收窄;存款利率市场化之后,长期来看,存、贷款利率会回落,利差水平会回升。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彭颖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金融领域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文章分析了当前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优化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参考基准的设想,运用计量分析对DR作为存款利率参考基准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分析,并提出深化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存款利率市场化 参考基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晓亚 王伟 张曦 陈华
作为存款性金融机构联结居民、企业、政府等实体经济部门的纽带,存款利率对一国货币价格体系与经济发展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研究以美国为代表的成熟市场国家的经验与教训发现,在利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的环境下,存款利率仍然是一个需要精细化管理的市场名义利率,个体、局部、全局性银行风险与存款利率管理如影随形,兼顾利率传导与风险控制并积极寻求二者的动态平衡,是存款利率上限管理最为基础的目标,也是确保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制度性保障。结合比较研究,本文建议围绕银行核心存款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量价传导机制,推进存款利率差别化管理,并进一步探索完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建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建伟
利率市场化就是建立健全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的目标,这就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总目标。存款利率市场化目标就是要实现在全国统一的存款市场由存款资金供求形成和决定其不同期限的利率水平,存款资金按照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充分竞争形成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志凌
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存款总量远远大于其他任何金融形式,如果条件不成熟而贸然放开存款利率,很可能会造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自1996年6月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到2013年7月放开人民币贷款利率下限,经过近20年的渐进式改革,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完全实现看似就差"临门一脚",即放开存款利率。但是,作为我国利率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基准利率,存款利率是利率体系的压舱石,其市场化的实现绝不是简单地放开管制权;存款利率市场化才是考验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各类经济主体的真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正>人民银行2013年9月指导成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并建立了多个专业工作小组,其中包括存单(存款)工作小组。该小组通过创新存款产品,助力2015年稳妥取消存款利率上限。同时探索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加强存款利率自律管理,促进金融机构提升存款定价市场化水平,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长期以来,存款是居民投资和储蓄的重要渠道,也是商业银行负债的最主要来源,持续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维护好存款利率秩序,对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守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钱袋子”有重要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江世银 杨伟霖
存款利率市场化是一项迄今为止影响最为深远、最为广泛的金融改革。到目前为止,存款利率市场化仍然受存款保险制度、商业银行内部条件和宏观经济环境等的制约,存在着不少问题,还需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采取更多的措施加快存款利率市场化。
关键词:
存款利率市场化 存款保险制度 制约 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培亮
当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利率形成机制与真正的市场化机制还有较大差距,因为利率市场化最关键的一步还没有迈出,即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取消存款利率上限是我国利率市场化完成的标志。同时,取消存款利率上限也会带来较大的风险,有可能导致利率波动较大,为金融消费者带来损失。因此,为了防范存款利率完全放开之后带来的风险,需要提前建立相应的配套机制。建立全新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机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轶昕 程索奥
存款利率市场化后,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研究已完成存款利率市场化国家的理论总结和实践经验入手,提出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后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利率管理、资金成本控制、市场竞争、影子市场干扰以及监管尺度变化等五大风险,同时分析了商业银行应对存款利率市场化的两大措施的缺陷,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存款利率市场化应从精细化内部管理、积极开展传统业务升级与创新并拓展业务发展渠道、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强化行业合作防止系统性风险四方面进行有效应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梁涛
长期实施利率管制带来的"租金效应"在促进我国金融深化的同时,存在垄断均衡、存款搬家以及信贷歧视与信贷集中等问题,损害了金融消费者权益。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单纯放开贷款利率并没有增加金融消费者权益;全面放开利率理论上可以增加金融消费者福利,但是也要防止出现商业银行恶性竞争导致资产质量下滑,存、贷利率大幅上调等可能出现的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新问题。建议从立法角度强化信息披露,规范金融创新,放宽金融市场准入限制,推动非信贷融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方面着手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利率管制 金融消费者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树青 孙璐璐
本文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商业银行的策略选择,并对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反应策略进行描述性检验。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初期利率是主要竞争手段,银行业的利差会缩小;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商业银行逐步对业务作出调整,利率不再是主要竞争手段,银行业的利差也会扩大。这一进程的实现有赖于中间业务等非利差相关业务的发展。我国仍处于利率市场化的早期阶段,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有限,利率仍然是主要竞争手段,必须逐步提高利率浮动幅度,防止恶性竞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冯传奇 洪正
中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开启时期正是银行经营快速转型阶段,研究银行经营结构对存款利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11—2017年中国105家银行数据,本文验证了银行经营结构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两类非利息收入影响存款利率的方向不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降低了存款利率,而其他经营收入提高了存款利率。(2)存款负债占比越高,存款利率越高,且这一作用在城商行和农商行中更明显。(3)非利息收入和存款负债存在交互作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存款负债减弱了彼此调节存款利率的作用,其他经营收入、存款负债增强了彼此调节存款利率的作用。(4)影子银行规模越大、存款利率越高,但这一作用随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扩大而减弱。随着利率"双轨制"的逐步取消与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银行需尽快完善存款定价机制,防范利率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