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65)
2023(13521)
2022(10568)
2021(9682)
2020(7602)
2019(16720)
2018(16126)
2017(31619)
2016(16402)
2015(18082)
2014(17518)
2013(16834)
2012(14711)
2011(13100)
2010(13267)
2009(12917)
2008(11554)
2007(10508)
2006(9475)
2005(8776)
作者
(43177)
(35594)
(35569)
(34006)
(22742)
(16806)
(16286)
(13862)
(13500)
(12552)
(12082)
(12056)
(11141)
(11095)
(11050)
(11029)
(10523)
(10468)
(10327)
(10277)
(8732)
(8642)
(8398)
(8144)
(8129)
(8034)
(7873)
(7843)
(7095)
(6965)
学科
(64362)
经济(64282)
(48942)
管理(48771)
(40145)
企业(40145)
(28208)
金融(28206)
中国(26356)
(26001)
银行(25995)
(25188)
方法(24807)
数学(21322)
数学方法(21160)
(21144)
(19651)
业经(17798)
(17261)
农业(14366)
地方(14194)
(13502)
财务(13464)
财务管理(13444)
(13183)
贸易(13167)
企业财务(12912)
(12790)
中国金融(11450)
(11411)
机构
学院(224780)
大学(219630)
(96747)
经济(94847)
管理(85950)
理学(73196)
理学院(72572)
管理学(71479)
管理学院(71087)
研究(70533)
中国(64423)
(48432)
(44033)
财经(38623)
科学(37643)
中心(35971)
(35078)
(33347)
(33169)
(31759)
经济学(31236)
研究所(29358)
财经大学(28928)
经济学院(28262)
(27970)
业大(27967)
北京(27483)
(27341)
师范(27091)
(26783)
基金
项目(145718)
科学(116602)
研究(112221)
基金(106874)
(90726)
国家(89902)
科学基金(79037)
社会(74368)
社会科(70672)
社会科学(70653)
(57039)
基金项目(55366)
教育(51350)
自然(47866)
编号(46767)
自然科(46759)
自然科学(46749)
(46482)
自然科学基金(45920)
资助(42523)
成果(37365)
重点(32460)
(32344)
(32173)
课题(31684)
(31330)
国家社会(31177)
(29490)
(29466)
创新(29125)
期刊
(111287)
经济(111287)
研究(70019)
中国(43636)
(43051)
金融(43051)
(37874)
管理(32764)
(30948)
学报(28125)
科学(27662)
大学(22823)
教育(22594)
学学(21690)
业经(20464)
财经(19812)
农业(19524)
经济研究(18792)
技术(17850)
(17040)
问题(14087)
商业(12380)
(11906)
理论(11758)
国际(10695)
现代(10670)
实践(10494)
(10494)
技术经济(10091)
(9742)
共检索到346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梁涛  
长期实施利率管制带来的"租金效应"在促进我国金融深化的同时,存在垄断均衡、存款搬家以及信贷歧视与信贷集中等问题,损害了金融消费者权益。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单纯放开贷款利率并没有增加金融消费者权益;全面放开利率理论上可以增加金融消费者福利,但是也要防止出现商业银行恶性竞争导致资产质量下滑,存、贷利率大幅上调等可能出现的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新问题。建议从立法角度强化信息披露,规范金融创新,放宽金融市场准入限制,推动非信贷融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方面着手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潘青  
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融合后的新兴业态模式,具有降低交易双方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便捷性的作用,在满足了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还促进了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但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不断丰富,互联网金融混业经营及脱媒现象加剧,在缺乏监管和法律定位不明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给消费者带来诸多潜在风险。对此,需要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在短期内强化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政策措施,保证互联网金融市场平稳发展;中长期则注重互联网金融发展质量,通过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进而构建具有综合性特征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梁涛  
在金融创新加速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结构套利、透明度套利以及对监管的"竞次"博弈等行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产生了重大影响。次贷危机的爆发让我们认识到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个体利益、影响公平交易,而且还会威胁一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文章研究了金融创新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影响,并借鉴国外经验对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提出改革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勇坚  
本文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认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存在着消费者认定难,互联网高链接性带来利益集团化,适当性原则适用特殊,信息安全及数据所有权、隐私保护等问题凸显,以及传播快速带来的纠错成本高等特殊性。中国在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存在着消费者界定不清、电子数据保存不规范、数据所有权不清晰、适当性原则使用缺乏规则、个人信用资产保护不力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正确界定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出台专门数据相关法律法规、以金融顾问弥补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之不足、建立快捷高效的互联网金融纠纷处理机制、引入冷静期制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勇坚  
本文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认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存在着消费者认定难,互联网高链接性带来利益集团化,适当性原则适用特殊,信息安全及数据所有权、隐私保护等问题凸显,以及传播快速带来的纠错成本高等特殊性。中国在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存在着消费者界定不清、电子数据保存不规范、数据所有权不清晰、适当性原则使用缺乏规则、个人信用资产保护不力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正确界定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出台专门数据相关法律法规、以金融顾问弥补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之不足、建立快捷高效的互联网金融纠纷处理机制、引入冷静期制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优平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对此,人民银行晋中市中心支行(下称"晋中中支")探索建立了金融消费者维权中心和金融服务维权网络,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实践在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立法对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文杰  李杰  
从2010年起,人民银行汉中市中心支行及其辖内的7个县支行积极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试点活动,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试点开展情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小琼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紧紧围绕人民银行履职能力建设要求,坚持服务"民生金融"理念,创新"普惠金融"思路,按照"先行先试,逐步推广"原则,在前期广泛调研、多方协调、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于5月份开始在江西省辖内试点开展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倩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经济社会各领域,移动支付、互联网贷款、互联网证券、网络保险、网络理财等数字金融服务竞相插上科技的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要加快建设数字经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孔令学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涉及经济权益保护和精神权益保护等多个方面,本文选择以消费者精神权益中的人格尊严权为出发点,界定金融消费者人格尊严的基本内涵,分析其经济和法律基础,讨论我国金融消费者人格尊严保护的现状,提出完善建议,以期推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建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隽  陈威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动因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仅涉及金融消费者、金融机构、监管部门三个主体,也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需要对三个主体和一个环境进行定位分析。金融消费者在金融交易中,相较于金融机构来说,金融消费者在经济实力、专业知识、信息识别和获得等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一是金融消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无法作出最优选择。二是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容易产生行为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隽  陈威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动因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仅涉及金融消费者、金融机构、监管部门三个主体,也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需要对三个主体和一个环境进行定位分析。金融消费者在金融交易中,相较于金融机构来说,金融消费者在经济实力、专业知识、信息识别和获得等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一是金融消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无法作出最优选择。二是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容易产生行为偏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国柱  
随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征信制度保护缺陷日益凸显:金融消费者权益立法尚需时日,征信法律法规配套制度缺乏、保护乏力,信息采集、信息共享缺少规范等。为此,需要构建征信业法律规范合理的效力体系,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进程;加快构建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夯实金融消费者主体权益信息基础;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征信数据质量,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异议权等权益;强化金融消费者知情权、异议权、救济权,进一步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付勇  
自2019年12月中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被发现以来,疫情加速蔓延。党中央果断迅速决策,全民参加疫情阻击战。学校停课,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区、村庄封锁,实行24小时管制;对感染者、疑似感染者、交叉感染者强制隔离,实行严密监视、集中治疗。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银行营业网点不得不临时停业或调整营业时间,一些业务一些工作不得不停摆,势必给金融消费者带来严重影响,特别是农村金融消费者,由于素质普遍较低,接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致远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金融的不断进步,金融活动开始从传统的线下模式向线上模式转变,为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如消费者权益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就迎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从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角度出发,分析了现阶段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现状,之后探究了促进互联网金融安全发展和增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