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18)
- 2023(6570)
- 2022(5468)
- 2021(5182)
- 2020(4086)
- 2019(9314)
- 2018(8859)
- 2017(18201)
- 2016(9430)
- 2015(10421)
- 2014(10398)
- 2013(10102)
- 2012(9371)
- 2011(8500)
- 2010(8887)
- 2009(8662)
- 2008(7734)
- 2007(7105)
- 2006(6535)
- 2005(6153)
- 学科
- 济(34571)
- 经济(34540)
- 业(27960)
- 融(26812)
- 金融(26812)
- 管理(26706)
- 银(24653)
- 银行(24653)
- 行(23957)
- 企(22728)
- 企业(22728)
- 中国(17792)
- 方法(13856)
- 财(13350)
- 数学(12776)
- 数学方法(12630)
- 制(12286)
- 农(11482)
- 中国金融(11283)
- 贸(9612)
- 贸易(9601)
- 易(9468)
- 地方(9364)
- 务(8960)
- 财务(8936)
- 财务管理(8924)
- 业经(8576)
- 企业财务(8561)
- 策(8091)
- 农业(7754)
- 机构
- 学院(126016)
- 大学(122826)
- 济(59130)
- 经济(57799)
- 管理(47757)
- 中国(44085)
- 研究(41658)
- 理学(39601)
- 理学院(39278)
- 管理学(38787)
- 管理学院(38553)
- 财(31968)
- 银(24897)
- 京(24295)
- 财经(24190)
- 银行(24145)
- 中心(23045)
- 融(22816)
- 行(22621)
- 金融(22439)
- 经(21890)
- 科学(20117)
- 所(19777)
- 江(19766)
- 人民(19492)
- 经济学(19420)
- 财经大学(18046)
- 国人(17616)
- 经济学院(17600)
- 中国人(17537)
- 基金
- 项目(74781)
- 研究(59720)
- 科学(59538)
- 基金(54697)
- 家(45066)
- 国家(44649)
- 科学基金(39247)
- 社会(38641)
- 社会科(36918)
- 社会科学(36914)
- 省(28950)
- 基金项目(27404)
- 教育(26996)
- 编号(25230)
- 资助(23933)
- 划(23811)
- 自然(23031)
- 自然科(22521)
- 自然科学(22515)
- 自然科学基金(22136)
- 成果(21701)
- 课题(17484)
- 部(17157)
- 发(16880)
- 性(16859)
- 重点(16596)
- 创(16232)
- 项目编号(15842)
- 国家社会(15819)
- 人文(15444)
共检索到211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飞
文章在DSGE框架下引入抵押贷款约束和存款利率上限,研究了存款利率上限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文章允许存款利率在规定的上限内浮动,并分析了已有文献尚未涉及的存款利率上限偶然紧的情形。研究发现:(1)当央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存款利率上限抑制了存款利率的上升,导致存款利率偏低,家庭的银行储蓄减少,从而产生金融脱媒现象;(2)金融脱媒导致银行可贷资金减少,引起贷款供给扭曲,贷款利率大幅上升,与没有存款利率上限的情形相比,经济波动更大;(3)偶然紧的存款利率上限具有非线性性质,使主要经济变量对扩张性与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的脉冲反应存在不对称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玲玲 胡日东 黄纯灿
金融脱媒是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是利率市场化的助推器,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产生影响。本文先对1998年1季度至2013年4季度我国金融脱媒指标进行度量,发现2005年第2季度是一个突变点,即在2005年2季度后我国金融脱媒开始显现。再从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中间环节入手逐步分析,发现金融脱媒使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更加顺畅,强化了利率传导渠道。
关键词:
金融脱媒 货币政策 利率传导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荆松 李映妮 罗振 苑小娟
文章运用贝叶斯方法去估计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即用BVAR模型去探究金融脱媒对不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得到结论:金融脱媒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利率渠道,并弱化了信贷渠道,却强化了资产价格渠道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荆松 李映妮 罗振 苑小娟
文章运用贝叶斯方法去估计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即用BVAR模型去探究金融脱媒对不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得到结论:金融脱媒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利率渠道,并弱化了信贷渠道,却强化了资产价格渠道的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玲玲 胡日东
金融脱媒是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随着我国金融脱媒的逐步深化和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直接融资比例的进一步扩大,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必定会受到影响。从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的两个重要环节入手逐步分析,得出结论:金融脱媒后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以及股票价格变动对投资(实体经济)的影响均有所增强,即金融脱媒使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传导渠道更加顺畅。
关键词:
金融脱媒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股票市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旺 钟正生
金融体系是连接货币政策和实体经济的桥梁,金融脱媒的出现必然会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影响。在系统分析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后,本文指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脱媒程度的加深,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利率渠道开始发挥作用,资产负债表渠道得到拓展,而银行信贷渠道的作用则有所下降。利率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效应的提升部分抵消了金融脱媒过程中银行信贷渠道效应弱化给货币政策传导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央行转变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奠定了基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玉敬
从2000年以来,对于金融脱媒现象,国内外一些学者就开始关注和研究,而后,理论界对于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影响曾有争论,但最终不了了之。然而,近两年来,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纷纷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仅银行类金融机构信贷规模极度扩张,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也表现强势。金融脱媒现象愈演愈烈,这也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提出了挑战。本文就此对金融脱媒重新审视,分析其影响,并采用实证分析加以验证,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脱媒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卢垚 李帅 战明华
通过构建CGE模型,本文提出了数字金融影响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两大环节”“三个机理”的观点。其中,“两大环节”指传导要经历短期利率影响长期利率,长期利率影响企业投资决策两大环节;“三个机理”指数字金融通过影响利率预期期限结构、企业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及企业的信贷配给状况,进而作用于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三个机制。研究发现:一是数字金融通过“两大环节”强化了货币政策的利率渠道传导效果;二是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利率期限结构预期假说的成立,显著减弱了金融市场摩擦程度。进一步分析发现:相对于传统金融而言,数字金融对利率渠道传导具有独立的效应,说明数字金融对降低金融市场摩擦具有独立功能,但数字金融的不同特征对其作用的发挥显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数字技术和市场化制度改革需协调推进等政策建议,为实现“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健全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机制提供了经验参考。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利率渠道 金融结构 金融摩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朱玲玲 胡日东
金融脱媒现象是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本文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界定并度量了金融脱媒指标,采用平滑转换向量自回归(STVAR)模型分析金融脱媒对不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果的非对称性影响,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对我国金融脱媒进行更深入的解读。得出结论:金融脱媒的出现弱化了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却强化了利率传导渠道和资产价格传导渠道的作用,这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转变提供了借鉴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随着2004年下半年头两个月通货膨胀率的居高不下,利率调控再次成为经济主体的预期热点。尽管各方人士对我国利率政策的观点分歧较大,但是其争论基本立足于宏观面,讨论的还是经济是否已经或可能着陆,或者在全球化背景下分析跨国利差对资本流动的影响。面对风云激荡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还是有必要研究经济主体的行为变迁,以利于在一个全面观察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工具的视野内分析货币政策实施效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齐子漫 齐文卓 张凯
当银行面临资本和存款准备金监管双重约束时,银行信贷不仅对货币政策做出反应,而且还受其他银行行动的影响。银行的信贷具有相互替代效应,会抵消一部分货币政策影响。当银行都不满足双重约束时,货币政策对这些商业银行信贷无效。当不满足双重约束的商业银行逐渐增加时,货币政策边际递减效应会增大。货币政策逐渐减弱是因为不满足资本约束或存款准备金约束的商业银行越多,这些商业银行因约束条件的限制而使得信贷对货币政策越不敏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永红
采用1997年至2007年的季度数据,利用SVAR方法全面分析了利率变动对不同种类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利率变动对不同种类的贷款存在效果和时滞的差异性,其中,短期工商业贷款和中长期企事业贷款对加息的反应不明显,消费贷款对利率的变动敏感。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传导效应 贷款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平 杨德林 许晓静
数字金融极大地改变了传统金融业务的实现方式,对现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作用效果产生了影响。文章把数字金融变量导入IS-LM-CC均衡模型,对利率传导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进行理论分析,运用微积分和弹性分析法对货币乘数的各个变量进行理论推导,并且以2007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数据为基础,运用VAR和IVAR模型对数字金融影响利率传导的效果进行实证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再运用VEC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货币供给乘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疏通了利率传导渠道,提升了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数字金融对货币乘数产生了一定冲击,对狭义货币乘数的数量型货币政策传导可能存在短暂失效,但总体上强化了广义货币供给传导机制与效果。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云飞
金融创新是社会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金融市场需求及风险对冲机制的建立,需要通过创新形式丰富市场内容,而在流动性紧缩的市场环境中,金融创新不仅削弱了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基础,而且使得货币政策传导需要考虑的因素多元化,传导途径变得复杂化。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利率传导路径下,金融创新对利率的负冲击,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关键词:
金融创新 货币政策传导 利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爱军
从美国货币基金的历史发展路径看,货币基金做为一种现金管理工具,与银行活期存款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替代关系,货币市场与银行存款之间的利率差决定着货币基金的发展规模和产品创新程度。随着货币基金持续的金融创新,导致银行存款不断流向货币基金,加速银行存款脱媒。本文通过分析货币基金金融创新对银行存款脱媒的作用模式及动因,在研究美国货币基金的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对我国银行存款脱媒的借鉴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
货币基金 金融创新 存款脱媒 余额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