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18)
- 2023(2623)
- 2022(2098)
- 2021(1875)
- 2020(1512)
- 2019(3524)
- 2018(3110)
- 2017(6239)
- 2016(3154)
- 2015(3295)
- 2014(3266)
- 2013(3372)
- 2012(2989)
- 2011(2695)
- 2010(2563)
- 2009(2350)
- 2008(2511)
- 2007(2293)
- 2006(1888)
- 2005(1633)
- 学科
- 济(13417)
- 经济(13394)
- 管理(10118)
- 业(9923)
- 企(7377)
- 企业(7377)
- 方法(6871)
- 数学(6355)
- 财(6304)
- 数学方法(6299)
- 收入(3870)
- 农(3725)
- 中国(3490)
- 务(3165)
- 财务(3152)
- 财务管理(3146)
- 企业财务(3026)
- 贸(2892)
- 贸易(2892)
- 农业(2885)
- 易(2824)
- 银(2823)
- 银行(2819)
- 融(2779)
- 金融(2777)
- 制(2768)
- 业经(2679)
- 行(2632)
- 环境(2335)
- 学(2070)
- 机构
- 大学(45956)
- 学院(45443)
- 济(21944)
- 经济(21611)
- 管理(18278)
- 理学(16068)
- 理学院(15940)
- 管理学(15709)
- 管理学院(15626)
- 研究(13927)
- 中国(12544)
- 财(11785)
- 财经(9445)
- 经(8696)
- 京(8544)
- 经济学(7934)
- 科学(7621)
- 经济学院(7380)
- 中心(7312)
- 财经大学(7216)
- 农(7046)
- 江(6674)
- 所(6505)
- 业大(6096)
- 研究所(5774)
- 商学(5520)
- 商学院(5455)
- 农业(5420)
- 北京(5285)
- 融(5277)
- 基金
- 项目(32583)
- 科学(26487)
- 基金(25627)
- 研究(22984)
- 家(22535)
- 国家(22383)
- 科学基金(19639)
- 社会(16663)
- 社会科(16032)
- 社会科学(16030)
- 基金项目(13344)
- 自然(12231)
- 自然科(12009)
- 自然科学(12006)
- 自然科学基金(11803)
- 省(11706)
- 教育(10504)
- 资助(10391)
- 划(10054)
- 编号(8058)
- 国家社会(7851)
- 部(7744)
- 重点(7192)
- 教育部(6957)
- 创(6835)
- 制(6714)
- 人文(6665)
- 发(6501)
- 创新(6480)
- 科研(6352)
共检索到66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刘铮 马克·施皮格尔 陈旸
中国央行经常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稳定国内经济。在中国现行金融体系下,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会导致资源在国企和私企之间的再分配。因此,平衡再分配效应是成功实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关键所在。中国央行经常调整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以此作为稳定经济波动的手段。这些调整不但影响总体的信贷供应,也导致了信贷和资本的重新配置。有证据表明,上调存款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盛松成 张璇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防范流动性风险和宏观间接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货币市场基金实施准备金管理应以其存入银行的存款为对象拙文《余额宝与存款准备金管理》(盛松成、张璇:《余额宝与存款准备金管理》,《金融时报》,2014.3.19,02版)提出,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银行存款应受存款准备金管理,以缩小监管套利的空间,让金融市场的竞争环境更加公平合理,让货币政策的传导更加顺畅有效。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左俊义 王玮
本文使用GARCH(1,1)模型研究了中国存款准备金政策宣告对短期利率、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作用,结果表明准备金政策宣告当日回购利率上升4.47个百分点;准备金政策宣告导致国债综合指数收益率下降、波动率上升,并且导致上证综合指数波动率上升。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准备金政策调整的公布具有宣告效应,有利于中央银行在今后开展目标利率水平的公告操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伟 宫舒影
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08年6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地震重灾区法人金融机构暂不上调),至此,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升至17.5%的新高点(见图1)。这是央行自1984年以来第2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进入2008年以来,央行第五次使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有关调高准备金率的原因和效应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少岩 张奎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一直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调整、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一种常规性货币工具,特别是近些年,为了冲销外汇占款引发的流动性过剩,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规模和频率都大幅度提高。但是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这种数量型的货币政策工具空间已经不大,必将被利率为主的价格工具逐步替代,在这一过渡时期,对现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推进差别准备金利率,扩大商业银行缴纳存款准备金资产的种类,逐步降低商业银行准备金利率,完善Shibor的形成机制,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阳
从2006年7月到2007年1月,央行已经连续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阐述了此项货币政策实施的深层原因及其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析诸多因素影响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效应,继而认为:央行必须实施多种货币政策的组合,配合其他部门的各种宏观政策,尤其应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加大对社会保障部门的投入才能更好地控制资金的流动性。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 货币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雪莹
存款准备金率调节是我国近年来较为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运用2006~2011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存款准备金率调节对不同期限的各类市场利率以及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各类市场利率对准备金率调节信息的宣告并没有出现显著的提前反应,而是在准备金率上调信息公布之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同市场利率的异常反应,并且将会持续到准备金率上调政策实施生效日前后。另外,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在短期内会使国债期限利差显著减小,但对于信用利差的影响则不显著。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利率 事件研究方法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潘松 宋洋 魏先华 张敏 陈敏
本文研究了我国大额支付系统银行间支付流的旬内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大额支付系统在旬末的平均交易金额显著高于旬内其他交易日的平均交易金额.它主要反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管理要求对银行间支付流的影响.
关键词:
支付系统 支付流 存款准备金 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睿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是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一项制度创新,通过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系统重要性程度、宏观经济热度等指标挂钩,对完善货币政策工具、提高调控效能、平抑通货膨胀、发展区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实施,在取得较好效应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深层的问题,其中制度差异是最重要的方面。因此,修正制度差异是当前推行和完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
差别存款 准备金率 实施效应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琳
本文从我国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较西方国家更加有效、调控流动性更具优势、以及解决我国当前经济金融矛盾更具成效等方面,系统分析了近期我国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从收缩流动性、减轻通胀压力、缓解房地产上涨动能等方面,综合评估了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并据此对我国货币政策取向进行了预测,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数量型货币政策仍将是我国最重要的金融调控手段之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准备金政策的调整巴曙松在实行部分准备制度和二级银行制度的现代金融体系中,存款准备金政策是宏观金融调控的传统工具之一。从一般意义上说,存款准备金政策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准备金水平及其调整,主要指中央银行对准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杨真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介绍,分析了在我国实施该项制度的效应和历史地位,得出以下结论:(1)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总量的工具,也是促进金融机构稳健运行、防范支付风险的有效手段;(2)该项制度是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协调配合的尝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的配合机制将会受到考验;(3)该项制度的近期效应影响有限,重在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中长期效应,特别是对商业银行无理性放贷行为进行有效约束;(4)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是基于中国经济金融环境的一项制度创新,属于一种过渡性的措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晓枫 袁绍锋
本文针对存款准备金工具低效现象,基于三大假设推导商业银行最优超额存款准备金规模的函数,利用面板模型对8个商业银行的最优存款准备金规模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商业银行最优存款准备金规模除了受到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影响外,还受到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同时,存款准备金规模还受到商业银行规模的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持有规模的规律要求中央银行在操作存款准备金工具时,既要考虑整个银行业资产状况,又要考虑商业银行自身的资产状况、规模。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存款准备金 最优规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增业
财务公司存款准备金政策由来已久,有其历史渊源,但是随着各界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认识和定位的进一步清晰,人民银行目前执行的这一政策,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存在很多缺陷,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