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09)
- 2023(7476)
- 2022(6411)
- 2021(5881)
- 2020(4935)
- 2019(11150)
- 2018(10461)
- 2017(20620)
- 2016(10961)
- 2015(11669)
- 2014(11308)
- 2013(11182)
- 2012(10193)
- 2011(9021)
- 2010(8577)
- 2009(7956)
- 2008(8150)
- 2007(7053)
- 2006(6227)
- 2005(5637)
- 学科
- 济(43433)
- 经济(43378)
- 业(32821)
- 管理(31934)
- 企(26734)
- 企业(26734)
- 方法(24030)
- 数学(22484)
- 数学方法(22356)
- 银(17713)
- 银行(17567)
- 制(16389)
- 行(16253)
- 财(14857)
- 融(11236)
- 金融(11234)
- 务(10792)
- 财务(10779)
- 财务管理(10768)
- 农(10698)
- 企业财务(10456)
- 中国(10305)
- 度(9548)
- 制度(9540)
- 业务(9400)
- 贸(9083)
- 贸易(9079)
- 易(8886)
- 业经(8499)
- 银行制(8079)
- 机构
- 大学(152468)
- 学院(150088)
- 济(66274)
- 经济(65217)
- 管理(59708)
- 理学(52219)
- 理学院(51715)
- 管理学(50871)
- 管理学院(50618)
- 研究(49218)
- 中国(45873)
- 财(32589)
- 农(32544)
- 京(30842)
- 科学(29695)
- 财经(26702)
- 农业(26058)
- 业大(25800)
- 所(24996)
- 中心(24727)
- 经(24622)
- 研究所(22817)
- 银(22049)
- 经济学(21928)
- 江(21496)
- 银行(21111)
- 财经大学(20540)
- 经济学院(20281)
- 行(19656)
- 北京(19078)
- 基金
- 项目(105737)
- 科学(83507)
- 基金(81094)
- 家(73323)
- 国家(72785)
- 研究(69086)
- 科学基金(62325)
- 社会(47365)
- 社会科(45337)
- 社会科学(45324)
- 基金项目(43376)
- 自然(42642)
- 自然科(41771)
- 自然科学(41756)
- 自然科学基金(41091)
- 省(39264)
- 划(34020)
- 资助(33434)
- 教育(31340)
- 编号(24206)
- 部(24016)
- 重点(23821)
- 创(22557)
- 科研(21579)
- 创新(21245)
- 发(21203)
- 国家社会(20969)
- 计划(20891)
- 教育部(20662)
- 人文(19785)
共检索到220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阎石 李连伟 王亚芃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就我国存款准备金率波动对沪市银行板块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检验结果显示:在货币政策的公布日及执行日当日,银行板块股价指数对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无显著反应;在政策公布日后的时间窗口内,银行板块股价指数的累计平均异常收益率非常显著;而在政策执行日后的时间窗口内,银行板块股价指数平均异常收益率和累计平均异常收益率均不显著。研究结果说明我国股市是弱有效市场,效率有待提高。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银行板块股价指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任曙明 李鹿鹿 史晓芳
从投资者行为的角度出发,以A股16家上市银行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探讨抑通胀目标下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银行股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公告发布后,银行股股价将出现显著负向的市场反应,进一步区分上市银行类型后发现,中小型银行股比大型银行股的市场反应强烈。在通胀水平较高时,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股的负面影响比通胀水平较低时弱,但对中小型银行股的影响依然强于对大型银行股的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洋
本文通过对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十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总体影响显著,且呈现显著的负线性相关性,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存在滞后性,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此外,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也不同。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证券市场 回归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金鑫 左伟
文章运用事件研究法,基于2006年6月至2016年8月央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事件对我国银行间短期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公告发布前,银行间利率并无显著的预期效应,而随着公告发布,学习效应显著性加强;在国债回购利率与SHIBOR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受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影响明显大于国债回购利率。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事件研究法 利率 预期效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化非
本文就中国人民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区域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银行系统的流动性增加,但银行整体信贷扩张能力仍然较强,因此,有必要继续通过综合运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和特别国债、开办特种存款等方式收缩过多的流动性,同时要密切关注中小法人银行机构的流动性状况,维护金融平稳运行。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 银行体系流动性
[期刊] 征信
[作者]
翟雪 耿中元 李薇
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代表,以不良贷款率衡量银行风险,利用2003年至2012年的季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检验我国货币政策对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三类银行的风险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一年期贷款利率对三类银行的风险均具有正向影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与法定准备金率对三类银行的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鉴于此,商业银行自身、货币当局和监管当局应该采取措施,降低银行风险,保持金融体系稳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劲草
面对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货币政策成为调控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中央银行使用的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中,存款准备金率的三次频繁调整成为亮点.从存款准备金率三次调整的背景、目的、成效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阐述了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任康钰
2010年到2011年中期中国人民银行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内重新出现并不断增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连续多次上调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事实上,近年来央行频繁使用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状况做出反应。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首先从理论上对准备金率调整的影响进行分析,然而再对准备金率调整后的现实状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最后进行一些评价和总结。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准备金率 通货膨胀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9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主要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从6%上调至7%。这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势头良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企业利润大幅上升,但是,经济金融运行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目前,虽然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货币信贷增长明显偏快已成为各界共识。今年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1%,高出GDP增长率与CPI增长率之和14.3个百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伟 宫舒影
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08年6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地震重灾区法人金融机构暂不上调),至此,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升至17.5%的新高点(见图1)。这是央行自1984年以来第2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进入2008年以来,央行第五次使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有关调高准备金率的原因和效应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智 秦艳梅
近年来,由于外汇占款大量增加,经济和货币信贷增长较快,中央银行连续调高了存款准备金率。但从存款准备金工具运用的国际经验看,由于该工具存在诸多固有缺陷,目前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从国内货币政策实践看,存款准备金率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过高的存款准备水平无法解决中国经济中的突出矛盾和结构性问题,政府应更有针对性的采用其他政策工具调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流动性过剩 货币政策T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许之捷
存款准备金制度在金融调控中的影响与作用,近来已成为业界关注的议题,本文分析了存款准备金率在我国调整的历史,结合准备金率的调整效果和准备金制度的政策效果,提出对差别准备金制度改革的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徐海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彦华
本文采用2003~2008年的季度数据,借助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函数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2003年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频繁调整对货币乘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有长期稳定关系,而在短期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并没有对货币乘数产生影响。
关键词: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货币乘数 货币供应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夏春莲
本文通过对不可能三角理论与中国现实的分析认为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存在重要影响。Granger因果检验和VAR模型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存款准备金率变化对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显著。多元线性时序回归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考虑利差、汇率、股价和房价四个控制变量的影响后,存款准备金率变化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依然显著。这意味着准备金率政策在吸引热钱流入方面并不比利率政策存在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