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70)
- 2023(17146)
- 2022(14908)
- 2021(13967)
- 2020(11880)
- 2019(27682)
- 2018(27611)
- 2017(53706)
- 2016(29262)
- 2015(33212)
- 2014(33629)
- 2013(33227)
- 2012(30656)
- 2011(27677)
- 2010(27775)
- 2009(26069)
- 2008(26071)
- 2007(23288)
- 2006(20168)
- 2005(18153)
- 学科
- 济(116846)
- 经济(116687)
- 管理(88856)
- 业(85093)
- 企(70885)
- 企业(70885)
- 方法(56376)
- 数学(48521)
- 数学方法(47968)
- 财(34263)
- 中国(31004)
- 农(30864)
- 制(26640)
- 学(26311)
- 业经(26069)
- 地方(21945)
- 务(21845)
- 财务(21765)
- 贸(21761)
- 贸易(21753)
- 财务管理(21711)
- 易(21107)
- 银(20825)
- 理论(20780)
- 银行(20763)
- 企业财务(20569)
- 农业(20219)
- 行(19616)
- 融(19194)
- 金融(19189)
- 机构
- 大学(427174)
- 学院(423119)
- 济(168727)
- 管理(166954)
- 经济(164934)
- 理学(144058)
- 理学院(142437)
- 管理学(139997)
- 管理学院(139217)
- 研究(138607)
- 中国(107310)
- 京(90264)
- 科学(86304)
- 财(82482)
- 所(70255)
- 农(69340)
- 财经(65374)
- 中心(63831)
- 研究所(63805)
- 业大(63489)
- 江(62674)
- 经(59216)
- 北京(57080)
- 范(54898)
- 农业(54615)
- 师范(54371)
- 经济学(51498)
- 州(50493)
- 院(50023)
- 财经大学(48662)
- 基金
- 项目(283981)
- 科学(222268)
- 研究(207110)
- 基金(205906)
- 家(178890)
- 国家(177431)
- 科学基金(151842)
- 社会(129675)
- 社会科(122748)
- 社会科学(122716)
- 省(110458)
- 基金项目(109468)
- 自然(99123)
- 自然科(96742)
- 自然科学(96717)
- 教育(95333)
- 自然科学基金(94983)
- 划(93118)
- 资助(85093)
- 编号(84938)
- 成果(69777)
- 重点(63366)
- 部(63177)
- 发(59393)
- 创(58542)
- 课题(58085)
- 创新(54666)
- 科研(54520)
- 教育部(54219)
- 大学(53201)
- 期刊
- 济(184131)
- 经济(184131)
- 研究(126349)
- 中国(79453)
- 学报(67864)
- 财(64883)
- 农(62295)
- 科学(61291)
- 管理(59192)
- 大学(51112)
- 学学(48163)
- 教育(44766)
- 农业(41963)
- 融(41264)
- 金融(41264)
- 技术(35414)
- 财经(32190)
- 业经(29623)
- 经济研究(28790)
- 经(27368)
- 问题(24184)
- 业(21600)
- 理论(21343)
- 技术经济(20661)
- 图书(20465)
- 版(20249)
- 实践(19480)
- 践(19480)
- 科技(19424)
- 现代(18694)
共检索到618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鸿伟
作为保护存款保险基金安全的一种制度安排,早期纠正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决定了其实施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起源与历史沿革,创新地运用激励相容分析框架,对早期纠正制度的实施主体、成本收益、监管边界、权力范围进行了分析。本文还进一步结合目前我国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实际情况,在顶层设计、操作细则、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存款保险 早期纠正 激励相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鸿伟
作为保护存款保险基金安全的一种制度安排,早期纠正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决定了其实施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起源与历史沿革,创新地运用激励相容分析框架,对早期纠正制度的实施主体、成本收益、监管边界、权力范围进行了分析。本文还进一步结合目前我国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实际情况,在顶层设计、操作细则、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存款保险 早期纠正 激励相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靳羽
我国存款保险采取"风险最小化型"制度设计,《存款保险条例》明确赋予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以"采取早期纠正措施和风险处置措施"的监管权力,但操作细则的缺失恐将制约早期纠正制度功效的正常发挥。早期纠正制度有助于防范银行道德风险、抑制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激发银行股东和董事的监督动机。我国应吸收借鉴国际经验,明确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独立监管地位和权限,明确各机构之间的监管职能划分,加速推进风险监测、信息分享、市场退出等配套机制建设,形成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的金融监管体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秦晓雨 明雷
我国自2015年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来,就把早期纠正作用作为其两大基本职能之一。早期纠正机制的措施复杂多样,且不可观测、难以度量。本文通过119家农村中小银行真实存款保险费率的微观数据,基于风险差别化费率调整的视角测度存款保险制度的早期纠正作用,并检验其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评估其整体有效性。研究表明:差别化费率对应银行风险评级,在上期费率的监管约束下,农村中小银行的主动风险承担和破产风险都有所下降;早期纠正作用对于高风险银行的风险约束效果更为明显,即“高费率”纠正了“高风险”。此外,早期纠正机制没有产生副作用,在纠正高风险银行的同时并未激励低风险的银行冒险经营;外部金融环境的改善更有利于早期纠正作用的发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鸿伟
早期纠正的实施效果对整个存款保险体系的有效性有较大的影响。与传统观点不同,本文认为早期纠正与微观审慎监管存在本质差异。基于此,本文参照国际经验总结归纳了有效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设计要素:目的、原则、框架和权力与职责,并据此分析了我国目前早期纠正制度的运行现状和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存款保险 早期纠正 微观审慎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鸿伟
早期纠正的实施效果对整个存款保险体系的有效性有较大的影响。与传统观点不同,本文认为早期纠正与微观审慎监管存在本质差异。基于此,本文参照国际经验总结归纳了有效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设计要素:目的、原则、框架和权力与职责,并据此分析了我国目前早期纠正制度的运行现状和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存款保险 早期纠正 微观审慎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那丽丽 张弯
<正>存款保险通过及时对问题银行采取早期纠正措施,推动在事前防止金融风险积累和扩散,降低道德风险,避免风险处置难度增大和处置成本上升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必要的风险监测和早期纠正职能,通过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防止风险积累扩大和处置成本上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潘静 熊谋林
目前,中国实现以"国家信誉"为担保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业的市场约束造成挤出和替代效应。在国有银行股权过度集中且国家对国有银行特殊支持的背景下,公众对银行的选择形成了"规模偏好",致使存款的资金价格和可获得性的信号指引从"风险导向"扭曲为"规模导向",削弱了市场监控和市场影响的有效性,进而导致市场约束异化。本文对存款保险对于市场约束的影响因素和机理进行学理剖析,设计优化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及其相关配套机制,以促进显性存款保险与市场约束的激励兼容。
关键词:
存款保险 市场约束 激励兼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余路琳
本文分析了存款保险制度产生、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导致存款保险制度效率损失的原因,在剖析存款保险制度国际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应遵循的原则建议。
关键词:
存款保险 理论分析 国际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殷孟波 贺向明
存贷款差额是在我国 1979~ 1983年信贷资金管理制度中作为控制银行机构贷款的指标提出的。自从 1995年以来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大大超过了各项贷款的数量 ,现在已达四万多亿元。我国学者大多从商业银行资产多元化、政策性贷款的剥离以及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变化等角度分析存差。本文试图从商业银行在存款激励和贷款约束下的行为选择角度探析“存差”的制度成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渝琳 王志珏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国家虽为农民工制定了一系列工伤保险条例,但这些法规却始终难以有效执行,本文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政府难以全面监督企业,现行的工伤保险制度存在"道德风险"问题。政府应采用激励机制引导企业自愿参与工伤保险。为此,本文以委托—代理模型为基础,提出了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改进路径,并通过实验经济学的方法模拟分析了该制度设计的合理性。
关键词:
农民工 工伤保险 激励相容 实验经济学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彭恒文
在"广场协议"之后,日本通过宽松货币政策和增加公共投资来应对日元升值的不良影响,形成了大规模的资产泡沫。资产泡沫破灭之后,日本引入了资产价格泡沫早期纠正措施和早期预警制度。本文分析了日本的早期纠正措施、早期预警制度和针对证券等金融商品交易的事前监管,评析了早期纠正措施和早期预警制度的效果及局限性,并总结了其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
资产价格泡沫 早期纠正措施 早期预警制度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晓博
银行体系的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我国一直实行的是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由于其隔断了各银行资金运用收益和资金筹集成本之间的制衡关系,使政府实施这种制度的成本越来越高。本文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入手,基于成本和收益的视角,指出引入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最大成本在于其引致了新的道德风险问题,而且我国的制度环境薄弱加大了建立成本。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建立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论述,并提出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
关键词: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道德风险 成本 收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汪渝
目前,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十分重大。我国应一步到位地组建存款保险机构;把存款保险机构建立在市场化金融体系的基础上;在经营形态的选择上应把立足点放在公营上。为保障存款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应有相应的配套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祝孔海
银行是金融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为了避免银行破产给存款人造成损失及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避免金融体系发生动荡与危机,应构建存款保险制度。但存款保险制度不是灵丹妙药,其本身也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容易发生道德风险问题。道德风险有可能在存款人、银行经营者以及银行所有者任何一方发生。但银行经营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是由经营者造成的,因此,需要银行所有者设计出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防止银行经理人发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而对于银行所有者道德风险的消除,首先要创新银行管理制度;其次,要严格遵守银行经营“三原则”,即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防止银行经营目标单一化;第三,要规范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道德风险 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