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1)
- 2023(10352)
- 2022(9143)
- 2021(8763)
- 2020(7272)
- 2019(16975)
- 2018(17017)
- 2017(33376)
- 2016(17988)
- 2015(20306)
- 2014(20414)
- 2013(20083)
- 2012(18197)
- 2011(16425)
- 2010(16267)
- 2009(15030)
- 2008(14717)
- 2007(12722)
- 2006(10998)
- 2005(9708)
- 学科
- 济(70124)
- 经济(70041)
- 管理(52282)
- 业(52022)
- 企(43202)
- 企业(43202)
- 方法(35690)
- 数学(30356)
- 数学方法(30022)
- 中国(19074)
- 财(18394)
- 农(16977)
- 学(15895)
- 业经(15701)
- 理论(14287)
- 制(13426)
- 地方(12975)
- 银(12894)
- 银行(12862)
- 务(12476)
- 财务(12417)
- 财务管理(12392)
- 贸(12254)
- 贸易(12249)
- 行(12111)
- 和(12027)
- 易(11872)
- 企业财务(11778)
- 融(11599)
- 金融(11598)
- 机构
- 大学(256563)
- 学院(252750)
- 管理(106235)
- 济(98251)
- 经济(95984)
- 理学(92216)
- 理学院(91258)
- 管理学(89758)
- 管理学院(89312)
- 研究(79113)
- 中国(62940)
- 京(54503)
- 科学(49414)
- 财(47016)
- 所(38601)
- 财经(38102)
- 业大(36645)
- 中心(36625)
- 农(36265)
- 研究所(35284)
- 江(35138)
- 北京(34665)
- 经(34664)
- 范(32573)
- 师范(32317)
- 州(29391)
- 经济学(29038)
- 院(28847)
- 财经大学(28726)
- 农业(28379)
- 基金
- 项目(175238)
- 科学(137833)
- 研究(129259)
- 基金(127887)
- 家(110059)
- 国家(109147)
- 科学基金(94736)
- 社会(80461)
- 社会科(76098)
- 社会科学(76079)
- 基金项目(68403)
- 省(67303)
- 自然(62444)
- 自然科(60965)
- 自然科学(60953)
- 自然科学基金(59857)
- 教育(58811)
- 划(56842)
- 编号(53477)
- 资助(53202)
- 成果(43128)
- 部(38679)
- 重点(38256)
- 创(36258)
- 发(35779)
- 课题(35725)
- 创新(33695)
- 科研(33655)
- 项目编号(33539)
- 教育部(33537)
- 期刊
- 济(103360)
- 经济(103360)
- 研究(76919)
- 中国(43082)
- 学报(38000)
- 管理(37146)
- 科学(35444)
- 财(34522)
- 农(32049)
- 大学(28959)
- 教育(27187)
- 学学(27154)
- 融(26485)
- 金融(26485)
- 农业(22354)
- 技术(20861)
- 财经(18088)
- 业经(16214)
- 经济研究(15884)
- 经(15143)
- 理论(14683)
- 图书(13945)
- 实践(13774)
- 践(13774)
- 问题(13178)
- 技术经济(12085)
- 科技(12043)
- 现代(11595)
- 业(10914)
- 情报(10817)
共检索到360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正平 何广文
近年来,存款保险制度中最核心的定价问题的研究有了重要的进展:(1)关于能否实现公平的存款保险定价有了更多、更深入的理论研究,但仍然存在广泛的争议;(2)存款保险定价模型沿着期权定价和预期损失两个思路向前发展,其中期权定价法在不断修正的基础上更加贴近现实世界;(3)运用存款保险定价模型的进行的实证研究一方面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为各国存款保险定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然而,上述定价模型在我国的运用还有待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明雷 秦晓雨 朱红
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作用是应对挤兑风险,加强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通过对现有关于存款保险定价和存款保险制度效应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基于期权定价法的存款保险定价方法虽较少在实践层面应用,但促进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受金融环境、制度设计及银行自身等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效应,良性的制度运转与金融体系的完善相辅相成。未来的研究将着重考虑中小银行费率的厘定及存款保险制度与金融安全网之间的协同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金迎 刘睿
存款保险定价是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存款保险定价的成败。文章系统的阐述了国际上存款保险定价的研究成果,并总结了世界主要国家存款保险定价的经验,最后指出了我国存款保险定价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存款保险 期权定价方法 预期损失定价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勇
蔡继明教授和李仁君博士撰写的《广义价值论》已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在借鉴李嘉图比较利益说的基础上,创立了一个既不同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也有别于新古典价值论和斯拉法价值论的新的价值理论,即广义价值论。该书在以下七个方面实现了理论创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王素珍 闫伟
实践表明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有助于提高公众信心 ,维护金融安全。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 ,无论是出于对存款人的保护还是从确保金融体系和社会经济稳定来考虑 ,都有必要尽快考虑研究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能性及其模式。本文从存款保险的理论研究以及制度比较两方面 ,就存款保险的必要性、组织形式、投保形式、覆盖范围、保护程度以及资金来源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以期为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存款保险 金融安全 金融稳定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悦慧 张桥云
美国经历了"30年代后的利率管制—70年代的脱媒—80年代的利率自由化改革",从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存款利率定价问题研究的进程来看,在上世纪80~90年代中期以理论研究和宏观利率实证研究为主,前者如"最优"存款利率、价格刚性与粘性、非线性定价等;后者如基准利率与银行利率的传导机制、利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等。此后,逐渐从"宏观"问题转向"微观"问题、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理论"研究转向"实证"研究。存款利率定价行为特征、差异与金融创新扩散机制研究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实际上,研究对象、研究重点与研究方法的变化与美国等国家的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是一致的。这种转变对我国开展存款利率问题研究具有重...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利率定价 扩散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文 罗润东
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理论弥补了经典人力资本理论的不足。本文从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成因、风险类型、风险溢价,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人力资本风险投资趋势、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控制等角度对西方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研究的主要进展和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述,指出中国人口大国的背景和独特的转轨经济模式为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理论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现实材料。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郭建斌
本文简要回顾了投资项目风险分析的发展过程,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的新进展,指出了国内研究和应用的不足。为满足国内投资项目风险分析应用实践的需要,提出了改进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投资项目 风险分析 理论与应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碧琼 高慧清
传统汇率决定理论缺乏实证支持,形成困扰学者的三大汇率之谜:汇率脱离之谜、过度波动之谜和汇率非线性之谜。围绕汇率之谜展开的研究形成了三个主要新进展:第一是以OR模型为基础的宏微观一致模型,可以一定程度解释汇率脱离之谜;第二是以指令流为核心的市场微结构理论,主要解释了汇率过度波动;第三种是运用代理商异质性预期,用于解释汇率非线性特征。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汇率理论,也不同程度上在实证检验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对认识汇率的价值属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宏微观一致 市场微结构 异质性预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学荣
渐进主义的预算理论是一种限制而非鼓励的理论观,但近期出现的大量实证研究使得渐进预算理论至今仍在公共预算理论中占据支配地位。软预算约束理论指出政府预算无法对政府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约束,降低了预算的总体效率。绩效预算理论则以绩效为导向,主要关注的不是预算的执行过程,而是执行的结果和效果。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其他各学科理论在政府预算理论中的应用是对政府预算理论的有力补充。
关键词:
政府预算 软预算约束 绩效预算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建华
自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之后,许多学者沿着熊彼特思路重构经济理论,使创新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完善。迄今为止,创新理论研究已形成两条相对独立的研究路线:一是以技术变革和技术推广为对象的技术创新分支,另一是以制度变革为对象的制度创新分支。80年代以来,在经济进化理论(Economic Evolutionary Theory)主题下,这两条研究路线又呈现出溶合的趋势。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盛亚军 包薇 孙丽辉
自Schooler开创性地提出原产国理论之后,原产国问题一直是国际市场营销领域讨论最广泛的议题之一。近期,国外学术界关于原产国效应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2007~2013年)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一是原产国效应对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影响研究,其多侧重于对消费者行为某个阶段的关注;二是原产国效应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其基于多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将产品、品牌、消费者、市场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微观和宏观因素综合纳入到一个分析框架,构建理论模型,实证检验其在消费者行为决策过程中的影响;三是混合来源国效应的相关研究,其重点在于考察不同来源国维度对产品质量感知和购买行为以及对品牌资产的影响。以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唐代盛 邓力源
人口红利问题发端于"人口变化如何影响经济增长"这一命题,长期以来,对人口红利的研究集中于人口总量或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对宏观经济影响方面,较大程度地忽略了人口年龄结构性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本文基于供给和需求这一结构性视角,对人口年龄结构极具生产性的人口红利最新理论进行回顾和评述,认为开拓供给和需求相结合的综合性人口红利测度模型、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动态模型的研制等将是人口红利理论未来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人口红利 年龄结构 储蓄假说 劳动力供给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颖 刘穷志
全球人口增加和消费增长导致了"全球生态透支",各国政府推行的可持续消费政策作用有限,当代大众的消费和生活方式难以为继,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学界的重视。这种不可持续消费既源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人口快速增长,也源于发达国家的消费和生活方式。从可持续发展视角来研究消费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把消费作为一个特定的领域,研究不同国家的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方式差别,关注富人和穷人的消费和生活方式耗费资源的比较;二是把生产和消费作为一个经济整体,研究不同国家内部的生产和消费之间关系,关注可持续消费对可持续生产的促进作用。目前,可持续消费理论已经涵盖经济学、社会学、生态环境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在可持续消费政策、资源不平等占有、公民消费权、绿色消费和社会—技术系统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富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