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39)
2023(16538)
2022(14278)
2021(13197)
2020(11287)
2019(25750)
2018(25202)
2017(49236)
2016(26662)
2015(29809)
2014(29603)
2013(29214)
2012(26717)
2011(24142)
2010(23897)
2009(22337)
2008(22131)
2007(19607)
2006(17113)
2005(15291)
作者
(78818)
(65198)
(65102)
(61601)
(41523)
(31434)
(29469)
(25537)
(25054)
(23347)
(22233)
(22222)
(20814)
(20492)
(20341)
(20284)
(19698)
(19568)
(18812)
(18685)
(16281)
(15970)
(15890)
(14825)
(14733)
(14512)
(14465)
(14449)
(13190)
(12747)
学科
(101899)
经济(101748)
管理(80239)
(77387)
(63847)
企业(63847)
方法(50136)
数学(44009)
数学方法(43582)
(30829)
(29002)
中国(27805)
(26379)
(25574)
银行(25426)
(23869)
业经(23038)
(21688)
(20299)
金融(20296)
(19969)
贸易(19958)
(19920)
财务(19850)
财务管理(19807)
(19278)
企业财务(18811)
地方(18554)
农业(17499)
(16751)
机构
大学(380880)
学院(376520)
(150249)
管理(149971)
经济(147020)
理学(129640)
理学院(128229)
管理学(126062)
管理学院(125397)
研究(123925)
中国(100585)
(80387)
科学(76940)
(74188)
(66570)
(62065)
业大(59408)
财经(59103)
中心(57708)
研究所(56569)
(55307)
(53817)
农业(52662)
北京(50463)
(46161)
经济学(46112)
师范(45591)
(44860)
(44639)
财经大学(44319)
基金
项目(260352)
科学(203963)
基金(190929)
研究(184737)
(167887)
国家(166560)
科学基金(142808)
社会(117808)
社会科(111730)
社会科学(111704)
基金项目(101673)
(100467)
自然(94899)
自然科(92661)
自然科学(92636)
自然科学基金(91020)
(85299)
教育(84400)
资助(78997)
编号(73383)
成果(58907)
重点(58174)
(57549)
(54146)
(53618)
创新(50644)
科研(50465)
课题(50143)
教育部(49392)
(49068)
期刊
(158426)
经济(158426)
研究(113941)
中国(70622)
学报(65136)
(59186)
(57056)
科学(56941)
管理(53414)
大学(48954)
(48672)
金融(48672)
学学(46620)
农业(38488)
教育(35142)
财经(29573)
技术(29107)
经济研究(25456)
业经(25445)
(24987)
问题(20692)
(19640)
理论(19438)
科技(18471)
(18429)
实践(17782)
(17782)
技术经济(17319)
商业(16693)
业大(16688)
共检索到553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晓博  刘伟  辛飞飞  
利用中国内地与香港在应对外部冲击时所表现出的较强的同步性,在一个自然实验的框架下,选取2002年至2013年中国内地和香港主要商业银行的数据作为样本,将2006年香港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作为外生变量,根据委托-代理理论,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别从信贷行为、资产结构和自有资本3个方面实证检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存款保险制度并不会引发商业银行的过度信贷,甚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商业银行的过度信贷行为,且这种抑制作用对小银行更加明显;没有显著的证据表明存款保险制度会激励商业银行持有高风险资产组合;存款保险制度会促使商业银行减持资本缓冲。在当前的银行监管体制下,存款保险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代芳芳  熊晓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晓凤  尹伯成  
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是为了保护存款者的利益。但是 ,由于存款银行的债务不能履行 ,风险便向保险机构转移 ,潜在地增强了银行风险资产的选择动机 ,因而存在机会主义行为诱因。要保证存款保险制度的安全性 ,必须通过提高银行自有资本比例、实行变动的存款保险率、降低银企间长期交易关系的重要性、提高银行资产的市场性 ,以控制推行存款保险制度过程中出现的银行道德风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尹杞月  
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问题是指商业银行在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下有动机承担过度风险、追求超额利润、从而可能导致银行业危机的问题,是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理论问题,也是存款保险制度能否持续的关键问题,更是一国政府如何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的重大问题。对国外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传统的存款保险制度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其制度运行成本高昂,需要对存款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和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建议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需要考虑避免道德风险问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彭思源  刘芳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缓冲由于存款人对银行清偿能力的担心而产生的挤兑。但存款保险也和其他任何保险一样,都存在道德风险问题。本文通过实证的方法分析了印尼实施存款保险后对道德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实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印尼银行业的道德风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晓博  辛飞飞  冯净冰  
银行存贷业务道德风险是影响存款保险制度践行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双重差分估计法,利用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共524个银行样本1997年至2013年的财务数据和两国宏观经济数据,建立面板回归模型,通过单变量检验、Hausman检验择优选择最能体现实际情况的模型,并通过关键变量的回归系数得到存款保险制度下银行存贷业务道德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虽然存款保险制度总体上降低了银行存贷业务道德风险,但是,次级债比率,银行的特许权价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以及最终目标,均会对存款保险制度下银行存贷业务道德风险产生显著影响,银行规模对存款保险制度下银行存贷业务道德风险总体影响不确定。本文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雯  杨霞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傅桃生  
任何制度在实际运行中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两重性。存款保险制度在部分国家的运行状况表明,它也存在一些缺陷。特别是1987年美国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FSLIC)的破产所引发的美国银行体系的危机,更进一步地引起了人们对存款保险制度的争议和怀疑。本文对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及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可能产生的成本进行了比较,对如何控制道德风险及其具体措施作了初步探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祝孔海  
银行是金融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为了避免银行破产给存款人造成损失及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避免金融体系发生动荡与危机,应构建存款保险制度。但存款保险制度不是灵丹妙药,其本身也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容易发生道德风险问题。道德风险有可能在存款人、银行经营者以及银行所有者任何一方发生。但银行经营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是由经营者造成的,因此,需要银行所有者设计出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防止银行经理人发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而对于银行所有者道德风险的消除,首先要创新银行管理制度;其次,要严格遵守银行经营“三原则”,即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防止银行经营目标单一化;第三,要规范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丽智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是我国金融业发展与改革的重要里程碑。作为新生事物,它对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本文在梳理存款保险制度经济金融背景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制度推出后对我国金融市场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特别是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所带来的冲击,并就中小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俊超  
在我国现有的制度、经济环境下,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解答好这一问题可以为完善存款保险监管体系、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风控策略提供依据,也具有维持金融稳定的实践价值。利用2015年5月1日颁布的《存款保险条例》作为外生变量,以在沪深A股上市的26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我国商业银行个体风险承担的变化。由于银行的个体风险承担受到银行规模和内部治理机制的影响,在基础研究之后进一步检验银行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占比、监事会规模、高管薪酬、管理层持股比例等银行异质性特征对存款保险制度和银行个体风险承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体风险显著增加,银行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管理层持股比例显著增加了银行个体承担的风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安强身  于涛  徐剑  
伴随利率市场化进程,银行间竞争日趋激烈,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有利于稳定预期和防范道德风险。文章从商业银行股价波动入手,通过CAPM模型对商业银行日收益率和市场组合的收益率进行回归分析,验证了商业银行风险受到整体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中,股价波动很大程度上受市场的影响,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有着积极作用。为有效防范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应构建更严格的监管体系,采取差额费率法,推行强制存款保险制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卫功琦  
道德风险普遍存在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之中,严重影响银行的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本文回顾了道德风险治理的基本理论,探讨了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主要表现、治理经验和监管新原则。文章认为,产权主体缺位、激励机制不当、政府隐性担保以及社会信用缺失是诱发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主要因素。最后文章结合我国实际,从完善公司治理、实施激励相容监管、强化市场约束和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道德风险治理的建议,以提高防范和控制银行道德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黎平海  
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对市场约束、银行稳定性、金融发展和解决金融危机的影响,还要因地制宜地考虑一国的制度和契约环境。在没有解决好信息与监管环境缺陷的条件下,仓促实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将会后患无穷。本文对西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一管窥,以期有助于中国特色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审慎设计与适时出台。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谢雪燕  
防止银行挤兑,维护金融稳定是世界各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原因。但是,存款保险制度存在一个内在缺陷——道德风险。因此,如何控制道德风险成为存款保险制度构建的核心问题。1934年美国在全球首创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在此之前,部分州曾经尝试建立过存款保险。但是,无论是早期的制度还是正式制度都深受道德风险问题的困扰,尤其是造成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