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0)
- 2023(11235)
- 2022(9578)
- 2021(9018)
- 2020(7651)
- 2019(17620)
- 2018(17308)
- 2017(33706)
- 2016(18459)
- 2015(20936)
- 2014(21182)
- 2013(20793)
- 2012(19682)
- 2011(17500)
- 2010(18063)
- 2009(17457)
- 2008(17818)
- 2007(16648)
- 2006(14796)
- 2005(14241)
- 学科
- 济(70650)
- 经济(70531)
- 管理(57819)
- 业(54991)
- 企(45677)
- 企业(45677)
- 方法(30249)
- 制(27977)
- 财(26273)
- 数学(25958)
- 数学方法(25568)
- 银(24772)
- 银行(24625)
- 行(23106)
- 中国(22311)
- 贸(20880)
- 贸易(20863)
- 易(20337)
- 融(19398)
- 金融(19396)
- 农(18987)
- 业经(16021)
- 度(15551)
- 制度(15517)
- 务(15428)
- 财务(15388)
- 财务管理(15337)
- 体(15088)
- 企业财务(14485)
- 出(13757)
- 机构
- 大学(264035)
- 学院(260342)
- 济(114586)
- 经济(112053)
- 管理(98074)
- 研究(89647)
- 中国(82776)
- 理学(80702)
- 理学院(79866)
- 管理学(78594)
- 管理学院(78106)
- 财(64007)
- 京(56717)
- 科学(48259)
- 财经(47974)
- 所(45444)
- 经(43469)
- 中心(43312)
- 江(42662)
- 农(40768)
- 研究所(39437)
- 北京(37009)
- 经济学(36659)
- 财经大学(35724)
- 州(33819)
- 银(33340)
- 经济学院(32922)
- 业大(32779)
- 院(32135)
- 银行(31928)
- 基金
- 项目(155632)
- 科学(122587)
- 研究(115813)
- 基金(115373)
- 家(99097)
- 国家(98295)
- 科学基金(84320)
- 社会(75122)
- 社会科(71290)
- 社会科学(71271)
- 基金项目(59078)
- 省(57113)
- 教育(53302)
- 自然(52983)
- 自然科(51781)
- 自然科学(51763)
- 自然科学基金(50869)
- 资助(49767)
- 划(49109)
- 编号(45782)
- 成果(40023)
- 部(36610)
- 重点(34935)
- 制(34668)
- 课题(32360)
- 教育部(32174)
- 性(31702)
- 国家社会(31606)
- 创(31557)
- 发(31533)
共检索到441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淯淏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为商业银行市场退出奠定了基础,完善的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机制有利于问题银行风险出清,进而维护银行系统稳定和有序竞争。存款保险制度在处置银行风险中具有稳定预期、防止挤兑、保护利益相关者权益等正向作用,但也存在市场约束弱化、道德风险等问题。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实施了存款保险制度,积累了不少可参考借鉴的经验。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化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更加注重审慎监管与存款保险早纠机制的有机结合,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的市场化风险处置平台作用,健全商业银行风险退出处置法律框架。
关键词:
存款保险 金融稳定 市场退出 风险处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周晓松 李讯 肖翔
存款保险和商业银行退出协调机制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不过权力问题和产权问题是一切制度改革的核心。本论文以产权制度作为起点,运用信贷交易结构的分析框架,对两者的协调机制进行系统分析。论文的第一部分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推导存款保险和退出机制内在的协调性;第二部分具体分析欧美在不同产权结构下的协调机制状况;第三部分综合考察中国协调机制的本土化特点;第四部分基于市场内在规律、外国经验和中国特点,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权 协调模式 中国特色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丁波 巴曙松 马文霄 岳淑媛
主要经济体存款保险制度的特征及其与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对照分析(一)主要经济体存款保险制度的特征分析从各经济体已经建立的存款保险制度来看(见表1),该制度的主要设计要素有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立方式、授权模式、投保机构、受保范围、保险限额、保险费率等。各经济体一般根据自身金融体系特征、银行业整体发展状况等设计存款保险制度。从设立方式来看,目前主要有政府独资建立、政府和银行业共同出资建立、政府督导民间建立三种方式;按照存款保险机构的职权大小来分,主要有三种授权模式,分别为"付款箱"模式(Pay-box)、成本最小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霞
要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加快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不仅是一项重大理论问题,而且是一项越来越紧迫的实践问题。本文回顾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功能以及在各国的职能定位,提出了构建存款保险制度几点建议。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功能 负激励作用 职能定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许颖
一、我国金融企业市场退出的实践及金融监管作用分析近几年,我国的金融风险在逐渐暴露,有一部分企业已到了资不抵债的程度,中国人民银行依法果断予以处理。其中,除广东国投外,对金融企业破产倒闭,人民银行基本上是依法接管、关闭,让一家实力较强的商业银行对破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葛兆强 曾思建
所谓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是指商业银行因市场经营需要或市场行为严重失范,而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合并、解散、破产,从而丧失原有独立法人主体资格,退出金融市场的一种市场行为。它的实现必然要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受到一定的制度约束。否则,这种市场行为有可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斯嘉 封思贤 秦娜
作为金融安全网的重要支柱,存款保险制度在增强公众信心、维护金融安全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原理探讨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论依据,构建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在总结美国、德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经验的基础上,从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存款保险机构的组织设立、存款保险费用的收取原则、存款损失的赔付机制等方面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金融安全 国际经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珅
本文着重阐述了我国保险存款制度的发展历程,认为我国构建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条件,有助于明确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的法人地位、约束商业银行的经济行为、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以及维护储户的金融利益和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定。
关键词:
存款保险 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苏赟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叶小丽
中小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业发展的重点,具有经营规模小、偿债能力低、抗风险能力弱、银行信用度低等特点。由于中小商业银行的特殊性,适用存款保险制度既会给其带来发展的机遇,也有可能造成其经营的困境。中小商业银行应立足于现实,科学利用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机遇,积极参加存款保险、调整银行负债结构、减少现金持有量、转变发展方式,在困境中找到突破,以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中小商业银行 存款保险 机遇 困境 出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力 王韵荃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安全网中重要的一环,能够有效保护存款人利益,防范单个银行风险,从而避免造成整个银行业的恐慌。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银行业的风险在隐性担保的逐渐削弱和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下逐渐增大。从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角度看来,其目前最重要的风险防范手段——隐性担保使得商业银行存在不良贷款率较高、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很多弊端,同时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时机已经成熟,最后从强制性保险、差额保险费率、合理赔付限额三个方面着手逐步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丽智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是我国金融业发展与改革的重要里程碑。作为新生事物,它对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本文在梳理存款保险制度经济金融背景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制度推出后对我国金融市场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特别是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所带来的冲击,并就中小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商业银行 影响对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强 刘彦
要想促进经营资源向效率高的金融机构转移,同时又避免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所产生的外部性来实现高效率的金融稳定,降低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行政法规壁垒,提高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效率,减少商业银行向监管者寻租的可能,更有效地防范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道德风险,应该确定商业银行净资产完全损失点,并在这一点上实施市场退出。要想确定商业银行净资产完全损失点,在技术上,需要能够估算商业银行的潜在损失;在体制上,应该对商业银行实施末位监控制并建立和完善损失分担机制,同时,还应该建立商业银行市场退出后的后续债权管理机制并探索运用资产证券化方式,提高后续债权变现能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文生 石岩 刘志威
理论界、立法及监管层面目前已就在《企业破产法》之外专门制定《商业银行破产法》达成共识,正抓紧研究起草问题银行破产法律规则。现存文献还没有就问题银行破产中的法律问题进行系统、专业的研究,在问题银行破产中,银行、存款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由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以及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商业银行的市场退出不同于普通企业,为稳定金融秩序乃至社会秩序,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实施,客观上要求有专门的、完整的、系统的法律制度作为支撑。针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就中国市场退出法律框架的建构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周泽新
存款保险制度以存款人的付款请求权作为保险标的,在银行破产或无法支付时依法定或约定限额对存款人承担保险赔付责任,因而与银行破产制度有着天然的联系。但是,各国传统上大多关注存款保险制度在银行破产清算中的存款赔付功能,对存款保险制度在银行重整程序中的功能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本文首先阐述存款保险制度在银行重整程序中的适用性,继而剖析了存款保险机构参与银行重整程序的法理基础,最后对存款保险制度在银行重整程序中的具体价值进行逐一分析。
关键词:
存款保险 银行破产 银行重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