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75)
2023(13623)
2022(11866)
2021(11218)
2020(9411)
2019(21789)
2018(21506)
2017(42028)
2016(22794)
2015(25629)
2014(25836)
2013(25364)
2012(23048)
2011(20754)
2010(20692)
2009(19450)
2008(19128)
2007(17054)
2006(14968)
2005(13589)
作者
(65563)
(54292)
(54028)
(51317)
(34775)
(25941)
(24564)
(21258)
(20795)
(19479)
(18636)
(18318)
(17272)
(17106)
(16868)
(16762)
(16226)
(16117)
(15609)
(15543)
(13294)
(13249)
(13034)
(12404)
(12175)
(12122)
(12012)
(12012)
(10993)
(10489)
学科
(87384)
经济(87254)
管理(72530)
(68676)
(58175)
企业(58175)
方法(41255)
数学(35671)
数学方法(35259)
(27187)
中国(24066)
(22905)
(22103)
业经(20011)
(18381)
(17895)
财务(17825)
财务管理(17786)
(17561)
银行(17519)
企业财务(16942)
(16591)
(16324)
金融(16321)
(16002)
贸易(15991)
地方(15617)
(15530)
理论(15270)
(14807)
机构
大学(327307)
学院(323033)
管理(131571)
(130038)
经济(127129)
理学(112985)
理学院(111765)
管理学(109996)
管理学院(109385)
研究(105220)
中国(84316)
(69578)
(65748)
科学(62824)
(52032)
财经(51820)
中心(48575)
(48383)
(47373)
(47066)
研究所(46769)
业大(46242)
北京(44163)
(40211)
师范(39843)
经济学(39307)
财经大学(38856)
(38370)
(38216)
农业(37743)
基金
项目(218071)
科学(172040)
研究(160238)
基金(160220)
(138411)
国家(137309)
科学基金(119025)
社会(101416)
社会科(96124)
社会科学(96099)
基金项目(85139)
(83304)
自然(77915)
自然科(76099)
自然科学(76085)
自然科学基金(74740)
教育(73110)
(70433)
资助(66468)
编号(65058)
成果(53168)
(48849)
重点(48007)
(45326)
(44645)
课题(44142)
(43299)
教育部(42457)
创新(42334)
科研(41671)
期刊
(143118)
经济(143118)
研究(101183)
中国(62409)
(51412)
管理(49224)
学报(49004)
科学(45555)
(43353)
大学(37814)
(37332)
金融(37332)
学学(35616)
教育(32836)
农业(29183)
技术(26659)
财经(26139)
业经(22208)
(22056)
经济研究(21987)
问题(18305)
理论(18027)
实践(16490)
(16490)
图书(15420)
技术经济(15398)
科技(14943)
现代(14763)
(14654)
(14212)
共检索到482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潘静  熊谋林  
目前,中国实现以"国家信誉"为担保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业的市场约束造成挤出和替代效应。在国有银行股权过度集中且国家对国有银行特殊支持的背景下,公众对银行的选择形成了"规模偏好",致使存款的资金价格和可获得性的信号指引从"风险导向"扭曲为"规模导向",削弱了市场监控和市场影响的有效性,进而导致市场约束异化。本文对存款保险对于市场约束的影响因素和机理进行学理剖析,设计优化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及其相关配套机制,以促进显性存款保险与市场约束的激励兼容。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朝华  彭建刚  
银行审慎经营是金融稳定的微观基础,而银行治理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动态均衡是银行审慎经营的保证。市场约束是利益相关者参与银行治理的外部机制,流动性援助和存款保险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安全设施,市场约束、流动性援助和存款保险的激励兼容才能增加银行审慎经营可能性。在一定的制度设施基础上,完善市场约束,减少流动性援助和存款保险带来的道德风险,建立一个市场约束、流动性援助和存款保险激励兼容的外部框架有利于银行的审慎经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珊  段琪斐  李成仁  尤培培  
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电网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均发生变化,这给电网投资监管带来了较大影响。电网环节的合理投资与有效监管既能促进电力市场的良性竞争,也能为我国电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对新电改以来我国电网投资监管的政策分析,并结合监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一个电网投资监管的激励与约束兼容机制,使其既能够保障电网必要的投资,又能促进电网投资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电网企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章七根  
激励兼容只是作为委托代理双方利益均衡的具体体现,是委托人让渡权利、而代理人承担义务的契约安排。契约义务的有效履行不仅取决于利益均衡,更受制于契约可信威胁,因而仅有激励兼容并不能保证义务有效承担,还需要相应的强制实施机制。美国金融危机从反面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峰,马庆国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战略,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其核心内容之一。我国目前的环境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原来的管理机制不合理。对此本文提出建立一种激励兼容机制,更为有效地保护环境资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峰  马庆国  
引言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是各国在制定发展计划时优先考虑的基本准则,中国的耕地、淡水、森林、草场、主要水产等资源严重不足,人均占有量普遍都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30%;而且人口还以每年新增1400万的速度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将会进一步下降。现在我国的经济增长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君  曾晓松  
存款保险制度:运作、缺陷与变革———兼论如何构建金融监管的激励机制西方国家广泛实施的存款保险制度在某种程度上防止了因挤提而导致的银行体系的危机的同时,却因存在种种缺陷而可能诱发银行承担过度风险,进而导致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违背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初衷。因...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项后军  郜栋玺  
市场约束作为巴塞尔协议Ⅱ三大支柱之一以及衡量金融深化的重要标准,是近年来相关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利率市场化等又是提高银行市场约束程度的实质性推动力量。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存款保险制度与市场约束之间的关系及其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藉此评估了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的政策影响及利率市场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发现:(1)我国银行整体的市场约束能显著抑制其风险承担,但分类的结果则表明地方性银行的市场约束效应最明显,大型银行次之,外资银行则不显著;进而,在考虑利率市场化因素之后,除外资银行以外的市场约束效应均有所增强,尤其是,利率市场化对价格约束效应的作用要远强于其对数量约束效应的影响。(2)基于合成控制法的估计结果表明,存款保险制度通过市场约束对地方银行的影响更明显,且存款保险制度通过价格约束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较之其通过数量约束的作用效果要更强。(3)综合而言,存款保险制度会增加利率市场化通过市场约束作用于银行风险承担的正向影响。文章的研究结果显示利率市场化推进以及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的影响开始趋于明显,并使市场约束机制作用的发挥逐渐与国外相符,但仍然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鸿伟  
作为保护存款保险基金安全的一种制度安排,早期纠正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决定了其实施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起源与历史沿革,创新地运用激励相容分析框架,对早期纠正制度的实施主体、成本收益、监管边界、权力范围进行了分析。本文还进一步结合目前我国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实际情况,在顶层设计、操作细则、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鸿伟  
作为保护存款保险基金安全的一种制度安排,早期纠正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决定了其实施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起源与历史沿革,创新地运用激励相容分析框架,对早期纠正制度的实施主体、成本收益、监管边界、权力范围进行了分析。本文还进一步结合目前我国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实际情况,在顶层设计、操作细则、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汪渝  
目前,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十分重大。我国应一步到位地组建存款保险机构;把存款保险机构建立在市场化金融体系的基础上;在经营形态的选择上应把立足点放在公营上。为保障存款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应有相应的配套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佘桂荣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金融危机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重新审视系统性风险防范的问题,存款保险制度作为有效手段被广泛推崇并在很多国家得以确立。随着市场约束成为《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三大支柱"之一而被国际银行监管界所广泛熟知,如何将市场约束的理念反映到存款保险制度的改进之中来进行探讨,也将对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产生有益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渝琳  王志珏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国家虽为农民工制定了一系列工伤保险条例,但这些法规却始终难以有效执行,本文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政府难以全面监督企业,现行的工伤保险制度存在"道德风险"问题。政府应采用激励机制引导企业自愿参与工伤保险。为此,本文以委托—代理模型为基础,提出了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改进路径,并通过实验经济学的方法模拟分析了该制度设计的合理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传俯  李萍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及借鉴———兼论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吴传俯李萍存款保险制度是指政府当局为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维护金融业的良性运作而规定金融机构必须或自愿地以所吸收的客户存款为标的按一定比例向存款保险机构进行投保的一种金融保险制度。值此大家关注国内金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殷孟波  贺向明  
存贷款差额是在我国 1979~ 1983年信贷资金管理制度中作为控制银行机构贷款的指标提出的。自从 1995年以来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大大超过了各项贷款的数量 ,现在已达四万多亿元。我国学者大多从商业银行资产多元化、政策性贷款的剥离以及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变化等角度分析存差。本文试图从商业银行在存款激励和贷款约束下的行为选择角度探析“存差”的制度成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