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73)
- 2023(14385)
- 2022(12499)
- 2021(11714)
- 2020(9876)
- 2019(22905)
- 2018(22675)
- 2017(44210)
- 2016(23801)
- 2015(26849)
- 2014(26946)
- 2013(26445)
- 2012(24122)
- 2011(21633)
- 2010(21622)
- 2009(20218)
- 2008(20003)
- 2007(17659)
- 2006(15541)
- 2005(14169)
- 学科
- 济(90042)
- 经济(89912)
- 管理(72149)
- 业(68333)
- 企(57206)
- 企业(57206)
- 方法(42318)
- 数学(36650)
- 数学方法(36251)
- 财(27850)
- 制(27742)
- 中国(25655)
- 银(24523)
- 银行(24376)
- 行(22906)
- 农(22696)
- 贸(21343)
- 贸易(21329)
- 易(20740)
- 业经(20646)
- 融(18543)
- 金融(18540)
- 学(18334)
- 地方(17492)
- 务(17105)
- 财务(17035)
- 财务管理(16992)
- 企业财务(16065)
- 体(15514)
- 理论(15424)
- 机构
- 大学(334008)
- 学院(329893)
- 管理(133927)
- 济(133246)
- 经济(130279)
- 理学(114752)
- 理学院(113527)
- 管理学(111724)
- 管理学院(111113)
- 研究(107245)
- 中国(90498)
- 京(71042)
- 财(67510)
- 科学(64034)
- 财经(52896)
- 所(52688)
- 农(50508)
- 中心(50352)
- 江(49204)
- 经(48050)
- 研究所(47485)
- 业大(46914)
- 北京(45046)
- 范(41088)
- 师范(40728)
- 经济学(40710)
- 州(40133)
- 财经大学(39607)
- 农业(39438)
- 院(39101)
- 基金
- 项目(223548)
- 科学(176230)
- 研究(164636)
- 基金(164007)
- 家(141433)
- 国家(140312)
- 科学基金(121546)
- 社会(104731)
- 社会科(99317)
- 社会科学(99295)
- 基金项目(87103)
- 省(85653)
- 自然(78749)
- 自然科(76890)
- 自然科学(76876)
- 自然科学基金(75513)
- 教育(74946)
- 划(72163)
- 资助(67976)
- 编号(66784)
- 成果(54442)
- 部(49910)
- 重点(49267)
- 创(46456)
- 发(46156)
- 课题(45373)
- 制(44387)
- 创新(43436)
- 教育部(43402)
- 国家社会(43001)
- 期刊
- 济(144258)
- 经济(144258)
- 研究(105433)
- 中国(65799)
- 财(52312)
- 学报(49416)
- 管理(49327)
- 融(46578)
- 金融(46578)
- 科学(45778)
- 农(45354)
- 大学(38219)
- 学学(35917)
- 教育(33859)
- 农业(29422)
- 技术(27164)
- 财经(26146)
- 业经(22544)
- 经济研究(22440)
- 经(22026)
- 问题(18848)
- 理论(18340)
- 实践(16906)
- 践(16906)
- 贸(16245)
- 图书(16134)
- 技术经济(15434)
- 科技(15426)
- 业(14990)
- 现代(14895)
共检索到502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周晓松 李讯 肖翔
存款保险和商业银行退出协调机制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不过权力问题和产权问题是一切制度改革的核心。本论文以产权制度作为起点,运用信贷交易结构的分析框架,对两者的协调机制进行系统分析。论文的第一部分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推导存款保险和退出机制内在的协调性;第二部分具体分析欧美在不同产权结构下的协调机制状况;第三部分综合考察中国协调机制的本土化特点;第四部分基于市场内在规律、外国经验和中国特点,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权 协调模式 中国特色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淯淏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为商业银行市场退出奠定了基础,完善的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机制有利于问题银行风险出清,进而维护银行系统稳定和有序竞争。存款保险制度在处置银行风险中具有稳定预期、防止挤兑、保护利益相关者权益等正向作用,但也存在市场约束弱化、道德风险等问题。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实施了存款保险制度,积累了不少可参考借鉴的经验。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化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更加注重审慎监管与存款保险早纠机制的有机结合,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的市场化风险处置平台作用,健全商业银行风险退出处置法律框架。
关键词:
存款保险 金融稳定 市场退出 风险处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丽智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是我国金融业发展与改革的重要里程碑。作为新生事物,它对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本文在梳理存款保险制度经济金融背景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制度推出后对我国金融市场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特别是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所带来的冲击,并就中小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商业银行 影响对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珅
本文着重阐述了我国保险存款制度的发展历程,认为我国构建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条件,有助于明确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的法人地位、约束商业银行的经济行为、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以及维护储户的金融利益和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定。
关键词:
存款保险 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霞
要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加快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不仅是一项重大理论问题,而且是一项越来越紧迫的实践问题。本文回顾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功能以及在各国的职能定位,提出了构建存款保险制度几点建议。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功能 负激励作用 职能定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许颖
一、我国金融企业市场退出的实践及金融监管作用分析近几年,我国的金融风险在逐渐暴露,有一部分企业已到了资不抵债的程度,中国人民银行依法果断予以处理。其中,除广东国投外,对金融企业破产倒闭,人民银行基本上是依法接管、关闭,让一家实力较强的商业银行对破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苏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力 王韵荃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安全网中重要的一环,能够有效保护存款人利益,防范单个银行风险,从而避免造成整个银行业的恐慌。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银行业的风险在隐性担保的逐渐削弱和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下逐渐增大。从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角度看来,其目前最重要的风险防范手段——隐性担保使得商业银行存在不良贷款率较高、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很多弊端,同时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时机已经成熟,最后从强制性保险、差额保险费率、合理赔付限额三个方面着手逐步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叶小丽
中小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业发展的重点,具有经营规模小、偿债能力低、抗风险能力弱、银行信用度低等特点。由于中小商业银行的特殊性,适用存款保险制度既会给其带来发展的机遇,也有可能造成其经营的困境。中小商业银行应立足于现实,科学利用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机遇,积极参加存款保险、调整银行负债结构、减少现金持有量、转变发展方式,在困境中找到突破,以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中小商业银行 存款保险 机遇 困境 出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晓凤 尹伯成
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是为了保护存款者的利益。但是 ,由于存款银行的债务不能履行 ,风险便向保险机构转移 ,潜在地增强了银行风险资产的选择动机 ,因而存在机会主义行为诱因。要保证存款保险制度的安全性 ,必须通过提高银行自有资本比例、实行变动的存款保险率、降低银企间长期交易关系的重要性、提高银行资产的市场性 ,以控制推行存款保险制度过程中出现的银行道德风险。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道德风险 银行资产的市场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汤洪波
存款保险制度是各国构建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该制度在各国实施的效果并不相同,它在对金融稳定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又产生了道德风险。本文从银行公司治理出发,结合各国存款保险实施的效果,认为完善的银行公司治理是克服存款保险负面影响的重要前提,银行公司治理的改善能显著提高存款保险制度的有效性,因此,在存款保险制度即将推出的同时,强化银行公司治理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存款保险 公司治理 政府管制 道德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马小芳
银行内在的脆弱性是导致银行挤兑并引发银行危机的关键。为防止存款者因个别金融机构倒闭而对其他金融机构丧失信心,保证银行经营的安全和稳定,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已刻不容缓地摆到了银行经营决策者和监管者的面前。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高额城乡居民储蓄的安全需要明示的存款保险制度;在华外资银行需要明示的存款保险制度;民营银行需要存款保险制度;完善的银行业监管体系需要存款保险制度。
关键词:
银行存款 潜在风险 保险制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天
存款保险制度是现代银行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保护存款人利益、救助问题银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等功能。在市场经济国家,存款保险制度是国家金融安全网的基本组成要素,也是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制度安排。在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经过20年的研究论证,目前各项准备工作也已基本就绪。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可以增强中小银行的信用,为小银行创造与大银行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形成一个有序竞争、优胜劣汰、可持续发展的小金融机构体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瑜 孙英隽
随着我国国有银行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行,国有银行的商业化属性随之确立。日前,银监会领导表示,我国正在酝酿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作为市场退出机制的先决因素——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建设等关键性工作均已提到了议事日程。一、存款保险制度的定义所谓存款保险制度,就是指建立应对银行破产问题的债务清偿制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程孝强 吴虹仪 潘松李江
在利差决定模型基础上,使用中国63家商业银行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利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存款保险制度使得商业银行利差缩窄,无论是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还是地方性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对其利差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风险规避程度、运营成本对商业银行的利差有显著正向影响,而非利息收入占比、成本收入比和GDP增速都对商业银行利差有显著负向影响。建议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开展金融创新,促进产品和业务升级,减少对存贷款利息收入的依赖,从而降低由存款保险制度导致的利差缩窄对其盈利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银行利差 非利息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