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71)
- 2023(6527)
- 2022(5751)
- 2021(5307)
- 2020(4933)
- 2019(11447)
- 2018(11225)
- 2017(22958)
- 2016(12465)
- 2015(14392)
- 2014(14810)
- 2013(14944)
- 2012(14215)
- 2011(12731)
- 2010(12859)
- 2009(12248)
- 2008(12686)
- 2007(11796)
- 2006(10074)
- 2005(9266)
- 学科
- 济(51350)
- 经济(51299)
- 业(35697)
- 管理(32919)
- 方法(28606)
- 企(27132)
- 企业(27132)
- 数学(26067)
- 数学方法(25881)
- 银(20350)
- 银行(20205)
- 行(18773)
- 制(17517)
- 财(15220)
- 中国(15034)
- 融(13693)
- 金融(13691)
- 农(13145)
- 度(11454)
- 制度(11449)
- 险(11049)
- 保险(10955)
- 业务(10813)
- 贸(10679)
- 贸易(10672)
- 易(10393)
- 务(10214)
- 财务(10200)
- 财务管理(10168)
- 学(9620)
- 机构
- 大学(182232)
- 学院(179918)
- 济(77642)
- 经济(75913)
- 管理(70327)
- 理学(59108)
- 理学院(58500)
- 研究(58470)
- 管理学(57561)
- 管理学院(57222)
- 中国(56648)
- 财(39676)
- 京(38345)
- 科学(34636)
- 农(33589)
- 财经(31089)
- 所(30266)
- 中心(30091)
- 江(28368)
- 经(28152)
- 研究所(27237)
- 农业(26815)
- 业大(26649)
- 银(25472)
- 经济学(24975)
- 北京(24451)
- 银行(24365)
- 财经大学(23273)
- 经济学院(22922)
- 州(22907)
- 基金
- 项目(113148)
- 科学(88037)
- 基金(82831)
- 研究(81186)
- 家(71334)
- 国家(70773)
- 科学基金(60343)
- 社会(51176)
- 社会科(48506)
- 社会科学(48489)
- 基金项目(43812)
- 省(43380)
- 自然(39367)
- 自然科(38451)
- 自然科学(38436)
- 自然科学基金(37771)
- 教育(37538)
- 划(36761)
- 资助(35742)
- 编号(33137)
- 成果(27184)
- 部(26161)
- 重点(25334)
- 发(23351)
- 创(22884)
- 科研(22544)
- 教育部(22483)
- 课题(22195)
- 人文(21633)
- 大学(21625)
共检索到279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邓红霞 崔建华
本文采用67个国家1980——1999年的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分析了公开存款保险的承保范围、加入方式、保险基金等方面的制度设计对一国银行业稳定性的影响。并且通过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证明了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环境不同的国家中,存款保险的实施效果有着显著的不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制度环境相对较好的国家,由于可以更好地控制道德风险,存款保险给银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对于信息披露机制和监管体系尚待完善的中国,制度先行是一个稳妥的办法。并且由于中国银行业存在的金融资,产集中于国有大银行、对国家信用高度依赖等问题,一个适宜的存款保险设计应该能在保护存款者利益和...
关键词:
存款保险 银行挤兑 道德风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戴金平 王晓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桂霞 许长新
本文通过模型对有无存款保险的银行获得相同收益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得出在有相关法律约束的条件下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助于中小银行经营风险的减小,从而有助于银行体系的稳定。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稳定性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银行体系稳定 存款保险 银行竞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卓志
保险作为社会经济补偿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培育与发展中,日益发挥着其它经济补偿手段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然而,我们必须看到,随着我国多家办保险的市场格局的形成,保险竞争不断加剧。目前,国内保险竞争尚处于无序状态,一方面,保险企业既要积极参与竞争,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保险企业又要在竞争中稳定地经营,持续地发展。为此,探索保险经营业务稳定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红军 彭俊伟
本文在梳理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实证分析框架,来解释公允价值会计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主要结论为: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银行的主要亏损来源是以历史成本计量的传统贷款资产;目前的实证研究还没有充足的直接证据证明公允价值资产可以更好地预警危机,但是存在着间接的证据支持这个观点,需要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对于公允价值会计是否表现出顺周期性,实证的结果既有支持的,也有不支持的,但总体来说,支持的证据更强。因此,金融机构未来努力的方向是如何发挥公允价值会计对银行资产价值的及时披露以及对贷款拨备的计量功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金同 毛育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建锋 钟丽丽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种风险防范机制,在发生银行挤兑风险时,有利于维护存款人的信心,对于避免银行挤兑风潮的扩散及金融危机的爆发均起到有效的风险隔离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存款担保而引发的道德风险将危害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严重时甚至可能成为银行或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线。那么存款保险制度与金融安全之间到底有何联系?本文试图通过一个简要的代理人理论来阐述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金融稳定性 存款保险 道德风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晓裕
本文采用上证综合指数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共计1219个工作日的日收益率,对我国金融行业的4 3家上市公司的贝塔系数及其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以CAPM模型与SIM模型为基础,应用Eviews6.0软件对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贝塔系数进行估计,并用C h o w检验法检验贝塔系数稳定性。发现我国证券业的贝塔系数略高于银行业,金融业中保险业的贝塔系数稳定性较高,但金融行业总体上仍不具备较高的稳定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冀志斌 周先平 董迪
本文在学术界首次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银行集中度和银行业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银行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银行业稳定性的增强,进一步讲,在经济增长率较低、财政支出较少、社会融资渠道较单一的地区,银行集中度的提高更能增强银行业的稳定性。这一结论带来的政策启示是,在银行业市场结构改革方面,应当综合权衡效率和稳定,而不应一味增加银行的数量。
关键词:
银行集中度 稳定性 省际面板数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大山 卢祖帝
VaR能够方便地度量金融市场的风险水平,已成为众多银行和金融机构监管与防范市场风险的标准工具。VaR模型是否稳定是实际使用者所关注的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Engle及合作者Manganelli于1999年最新提出的条件自回归VaR模型(简记CAViaR模型)的理论及实际意义,并采用Chow检验方法重点探讨了中国股市风险CAViaR建模的稳定性问题。通过对上证综合指数与B股指数及深圳成指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由于中国股市的结构性变化,Engle及Man-ganelli所力荐的四个参数CAViaR模型用于中国股市风险建模是相当不稳定的,不能很好地适合现实的中国股票市场。忽略中...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艺 李静婷
本文通过考察美国和日本的经验,认为存款保险制度是否会引发存款"搬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制度环境设计。加入"业务密度"和"存款保险预期"两个概念的实证分析显示,在当前中国存款者的银行选择决策模式下,单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虽然会有利于各类商业银行的存款数量提高,却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款份额提高,进而不利于实现银行业公平竞争。因此,在积极进行存款保险制度自身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不应忽视对配套制度的建设,如建立过渡银行制度,加强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要求,定期发布商业银行风险情况解读报告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钱海清 桂评詠
本文以金融稳定为研究目标,以资产价格波动为研究着眼点,分析了资产价格过度波动引发金融不稳定的特征。本文在进行相关理论和数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证数据和实证分析来反应实际问题。为了检验资产价格波动与银行体系稳定性,本文收集和选取大量的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并利用Eviews、SPSS等研究工具检验了相关变量之间的影响效果,并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关的结论和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曙光 张逸昕
本文对外资引入影响银行业宏观市场稳定性的途径和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归纳,提炼出了市场竞争效应、金融文化重构效应和金融监管倒逼完善效应三大积极效应,及资本外撤效应、外资母国风险传导效应和金融监管规避效应三大消极效应。采用61个国家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本文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外资引入与一国银行业宏观市场稳定性之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曲线极值点对应了消极效应不断放大并超出积极效应的临界点。倒U型曲线代表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且随一国发展发生动态变化,不同国家因制度文化等差异其倒U型曲线也各自不同。最后,本文基于该关系曲线,提出了适度提高银行业外资占比、健全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制度和内外并举、双向开...
关键词:
银行业 外资引入 金融安全 宏观稳定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曙光 张逸昕
本文从微观个体稳定性出发,创新性地系统提出了外资引入影响银行业微观个体稳定性的六大效应,其中积极效应包括金融创新效应、信用体系与治理结构优化效应、溢出效应;消极效应包括投资减持效应、制度不兼容效应、特许权价值降低效应。基于国内112家银行机构的面板数据,构建实证回归模型,结果发现,外资持股比例增加能够提高引资行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和流动性,但同时也将增加运营成本、降低净资产收益率;外资银行占行业总资产比例提高对国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成本管控和盈利水平均有正面影响,但将降低非利息收入占比、限制金融
关键词:
银行业 外资引入 金融安全 个体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