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97)
2023(2588)
2022(2168)
2021(2061)
2020(1912)
2019(4058)
2018(3995)
2017(8124)
2016(4311)
2015(4727)
2014(4877)
2013(4818)
2012(4417)
2011(4005)
2010(4254)
2009(4131)
2008(4151)
2007(3592)
2006(3203)
2005(3071)
作者
(12071)
(9809)
(9692)
(9332)
(6356)
(4714)
(4604)
(3870)
(3833)
(3630)
(3498)
(3391)
(3222)
(3146)
(3144)
(3077)
(3028)
(2886)
(2815)
(2732)
(2511)
(2321)
(2279)
(2273)
(2263)
(2224)
(2169)
(2104)
(1923)
(1923)
学科
(15083)
(13910)
经济(13893)
管理(11382)
(10775)
企业(10775)
(10743)
保险(10652)
方法(7846)
数学(7237)
数学方法(7188)
(7175)
银行(7172)
(6698)
中国(6616)
(6188)
(6168)
(5734)
金融(5734)
(4700)
财务(4688)
财务管理(4676)
企业财务(4486)
各种(4348)
类型(4281)
种类(4276)
各种类型(4273)
制度(3839)
(3839)
业务(3793)
机构
大学(59741)
学院(58166)
(25090)
经济(24487)
管理(23622)
中国(21597)
理学(19041)
理学院(18854)
管理学(18588)
管理学院(18463)
研究(17115)
(16114)
(12324)
财经(12275)
(11333)
(11242)
银行(10835)
(10216)
(10184)
中心(10152)
金融(10027)
(9598)
财经大学(9465)
(9084)
人民(8618)
科学(8363)
经济学(8301)
(8241)
国人(8137)
中国人(8121)
基金
项目(34827)
科学(27702)
基金(26967)
研究(25351)
(22702)
国家(22504)
科学基金(19851)
社会(17088)
社会科(16157)
社会科学(16149)
基金项目(13639)
自然(12977)
自然科(12725)
自然科学(12721)
自然科学基金(12523)
资助(12162)
(12127)
教育(11577)
(10699)
编号(9727)
(8521)
成果(8346)
教育部(7737)
(7430)
重点(7408)
人文(7387)
(7168)
国家社会(7119)
科研(6915)
大学(6905)
期刊
(25946)
经济(25946)
研究(22736)
(19915)
金融(19915)
(13007)
中国(12623)
管理(8158)
(7978)
学报(7441)
科学(6815)
财经(6323)
大学(6251)
学学(5951)
(5159)
保险(4312)
(4312)
理论(4256)
农业(4014)
实践(3946)
(3946)
技术(3934)
财会(3763)
经济研究(3716)
教育(3346)
会计(3208)
农村(3166)
(3166)
问题(3102)
国际(3054)
共检索到98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立军  李海洋  
本文从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现实需求出发,通过理论模型分析某个银行机构产生金融风险时,存款保险基金和最后贷款人对其进行救助或处置与否的最优选择和条件,分析比较了不同情形下的中央银行救助或处置策略,为发挥好存款保险和最后贷款人职能作用、共同防控区域金融风险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丁宇飞  
在2009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世界金融风暴中,存款保险制度少有作为,国际上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实施则出现了一些新举措。而在国内,存款保险条例正在制订当中,最后贷款人制度也隐性存在。通过对两大制度的溯源及其道德风险防范机制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认为对最后贷款人制度新举措贸然的借鉴是不妥当的;并探讨了存款保险制度、最后贷款人职责的划分和协同作用的发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阿蒂夫·米安  阿米尔·苏菲  王宇  
中央银行之所以必须充当"最后贷款人",是为了避免发生银行挤兑导致的健康银行破产和支付系统崩。关于中央银行救助对象有两种观点:一是必须保护存款人和支付清算系统,但不需要对银行的长期债权人或者股东进行救助;二是考虑到银行特殊的贷款职能,必须保护银行债权人和股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诺金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为避免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及可能引发的经济问题,各国中央银行纷纷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展开救助行动。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金融运行环境更加错综复杂,系统性风险的深度和广度大大超过传统认知范围,传统的最后贷款人角色也在此次危机管理中发生了深刻变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研妮  
近期,因商业银行流动性短缺引发的央行最后贷款人救助问题又受到广泛的关注。研究央行的流动性援助对银行流动性管理上产生的激励扭曲,根据双方的博弈策略建立二者的收益模型,分析得出在不同的预期下,银行将选择不同的流动性管理策略。对模型的纠偏机制分析中得出:事前援助流动性银行是最优的,事后援助非流动性银行将是最优的;整合了银行资本信息的最后贷款人政策能减少资金的激励扭曲,并使银行的流动性选择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杜金岷  危勇  
最后贷款人思想产生伊始,其道德风险问题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着最后贷款人理论的演进,对道德风险问题的认识也不断得到发展和深化。本文对最后贷款人道德风险理论进行回顾,研究了几种主要理论的思想起源、政策内涵和实施障碍,在此基础上得出了防范最后贷款人道德风险的一些政策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莫怩  
最后贷款人制度作为金融安全网的三大支柱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我国银行业经营过程中起事中监督作用。当前,我国的最后贷款人制度仍存在最后贷款人职责不十分明确、操作的法律依据不清晰等缺陷。为了有效提高银行业危机应对能力与效率,我国需要从法律上确立明确的最后贷款人救助规则和建设性模棱两可原则,同时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何德旭  吴伯磊  
从最后贷款人概念提出至今,西方国家对最后贷款人制度的研究已经有了200多年的历史。最后贷款人制度理论随着金融市场的变迁以及各国的实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回顾了最后贷款人制度的设计原则,包括谁来充当最后贷款人、最后贷款人的制度规则以及如何防范最后贷款人引起的道德风险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若干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保罗·德·格罗韦  朱振鑫  
欧债危机爆发后,欧洲央行一直在是否充当政府债券市场最后贷款人的问题上摇摆不定。笔者认为,货币联盟中的政府债券市场存在缺陷,很容易爆发流动性危机,只有中央银行做出最后贷款人的承诺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对以通胀风险、财政影响、道德风险、白芝浩理论、法律异议为理由反对欧洲央行为政府债券市场提供最后贷款支持的声音,进行了逐一驳斥,建议:为了维护金融稳定,欧洲央行必须公开声明将在政府债券市场上坚定不移地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责。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商业银行会计制度规范与信息披露及银行监管研究》课题组  
最后贷款人政策是银行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也是银行安全网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最后贷款人的传统理论 ,讨论了该机制在化解系统风险中的作用及其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然后文章探讨了最后贷款人在现实中面临的一些挑战。最后 ,作者对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实践作了一个简要的评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厉  
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分析四种不同情况下中央银行扮演最后贷款人角色可能存在的激励目标冲突导致的政策失灵问题。首先,当中央银行集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职能为一身时,代理问题可能导致“内部角色冲突”;其次,监管职能分离后,“内部角色冲突”出现了“外部化”;第三,如果在央行独立性和监管独立性不强的情况下,会导致最后贷款人问题的实际决策权向政府的集中;第四,在预算软约束情况下,最后贷款人政策为整个金融体系提供了显性或隐性的担保,这种担保的存在又反过来加重了预算的软化,如果不加以限制,最后贷款人政策极易成为一种低效率的政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潘硕健  周清杰  陈工孟  
最后贷款人政策是银行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银行安全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最后贷款人政策中,中央银行往往面临着两难选择,即传染风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最后贷款人政策在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和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及转型经济中正接受着挑战。中国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政策明显带有传统体制的色彩,属于效率较低的粗放型管理模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汤凌霄  
国外对最后贷款人(the Lender of Last Resort,LOLR)的研究有两百余年历史,近来国内对LOLR的介绍、运用也逐渐增多,但从成本收益视角全面系统地梳理和评析的并不多见。为补这一缺陷,本文拟从成本收益角度,对LOLR的成本、收益内涵界定,LOLR的有效性,以及降低LOLR成本的制度安排予以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