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62)
2023(5389)
2022(3901)
2021(3601)
2020(2844)
2019(6625)
2018(6696)
2017(12059)
2016(6338)
2015(7442)
2014(7287)
2013(6924)
2012(6214)
2011(5419)
2010(5619)
2009(4952)
2008(5044)
2007(4505)
2006(3964)
2005(3536)
作者
(16532)
(13378)
(13171)
(12841)
(8550)
(6302)
(6182)
(5143)
(5077)
(5002)
(4659)
(4525)
(4281)
(4233)
(4109)
(4081)
(4009)
(3967)
(3965)
(3790)
(3396)
(3307)
(3195)
(3143)
(3140)
(3022)
(3012)
(2990)
(2679)
(2676)
学科
(20212)
经济(20187)
管理(18484)
(17341)
(16513)
企业(16513)
业经(8273)
中国(7515)
理论(7502)
方法(6688)
(6061)
(6060)
教育(5933)
产业(5269)
(5251)
(5099)
教学(5020)
(4657)
贸易(4652)
(4538)
地方(4397)
(4387)
财务(4371)
财务管理(4361)
(4194)
银行(4193)
(4170)
企业财务(4075)
(3935)
农业(3887)
机构
学院(86062)
大学(82639)
管理(31081)
(28600)
经济(27775)
理学(26129)
理学院(25829)
管理学(25363)
管理学院(25194)
研究(24848)
中国(19686)
(17407)
(14944)
科学(14406)
(14132)
(14126)
师范(14018)
中心(12041)
(11519)
(11497)
财经(11332)
技术(11215)
北京(11056)
师范大学(10859)
职业(10385)
研究所(10187)
(10126)
(10004)
业大(9915)
(9190)
基金
项目(53349)
研究(44300)
科学(41263)
基金(35323)
(29802)
国家(29463)
社会(26972)
社会科(25326)
社会科学(25315)
科学基金(25301)
(22301)
教育(21371)
编号(20459)
基金项目(18217)
(18135)
成果(17494)
课题(14330)
自然(14262)
自然科(13897)
自然科学(13895)
自然科学基金(13639)
资助(13334)
(12868)
项目编号(12827)
重点(12256)
(12199)
(12091)
(11379)
规划(11113)
(11055)
期刊
(36824)
经济(36824)
研究(25682)
中国(20720)
教育(18886)
(13403)
管理(12808)
学报(10920)
科学(10148)
(9514)
大学(8892)
技术(8547)
(8312)
金融(8312)
学学(7956)
业经(7589)
图书(6643)
农业(6531)
职业(6030)
经济研究(5955)
财经(5879)
(5133)
书馆(5078)
图书馆(5078)
商业(4874)
(4823)
论坛(4823)
(4454)
(4235)
问题(4113)
共检索到133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友良  
存在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印记与标志,是社会生成演进的源泉与推力。存在文化具有静态固化与动态可塑的双重属性,既是一定时期个体、家庭、社群、民族和国家固有的标识性文化,又是个体文化或群体文化之间的主次交替或强弱转化的迭代发展文化,新旧存在文化之间的独立与统一、碰撞与整合的对话关系构成存在文化传播机制。原始存在文化传播面临与算法化视频传播深度融合的范式转型,大众存在文化传播面临与分布式网络文化传播协同发展的范式转型,新旧存在文化正朝着全媒体纵深发展范式转向。存在文化传播的时代价值在于原始要素与现代要素、大众要素与分众要素的有机融合,传播者与受众、线性思维与非线性思维的叠加复合以及理性资讯、感性关系信息和算法场景信息的交互混搭。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友良  
存在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印记与标志,是社会生成演进的源泉与推力。存在文化具有静态固化与动态可塑的双重属性,既是一定时期个体、家庭、社群、民族和国家固有的标识性文化,又是个体文化或群体文化之间的主次交替或强弱转化的迭代发展文化,新旧存在文化之间的独立与统一、碰撞与整合的对话关系构成存在文化传播机制。原始存在文化传播面临与算法化视频传播深度融合的范式转型,大众存在文化传播面临与分布式网络文化传播协同发展的范式转型,新旧存在文化正朝着全媒体纵深发展范式转向。存在文化传播的时代价值在于原始要素与现代要素、大众要素与分众要素的有机融合,传播者与受众、线性思维与非线性思维的叠加复合以及理性资讯、感性关系信息和算法场景信息的交互混搭。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德霖  
文章分析研究了消费时代电视体育传播的机制与措施,经过分析研究得出电视体育是当代生活以及商业利益被动式的拟态狂欢;电视体育栏目的主要宗旨是以快乐的形式为原则;电视体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也较为新鲜,因此能够使观众的感官受到强烈的刺激,从而喜欢上电视体育栏目。为了使电视体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它在制作过程中相当不容易也不轻松。文章就目前消费时代电视体育传播的范式进行了陈述。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石晶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作为两种不同范式的经济学理论,由于各自所代表的阶级性、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在假设前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结论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理论阐释。对这两种范式经济学理论进行深层的比较分析,可以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提供具有理论价值的范式基础。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石晶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作为两种不同范式的经济学理论,由于各自所代表的阶级性、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在假设前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结论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理论阐释。对这两种范式经济学理论进行深层的比较分析,可以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提供具有理论价值的范式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袁云  
随着绝对贫困的消除,我国正式进入了“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成为贫困存在的新形态。农村相对贫困治理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选择、阻断返贫致贫的必然要求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必要前提。但是,当前农村相对贫困治理面临着识别难度大、持续增收能力弱和贫困维度广等现实困境,这也意味着农村相对贫困治理将是一项长期性任务。为此,构建精准识别机制、稳定增收机制和多重保障机制,成为优化相对贫困治理体系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庆振  
计算广告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在当前新旧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符合媒介融合时代的精准定制传播需求。计算广告学的核心精髓是实现广告、语境和消费者的精准匹配,大数据技术和双向互动平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两大基础支柱。现阶段,计算广告引发了定制化推荐、融合化传播、智能化调整、程序化购买等与传统广告传播业态截然不同的新模式。未来,计算广告学将会带来整个广告产业链的巨大变革,它也提出了对复合型计算广告人才的强烈需求。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潘亚莉  李良玉  
文献传播形式和学术研究范式的变革之间存在某种复杂的关系,对这方面的研究涉及文献学、传播学、历史学和学术史等诸多领域。从金石时代的个体传播、印刷时代的小众传播、媒体时代的大众传播,直到当下网络时代的全民传播,是一个悠久的、叠加的、递进的发展进程。伴随这一进程,学术研究范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研究这些过程和变化对把握网络和自媒体时代学术研究的特点和新趋向具有启发性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宝存  杨尊伟  
大数据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将引发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在大数据时代,科学研究具有全样本性、注重效率、注重因果和相关的复杂性等特征。传统的比较教育研究范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势在必行。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不仅要深度挖掘现有的教育数据资源,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收集数据资料,确立清晰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而且要重视理论创新和对知识的原创性贡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立保  
数智时代是摆在全世界面前的新起点。这不仅是一场认知与思维的革命,更是一场脱胎换骨的系统变革与能力升级。202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中指出,数字技术具有巨大的变革潜力,但我们尚未研究清楚如何发挥其潜能。数字技术引起的新变化将给教育带来重大影响,数智时代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颠覆性数字技术变革将推动大学治理的范式转换。在范式转换过程中,我们既要依据大学发展自身规律重新审视已有的大学治理模式,明确需要坚持的核心价值,也要推动大学治理不断创新以适应数智时代的变化趋势。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曹秀芬  江书平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校园硬件条件得到极大发展,但作为"软件"方面的校园文化建设却往往被忽视。为了弘扬先进文化,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对校史文化的内涵进行思考的基础上,分析了校史文化的教育特点,对校史文化的存史、文化和教育功能进行了阐述,对校史文化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评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立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围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这一主题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继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不仅如此,在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习近平还系统地梳理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华和合文化历史脉络,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等四个方面阐发了中华和合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将中华和合文化运用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传承、弘扬和发展了中华和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沈静  韩雨坤  胡姿娆  
系列纪录片《人生一串》的“烟火气”审美打破了以往美食符码认同范式,在空间层面表现为烟火人间的他者化,在视听层面表现为平民语态的具象化,在意境层面表现为日常情态的景观化。《人生一串》采取平实化叙事与独特的视角,凸显了“人”的主体地位,建构了后“舌尖”时代崭新的符码认同。《人生一串》秉持新媒体运营理念,采取独播与定制的一元传播模式、巨量反馈与互动的弹幕形态、引发话题与热度的跨平台运作,实现了传播模式的创新。《人生一串》为我国后续纪录片创作带来一定的创新启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沈静  韩雨坤  胡姿娆  
系列纪录片《人生一串》的“烟火气”审美打破了以往美食符码认同范式,在空间层面表现为烟火人间的他者化,在视听层面表现为平民语态的具象化,在意境层面表现为日常情态的景观化。《人生一串》采取平实化叙事与独特的视角,凸显了“人”的主体地位,建构了后“舌尖”时代崭新的符码认同。《人生一串》秉持新媒体运营理念,采取独播与定制的一元传播模式、巨量反馈与互动的弹幕形态、引发话题与热度的跨平台运作,实现了传播模式的创新。《人生一串》为我国后续纪录片创作带来一定的创新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佳讯  丁玎  
本文以整合营销传播范式下的西方广告公司组织机构变革问题为切入点 ,探讨了西方国家广告业变革的内外背景和其对组织机构变革的重大影响力 ,同时介绍了西方广告公司发展整合组织机构的五种模式和主要途径 ,以期对我国广告公司组织模式的变革和发展有所启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