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7)
2023(12192)
2022(9758)
2021(8687)
2020(7025)
2019(15643)
2018(15361)
2017(29722)
2016(16358)
2015(18340)
2014(18350)
2013(17666)
2012(16118)
2011(14425)
2010(14872)
2009(14108)
2008(14227)
2007(13059)
2006(11996)
2005(11256)
作者
(45711)
(38237)
(37861)
(36486)
(24589)
(18013)
(17321)
(14544)
(14480)
(13985)
(13190)
(12654)
(12459)
(12258)
(12113)
(11750)
(11426)
(11239)
(11099)
(10947)
(9770)
(9360)
(9315)
(8678)
(8658)
(8637)
(8613)
(8533)
(7651)
(7496)
学科
(64372)
经济(64279)
管理(57095)
(53746)
(45263)
企业(45263)
(21673)
(21345)
中国(21312)
方法(21037)
(19667)
业经(18050)
数学(17346)
数学方法(17103)
地方(14176)
(14025)
农业(13769)
(13477)
(13193)
贸易(13181)
(13088)
财务(13041)
财务管理(13009)
(12894)
(12853)
银行(12839)
企业财务(12362)
(12291)
(11363)
金融(11361)
机构
学院(234866)
大学(232905)
(100936)
经济(98741)
管理(90447)
研究(80635)
理学(76607)
理学院(75836)
管理学(74766)
管理学院(74294)
中国(62344)
(52535)
(48709)
科学(44174)
财经(39764)
(39161)
(38469)
中心(36771)
(35876)
研究所(34633)
(34597)
经济学(30787)
北京(30662)
(30257)
师范(30018)
业大(29753)
(29715)
(29663)
财经大学(29075)
经济学院(27502)
基金
项目(148058)
科学(118398)
研究(114027)
基金(107668)
(91963)
国家(91145)
科学基金(79364)
社会(74651)
社会科(70831)
社会科学(70817)
(57684)
基金项目(55323)
教育(52691)
自然(48231)
(47652)
自然科(47119)
自然科学(47111)
编号(46919)
自然科学基金(46303)
资助(43460)
成果(39919)
(33820)
(33634)
重点(33612)
课题(33582)
(32724)
国家社会(31088)
(30889)
(30312)
教育部(29586)
期刊
(121274)
经济(121274)
研究(77261)
中国(51619)
(42059)
管理(37465)
(33654)
科学(30393)
学报(30032)
教育(28796)
(27185)
金融(27185)
大学(24489)
学学(22839)
农业(22131)
业经(20605)
技术(20381)
财经(20303)
经济研究(19487)
(17485)
问题(15783)
(13287)
现代(11779)
国际(11669)
(11274)
世界(11002)
技术经济(10960)
商业(10755)
(10595)
论坛(10595)
共检索到372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咏梅  杨如益  
文章对存在垂直质量差异的制造商的定制化策略选择进行博弈分析。发现产品质量差异会影响制造商的定制化策略选择,具有质量优势的制造商更倾向于选择定制化策略,但对定制化水平的选择影响不大。当制造商间垂直质量差异较小时,无论定制化固定成本多高,两制造商都不会选择定制化策略。当制造商间垂直质量差异较大时,如果定制化固定成本较低,两制造商都会选择定制化策略,并提供相同的适中的定制化水平;如果定制化固定成本中等,只有具有质量优势的制造商才会选择定制化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咏梅  杨如益  
文章对存在垂直质量差异的制造商的定制化策略选择进行博弈分析。发现产品质量差异会影响制造商的定制化策略选择,具有质量优势的制造商更倾向于选择定制化策略,但对定制化水平的选择影响不大。当制造商间垂直质量差异较小时,无论定制化固定成本多高,两制造商都不会选择定制化策略。当制造商间垂直质量差异较大时,如果定制化固定成本较低,两制造商都会选择定制化策略,并提供相同的适中的定制化水平;如果定制化固定成本中等,只有具有质量优势的制造商才会选择定制化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聂佳佳  王琦君  李增禄  
为了探究存在推介情形下制造商的销售渠道选择问题,建立了直销模式、推介模式以及混合模式的三种供应链模型,运用逆向归纳法得到了三种模式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均衡定价、销量以及利润。研究发现:如果零售渠道与直销渠道之间的替代性较大,直销成本较小或利润分享比例较小时,制造商应该采用直销模式;直销成本较大或利润分享比例较大时,制造商应该采用推介模式。如果直销渠道与零售渠道的替代性较小,则应该采用两渠道都有的混合模式。此外,如果制造商采用混合模式,则可以战略性地提高直销价格,以此迫使消费者转向网上零售商,此时直销成本的增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咏梅  杨如益  范辰  
利用环型城市模型对单制造商和单零售商的两级供应链进行建模,探究考虑产品多样性下制造商增设在线定制渠道的市场条件,并比较不同博弈主导结构下相应结论的差异。研究发现无论标准产品多样性成本和消费者在线渠道接受度的高低,制造商都有可能会增设在线定制渠道,此策略能实现帕累托改进,但可能会加强双重边际化效应;不同博弈主导结构下增设在线定制渠道的条件不同,零售商主导下制造商选择定制化策略的动机更强烈,而且博弈的主导者不一定绝对占优。通过数值分析发现制造商选择在线定制策略的动机随额外定制成本和消费者在线定制渠道接受度的增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咏梅  杨如益  范辰  
利用环型城市模型对单制造商和单零售商的两级供应链进行建模,探究考虑产品多样性下制造商增设在线定制渠道的市场条件,并比较不同博弈主导结构下相应结论的差异。研究发现无论标准产品多样性成本和消费者在线渠道接受度的高低,制造商都有可能会增设在线定制渠道,此策略能实现帕累托改进,但可能会加强双重边际化效应;不同博弈主导结构下增设在线定制渠道的条件不同,零售商主导下制造商选择定制化策略的动机更强烈,而且博弈的主导者不一定绝对占优。通过数值分析发现制造商选择在线定制策略的动机随额外定制成本和消费者在线定制渠道接受度的增大而减弱;而随传统渠道边际销售成本和消费者不匹配成本的增大而加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琦  刘洋  樊治平  李爽  
本文针对制造商在传统零售渠道和线上网络渠道同时销售标准产品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开放线上定制策略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圆形市场模型完成市场划分;其次,在制造商不开放线上定制策略和开放线上定制策略两种情况下分别构建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最大化模型,得到了两种情况下的市场均衡结果。通过分析和比较两种情况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结果发现,当标准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较大且开放线上定制策略的成本较小时,制造商应该开放线上定制策略;制造商开放线上定制策略后,会使标准产品的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增加,并削弱零售商的利润;定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越高,制造商开放定制产品的动机越小;消费者对标准产品的适应成本越高,制造商开放定制产品的动机越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光华  金亮  
为研究降低成本对质量差异化竞争制造商市场入侵的影响问题,建立消费者效用函数,构建在位制造商、入侵制造商以及零售商之间的多方博弈模型,进而分析在位制造商降低成本技术投资的价值,以及市场入侵、降低成本等对系统均衡和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在位制造商降低成本不能阻止入侵制造商进入市场,但在位制造商仍会有动机通过技术投资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这能增大入侵制造商进入市场的难度,并提升其自身利润水平以及市场占有率;同时,降低成本会使两种产品的价格均降低,价格竞争加剧;不管在位制造商是否选择降低成本技术投资,市场入侵总是会使在位制造商选择低价策略,获得的利润减少,而零售商选择低价策略能获得更多利润;最后,降低成本和市场入侵均能激励更多支付意愿较低的消费者购买产品,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福利;然而,购买高质量产品的消费者福利不一定更高,这取决于两种产品的质量差异化程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潘新宇  赵道致  吴成霞  
关键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福象  
文章在分析制造业垂直分离动因的基础上,解析了垂直分离与贸易一体化两个重要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了若干假说,并运用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及长三角的垂直分离程度进行了测算,最后以江苏为例,对垂直分离的相关性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支持了假说,贸易一体化及其派生变量资本化指数、行业外向度对垂直分离具有较高的解释能力,能解释垂直分离的变量还有交易费用和行业特性等。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廖治通  
消费者不仅在意产品的功能,还在意交易中的公平性,因此研究了消费者公平关切对制造商渠道选择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单渠道和双渠道供应链决策模型,通过逆向归纳法,得出不同渠道选择策略下制造商和零售商最优利润。研究发现:消费者公平关切下,渠道间竞争适中或激烈时制造商均不开通直销渠道。制造商在渠道间竞争较弱时主动开通直销渠道,并且开通直销渠道并非总是使得零售商利润受损。渠道间竞争适中时,直销渠道的开通有利于增加零售商利润。渠道间竞争较弱或适中时,直销渠道总是增加整个供应链利润。渠道间竞争激烈时,直销渠道对所有供应链成员造成损失。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秋香   吉慧敏   黄毅敏   齐二石  
考虑由制造商、大小型零售商和消费者组成的三级供应链,制造商通过大型零售商订单推断出市场需求状态并决策是否进行渠道入侵及信息泄露,由此构建制造商与零售商的四种博弈模型,研究制造商最优策略选择及对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商是否直销渠道入侵与销售成本大小和产品市场需求状态有关,制造商是否泄露信息与其是否直销渠道入侵和高市场先验概率有关;大型零售商订单量均值会影响制造商信息泄露决策;制造商信息泄露对小型零售商并不总是有利的。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述  刘盾  聂佳佳  
文章研究了零售商不同信息分享模式(不分享:NI,分享:I)对制造商生产决策(只生产普通产品:N,同时生产普通产品和低碳产品:L)的影响,建立了四种策略组合(NI-N、NI-L、I-N、I-L)的供应链模型,分析了供应链各成员的最优决策,并考察了各策略下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大小。研究发现:1)若生产单位低碳产品增加成本较小,无论零售商信息分享与否,制造商都会生产低碳产品。2)无论消费者对低碳产品偏好度如何,零售商都有动机分享其私有需求信息,且随着消费者对低碳产品偏好度减小,零售商愿意分享需求信息的概率逐渐增加。3)博弈均衡策略受到普通产品生产成本、生产单位低碳产品增加成本和消费者异质性三种参数共同影响,且随着普通产品生产成本和生产单位低碳产品增加成本分别增加和减小时,博弈均衡为NI-L的策略会逐渐转移为I-L策略。4)当市场不确定性需求增加时,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也随之增加。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郭强  柳娟  应松宝  聂佳佳  
研究了碳配额交易政策下制造商对普通产品和低碳产品的定价和技术选择策略问题。无碳配额约束下,低碳产品最优定价总是高于普通产品。有碳配额约束下,建立了一个基于碳配额交易的制造商产品定价模型,给出了普通产品和低碳产品不同碳交易价格下的最优定价和利润,并对均衡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碳交易价格下的产品最优定价存在差异,低碳产品定价和利润不一定总高于普通产品。最后,运用产品总碳排放量对环境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低碳产品不一定比普通产品对环境更友好,其与碳交易价格相关。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桐远   孙康佳   王先甲   陈振颂   何鹏  
在由制造商、零售商和平台商组成的线上零售供应链中,考虑下游零售商和平台商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关系,研究了渠道初始市场需求不对称对制造商合作策略选择的影响。运用博弈方法从制造商的视角分别构建了不合作、与零售商合作、与平台商合作三种策略模型。在此基础上,首先,以不合作模型为基准,分析了制造商是否有动机与下游成员合作;然后,比较了不同策略下的合作动机大小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制造商与零售商、平台商均有合作的动机。然而,其合作动机大小与佣金费率以及渠道初始市场需求比率有关。当佣金费率较低且初始市场需求比率较大时,制造商更倾向与零售商合作;否则,其与平台商合作动机更大。有趣的是,制造商与零售商(平台商)合作并非总是损害平台商(零售商)的利润。当佣金费率满足一定条件时,若初始市场需求比率较大,则平台商(零售商)可以从制造商与零售商(平台商)的合作中获益。最后,讨论了数量竞争和平台商为领导者两种情形下制造商的合作策略选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梁力军   袁苗苗   孙玉璇  
作为供应链条上的关键节点,制造商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之间在“四流”方面有着紧密关联,其供应链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内、外部等多重因素影响,加之供应中断风险的突发性和多样性,一旦发生供应中断则将会对制造商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故研究供应不确定条件下制造商企业的采购应对行为至关重要。基于制造商企业视角,将与其关联度最紧密的一、二级供应商企业作为供应对象,构建模拟供应不确定条件下制造商企业采购应对模式的数学推导模型,运用统计工具绘制出推导结果,并对相关参数进行全面的敏感性分析,然后通过数值分析研究市场价格的敏感性、供应商企业配件合格率等因素对制造商企业采购策略产生的影响,最后为供应中断条件下如何提升供应链结构的稳定性提供相应的建议。通过该研究,以期实现在供应不确定条件下制造商企业最大的期望利润,以及解决因采购策略不当所引起的经济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