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70)
- 2023(6137)
- 2022(5234)
- 2021(4830)
- 2020(3942)
- 2019(8684)
- 2018(8677)
- 2017(16570)
- 2016(8646)
- 2015(9497)
- 2014(9151)
- 2013(8853)
- 2012(7735)
- 2011(7042)
- 2010(7162)
- 2009(6817)
- 2008(6547)
- 2007(5794)
- 2006(5147)
- 2005(4622)
- 学科
- 济(34151)
- 经济(34109)
- 业(27978)
- 管理(26959)
- 企(22303)
- 企业(22303)
- 方法(15804)
- 财(14668)
- 数学(12763)
- 数学方法(12621)
- 农(11969)
- 收入(9550)
- 中国(9146)
- 农业(8835)
- 业经(8545)
- 理论(7740)
- 务(7525)
- 财务(7509)
- 财务管理(7498)
- 企业财务(7187)
- 制(6967)
- 贸(6761)
- 贸易(6757)
- 学(6633)
- 易(6497)
- 银(6013)
- 银行(6011)
- 行(5767)
- 融(5408)
- 金融(5407)
- 机构
- 学院(123245)
- 大学(120442)
- 济(52244)
- 经济(51277)
- 管理(48007)
- 理学(41979)
- 理学院(41642)
- 管理学(40952)
- 管理学院(40752)
- 研究(35575)
- 中国(27900)
- 财(26304)
- 京(23396)
- 财经(20973)
- 科学(19986)
- 经(19039)
- 江(16970)
- 经济学(16711)
- 所(16702)
- 中心(16351)
- 范(15868)
- 师范(15754)
- 财经大学(15654)
- 农(15332)
- 研究所(14949)
- 经济学院(14911)
- 业大(14821)
- 北京(14394)
- 州(14235)
- 商学(14179)
- 基金
- 项目(78762)
- 科学(63115)
- 研究(60187)
- 基金(58076)
- 家(49136)
- 国家(48668)
- 科学基金(43017)
- 社会(39989)
- 社会科(37852)
- 社会科学(37847)
- 省(30602)
- 基金项目(29917)
- 教育(28647)
- 自然(26401)
- 自然科(25829)
- 自然科学(25824)
- 编号(25737)
- 自然科学基金(25354)
- 划(24775)
- 资助(23748)
- 成果(20440)
- 部(17640)
- 重点(17323)
- 课题(16954)
- 创(16529)
- 国家社会(16518)
- 发(16368)
- 教育部(16018)
- 人文(15929)
- 项目编号(15877)
共检索到176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永远 王春雷
西方经济学消费者选择理论在研究消费者决策问题时,一个基本的假设就是消费者收入全部用来购买商品,没有剩余收入。对剩余收入的忽视,导致了传统理论研究对象及其结论的特殊化。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将剩余收入引入消费者决策过程,用来代表消费者商品消费以外的其它选择,对传统理论加以拓展,使理论更加贴近现实,同时避免了传统理论数学分析的一些缪误。
关键词:
消费者选择理论 剩余收入 特殊化 拓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冰 申其辉
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是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工具。所谓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种商品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尽管消费者剩余理论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对它却一直存在着争论。一、消费者剩余理论的提出法国工程师Jules Dupuit首先在1844年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观点,后来马歇尔将它正式称为"消费者剩余"。 1.Ddupuit的主要观点。Dupuit的消费者剩余思想主要来源于他对当时公共部门融投资问题的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惠雄
既定收入条件下消费者如何决定自己的支出水平以导向效用均衡?这一问题在现有消费者均衡理论中一直悬而未决。此问题的解决关系消费者均衡理论对消费者真实思维与决策过程的反映以及宏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融合。本文认为,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存在"花多少"钱为效用最大与"如何花"钱为效用最大两个具有先后决策程序差异的不同消费者均衡问题。现有理论忽略了前一个均衡条件,导致理论假说与消费者行为事实不符且必要条件缺损。本文突破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同质收入假说局限,在消费者均衡条件中分离出一个包容收入异质性的"支出均衡"条件,弥补了传统消费者均衡的一个重要理论缺陷。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消费者支出均衡是消费者均衡决策中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忻昌
对消费者剩余认识上的拓展及其应用分析王忻昌一、关于消费者剩余的概念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消费理论认为边际效用价值论是消费者支付商品价格的依据,即消费者对不同数量的商品,愿意支付不同的价格。对购进数量较少边际效用较高的商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高。反之则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晓峰 张洁颖
比较优势理论自提出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国进行国际贸易,获取经济利益,推行贸易自由化的核心理论,主流经济学将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各国参与世界分工的理论基础。但是现实中一国在存在劳动力供给剩余的条件下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却未取得经济的进步与增长,从而引发对该理论有效性的争论。本文试图在分析劳动供给剩余条件下比较优势理论对一国国际贸易的影响,提出在劳动供给剩余条件下,比较优势理论与一定的保护贸易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明
在现实生活中,商品在实物上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一般都是不可分割的,只能以整数单位被选择或购买,这就使得随着价格的逐渐变化,消费者的最优选择轨迹是由一系列所对应的商品数量恰为整数的垂直线段所组成。同时,在商品只能以整数单位被选择或购买的条件下,由于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或购买量不是过少就是过多,因此就会导致福利的损失。文章基于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对商品不可分割条件下价格变化时的消费者选择及其福利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相应的福利损失。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赐胜 李宏
本文通过对消费者剩余理论的经济分析,揭示了商品(或服务)的价值构成及无差别曲线与商品(或服务)品质的关系,并运用该理论提出了道路运输企业应如何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制定企业的市场发展战略。
关键词:
消费者剩余 道路运输企业 市场发展 应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孙锐 冯梅 杨新涯
以消费者剩余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从经济学角度对图书馆的使用价值进行分析,发现善用多用图书馆的大学生能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
关键词:
图书馆 消费者剩余 使用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平
本文将消费者剩余理论作为量化分析工具,深入研究顾客让渡价值中的顾客购买利益和货币成本通过需求量和需求变动影响消费者决策行为的程度,进而提出顾客让渡价值中所引申的给企业当前竞争战略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消费者剩余 顾客让渡价值 战略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志宁 黄志军
文章运用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剩余”理论对市场营销的本质与策略进行了一些探讨,旨在说明市场营销的成功关键在于企业是否立足于创造更多的消费者剩余来制订营销的手段与策略。企业只有不断创造消费者剩余,才能最终取得营销的成功。
关键词:
消费者剩余 价格 需求 市场营销 品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宜苗
随着由制造商驱动的市场和分销商驱动的市场向交互式市场演变,消费领域也经历着一场革命,逐渐进入理性消费和感性消费并存,并以感性消费为主的阶段。企业要适应这种变化,不断进行营销管理变革,即从营销任务、营销观念、营销对象、营销组织、营销方式、营销运行和营销组合策略等方面入手,进行全方位的营销变革。
关键词:
交互式市场 感性消费 营销对策 营销变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万卫红
网络营销的产生不仅深远地影响着传统营销方式进而对传统商业运作和企业经营理念造成强烈的冲击,对消费者长期积淀的消费观念、消费智慧、消费能力也同样构成了严峻的挑战。网络营销条件下的消费者培育势在必行,它涉及消费知识的更新、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心理的调适、消费技能的训练等方方面面,我们应通过国民消费教育体系、企业网络营销服务体系、消费者自我完善的“充电”体系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来引导消费、推动网络营销事业的繁荣。
关键词:
网络营销 网络消费 消费者培育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司金銮
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权益新探司金銮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认为,从分析探究权益主体和权益关系入手,进一步探讨消费者权益的本质及其实现策略十分必要。一、权益主体权益主体是指承担权益关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龚志民 向洪金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处于信息劣势的消费者利益往往难以得到保障。因此,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加强消费教育,通过消费教育减少信息不对称。同时,诚信机制和法律制度建设也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最重要的途径,政府在保护消费者利益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晓星 杨悦
在购买金融服务产品的过程中,消费者处于信息的弱势地位。文章结合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经验借鉴 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