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00)
- 2023(6946)
- 2022(5684)
- 2021(5438)
- 2020(4180)
- 2019(9218)
- 2018(9030)
- 2017(16001)
- 2016(9468)
- 2015(10798)
- 2014(10877)
- 2013(10135)
- 2012(9714)
- 2011(8934)
- 2010(9322)
- 2009(8455)
- 2008(8716)
- 2007(8206)
- 2006(7426)
- 2005(6528)
- 学科
- 济(37342)
- 经济(37303)
- 管理(22029)
- 业(18187)
- 企(13949)
- 企业(13949)
- 方法(12021)
- 地方(12015)
- 中国(11309)
- 农(11292)
- 学(11024)
- 数学(9763)
- 数学方法(9501)
- 理论(9055)
- 教育(8722)
- 业经(8272)
- 农业(7626)
- 地方经济(7565)
- 教学(6968)
- 制(6644)
- 财(6284)
- 环境(6052)
- 和(5989)
- 融(5658)
- 金融(5655)
- 贸(5563)
- 贸易(5559)
- 发(5412)
- 银(5359)
- 银行(5332)
- 机构
- 学院(138850)
- 大学(137039)
- 研究(51914)
- 济(46658)
- 经济(45324)
- 管理(42898)
- 中国(36911)
- 理学(36312)
- 科学(35777)
- 理学院(35694)
- 管理学(34604)
- 管理学院(34356)
- 京(30276)
- 所(28223)
- 农(27117)
- 研究所(25905)
- 范(23517)
- 江(23377)
- 师范(23250)
- 中心(22687)
- 业大(21980)
- 财(21664)
- 农业(21527)
- 院(19066)
- 北京(19038)
- 技术(18924)
- 州(18779)
- 师范大学(18468)
- 财经(17064)
- 省(16742)
- 基金
- 项目(91279)
- 科学(70159)
- 研究(67354)
- 基金(61761)
- 家(55328)
- 国家(54824)
- 科学基金(44767)
- 社会(39767)
- 省(38308)
- 社会科(37216)
- 社会科学(37205)
- 教育(33171)
- 划(32581)
- 基金项目(32061)
- 编号(28660)
- 自然(28443)
- 自然科(27743)
- 自然科学(27729)
- 自然科学基金(27172)
- 资助(24947)
- 成果(24816)
- 重点(22211)
- 课题(22182)
- 发(21348)
- 部(19059)
- 创(18871)
- 年(18525)
- 创新(17652)
- 计划(17284)
- 性(16962)
共检索到215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夏永庚
尼采从对基督教以及上帝的批判着手,开始了人的再发现与再解放之旅。之后,海德格尔和萨特的思想一脉相承,建构出自主、自由、自为、自我生成的具有独特个体差异的人的形象。文章从学校教育目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角色和学校氛围五个方面探讨了存在主义这种人格形象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
存在主义 人 培育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阳
师生关系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现象。从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的视角看,当下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异化,原因包括研究生教育宗旨存在偏差、导师素质参差不齐、研究生生源质量下降等。构建亲密、和谐、良性的师生关系,应当制定以育人为本的研究生教育目标,着力提升导师的师德修养,改变对导师的评价制度,并引入对研究生的淘汰机制。
关键词:
存在主义 研究生教育 师生关系 淘汰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亮在《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撰文,文章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视域反思了职业教育的问题,并提出变革职业教育的策略。存在主义哲学中的"存在"指人的"自我"存在,也就是作为意志或行动主体的个人的存在。它突出了人的主体价值和人的地位,视自由、选择为人的权利,并将责任上升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高度。目前职业教育中存在主义缺失严重,主要体现在四方面:1.职校生被物化了,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覃泽宇 孙杰远
共生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技术、人与文化等主体或要素在特定系统中存在的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的关系。中国人古时在与自然界的交互中早将共生视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基因延续至今,而“symbiosis(共生)”成为西方学术话语并传播开来也不过一百多年。探讨共生的内涵,需要追溯至甲骨文中的“共”与“生”和西方的“共生”词源。借助范畴逻辑对共生的范畴体系进行推演,是促进共生完成现代化蜕变的必由之路。共生素养是指人作为共生主体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技术、人与文化等相互依存的共生属性的认识能力,以及对主体之间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的共生关系的实践能力。中小学生共生素养的培育,需要从设计学生共生素养的培育目标、开发共通融合的共生校本课程、实施师生共同成长的共生教学、构建和谐的学校共生文化场域等四个方面来进行。
关键词:
共生 共生素养 中小学生 共生范畴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潇
文章分析了职业素养和航海职业素养培养现状,阐述了"责任、诚信、成才"三项教育及对于航海职业素养培育的意义,构建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模型,提出了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内容和途径。
关键词:
责任、诚信、成才 航海职业素养 培育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杜义飞 潘琼 王建刚 李蓉
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使得组织面对的不确定性和矛盾变得更加突出,事物为什么以及如何可以在动态复杂的条件下实现潜在的释放?发现更合适的方法去研究这样的问题成为必要。我们认为,矛盾与悖论贯穿于事物的整个发展过程,而事件构成了事物存在展开的过程与情景。我们持续探索一种事件路径分析方法,该方法以整体的组织事件为线索,从事物整体过程中的事件解析出矛盾的维度,进而呈现事件数据所隐含的过程路径,以发现事物演变的潜在过程规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丹妮 曾育松
教育情怀是新时代师范生从教的核心素养和精神信仰,生命教育是师范生教育情怀的孵化器。在生命教育课程的引领下培育师范生教育情怀,要推进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师德伦理教育相结合,与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相融合,并将其渗透到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中。
关键词:
教育情怀 师范生 生命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鲍育育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综合体现,是大学核心竞争力所在。依据当前高职文化建设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精神势在必行。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既要体现学术类大学精神的共性内涵,又要依据高职文化的特征体现其自身特色;强调了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精神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阐述了基于校本文化资源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培育路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曾天山
职业素养是成人之本、立业之基,堪称无用之大用的“软技能”,是职场成功的第一力量,既是影响职校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员工胜任力的职业标准,决定职场发展和人生高度,成为企业超越知识与技术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技术进步带来的产业升级,在对劳动者体能、知识、技能要求有所降低的同时,对其职业素养要求却不断提升,技能转型推动劳动者终身学习,从传统社会注重“做事先做人”到现代社会强调“职业素养影响一生成就”,与职校“重技能轻素养”现状不相匹配。为此,职业教育要由重“一技之长”转变为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在传承“工匠精神”的基础上提升综合素质,把职业素养教育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体系上中专本整体构建;内容上伴随职业生涯与时俱进;途径上渗入行规企业文化,有效沟通学校生活和工作世界;方法上职业素养与技能学习融合,学思践悟技能文明,以良好的职业素养让职校生化茧成蝶,成为高素质技能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国雄
中国正处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关键时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是核心。文章分析了工匠精神内涵,认为当前高职院校存在社会价值导向异化、办学理念重技轻人、重理论轻实践三方面工匠精神的缺失现状,并对此提出了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健全工匠制度体系、侧重思政培育路径、强化专业培育路径、打造校园文化培育路径、搭建产教融合培育路径、构建行业特色化培育路径等对策。
关键词:
工匠精神 中国智造 高职院校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徐锋华 李健
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其实施必须合乎应然性的要求。公共生活领域规则规范要求的设定是前提;规则规范的灌输与确信是决定性的要件;规则规范运用能力的训练是必经的环节;惩戒与激励并举则是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
公共精神培育 规则规范 保障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余闻婧
本文基于对教学方法是工具的反思,提出转变研究教学方法的问题域,转向存在主义视域下教学方法与教师关系的分析。从发生学的角度探讨教学方法因教师而在教学中的存在基础。从过程学的角度探讨教学方法形成过程的展开以及对教师自身的显现,揭示教学方法和教师在教学中的存在本质。进而得出教学方法即教师的结论。
关键词:
教学方法 教师 关系 存在主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柳钦
区域核心竞争力可以看作是区域竞争力的深入,区域竞争力是竞争的延伸。文章梳理了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阐述了区域竞争力的特征和维度,提出了培育区域竞争力的路径: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塑造和弘扬区域品牌,构建和利用知识联盟,推进和深化区域创新,等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佳希
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乡村人才的支持,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主体,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重要因素,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面临着培育对象、培育主体、培育政策以及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应该通过增能突出其主体地位、创新资金投入机制、构建科学的培育体系、建立激励机制、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等路径进行优化,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制约因素 优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义
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农村、农业、农民的现代化,其中农民的现代化是关键所在。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应担负起乡村产业振兴的主导者、现代生活方式的引领者、现代农业科技的使用者和农村民主自治的实践者等多重职能,且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也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不过,虽然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集中体现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制度和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因而研究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内涵 价值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