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3)
- 2023(257)
- 2022(212)
- 2021(200)
- 2020(167)
- 2019(369)
- 2018(353)
- 2017(595)
- 2016(430)
- 2015(474)
- 2014(458)
- 2013(441)
- 2012(412)
- 2011(409)
- 2010(434)
- 2009(393)
- 2008(353)
- 2007(382)
- 2006(328)
- 2005(279)
- 学科
- 学(745)
- 教育(733)
- 济(639)
- 经济(631)
- 管理(534)
- 农(484)
- 业(478)
- 思想(464)
- 政治(460)
- 思想政治(414)
- 政治教育(414)
- 治教(414)
- 德育(398)
- 生活(379)
- 水产(372)
- 企(367)
- 企业(367)
- 动物(342)
- 方法(316)
- 社会(306)
- 动物学(296)
- 中国(242)
- 理论(230)
- 工作(227)
- 农业(223)
- 数学(220)
- 数学方法(213)
- 业经(191)
- 和(188)
- 物(173)
- 机构
- 大学(6039)
- 学院(5684)
- 研究(2482)
- 科学(2092)
- 中国(1614)
- 农(1608)
- 所(1529)
- 研究所(1464)
- 管理(1346)
- 范(1313)
- 师范(1291)
- 济(1269)
- 农业(1265)
- 京(1241)
- 经济(1210)
- 理学(1197)
- 理学院(1159)
- 教育(1131)
- 业大(1127)
- 师范大学(1112)
- 管理学(1087)
- 管理学院(1082)
- 室(1079)
- 江(1008)
- 实验(982)
- 省(966)
- 院(952)
- 实验室(942)
- 重点(931)
- 中心(923)
共检索到8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树勤 杨学坤
孔子强调从"文"和"质"统一的角度理解人,把孝悌的本源性情感这种人最切近日常生活情感看作道德养成的根基。孔子把"孝"的概念和"德"、"仁"、"礼"统一了起来,并以"孝"为德之本、礼之本和行仁之本,强调只有立足内在孝德本性的修养才能成就人。
关键词:
道德养成 生活根基 孔子 孝
[期刊] 求索
[作者]
吴天明
古代经师和现代学者都认为,孔子的道德主线和学问主线都是"仁"。这是很大的误解。从学理上讲,道德是人生理想和政治理想,学问则是知识体系和创造能力,二者本非一事,不可能用同一条主线贯穿。根据孔子自己的论述,其道德和学问也不是一条主线,而是两条主线:道德主线是"仁",学问主线则是"礼"。道德主线,孔子跟曾参讲得很明白;学问主线,孔子自己﹑弟子颜回﹑齐人晏婴﹑鲁人孟僖子和汉初司马谈都有十分清晰的论述,而且可用《论语》《左传》等经典文献来验证。可见孔学不仅是仁学,也是礼学。
关键词:
孔子 道德学问 论语 仁 礼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连起
我于孔子,自认为是他的一个远年弟子。虽然没正式给这位曲阜老头儿拜过师,窃以为私淑可也,想必先生不会嗔怪。老头儿出身贫寒,我也出身贫寒。老头儿年少时酷爱读书,我也是。更有趣的是,老头儿曾是"孔会计",而我一直做会计到现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学通
(一)孔子传略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年73岁。他是商代后裔宋国公族的大夫之后,上代因宋国内战避乱来到鲁国,就做了鲁国人。父亲作过鲁国的鄹邑宰。幼年时相当贫贱,他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但仍保持着低级贵族“士”的地位。他非常好学,也是非常博学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文全 冯碧瑛
儒家学说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教育的主流,与孔子对老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借鉴与弘扬是分不开的。以《论语》和《道德经》为依据发现,孔子在儒家德育思想方面的诸多主张借鉴与弘扬了老子的道德哲学和道德教育思想。他们在求真务实、力戒空谈,待人处事不偏不倚、立定中道,为人仁慈谦卑,道德教育重在行"不言之教",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依靠道德主体的自我教育的观点等方面多有共通之处。
关键词:
孔子 老子 道德哲学 道德教育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连起
2009年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诞辰2 560年。公元前500多年的孔子是一个面含微笑的东方圣人("夫子莞尔"),他正直善良、智慧通达、乐观向上、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社会和终极关怀。他在世时可能都没影响到当时的鲁国,却在死后影响了中华民族2500多年。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佚名
孔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先有司"。管理者首先要胜任自己的工作,自己要出色地、专业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并能在工作状态和职业精神上给下属带个好头。试问有谁会忠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田效勋
<正>每个人性格不同、各有所长,同一岗位不同人干,行为与绩效差异往往也不同。人事心理学是工业心理学分支,关注不同个体在行为和工作绩效方面的差异,以及用来测量和预测这些差异的方法。同样岗位不同人的行为不同,工作绩效也就存在差异,如何把合适的人配置到合适的组织和岗位,是人事心理学的核心研究主题。孔子非常重视人才,提出“为政在于得人”“智者莫大乎知贤,贤政者莫大乎官能”等理念。
关键词:
人事心理学 孔子 识人用人 德为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姜丽静 朱文文
从儒家伦理角色的视野出发,以个人生活史和家族叙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孔子第七十三代长女孙、清体仁阁大学士阮元继室孔璐华教育经历、文学活动和伦理交往的综合考察,揭示孔氏家族和仪征阮氏“德才相济”的女子教育传统及其为女性发展所提供的可能空间。受其濡染,孔璐华的文学交游和文学活动呈现出与其日常伦理交往和角色履职高度交融的独特性质。一方面,通过文学创作和文学交游,维系、温润其伦理交往,履职其伦理角色和伦理职责;另一方面,日常的伦理交往和角色履职不断激发其文学创作,增进其文学技能,成就其文学声名,从而达至儒家女教经典所建构的“德以达才,才以成德”的理想境界。藉此,为管窥清代儒家“正统”和社会“主流”女性的教育、文学和生活样貌提供一个微观视角。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慧明
试析孔子“学为人”的教育思想张慧明重视“做人”的教育,是古代社会各国教育的共同特征,在我国尤其突出。孔子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就构造了一套完整的“学为人”的教育思想体系。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社会政治制度大变革的时期,是“礼崩乐坏”的年代,诞生于这个年代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金荣
《论语》中孔子谈论饮食、食品的文字有数十处,涉及到营养素的形态、质量、种类、数量、比例等要素,既基本符合营养学原理,又讲出中国饮食文化的"和合"思想,为中国的饮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孔子 饮食观 文化内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朝旭
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是在春秋时期官学没落、私学兴起、儒家思想体系尚未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背景中产生的。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与早期儒家解决社会问题的人文路线、主体思维方式和孔子的德治思想有内在的联系。孔子与学生展开了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真诚的道德对话 ,使师生形成对道德现象相似的理解 ,彼此受到启迪 ,道德观念得到升华。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关系、教师高超的对话艺术和人格魅力的基础上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麦茹
孔子的经济思想富含大量生态因子,因顺时节以时生产、节俭消费和以相对合理的分配政策来保证各阶层的和谐相处并维持社会生产的可持续进行等思想都是这种生态因子的具体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内圣外王、推己及人、推人及物的逻辑思想是支撑着这一特色的两大根基,孔子的这种思想为身处生态困境的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迪。
关键词:
孔子 经济思想 生态阐释 启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