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20)
2023(3130)
2022(2696)
2021(2471)
2020(2051)
2019(4590)
2018(4807)
2017(8395)
2016(4907)
2015(5672)
2014(5930)
2013(5612)
2012(5191)
2011(4796)
2010(5082)
2009(4702)
2008(4920)
2007(4872)
2006(4322)
2005(4046)
作者
(14459)
(11859)
(11524)
(11265)
(7594)
(5752)
(5504)
(4643)
(4522)
(4514)
(4056)
(4052)
(4006)
(3828)
(3739)
(3575)
(3546)
(3509)
(3415)
(3363)
(3135)
(2900)
(2822)
(2808)
(2806)
(2733)
(2643)
(2582)
(2394)
(2383)
学科
(16269)
经济(16246)
管理(16014)
(13876)
(12474)
企业(12474)
理论(6272)
中国(5391)
教育(5294)
(5245)
方法(5176)
业经(5112)
(5071)
(4772)
(4294)
教学(4157)
(3572)
(3471)
财务(3454)
财务管理(3434)
(3432)
银行(3424)
(3377)
贸易(3373)
(3259)
技术(3217)
(3209)
企业财务(3193)
数学(3121)
(3107)
机构
学院(74084)
大学(72997)
(25097)
经济(24322)
管理(23302)
研究(21923)
理学(18550)
理学院(18293)
管理学(17900)
管理学院(17750)
中国(17503)
(15709)
(14626)
(14091)
科学(13514)
(12376)
师范(12282)
(11657)
(11567)
财经(10944)
北京(10025)
研究所(9978)
中心(9844)
(9558)
技术(9527)
师范大学(9449)
职业(8893)
(8498)
(8455)
(8256)
基金
项目(38123)
研究(31982)
科学(28939)
基金(24746)
(20539)
国家(20282)
社会(18424)
社会科(17286)
社会科学(17281)
科学基金(17119)
(16462)
教育(16181)
编号(14766)
成果(13586)
(13158)
基金项目(12377)
课题(11249)
资助(10215)
(9674)
自然(9624)
自然科(9378)
自然科学(9377)
自然科学基金(9210)
项目编号(9037)
(8940)
重点(8822)
(8404)
(8254)
规划(8190)
(8029)
期刊
(36059)
经济(36059)
研究(26375)
中国(18332)
教育(16738)
(14502)
学报(11293)
管理(10774)
科学(9230)
大学(8709)
技术(8251)
(8169)
学学(7642)
(6871)
金融(6871)
财经(6748)
图书(6594)
业经(6106)
(5898)
书馆(5254)
图书馆(5254)
农业(4890)
职业(4879)
问题(4723)
经济研究(4671)
(4648)
论坛(4648)
财会(4473)
(4195)
(4092)
共检索到124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蒋国保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傅佩荣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生当春秋衰世,礼坏乐崩,传统的价值规范无法再维系人心与社会。有识之士为天下百姓考虑,起而阐扬人类幸福之道,先后演变为九流十家的盛况。其中以孔子倡导的儒家体大思精,高明中庸兼而有之,最能承先启后,乃成为汉代以后中国人文传统的主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淑云  
教师人格塑造的价值追求●于淑云“科教兴国”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战略决策。然而,作为“兴国”之教育,如何担当此任?“兴国”靠“科教”,而“兴教”靠什么?对此,一些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素质教育、课程改...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连起  
我于孔子,自认为是他的一个远年弟子。虽然没正式给这位曲阜老头儿拜过师,窃以为私淑可也,想必先生不会嗔怪。老头儿出身贫寒,我也出身贫寒。老头儿年少时酷爱读书,我也是。更有趣的是,老头儿曾是"孔会计",而我一直做会计到现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贺银瑞  
目前在中学生中逃学、厌学、出走、焦虑、孤独、自杀、越轨违法行为、心理神经病、精神分裂症、变态人格等等,呈明显的增长势头。根源之一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冲击,引起了学生精神和行为上的适应性障碍。信息浪潮、高科技竞争、新智能环境……使人们又一次面临生存发展的严峻挑战。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如何培养健康理智并具有未来品质的人,使学生走向社会,能够选择同社会接触的最佳方式,形成健康的人格模式。这些问题的解决,仅靠外力作用,是很难奏效的。因此,应提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朝旭  
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是在春秋时期官学没落、私学兴起、儒家思想体系尚未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背景中产生的。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与早期儒家解决社会问题的人文路线、主体思维方式和孔子的德治思想有内在的联系。孔子与学生展开了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真诚的道德对话 ,使师生形成对道德现象相似的理解 ,彼此受到启迪 ,道德观念得到升华。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关系、教师高超的对话艺术和人格魅力的基础上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亚玲  
读书价值观就是人们在读书过程中,基于自身读书需求和内容而形成的,对读书的目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与理解,简单地说就是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样去读书,如何读好书等问题。通过孔子的"言""行"不难发现他一生最推重修身养性,以读书为自我道德完善和精神需求满足的人生方式,这也恰恰构成了他读书的核心价值观,也成为中国传统读书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的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下学上达的读书目的,文质统一的读书选择,安贫乐道的读书精神,"四结合"的读书方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平安  
孔子的人生观思想既有出世想法,又有入世想法,入世也是为了出世。孔子的人生理想是,出世第一,入世第二。孔子的理想是爱护生命,要让生命舒适惬意,要让生命如诗如歌,他追求诗意人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责任。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相借鉴而发展。我们需要有一个强大的自己。我们要学习孔子,学习他热爱生命,快乐生活的恒久态度,学习他与事有轻有重的智慧选择,学习他出世第一,入世第二,出世入世相结合的惬意人生。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家贵  
孔子经济思想是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辈学者对孔子经济思想已作过许多研究,现就管见所及对其中几个问题作进一步申论,以就教于学术界的前辈和朋友们。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韩涛  
孔子肯定物质财富的正当价值,鼓励人们从事物质财富的生产来满足正常的消费需求,但在道德原则上主张"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以义制利"。在分配原则上,孔子主张均平,协调平衡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分配,反对贫富分化。在日常消费行为中,孔子主张宁俭勿奢、节用爱人,"以礼制中",对我们今天提倡合理消费、适度消费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储朝晖  
孔子是有“心”的 ,但在偏视的实证心理学眼里 ,孔子之“心”一直被迷蒙着。在重构的大心理学视野中 ,原本的孔子之“心”被发现了 ,它在实证心理学没有耕耘的另一块领地里早已建起了内涵知性、德性、悟性、志性的独特架构。明晰和修复它 ,不只推动心理学的发展 ,更是在中国本土文化基础上发展教育事业所迫切要求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戎  庞跃辉  廖巍  
教师良好人格的内涵集中体现为"求真、厚德、博学、尚美、笃行、拓新"的品格取向及行为范式。塑造教师良好人格,关键在于增强教师对良好人格的理性认同、价值追求与实践,强化主体意识、发掘塑造动力,塑造教师高尚的道德人格、智慧人格、创新型人格和审美人格;同时优化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为教师人格的优化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学通  
(一)孔子传略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年73岁。他是商代后裔宋国公族的大夫之后,上代因宋国内战避乱来到鲁国,就做了鲁国人。父亲作过鲁国的鄹邑宰。幼年时相当贫贱,他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但仍保持着低级贵族“士”的地位。他非常好学,也是非常博学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广林  
高师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魅力,完善的人格品质,也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力、创新力以及艺术修养的重要阵线。同时高师美术教育是提倡继承民族艺术、改革美术教育体制以及摆脱艺术功利性等方面的源泉,为学生的人格塑造提供良好内外部环境的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红芳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学生良好个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已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健全人格的培养既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优化大学生人格教育应遵循一定原则,注重导向教育,加强责任感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创新人格,达到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