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82)
2023(5146)
2022(4248)
2021(4296)
2020(3525)
2019(8557)
2018(8495)
2017(15032)
2016(8587)
2015(9934)
2014(9649)
2013(9096)
2012(8542)
2011(8090)
2010(7919)
2009(6972)
2008(6810)
2007(5632)
2006(5160)
2005(4902)
作者
(20650)
(17237)
(17223)
(16916)
(11125)
(8210)
(7864)
(6886)
(6770)
(6174)
(6010)
(5791)
(5770)
(5715)
(5536)
(5438)
(5141)
(4987)
(4985)
(4774)
(4706)
(4120)
(4117)
(3976)
(3919)
(3912)
(3824)
(3638)
(3524)
(3462)
学科
(32800)
经济(32759)
中国(17107)
管理(16260)
(13564)
方法(13279)
数学(12401)
数学方法(12342)
(10126)
企业(10126)
(9488)
(8845)
贸易(8840)
(8756)
(8466)
(7265)
(7093)
(6419)
银行(6411)
(6319)
体制(6265)
教育(6058)
(6052)
金融(6052)
业经(5965)
(5530)
(5359)
关系(5347)
(5258)
理论(4926)
机构
大学(111589)
学院(109701)
(54722)
经济(53932)
研究(48442)
中国(36773)
管理(35916)
理学(30122)
理学院(29716)
管理学(29372)
管理学院(29135)
(25208)
(24975)
科学(24933)
(24529)
研究所(22255)
中心(19570)
财经(19140)
经济学(18954)
(17861)
(17453)
师范(17365)
北京(17358)
(17235)
经济学院(16913)
(15480)
教育(15063)
(14995)
师范大学(14437)
财经大学(14389)
基金
项目(69002)
研究(56149)
科学(56085)
基金(51370)
(44855)
国家(44494)
科学基金(36979)
社会(36595)
社会科(34737)
社会科学(34732)
教育(29243)
基金项目(25611)
(22951)
编号(22592)
(22069)
资助(21476)
自然(20656)
自然科(20194)
自然科学(20189)
自然科学基金(19881)
成果(19240)
(18536)
中国(18302)
课题(17721)
重点(16742)
教育部(16637)
国家社会(16590)
(16043)
(15033)
(14451)
期刊
(59428)
经济(59428)
研究(41656)
中国(30137)
教育(24706)
(17863)
科学(14562)
管理(14412)
学报(14271)
技术(13796)
(13505)
(11774)
金融(11774)
大学(11710)
经济研究(11240)
职业(11199)
财经(10519)
学学(10358)
(9428)
(9321)
农业(9252)
世界(9111)
国际(8761)
技术教育(8324)
职业技术(8324)
职业技术教育(8324)
问题(8082)
(7364)
论坛(7364)
业经(6530)
共检索到183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N·加雅拉姆  菲利普·G·阿特巴赫  别敦荣  陈艺波  
随着高等教育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与印度的学术职业已经并正在继续发生重要的变革。在中国,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政府开始改革公办高校的教师聘用制度,以解决原有体制中存在的冗员、合格教师短缺和效率低下等问题。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但也面临着如何使西方管理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兼容等问题。在印度,政府结构调整使政府逐步撤出高等教育领域,其学术职业呈现出衰落的趋势。为此,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采取了各种措施以提高教师的水平,但收效甚微。中国与印度的学术职业正处于一个不确定的过渡阶段。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连起  
我于孔子,自认为是他的一个远年弟子。虽然没正式给这位曲阜老头儿拜过师,窃以为私淑可也,想必先生不会嗔怪。老头儿出身贫寒,我也出身贫寒。老头儿年少时酷爱读书,我也是。更有趣的是,老头儿曾是"孔会计",而我一直做会计到现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学通  
(一)孔子传略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年73岁。他是商代后裔宋国公族的大夫之后,上代因宋国内战避乱来到鲁国,就做了鲁国人。父亲作过鲁国的鄹邑宰。幼年时相当贫贱,他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但仍保持着低级贵族“士”的地位。他非常好学,也是非常博学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林杰  张曼  
孔子学院是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形式而创建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旨在进行汉语文化教育和交流,满足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汉语和中国文化学习的需要。根据双方合作协议,中外合作方对孔子学院共治共享。近年来,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单方面停办了个别合作的孔子学院,西方少数学者和组织指责孔子学院违反了学术自由,这表现出他们对孔子学院的偏见。孔子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在不危害中国国家权益的前提下享有充分的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孔子学院要实现办学形式和筹资渠道的多元化,促进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宫梅玲  周建华  
阐述了美国人创造并研究了百余年的读书疗法,早在2400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从“兴”、“观”、“群”、“怨”四个方面作过精辟的论述。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连起  
2009年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诞辰2 560年。公元前500多年的孔子是一个面含微笑的东方圣人("夫子莞尔"),他正直善良、智慧通达、乐观向上、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社会和终极关怀。他在世时可能都没影响到当时的鲁国,却在死后影响了中华民族2500多年。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佚名  
孔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先有司"。管理者首先要胜任自己的工作,自己要出色地、专业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并能在工作状态和职业精神上给下属带个好头。试问有谁会忠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田效勋  
<正>每个人性格不同、各有所长,同一岗位不同人干,行为与绩效差异往往也不同。人事心理学是工业心理学分支,关注不同个体在行为和工作绩效方面的差异,以及用来测量和预测这些差异的方法。同样岗位不同人的行为不同,工作绩效也就存在差异,如何把合适的人配置到合适的组织和岗位,是人事心理学的核心研究主题。孔子非常重视人才,提出“为政在于得人”“智者莫大乎知贤,贤政者莫大乎官能”等理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平利  
孔子出身贵族,一生旨在恢复贵族之礼,他办学的目的是培养政治家及其"君子精神"。《论语》讲"君子"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不能像"器具"那样专于一端,故而"君子"应"不器"。孔子所谓"六艺"也属于贵族礼仪,不是谋生手段。作为"专才"的平民工匠不属于儒家学校教育的培养对象,儒学下的制度不可能诞生职业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丽杰  
孔子学院作为对外推广汉语言和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需围绕“一带一路”战略,立足于非洲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于中非企业,将汉语言教学、文化推广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将职业教育纳入非洲孔子学院发展规划,符合中非合作需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曲如晓  曾燕萍  
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孔子学院增强了外国受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感知和认同,进而影响进出口贸易。本文在利用倾向匹配得分和倍差法有效控制样本选择偏误和内生性的情况下,实证检验了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短期内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作用不显著,但长期内,每成立一所孔子学院,中国出口到成立国的文化产品贸易额平均增加1.19%。表明长期来看,孔子学院不仅有助于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同时会促进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曲如晓  曾燕萍  
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孔子学院增强了外国受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感知和认同,进而影响进出口贸易。本文在利用倾向匹配得分和倍差法有效控制样本选择偏误和内生性的情况下,实证检验了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短期内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作用不显著,但长期内,每成立一所孔子学院,中国出口到成立国的文化产品贸易额平均增加1.19%。表明长期来看,孔子学院不仅有助于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同时会促进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许陈生  王永红  
本文作者利用2004~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宏观区位面板数据,考察了孔子学院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总体上,孔子学院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综合平台,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积极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孔子学院助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通过文化交流互鉴降低了中外文化差异的负面影响,以及通过促进国际友好合作对东道国制度环境的保护作用存在替代效应。同时,本文作者发现,孔子学院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条件约束,在文化差异较小或制度质量较低的东道国,孔子学院的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勇  
孔子作为中国第一位名师留有丰富的专业文化遗产。《论语》开篇话语表明,孔子以自己的教育心得体会,深刻解答了教师或教育专业的三大基本问题,即教育的本源、价值与考验。后世中国名师因此形成专业传统,其核心精神是将培养追求仁道的学习与实践共同体,视为教师或教育专业的首要追求。孔子开创的教师专业传统,可以为反思中国近十年的教师专业发展运动究竟发展了教师的什么,提供具有重要历史参照意义的衡量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亚群  
孔教大学和孔子学院是中国近现代对外教育交流的重要媒介,二者的性质存在巨大差异,但均与孔子、汉语教学相关联。历史上的孔教大学是民族文化危机的产物,其对外教育交流活动扩大了儒学文化的影响。当今海外孔子学院作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适应了中外文化交流发展的需要。从孔教大学到孔子学院的办学演变表明:主权独立是平等开展对外教育交流的政治基础,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严重制约了中国对外教育交流与文化传播,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持续发展是海外孔子学院发展的强大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