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1)
- 2023(7386)
- 2022(6658)
- 2021(6181)
- 2020(5501)
- 2019(13065)
- 2018(13219)
- 2017(24777)
- 2016(14275)
- 2015(16656)
- 2014(17278)
- 2013(17239)
- 2012(16081)
- 2011(14538)
- 2010(15011)
- 2009(14067)
- 2008(14639)
- 2007(13855)
- 2006(12008)
- 2005(10882)
- 学科
- 济(55314)
- 经济(55256)
- 管理(48335)
- 业(42418)
- 企(36557)
- 企业(36557)
- 方法(28925)
- 数学(24493)
- 数学方法(24120)
- 财(18635)
- 农(14925)
- 学(13505)
- 中国(13372)
- 务(12881)
- 财务(12831)
- 财务管理(12783)
- 制(12401)
- 企业财务(12004)
- 业经(11464)
- 理论(11208)
- 和(10289)
- 地方(10228)
- 贸(10060)
- 贸易(10056)
- 银(9849)
- 银行(9819)
- 农业(9754)
- 易(9740)
- 行(9102)
- 划(8763)
- 机构
- 大学(208291)
- 学院(208100)
- 管理(79799)
- 济(78085)
- 经济(75902)
- 研究(66333)
- 理学(65907)
- 理学院(65073)
- 管理学(63729)
- 管理学院(63300)
- 中国(54281)
- 京(45682)
- 科学(43510)
- 财(40145)
- 农(37414)
- 所(35785)
- 江(35294)
- 中心(32492)
- 业大(32103)
- 研究所(32079)
- 财经(30411)
- 农业(29601)
- 北京(29137)
- 州(28131)
- 经(27209)
- 范(27170)
- 师范(26867)
- 技术(24559)
- 省(24135)
- 院(23450)
- 基金
- 项目(126555)
- 科学(96355)
- 研究(91644)
- 基金(88077)
- 家(76660)
- 国家(75983)
- 科学基金(63880)
- 社会(53271)
- 省(50910)
- 社会科(50255)
- 社会科学(50233)
- 基金项目(46340)
- 教育(43827)
- 划(42683)
- 自然(42665)
- 自然科(41606)
- 自然科学(41591)
- 自然科学基金(40811)
- 编号(39713)
- 资助(38124)
- 成果(33420)
- 重点(28514)
- 课题(27592)
- 部(27504)
- 发(26278)
- 创(25357)
- 科研(24713)
- 大学(24012)
- 项目编号(23934)
- 创新(23724)
共检索到324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常建坤
孔子“中庸”思维方法 ,是通过“中”、“和”范畴显示事物对立面同一性、质量互变关节点 (度 )的辩证思维方法 ,其“和实生物”、“叩其两端”、“君子时中”、“和为贵”等思想 ,为孔子建立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提供了方法论 ,具有时代性 ;同时 ,为反对“蔽于一曲而闳于大理”的片面性 ,树立辩证法全面性世界观提供了方法论原则 ,又具有真理性。孔子“中庸”思维方法 ,对现代企业生产要素管理、经营环节管理、组织制度管理、人际关系管理等内在矛盾的认识和解决 ,同样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孔子 “中庸”思维方法 企业矛盾管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鑫焱 王永灿
孔子的仁,从仁产生的心理学基础上看,仁是知、情、意的统一。而正是因为道德认知,使仁由超越变为内在,转化成自身崇高的德性;正是因为道德感情,使仁由内在的德性转化为外在的德行;正是因为道德意志,使仁成为一种生命境界;正是这三种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才使人从小人转化为君子,进而转化为圣人的儒家理想人格。
关键词:
孔子 仁 知 意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储朝晖
孔子是有“心”的 ,但在偏视的实证心理学眼里 ,孔子之“心”一直被迷蒙着。在重构的大心理学视野中 ,原本的孔子之“心”被发现了 ,它在实证心理学没有耕耘的另一块领地里早已建起了内涵知性、德性、悟性、志性的独特架构。明晰和修复它 ,不只推动心理学的发展 ,更是在中国本土文化基础上发展教育事业所迫切要求的。
关键词:
孔子 心 探析 修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邓新 刘伟乾
本文以"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为主题,在全球化背景和现代性社会中,从文化"在场"的角度重新审视孔子学院文化传播方式及其价值理解,探讨文化"在场"在孔子学院文化传播活动中对场域、对象、主体、形式及内容选择等方面的意义和重要性,为孔子学院开展多样化的文化传播活动提供建设性的思路,从而为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具有借鉴意义的研究范本。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宁顺颖
孔子由乐观的人生态度所奠定的乐教乐学的教育基调、"成人"的教育宗旨、寓道于伦常日用之中的教育特色等对解决目前教育中面临着的许多难题都是极佳的借鉴。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的教育应立足我们的文化正统,从先贤智慧中汲取精神的养料,以培养出真正具有主体意识、充满文化自信、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青年学生。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孔子 儒家文化 教育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冯军 雷原
本文以中庸哲学为指导,以全球化为体,中西合璧为用,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管理学体系框架。本文论述了中庸的核心是和谐观,其实质是"天人合一",由此得出组织的终极目标只能是"天人合一",这也是中庸哲学对管理学的必然要求。提出了无为而治是中庸管理学的方法论,并论述了无为而治必须以文化和制度体系建设为保障。总结了西方管理学也在向人本管理、系统管理的方向演变,提出了构成中庸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和体系构成,即"道"、"天"、"地"、"人"、"法"、"术"、"形"、"势"、"知",使中庸管理学更为具体化,更具包容性。
关键词:
管理学 中庸 中庸管理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涛
进行现代经济理论的创新应从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去吸取理论智慧 ,古为今用 ,将其融会到现代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创新中来。可以利用孔子中庸观中所包含的方法智慧 ,对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进行综合研究。
关键词:
孔子 中庸观 马克思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祖嫘
在孔子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对孔子学院官方话语的分析有利于了解中外双方主体对孔子学院的认知异同。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演讲话语的分析结果表明,孔子学院的定位和宗旨已获得中外一致认可;但中外双方对孔子学院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及其作为语言文化品牌的意义存在着认知差异;双方在传播态度和具体问题的认知上仍需加强沟通;孔子学院官方话语呈现中外学术话语融合的特点,但中方应淡化其政府色彩,建设其更加和谐融通的话语权体系。
关键词:
孔子学院 官方话语 中外认知异同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维安 刘振杰 顾亮
IPO定价不仅可能受到定价制度、承销商声誉、风险投资者参与的影响,还可能受到作为公司核心的董事会过往IPO定价经历的影响。本文以2004—2012年实施IPO的762家公司为样本,基于中庸思维和团队极化的视角,检验了董事过去的IPO定价经验对本次定价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当董事经历的平均IPO定价溢价较高时,本次IPO定价溢价会显著降低;当董事经历的平均IPO定价溢价较低时,本次IPO定价溢价会显著升高,从而证实了中庸思维在董事会IPO定价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还发现董事长两职合一、政治关联身份会削弱IPO定价决策过程中中庸思维的影响。本文从中国传统思维的视角对公司IPO定价行为进行了理论解释,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文韬 孙柏瑛
孔子的行政管理思想大体上可分为德政、仁政、勤政三部分。文章阐述了孔子行政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从思想内容、逻辑体系、伦理特色、因事而宜四个方面分析了其基本特点,指出了孔子行政管理思想对于包括教育工作者在内的公共管理者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孔子 行政管理思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晖 夏格 邓舒
差错既是一种负面工作行为,又是一种有效反馈信息,更是思考和创新的基础,组织如何处理差错对于创新型和学习型组织而言至关重要。中庸思维作为中国文化背景下人际互动时较为突出的思维方式,研究其对差错管理气氛与创新行为的影响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检验了差错管理气氛、团队成员交换、中庸思维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内在作用关系,发现差错管理气氛和团队成员交换有利于员工创新行为的产生,团队成员交换在差错管理气氛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中庸思维对差错管理气氛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具有调节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晖 夏格 邓舒
差错既是一种负面工作行为,又是一种有效反馈信息,更是思考和创新的基础,组织如何处理差错对于创新型和学习型组织而言至关重要。中庸思维作为中国文化背景下人际互动时较为突出的思维方式,研究其对差错管理气氛与创新行为的影响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检验了差错管理气氛、团队成员交换、中庸思维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内在作用关系,发现差错管理气氛和团队成员交换有利于员工创新行为的产生,团队成员交换在差错管理气氛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中庸思维对差错管理气氛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对于低中庸思维员工而言,差错管理气氛对其创新行为的影响更明显。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佚名
孔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先有司"。管理者首先要胜任自己的工作,自己要出色地、专业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并能在工作状态和职业精神上给下属带个好头。试问有谁会忠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何艳 林刚
介绍了耶鲁管理学院MBA教学中所创建的原案例教学模式。通过与哈佛传统案例教学模式的对比,认为耶鲁原案例教学法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多视角、多学科、多故事线、多表达方式融合的原始数字案例,最大限度模拟了互联网媒介时代的复杂决策环境,通过自我案例信息认知、小组决策和团队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系统思维下的决策能力,弥补了传统案例教学模式的缺陷,适应了互联网时代的MBA培养需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叶波
孔子删述“六经”以赓续斯文、成就个体,富有教材知识意蕴。“述而不作”是孔子删述“六经”的主要知识行为,表现为对知识的分类整理、功能筹划和践履体证。缘构境域性的知识观念赋予了“六经”作为个体缘发性进入具体生命境域,以构成性地获得“知”的功能定位。由此,“六经”作为教材,其基本知识结构以历史经验叙事为表层结构,以共同价值观念隐微其中,通过对以“艺”为核心的生存和思想方式的追求、共同价值观念的指引作用以及身体实践的活动筹划,成为了个体通达历史文化的居间存在。孔子删述“六经”的教材知识意蕴或可超越人文传统,获得普遍意义,成为教材编制的一条可能进路。
关键词:
六经 孔子 教材知识 知识观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