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3)
2023(329)
2022(267)
2021(251)
2020(231)
2019(493)
2018(461)
2017(804)
2016(483)
2015(512)
2014(463)
2013(463)
2012(412)
2011(382)
2010(338)
2009(317)
2008(302)
2007(292)
2006(210)
2005(176)
作者
(1446)
(1250)
(1193)
(1161)
(837)
(608)
(548)
(517)
(470)
(463)
(433)
(433)
(433)
(417)
(417)
(393)
(364)
(355)
(343)
(328)
(308)
(291)
(291)
(285)
(279)
(273)
(268)
(267)
(263)
(261)
学科
(1015)
管理(1012)
(792)
经济(789)
问题(638)
(612)
企业(612)
(568)
(557)
中国(502)
(480)
妇女(476)
人事(445)
人事管理(445)
人口(444)
农业(444)
教育(424)
(419)
(415)
遥感(415)
(413)
方法(400)
社会(389)
技术(333)
数学(327)
数学方法(322)
(276)
心理(265)
(248)
(241)
机构
大学(6616)
学院(6246)
研究(2615)
管理(2043)
理学(1958)
科学(1929)
理学院(1880)
(1876)
经济(1823)
管理学(1786)
管理学院(1769)
中国(1725)
(1603)
(1548)
(1512)
研究所(1420)
(1324)
师范(1309)
农业(1290)
业大(1215)
中心(1204)
师范大学(1115)
北京(1053)
(995)
教育(930)
实验(916)
(908)
实验室(888)
(874)
(867)
基金
项目(4999)
科学(3937)
基金(3777)
(3622)
国家(3555)
研究(3075)
科学基金(2931)
自然(2137)
自然科(2103)
自然科学(2102)
自然科学基金(2080)
社会(2045)
基金项目(2038)
社会科(1837)
社会科学(1837)
(1800)
(1747)
教育(1592)
资助(1572)
重点(1193)
(1152)
计划(1135)
编号(1026)
科研(1024)
教育部(971)
青年(970)
(950)
成果(939)
科技(937)
大学(912)
期刊
学报(1978)
科学(1750)
(1683)
经济(1683)
中国(1581)
(1556)
大学(1464)
学学(1409)
研究(1401)
教育(1134)
农业(1059)
管理(713)
(646)
(645)
业大(620)
(554)
农业大学(532)
资源(506)
财经(419)
人口(386)
(375)
自然(373)
(357)
林业(350)
科技(341)
中国农业(326)
社会(324)
中国人(314)
国人(314)
国特(311)
共检索到8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方文  刘国恩  李辉文  
中国的市场化深刻转型和经济快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女性的经济社会地位,女儿更有能力提升父母的福利;但同时由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尚未彻底完成,传统农业文明下形成的"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因此女儿是否给父母带来比儿子更多的幸福感,就仍然是一个有待检验的经验问题。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年数据定量研究子女性别对父母幸福感的影响。借助第一胎子女性别的外生性,本文发现,在子女的婴幼儿以及中小学读书阶段,子女性别对父母幸福感无显著影响;而到了子女的结婚生子阶段,儿子带给父母的幸福感比女儿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方文  刘国恩  李辉文  
中国的市场化深刻转型和经济快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女性的经济社会地位,女儿更有能力提升父母的福利;但同时由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尚未彻底完成,传统农业文明下形成的"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因此女儿是否给父母带来比儿子更多的幸福感,就仍然是一个有待检验的经验问题。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年数据定量研究子女性别对父母幸福感的影响。借助第一胎子女性别的外生性,本文发现,在子女的婴幼儿以及中小学读书阶段,子女性别对父母幸福感无显著影响;而到了子女的结婚生子阶段,儿子带给父母的幸福感比女儿显著更低。特别地,本文没有发现儿子通过"养儿防老"渠道给父母带来更高幸福感的证据:分析显示女儿带给老年父母的幸福感也比儿子更高,这对于有养老保险的父母尤为显著;但发现了父母因为"助儿买房"而损失幸福感的证据:城市里更高房价让男孩父母的幸福感更低。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莲  祝楠  
本研究以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主观幸福感量表(SWB)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为测量工具对247名中职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中职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杰  
教育是实现阶层流动的可行途径,教育机会的分布与父母的相对收入水平紧密相关。利用2010~2016年的CFPS调查数据,考察父母相对剥夺感对子女教育机会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1)父母相对剥夺感对子女教育机会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父母的年龄、户口、教育、婚姻状态、健康状态,孩子的年龄、户口,及家庭的教育支出、家庭规模等因素均对子女教育机会有显著影响。(2)区分父母户籍后来看,农村户籍的父母相对剥夺感对子女教育机会的作用显著为负,非农户籍的作用则不明显。(3)依据子女性别分样本的回归结果表明,相较于女孩,父母相对剥夺感对男孩的影响效应略大。(4)纵观子女学龄阶段,父母相对剥夺感对子女教育机会的影响随子女学龄阶段的增长呈显著"U"型特征,具体表现为:学前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在义务教育阶段并不显著。进一步利用PSM方法,在考虑了选择偏差后,结论依旧稳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杜凤莲  杨鑫尚  
基于2017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CTUS)数据,本文使用probit、OLS和Tobit模型分别估计子女升学对父母劳动参与率、有酬劳动时间和无酬劳动时间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第一,子女升学会降低父母劳动参与率,减少有酬劳动时间并增加无酬劳动时间;第二,子女升学对父母劳动供给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父亲和母亲分别通过减少有酬劳动时间和降低劳动参与率来适应子女升学,且这种影响只存在于同性之间,这将强化"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性别分工模式,加剧家庭内部性别不平等;第三,子女升学降低了父母劳动和娱乐时间,增加了生活照料和教育照料时间。本文的研究发现为中小学阶段儿童照料如何影响父母劳动供给和家庭性别分工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埃蒙·凯伦  孙兰芝  
“大球理论”是在“自由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大球理论”认为,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希望和理想并不意味着要为子女规定固定的成长模式。父母拥有选择子女接受何种教育的权利;但同时,子女也有接受教育的自主权。关于家长在子女教育上的权利,应该既反对压制子女,同时也要公正地对待父母对孩子的殷切希望和他们为抚养子女做出的牺牲;关于子女受教育的自主权,应重视从小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使之懂得追求心灵的自由。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凤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性别和职业的视角探讨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与幸福感的关系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为:(1)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政策直接影响居民的幸福感;(2)收入和声望越高的职业,主观幸福感越高;(3)职业女性与男性相比,有较高的“工作幸福感”和较低的“生活幸福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名  路娟  
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儿童孤独量表》和《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对幼儿园206名5~6岁幼儿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5~6岁幼儿的社交焦虑水平低于学龄期儿童,不同性别幼儿在社交焦虑感量表得分上无显著差异,但女孩的总体得分高于男孩;不同性别幼儿在儿童孤独感量表得分上的差异不显著;不同性别幼儿在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各因子上无显著差异,不同文化程度的家长在运气/机遇的信念因子上差异显著;5~6岁幼儿的社交焦虑感、孤独感、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及各因子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对幼儿社交焦虑感具有一定预测力。因此,家长的教育心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5~6幼儿的社会交往情绪及情感。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新恒   郭继强  
现有关于家庭代际居住安排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老年父母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而较少考虑对成年子女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事实上,代际居住安排是父母和子女双方共同选择的结果,对子女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同样值得关注。文章利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区分子女与父母及配偶父母的居住距离,探讨代际居住安排对子女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父母近距离居住能够显著提升子女的主观幸福感,与配偶父母近距离居住对子女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则不显著;(2)近距离居住的幸福感提升效应在城市群体、女性、父母年龄均在70岁及以下、父母不再工作的样本中更明显;(3)近距离居住使父母能够为子女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持、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子女为父母提供的生活照料及情感支持也更多,代际情感支持和慰藉是近距离居住提升子女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原因;(4)两代人选择邻近而又不共同居住,即“一碗汤的距离”对子女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效应最大。文章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贾广美  姚延波  范雪丰  刘欣  
成年子女与父母旅游的消极体验逐渐受到关注,以往仅聚焦积极层面的研究已不足以解释双方互动的复杂性。基于此,文章从共创和共毁双重视角,以脚本理论和逆转理论为基础,探究成年子女与父母旅游互动能否导致价值共创和共毁双重结果。通过对成年子女与父母双方访谈以及网络资料分析,结果发现,成年子女与父母在旅游中通常经历4种互动类型,即协作和参与、依赖和确认、倾诉和分享,以及学习和关爱。每类互动因双方运行脚本一致性及动机逆转状态不同,存在价值共创和共毁双重潜力。具体而言,成年子女和父母互动脚本一致性是导致价值共创或共毁的前提,但脚本不一致不一定导致价值共毁,还取决于双方动机激活情况。当价值共毁发生后,成年子女和父母会积极进行价值恢复,恢复措施体现为共同恢复和自我恢复两种形式,并且与自我恢复相比,共同恢复更可能实现共毁向共创的转化。研究结论为家庭旅游研究及营销提供重要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风笑天  
生育意愿是人们对自己生育行为的主观期望。对于承担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控制人口重任的一代独生子女父母来说,他们具有什么样的生育意愿呢?他们的生育意愿与其生育现实之风,是否存在差距呢?弄清这些问题,既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生活中众多的独生子女现象,也有助于我们探讨将来可能出现的某些社会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怡安  
由父母通过其政治身份、职位带来的资金灵活性、更广泛的社会网络等方面对其子女创业有促进作用,从而对创业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以及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本文评估了父母政治身份、职位对于子女创业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父母为党员的家庭可能由于良好的家庭环境或体制内单位对其子女创业的限制造成子女创业动力不足。(2)父母政治身份、职位对于子女"自我实现型"创业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但父母政治身份、职位对子女"生存型"创业存在一定抑制效应。且有职位的党员父母的子女的创业概率显著增加。估计结果显示,中等职位的父母对于男性子女创业概率的影响最为明显。(3)同时发现父母政治身份、职位带来的资金灵活性、更广泛的社会网络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父母的政治身份、职位对子女创业活力影响的效果差异;然而,利用中共"十八大"后的反腐这样一个"自然实验",发现了寻租动机可能是有职位党员父母其子女较高创业活力的真正原因。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苏群  徐月娥  陈杰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本研究对农村父母外出务工与留守子女初、高中阶段辍学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父亲外出务工会显著降低留守子女初、高中阶段的辍学概率,母亲外出务工则会显著增加留守子女初中阶段的辍学概率。此外,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留守子女的初、高中阶段的辍学概率;与那些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留守子女相比,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留守子女越不容易辍学;家庭子女数和机会成本会提高留守子女初中阶段辍学的概率。因此,为降低农村中学阶段子女辍学率,政府应当增加农村妇女当地就业机会以减少母亲外出的影响、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使随迁子女能获得同等的教育机会,并为高中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纪竞垚  
中国自古有"久病床前无孝子"之说,意为随着老年父母所需照料时间的增长,子女很可能在照料过程中丧失耐心或感到力不从心。本研究利用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2005年、2008年、2011年三期纵向追踪数据在探索老年人被照料时长和子女照料表现的基础上,运用无条件平均模型和随机截距模型重点探讨子女对父母的照料时长对其照料表现的影响。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老年人对子女的照料表现给予积极评价,但确有约10%的子女在照料时长压力等因素下趋于不孝,因而需针对家庭照料者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减轻照料负担,使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魏育红  
房产是家庭的重要财产之一,父母通常会把房产给予子女,给予方式主要有无偿赠送、买卖及继承等,不同给予方式下的纳税各不同。本文对三种给予方式下房产过户及房产以后再出售环节纳税情况进行比较,以帮助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