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68)
- 2023(4355)
- 2022(3728)
- 2021(3521)
- 2020(2983)
- 2019(6800)
- 2018(6690)
- 2017(13151)
- 2016(7390)
- 2015(7941)
- 2014(8051)
- 2013(7952)
- 2012(7518)
- 2011(6878)
- 2010(7021)
- 2009(6367)
- 2008(6599)
- 2007(5831)
- 2006(5038)
- 2005(4463)
- 学科
- 济(30926)
- 经济(30881)
- 业(20728)
- 管理(20310)
- 企(17384)
- 企业(17384)
- 方法(15999)
- 数学(13949)
- 数学方法(13752)
- 学(9268)
- 财(8096)
- 中国(7197)
- 农(6695)
- 制(5750)
- 地方(5668)
- 业经(5627)
- 务(5353)
- 财务(5347)
- 财务管理(5335)
- 理论(5231)
- 融(5222)
- 金融(5221)
- 企业财务(5208)
- 贸(5123)
- 贸易(5123)
- 银(5098)
- 银行(5074)
- 易(4922)
- 行(4846)
- 技术(4841)
- 机构
- 大学(113035)
- 学院(110205)
- 济(42297)
- 经济(41423)
- 研究(40362)
- 管理(39724)
- 理学(35200)
- 理学院(34661)
- 管理学(33800)
- 管理学院(33603)
- 中国(28410)
- 科学(27518)
- 京(23563)
- 农(22501)
- 所(21967)
- 研究所(20477)
- 财(20277)
- 业大(18984)
- 农业(17995)
- 中心(17087)
- 财经(16828)
- 江(16288)
- 范(15591)
- 经(15410)
- 师范(15381)
- 北京(14449)
- 院(14391)
- 经济学(13449)
- 州(12902)
- 财经大学(12842)
- 基金
- 项目(77682)
- 科学(61631)
- 基金(58589)
- 家(53519)
- 国家(53118)
- 研究(51027)
- 科学基金(44522)
- 社会(33231)
- 社会科(31528)
- 社会科学(31516)
- 基金项目(31110)
- 自然(30956)
- 自然科(30337)
- 自然科学(30324)
- 自然科学基金(29829)
- 省(29206)
- 划(25865)
- 资助(24256)
- 教育(24076)
- 重点(18177)
- 编号(18084)
- 部(17570)
- 创(15926)
- 发(15744)
- 计划(15611)
- 科研(15509)
- 成果(15303)
- 创新(14949)
- 教育部(14728)
- 性(14465)
共检索到154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姜双林 王根旺 周天林
以子午岭林区的6类生境13个代表样地为取样点,利用巴氏诱罐法研究了步甲类群的多样性及其与生境的关系。结果显示,试验中共采集到步甲1 862头,隶属于3亚科14属29种,个体数量占总数量比例在5%以上的本地常见种有7种,在3%以下的有19种;步甲类群的多样性指数H′在各生境类型中的大小顺序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灌丛>草地>农田;丰富度以针阔混交林最高,其次是阔叶林,农田最低;人为或自然干扰程度影响步甲的种类组成和个体数量分布,步甲种类和数量在严重干扰情况下减少,在轻度干扰情况下个体较多,在几乎无干扰情况下有下降趋势,但均高于中等和严重干扰的情况。
关键词:
步甲 多样性 子午岭林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娟 王凯博 上官周平
为了研究混交林群落植物多样性,对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山杨纯林、辽东栎纯林及山杨-辽东栎混交林3种林型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子午岭林区由先锋群落(山杨纯林)向顶极群落(辽东栎纯林)演替的过程中,其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与植物种类多样性均呈下降趋势,而混交林类型是处于演替的中间过渡阶段,所以其物种丰富度与植物种类多样性也介于以上两种林型之间,即山杨纯林>山杨-辽东栎混交林>辽东栎纯林。山杨纯林、山杨-辽东栎混交林和辽东栎纯林的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Gleason指数与Margalef指数)与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在草本层、灌木层及乔木层均呈下降趋势,除辽东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姜双林 陈杰 王敉敉 周天林
【目的】以青步甲属(Chlaenius)昆虫为研究对象,对甘肃子午岭天然次生林区干扰程度不同的生境类型中青步甲属物种的组成和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揭示物种对环境的依赖性和指示作用。【方法】采用巴氏诱罐法诱捕昆虫,研究子午岭次生林区干扰程度不同的7种代表性植被类型,对青步甲属的物种多样性与物种数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子午岭天然次生林区不同生境类型共采集青步甲标本776头,隶属于10个种,其中毛青步甲(Chlae-nius pallipes Gebler)、黄缘青步甲(Ch.spoliatus Rossi)、后黄斑青步甲(Ch.posticalis Motschulsky)和黄边青步甲(Ch.cir...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冰冰 李鹏 李占斌 卢金伟
【目的】揭示子午岭林区土地退化/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演变及其与土壤侵蚀的关系。【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省富县任家台林场子午岭林区土地退化/恢复过程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有机质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土地退化过程中,土壤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减少;土地恢复过程中,土壤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开垦/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减小/增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与>0.2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随着土壤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或退耕年限的增加而增大。【结论】土地开垦,土...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郭瑞 王义平 翁东明 程樟峰 王军旺 王旭池
为阐明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生态环境与昆虫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于2014年7-9月采用巴氏诱罐法系统调查了该保护区内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EDB),针阔混交林(MBC),针叶林(CON),落叶阔叶林(BD),山核桃林(CC),常绿阔叶林(EBL),菜园(GAR)等7种植物群落的步甲物种多样性及其变化,并对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共诱捕步甲昆虫个体658头,分属于5属5种。其中,中华心步甲NEBRiA ChiNENsis和大星步甲CALOsOMA MAxiMOviCz为优势种;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步甲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海鑫 曾全超 安韶山 白雪娟 王宝荣
论文以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4种林分(侧柏、油松、辽东栎、刺槐)的绿叶、凋落物(凋落叶、枯枝、果实)为研究对象,分析其C、N、P含量及化学计量学特征,并计算养分再吸收率,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建设及人工林合理种植规划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植物叶片凋落前N、P均发生营养转移,油松N养分再吸收率最高(44.73%),刺槐P养分再吸收率最高(41.10%);刺槐相比于其他3种林分,绿叶C含量(413.94 g·kg(-1))略低,且其4个组分N含量略高于其他林分的相应组分,绿叶、果实P含量相对较高;4种林分的枯枝C∶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海鑫 曾全超 安韶山 白雪娟 王宝荣
论文以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4种林分(侧柏、油松、辽东栎、刺槐)的绿叶、凋落物(凋落叶、枯枝、果实)为研究对象,分析其C、N、P含量及化学计量学特征,并计算养分再吸收率,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建设及人工林合理种植规划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植物叶片凋落前N、P均发生营养转移,油松N养分再吸收率最高(44.73%),刺槐P养分再吸收率最高(41.10%);刺槐相比于其他3种林分,绿叶C含量(413.94 g·kg~(-1))略低,且其4个组分N含量略高于其他林分的相应组分,绿叶、果实P含量相对较高;4种林分的枯枝C∶N、C∶P值最大,碳蓄积功能较强;叶片N∶P值均小于14,表明生长旺盛期林分主要受N限制。油松、刺槐养分再吸收能力强,是黄土高原森林区适宜植被恢复的造林树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瑾 张培栋
文章系统地研究了甘肃子午岭森林生态系统的11项服务功能,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价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初步的量化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甘肃子午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年经济价值为169亿~426亿元,其中直接经济价值为37亿元,间接经济价值为132亿~389亿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美玲 上官周平
Caloric value and nutrient characteristics of dominant plant species of six natural secondary plant communities of the Loess Plateau were investigated. The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the gross caloric values of Hippophae rhamnoides,Populus davidiana,Betula platyphylla,Pinus tabulaeformis,P. tubulefor...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伟春 田会刚 王新谱 杨贵军
【目的】调查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垂直植被带不同生境步甲昆虫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探讨该地区步甲分布和物种多样性与生境的关系,为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长期监测和保护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境类型和海拔高度,设置亚高山草甸A(SMA)、亚高山草甸B(SMB)、针叶林A(CFA)、针叶林B(CFB)、针阔混交林(MBCF)、阔叶林缘(BLFE)、灌丛(DS)和荒漠半荒漠草地(DSDG)8个不同样地,于2015年5-8月利用巴氏诱罐法对8个不同样地的步甲科昆虫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共采集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也 何怀江 张忠辉 刘婷 于忠亮 刘志宇 包广道
【目的】通过对张广才岭地区林分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研究,以期为该地区森林合理经营和林分质量的提升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方法】本研究在张广才岭地区采用地理网格布设的方法共设置0.1 hm~2样地63块,分别对不同林分密度(低、中、高)下各层次物种组成、重要值、多度分布和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1)张广才岭地区共调查到植物30 872株,隶属于60科134属203种。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各层次物种数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物种数在中等密度林分下最多;2)各林分密度下乔木层均以蒙古栎和色木槭为主要构成树种,灌木、下木层以乔木幼树为主要树种,草本层主要以薹草类为主,且随着密度的增加,草本植物出现逐渐由极阳性植物到阳性植物,再到极耐阴性植物的变化。3)不同林分密度下各层次物种丰富度均以中密度林分最高。乔木层和灌木、下木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_(sw))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草本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D)则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且林分密度越大,降低趋势越显著。【结论】综上所述,张广才岭地区中等林分密度更有利于提高林分物种组成、丰富度和多样性,有利于林分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林分密度 物种组成 重要值 物种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晋仙 陶建平 王玉平 何泽 乌玉娜 郭庆学
研究海南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与伐后林的物种多样性及木质藤本与支持木的关系。结果表明:原始林中树木的物种丰富度和多度低于伐后林(P<0.05),而木质藤本的物种丰富度和多度在原始林与伐后林间无显著差异;原始林中树木的平均附藤率和平均每木附藤数均高于伐后林(P<0.05),而平均每藤攀附支持木个体数表现为伐后林高于原始林(P<0.05);在原始林中树木胸径与平均每木藤本数间呈显著的三次函数关系,伐后林中树木胸径与平均每木藤本数间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树木高度与平均每木藤本数在2林型中均呈显著的三次函数关系。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楚依 张鹗 钟俊生
神农架林区(或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长江中、上游水系的分水岭,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众多的河源溪流孕育了独特的淡水鱼类区系,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但是目前对于该区域鱼类多样性还缺乏必要的了解。本研究基于2021—2022年调查结果,结合历史文献记录和相关类群最新分类学研究进展,更新了神农架林区鱼类物种名录。结果表明,神农架林区内共有淡水鱼类52种,其中土著鱼类44种,外来鱼类8种。物种组成以鲤形目鱼类为主;鲤科和鲴科物种数目最多。更新物种名录包含了6个神农架林区新纪录种、2个未被描述物种和12个发生分类变更的物种,并剔除了8个历史记录的种类,保留了此次调查未采集到的27个历史记录种。此更新物种名录可为今后的神农架鱼类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其鱼类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淡水鱼类 物种多样性 分类学 神农架林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邱莉萍 张兴昌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子午岭次生林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性质状况,分析土地利用状况与土壤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pH值、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或活性差异显著,农地主要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较低,林地则较高。除pH值外,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除土壤pH值外,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铵态氮、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性。以林地为对照的土壤退化指数表明农用地和撂荒翻耕地土壤质量退化显著,其表层(0~20cm)土壤退化指数分别为44.86%和43...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壤性质 土壤质量 子午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希彪 周天林
以黄土高原子午岭1∶25000植被图为基础,利用GIS手段和缓冲区分析技术,研究了人类活动对子午岭森林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子午岭森林景观以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林、山杨(Populusdavidiana)林为主体,但因人为破坏等原因,灌木林和非林地景观类型亦占较重要地位。人类活动的强弱与景观破碎化有一定的相关性,人类作用强的地区平均斑块面积较小,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人类作用弱的地区斑块面积较大,破碎化程度较低。人为干扰增加了景观的异质性,从而使森林景观多样性增加,优势度指数下降,均匀度指数增加,破碎度指数增加。表明人类活动是导致子午岭森林景观破碎化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