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10)
2023(9243)
2022(8399)
2021(8058)
2020(6605)
2019(15527)
2018(15509)
2017(29840)
2016(16438)
2015(18442)
2014(18348)
2013(18122)
2012(16497)
2011(14791)
2010(14539)
2009(12956)
2008(12420)
2007(10431)
2006(8916)
2005(7479)
作者
(48413)
(39927)
(39746)
(37717)
(25387)
(19337)
(18009)
(16065)
(15175)
(14115)
(13839)
(13333)
(12625)
(12537)
(12417)
(12255)
(12224)
(11981)
(11299)
(11287)
(10165)
(9689)
(9596)
(9060)
(8969)
(8947)
(8872)
(8761)
(8044)
(7965)
学科
(60931)
经济(60866)
管理(44771)
(42304)
(35689)
企业(35689)
方法(30451)
数学(26364)
数学方法(26064)
(16067)
(15718)
中国(14844)
(14333)
业经(13505)
地方(12929)
理论(10750)
(10746)
农业(10621)
(10539)
贸易(10534)
(10193)
环境(10021)
技术(9981)
(9441)
财务(9383)
财务管理(9368)
(9312)
企业财务(8880)
教育(8817)
(8720)
机构
大学(228476)
学院(226495)
管理(92422)
(82459)
理学(81324)
经济(80527)
理学院(80385)
管理学(78835)
管理学院(78452)
研究(76115)
中国(53216)
科学(51757)
(49000)
(39609)
(38920)
业大(38214)
研究所(36241)
(35621)
中心(33537)
农业(31360)
(31001)
北京(30843)
(30670)
师范(30359)
财经(29592)
(28153)
(27000)
(25815)
师范大学(24771)
技术(24735)
基金
项目(166661)
科学(129589)
基金(119905)
研究(118056)
(106359)
国家(105508)
科学基金(89689)
社会(71345)
社会科(67498)
社会科学(67475)
(65512)
基金项目(65231)
自然(61495)
自然科(60033)
自然科学(60019)
自然科学基金(58911)
(55891)
教育(53531)
资助(49188)
编号(48172)
成果(38200)
重点(37334)
(35691)
(35010)
(34459)
课题(32856)
科研(32573)
创新(32109)
计划(31835)
大学(30434)
期刊
(85814)
经济(85814)
研究(62718)
学报(41231)
中国(37628)
科学(36838)
(35046)
管理(32012)
大学(29855)
学学(28184)
农业(24996)
(24812)
教育(24590)
技术(18634)
业经(14413)
(14348)
金融(14348)
图书(13379)
经济研究(13199)
财经(13141)
(12984)
科技(12655)
理论(11797)
林业(11280)
实践(11171)
(11171)
问题(11101)
(10972)
资源(10965)
业大(10869)
共检索到310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姜双林  陈杰  王敉敉  周天林  
【目的】以青步甲属(Chlaenius)昆虫为研究对象,对甘肃子午岭天然次生林区干扰程度不同的生境类型中青步甲属物种的组成和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揭示物种对环境的依赖性和指示作用。【方法】采用巴氏诱罐法诱捕昆虫,研究子午岭次生林区干扰程度不同的7种代表性植被类型,对青步甲属的物种多样性与物种数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子午岭天然次生林区不同生境类型共采集青步甲标本776头,隶属于10个种,其中毛青步甲(Chlae-nius pallipes Gebler)、黄缘青步甲(Ch.spoliatus Rossi)、后黄斑青步甲(Ch.posticalis Motschulsky)和黄边青步甲(Ch.cir...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姜双林  王根旺  周天林  
以子午岭林区的6类生境13个代表样地为取样点,利用巴氏诱罐法研究了步甲类群的多样性及其与生境的关系。结果显示,试验中共采集到步甲1 862头,隶属于3亚科14属29种,个体数量占总数量比例在5%以上的本地常见种有7种,在3%以下的有19种;步甲类群的多样性指数H′在各生境类型中的大小顺序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灌丛>草地>农田;丰富度以针阔混交林最高,其次是阔叶林,农田最低;人为或自然干扰程度影响步甲的种类组成和个体数量分布,步甲种类和数量在严重干扰情况下减少,在轻度干扰情况下个体较多,在几乎无干扰情况下有下降趋势,但均高于中等和严重干扰的情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康华靖  刘鹏  陈子林  廖承川  李成惠  陈卫新  雷祖培  
应用"相邻格子法"对不同生境下的香果树种群进行每木调查,获得野外资料。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香果树的径级结构和分布格局,以及应用泊松方差/均值比、负二项式分布、Lloyd平均拥挤度指数和聚块指数4个指标分析其种群格局状况。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下的香果树径级结构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均缺乏幼苗和幼树,种群呈衰退趋势;不同生境下的香果树种群聚块规模为8~32m2;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为集群分布;格局动态明显呈现由集群分布到随机分布的扩散趋势。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母树,尤其是20年生以上的母树;还应加强对种子及幼苗生长动态变化的研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韦兰英  上官周平  
为揭示柴松林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采用土钻法对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天然柴松林细根垂直分布特征和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柴松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和比根长都集中分布于0~20 cm土层,总体上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柴松林地最大细根生物量分布在10~20 cm土层,最大的根长密度、比根长和根表面积均分布在0~10 cm土层;最小比根长分布在20~30 cm土层,最小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均分布在60~7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与柴松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相关性达显著水平,细根生物量与>5 mm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邱莉萍  张兴昌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子午岭次生林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性质状况,分析土地利用状况与土壤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pH值、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或活性差异显著,农地主要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较低,林地则较高。除pH值外,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除土壤pH值外,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铵态氮、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性。以林地为对照的土壤退化指数表明农用地和撂荒翻耕地土壤质量退化显著,其表层(0~20cm)土壤退化指数分别为44.86%和43...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瑞  周建云  曹庆  赵凯辉  何景峰  张文辉  
【目的】探索不同生境条件下秦岭箭竹人工种群的生长特点,为秦岭箭竹的人工繁育及大熊猫栖息地生境质量的改善提供参考。【方法】对秦岭南坡不同生境3年生箭竹人工种群无性系植株保存率、无性系分株枯死率和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系统研究了不同生境条件对秦岭箭竹人工种群分株、秆柄的形态特征以及无性系构件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1)随着海拔的升高,生境对秦岭箭竹人工林保存率的影响逐渐减小,阳坡人工林的保存率大于阴坡,海拔在2 000 m以上的巴山冷杉-红桦林是进行箭竹人工造林较理想的生境。(2)秦岭箭竹人工种群年龄结构呈现出以2~3年生为中心的"偏正态分布",随着海拔的升高,种群密度增大,无性系分株死亡率降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虹  魏琮  刘育生  
应用 Margalef物种丰富度模型指数 Ds、Shamnon- weaver信息多样性指数 H′和 Pielou均匀度指数 Jsw,分析了太白山不同林带 (亚带 )蚁科昆虫的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 ,并根据相似系数 C,对 9个不同林带 (亚带 )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随着太白山海拔高度及森林植被组成的变化 ,不同林带分布的蚁种组成有较大的差异 ,在海拔低、植被组成丰富的林带 (亚带 ) ,分布的蚁种多、数量大 ,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高 ;在海拔高、植被组成相对简单的林带 (亚带 ) ,分布的蚁种少、数量小 ,多样性差 ;南坡各林带 (亚带 )蚁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大于相同海拔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希彪  周天林  
以黄土高原子午岭1∶25000植被图为基础,利用GIS手段和缓冲区分析技术,研究了人类活动对子午岭森林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子午岭森林景观以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林、山杨(Populusdavidiana)林为主体,但因人为破坏等原因,灌木林和非林地景观类型亦占较重要地位。人类活动的强弱与景观破碎化有一定的相关性,人类作用强的地区平均斑块面积较小,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人类作用弱的地区斑块面积较大,破碎化程度较低。人为干扰增加了景观的异质性,从而使森林景观多样性增加,优势度指数下降,均匀度指数增加,破碎度指数增加。表明人类活动是导致子午岭森林景观破碎化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杭佳  石云  安婧婧  贺达汉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中步甲科昆虫对微生境的选择,探讨生态恢复对维持步甲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以期揭示生态恢复进程,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和2013年6—8月,利用陷阱法比较分析了宁夏黄土丘陵区灌草混交林地、乔灌混交林地、生态薪炭林地、生态经济林地、天然封育草地和水平农田6种生境内的步甲物种多样性,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步甲科昆虫的生境选择模型,研究各生境中影响物种生境选择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共捕获步甲3236号,隶属于9属16种,其中,直角通缘步甲、麻步甲和赤胸长步甲为优势种,数量分别占40.64%,24.13%和20.02%;步甲个体数量和shan...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普幸  鹿晨昱  姚晓军  曹立国  
在敦煌绿洲天然胡杨林内设置5个样地(共计6.25hm2),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结合7种聚集度指标,研究了不同生境胡杨种群的年龄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幼苗缺失,幼树极少,年龄结构大体呈倒金字塔型,为衰退种群;林分偏老,十分稀疏矮小。不同生境胡杨种群年龄结构差异显著,其中后坑胡杨种群的年龄结构最不完整,衰退演替速度最快。除大马迷兔外,研究区胡杨表现为聚集分布,这与其自身的生理生态学特性及地形、水资源、气候、土壤等异质性生境密不可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路  王海珍  彭杰  梁继业  马春晖  
应用"相邻格子法"对塔里木河中游不同生境下胡杨种群进行每木调查,获得野外资料。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与5种聚集度指标,研究了不同生境胡杨种群径级结构和空间格局及其动态。结果表明:河漫滩生境胡杨种群径级结构呈金字塔型,幼龄储备丰富,种群呈增长趋势;沙地生境种群结构呈纺锤型,幼苗严重不足,种群呈衰退趋势。胡杨种群的格局规模为25m2。不同生境下胡杨种群空间格局有所差异,分别表现为集群分布与随机分布;在胡杨种群生长过程中,空间格局呈现由集群分布至随机分布的扩散趋势;胡杨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主要受塔里木河洪水与其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维明  
本文利用挖掘法和渐近方程y=1 -βd( β为深度系数 ,d为土壤深度 (cm) ,y为地表到土层d的根面积比例 ( 0~ 1 )揭示半干旱毛乌素沙地不同生境中常绿灌木沙地柏根面积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 1 )根面积指数(根面积 /地表面积 )随土壤水分可利用性降低而减小 ,这种格局有利于减缓植株地下部分对水分的竞争 ,从而经济、长时间地利用有限水分资源 ;( 2 )深度系数 ( β)、最大根系深度 (Rmax)、含 50 %总根面积的根系深度 (R50 )和含 90 %总根面积的根系深度 (R90 )均随水分可利用性降低而增大 ,这表明沙地柏可通过增大根系深度以补偿土壤水分的降低 ;( 3...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帅  郑景明  刘艳红  刘忠华  
亚热带地区是外来种入侵的活跃区,林改后人类活动增加可能会加大外来种入侵风险。对地处我国亚热带北缘地区的九江、星子两县不同生境的外来植物种组成丰富度和区系起源等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在森林、林缘、田边、路缘4类生境中共计调查发现外来植物28种,因为光照条件和人为干扰状况的不同,基于种数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外来植物种种数在林内、林缘、农田边缘和路边呈依次增高的趋势;盖度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外来植物种数在林内、林缘、道边、农田边缘呈增高趋势,支持干扰促进外来种发生的假说。对各个生境内部本地种和外来种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基本上各个生境内部本地种种数和外来种种数呈显著的负相关;而本地种盖度和外来种盖度呈负相关...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辉  王新谱  王建芳  
针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步甲分布特征与环境的关系,于2015年5月至10月采用巴氏罐诱法对河北坝上地区农牧交错带6种土地利用方式30个样方中的步甲分布进行监测,并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探讨了步甲分布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共捕获步甲10属18种10 804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步甲分布的种群数量存在差异,苜蓿(Medicago sativa)地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地的步甲密度与物种数均高于其他样地,重度放牧草地最低。影响步甲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植株高度、地下5cm土壤温度和地表土壤含水量,其次为地表土壤温度、地下5cm土壤含水量和植物物种数。不同物种的步甲偏好不同的环境因子,且最适偏好程度不同,齿星步甲(Calosoma denticolle)、谷婪步甲(Harpalus calceatus)、巨胸婪步甲(Harpalus macronotus)偏好聚集在土壤湿度大的生境,最适湿度值大小为齿星步甲>谷婪步甲>巨胸婪步甲。研究结果明确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步甲的分布差异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为坝上地区环境监测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增辉  何雪宝  冯伟松  崔永德  
2010年3~12月在长江镇江段进行4次采样共采集到底栖动物26种,隶属于7科21属,其中水栖寡毛类2科7属12种,多毛类1科1属种,软体动物2科4属4种,水生昆虫2科9属9种。长江镇江段共有4个优势种:厚唇嫩丝蚓(Teneridrilus mastix)、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sowerbyi)、多鳃齿吻沙蚕(Nephthys polybranchia)和长足摇蚊(Tanypus sp.)。底栖动物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74ind./m2和0.2g/m2。各种生境类型中,保护区的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相对较高,北湖次之,主航道最低。同时存在着季节变动,密度以春夏较高,秋冬较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