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88)
2023(3870)
2022(3457)
2021(3546)
2020(3015)
2019(7220)
2018(7211)
2017(13761)
2016(8088)
2015(9492)
2014(10002)
2013(9714)
2012(8905)
2011(7661)
2010(8153)
2009(7687)
2008(8734)
2007(7990)
2006(7248)
2005(6985)
作者
(22177)
(18082)
(17897)
(17440)
(11818)
(8783)
(8421)
(7196)
(6838)
(6814)
(6305)
(6066)
(5890)
(5818)
(5781)
(5577)
(5534)
(5332)
(5296)
(5263)
(4707)
(4656)
(4536)
(4392)
(4331)
(4242)
(4089)
(3773)
(3711)
(3707)
学科
(33583)
管理(33096)
(32096)
企业(32096)
(26544)
经济(26484)
(20153)
(17537)
财务(17517)
财务管理(17477)
企业财务(16644)
方法(12682)
数学(10412)
数学方法(10243)
(10077)
(7101)
(6903)
中国(6666)
业经(6637)
理论(6277)
体制(6094)
(5565)
银行(5558)
公司(5555)
(5373)
(4850)
(4687)
教育(4564)
(4518)
农业(4449)
机构
学院(114268)
大学(110532)
管理(42113)
(39954)
经济(38773)
理学(34435)
理学院(34148)
管理学(33558)
管理学院(33371)
(30638)
研究(30375)
中国(29048)
(23404)
财经(21924)
(20138)
(19414)
(16673)
科学(16645)
(16408)
财经大学(15807)
北京(15618)
会计(15392)
中心(15367)
商学(13315)
(13273)
商学院(13242)
师范(13147)
研究所(12978)
(12794)
(12481)
基金
项目(56105)
研究(44606)
科学(42659)
基金(38265)
(31065)
国家(30701)
科学基金(27162)
社会(25193)
社会科(23684)
社会科学(23678)
(22585)
教育(22454)
编号(20837)
基金项目(20129)
成果(19167)
(17991)
自然(17963)
自然科(17524)
自然科学(17522)
资助(17437)
自然科学基金(17243)
课题(14354)
(14084)
项目编号(13515)
(12633)
重点(12309)
(12285)
(11988)
(11963)
阶段(11944)
期刊
(53494)
经济(53494)
研究(38243)
(33986)
中国(26188)
管理(17521)
会计(16482)
(15847)
金融(15847)
教育(15699)
财会(14279)
学报(13359)
(11995)
财经(11690)
科学(10973)
大学(10664)
技术(10018)
通讯(9741)
会通(9716)
(9713)
学学(9711)
业经(8808)
(8041)
农业(7293)
经济研究(7206)
(6948)
问题(6792)
(6146)
理论(6003)
图书(5952)
共检索到194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国永  
一、引言在企业集团持股结构中有一种特殊的持股结构就是子公司之间相互持股,相互持股也称为交叉持股。由于相互持股能提高各持股方的投资收益规模,所以现阶段相互持股的上市公司十分普遍,尤其体现在集团企业内部的子公司之间。集团企业内部子公司之间的相互持股在各自的个别报表中的核算很不确定,可能以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也可能以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者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而在合并层面,这些相互持股均需要以合并层面的权益法进行核算,这样就造成了个别层面与合并层面核算的差异,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国永  
一、引言在企业集团持股结构中有一种特殊的持股结构就是子公司之间相互持股,相互持股也称为交叉持股。由于相互持股能提高各持股方的投资收益规模,所以现阶段相互持股的上市公司十分普遍,尤其体现在集团企业内部的子公司之间。集团企业内部子公司之间的相互持股在各自的个别报表中的核算很不确定,可能以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也可能以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者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而在合并层面,这些相互持股均需要以合并层面的权益法进行核算,这样就造成了个别层面与合并层面核算的差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申  杜红  
公司集团的产生使得内部相互持股情况难以避免,并产生了库存股法、交互分配法两种不同的合并报表编制方法。文章通过实际举例分析,发现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库存股法虽简单但金额不精确,且不适用于子公司间相互持股;交互分配法虽金额精确但处理复杂,且列报形式不合法。对此,文章以保留优点、回避缺点的思路,提出了交互备抵法的第三种方法,以便金额精确且列报形式符合《公司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志碧  孙艳芬  王媛媛  
本文研究了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式的相似性对相互持股的会计处理的影响,并从会计处理系统的角度提出将代数综合法结合计量的处理方法,并提出具体完善建议:消除灰色地带,清楚界定概念的边界;完善披露规定,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弥补准则空白,选用适当权益分配方法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国永  院蕾  
在一些集团公司中普遍存在多个子公司之间的间接交叉持股现象,而现行准则及指南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本文根据子公司之间间接交叉持股形成的个别层面与合并层面的计量差异,在对该差异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特有的补充调整抵销方法,有效解决了这一合并会计问题并进行了验证,从而为相关准则的完善及实务中的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支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有红  赵海苗  
在集团内部母子公司交叉持股的情况下,编制合并报表有两种方法:交互分配法和库藏股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选择。为深化理论及实务界对母子公司交叉持股情况下合并报表编制问题的认识,针对具体情况选用科学的方法,笔者基于对库藏股法特点、适用条件的评价,具体谈谈在母子公司交叉持股情况下如何选用合并报表编制方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束进  
一、母公司吸收合并其直接控股的全资子公司的会计处理误区实际经济活动中,母公司吸收合并其直接控股的全资子公司的案例屡见不鲜。母公司吸收合并其直接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究竟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实务中有不同的看法。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母公司吸收合并其直接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属于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因而其会计处理适用于《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相关规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蒋欣然  
文章通过对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合并商誉的解读以及对国内外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对比,阐述了对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的初始确认和减值测试会计处理的理解和认识;分析了合并商誉与国际普遍做法的趋同之处和差异所在;对我国的商誉确认中负商誉计入当期损益的做法及减值测试中存在实务操作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徐建华  黄小清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董明怀  宋慧娟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将企业合并区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分别对其确认、计量及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了规范。笔者拟结合自己在实务中接触的企业合并案例,对一些会计处理存在争议或准则中未明确的问题进行探讨。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原商誉的处理[例1]甲公司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乙公司100%的股权,取得时产生商誉,丙公司系甲公司的子公司。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丽萍  胡玉可  
随着林地资源的"财产权"逐渐趋于明确,对其进行"资产化"的确认与计量已经成为必要与可能。林地资产价值实质是林地资源的"实物"财产权价值。它与林地资源的"非实物"财产权价值即林地使用权价值,共同构成了林地资源的整体价值。林地资源价值的确认与计量需要借鉴并依附土地(林地)使用权价值的确认与计量。林地资源会计一定程度上区别于一般资产会计以及一般土地资源会计,相对较为复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路晓莹  
企业能够成功上市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地位,更能够在资本市场中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通过正规的IPO审核上市不仅程序复杂繁琐而且审核条件较高,但随着利用反向并购实现借壳上市途径的出现,企业之间的反向并购交易一直处于较为混乱的状态。因此,本文以巨人网络反向并购世纪游轮为案例,对其反向并购的会计处理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反向并购交易混乱的动因,并根据发现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朱琳  
在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最初被定位为专门为收购和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而设立的过渡性金融机构,原则上公司的存续期限不超过十年。1999年,华融、长城、信达和东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相继设立,到今天,已经历了整整十年的发展。尽管资产管理公司对政策性不良贷款处置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段珺  
我国企业在"十三五"计划期间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节能减排压力,节能服务公司以其技术、合作模式以及服务能力等方面优势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且其行业规模逐渐扩大。但由于该行业发展时间较短,在节能服务项目相关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方面还缺乏统一的规范,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要求无法实现,不利于投资者进入该领域,制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本文结合案例对不同契约模式下节能服务项目会计处理问题进行重点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