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12)
2023(15084)
2022(12637)
2021(11769)
2020(9402)
2019(21475)
2018(21150)
2017(39887)
2016(21031)
2015(24003)
2014(23822)
2013(23259)
2012(22069)
2011(19871)
2010(20493)
2009(18930)
2008(18574)
2007(16713)
2006(15212)
2005(14068)
作者
(60380)
(50398)
(50123)
(47684)
(32376)
(24302)
(22707)
(19430)
(19269)
(18077)
(17266)
(17014)
(16326)
(16061)
(15694)
(15269)
(14938)
(14641)
(14502)
(14498)
(12794)
(12288)
(12205)
(11755)
(11354)
(11248)
(11223)
(11091)
(10151)
(9873)
学科
(102067)
经济(101944)
管理(58091)
(56280)
(44478)
企业(44478)
中国(31865)
方法(31212)
地方(28615)
(27661)
数学(25670)
数学方法(25352)
业经(23527)
(19573)
农业(19090)
(19063)
(18306)
地方经济(16617)
(16477)
银行(16459)
(16455)
金融(16452)
(16117)
理论(16103)
贸易(16101)
(15912)
(15462)
(14421)
技术(14392)
(14098)
机构
学院(304582)
大学(302294)
(129950)
经济(127148)
管理(112309)
研究(108530)
理学(94734)
理学院(93562)
管理学(91994)
管理学院(91419)
中国(83704)
(65454)
科学(63129)
(59935)
(54194)
中心(50074)
研究所(48467)
(48280)
(46596)
财经(46469)
(44497)
师范(44082)
(41992)
北京(41965)
经济学(40149)
业大(39931)
(38889)
(38857)
农业(35855)
经济学院(35671)
基金
项目(192783)
科学(152265)
研究(147881)
基金(137253)
(118844)
国家(117417)
科学基金(100458)
社会(94647)
社会科(89465)
社会科学(89443)
(75968)
基金项目(72040)
教育(68276)
(63231)
编号(61289)
自然(60756)
自然科(59341)
自然科学(59328)
自然科学基金(58247)
资助(54866)
成果(51316)
(46626)
课题(43499)
重点(43465)
(42346)
(40570)
国家社会(39201)
发展(38117)
创新(37710)
(37494)
期刊
(161583)
经济(161583)
研究(99145)
中国(71228)
(46209)
管理(45212)
(44511)
教育(42836)
学报(42598)
科学(41940)
大学(33623)
(32269)
金融(32269)
学学(31081)
农业(30331)
技术(29223)
业经(25990)
经济研究(25834)
财经(23900)
(20918)
问题(20388)
(16340)
图书(16035)
技术经济(15881)
(15751)
世界(15336)
(14355)
论坛(14355)
商业(14312)
现代(14230)
共检索到488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严静  
子代在就业流动中在很大程度上带着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和个体身体形塑的烙印,并深深受到家庭经济发展能力的制约和影响。该文梳理家庭经济发展能力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家庭经济发展能力的视角,寻求对于子代就业流动的运作逻辑,并拟定了家庭经济发展能力的测量指标体系,基于厦门市灌口镇的调查数据,建构了多元回归模型,同时对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和子代就业流动的未来发展及研究方向提出了相关的思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马涛  王宏磊  
本文通过对萨缪尔森经济学理论特点的分析探讨了经济学理论发展中综合创新这一范式逻辑运动的形式,提出"综合"是沟通旧理论和新理论的桥梁之一,新理论完全可以从旧理论的"综合"中创造出来,经济思想史上经济学范式的运动和发展也必然会表现为综合创新这一运动形式。"综合"创新还是经济学家构建自己新理论体系的一种重要方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崔宝敏  董长瑞  
简要梳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范式之争,提出经济学研究的范式危机与范式转换,并基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视野梳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线。主张多维度人的假设前提,关注人的价值的实现,重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重视理论学术的现实解释力,最后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直接间接条件、实现保障和实现基础等四个方面试图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蒋震  
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发展阶段紧密相关,改革开放后到分税制改革之前,地方政府主要目标和行为在于做大经济总量,发挥了替代市场的功能和作用,经济绩效目标的实现根源在于短缺经济背景下的"补偿性红利"。分税制改革到经济新常态之前,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主要兼顾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地方政府的功能和作用由"替代市场"不断转变为"弥补市场失灵"。经济新常态之后,地方政府要更加关注"投资效益",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重视本辖区的公共服务提供质量,着力培育良好的地区发展环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郭威  杨弘业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当前正受到金融资源错配、信用风险溢价和贷款利率上行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论文指出,为解决民营经济发展所遇到的现实困境,金融可以通过优化市场要素配置、拓宽融资渠道、服务跨境融资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可具体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消除市场分割和所有制障碍;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民营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只要经济学算作是一门科学,那么,它理应同其他科学学科一样,其使命是发现和解释世界的规律和现象。经济学也是人类认识现实世界的一个理论性范式结构。就其识别和发现功能而言,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以价格或价格化方式,对物质存在(物品)的非物质质态,即经济价值(交换价值)进行识别评价。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延伸到对非物质存在的识别评价。非物质存在也有其物质质态(物质载体)和非物质质态。以经济学为基础,形成了各种应用性学科,直至形成管理学体系。这些应用性学科,尽管突破了经济学范式承诺的一些限制,但归根结底还是受经济学范式承诺所规范的。经济学所面对的识别评价问题,大多数属于关于"关系存在"的经济学识别评价。关系存在的质态主要有三种:域内关系(及域类质态)、域际关系(异域交互)和域中之域(多层域类)。经济学范式承诺的变革,即在微观—宏观范式结构中引入域观范式承诺,是为了突破传统经济学范式的封闭性和狭隘性,使经济学能够包容更多的重要因素,增强对现实世界的识别评价功能,提高其现实解释力,可以开阔经济学的眼界,为经济学的学术研究开辟更大的"蓝海"。具有不同质态特征的域观经济体所构成的世界才是现实的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必须形成与此相应的识别评价逻辑体系,才能发现和解释现实世界的经济规律和复杂现象。变革范式,增强经济学之识别、发现功能和现实解释力,还经济学以科学本色,是中国经济学界进行学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兵  黄红富  归柯庭  
从范式出发重新定义了学科和交叉学科,并以物理学发展史为例分析和展示了交叉学科的发展逻辑;提出了元学科和人工学科的新概念,认为交叉学科的实质是不同范式指导下的人工学科不断地、无限接近于元学科的手段和途径。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杰  
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究竟具有怎样的关系,既有文献见仁见智。本文的分析表明,儒家伦理起初内生于保证家庭组织运行效率的实际需要,而后长期充当国家与个人的调适角色,促成了家族制与官僚制的制度妥协,并由此形成独具特色的市场制度基础,汉唐盛世便奠基其上。中国未来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要害是政府因素与其他市场因素能否达成制度均衡,儒家伦理的作用自当不言而喻。不仅如此,儒家伦理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逐步完成了商业转向,具有了丰富的市场涵义,加上东亚经济奇迹佐证凿凿,因此其对市场经济发展有利无害当成定论。本文的讨论发现,儒家伦理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恒源  王毅  
很多对于技术经济范式的研究试图利用其将企业的微观层面与经济的宏观层面联系起来,但这一方面导致技术经济范式概念的理解层面跳跃甚至混淆,另一方面削弱了技术经济范式的宏观解释力。因此,本文尝试利用技术经济范式主导逻辑来解决此类问题。技术经济范式主导逻辑是参与主体关于通用技术、经济租金、组织形态形成的共识。蒸汽革命使人类生产摆脱了对人力和畜力的依赖,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电气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信息革命推进了贸易和商业的全球化;智能革命以增强人类思维能力为特征推进智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应把握智能革命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参与主体对数据技术、智能经济和网络化生产组织的推动力,以需求引领技术经济范式跃迁的方向,推进数据基础服务,赋能新基建,从而形成新时期发展优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叶航  
“效用”是西方经济学最基础、最重要的范畴之一,“效用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但正是这个支撑西方经济学理论大厦的柱石,却在诸多方面表现出逻辑的混乱和矛盾,从而使我们不得不对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的科学性产生怀疑。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吴亚辉  
守法是法治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探究守法的内在逻辑具有重要意义。以经济学的"成本—收益"为基本分析技术,可发现左右人们守法与否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守法成本与违法成本的考量。在此认识框架下,以2002年施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探寻化解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被拆迁人频频"抗法"尴尬境遇的可行性路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文革  孙瑾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显示出中国发展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性,其结构演化与创新需要系统地进行研究,同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模式相比呈现明显的差异,值得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借鉴。在系统评述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文章阐明了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在本质和演化逻辑,并围绕构成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的维度提炼和总结了中国特色的混合经济模式、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模式、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模式、多元要素供给与综合优势模式和渐进式全方位开放经济模式,以此清晰勾勒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鲜明特色和独特竞争力,澄清了一些西方学者及各界对中国发展模式的误判与否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全胜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发展生态经济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生态经济发展道路的三重逻辑。研究发现,中国式现代化生态经济发展道路继承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促进了生态价值观的现代转换;中国不断研发环保技术,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保资金的管理,保障了生态经济发展;中国不断发展低碳经济,推动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推动绿色消费和供应链,推动了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应该宣传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加强科技与制度对生态经济的支撑,促进生态产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继文  
本文将工业化与信息化置放到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 ,把考察的视线直伸到远古时代 (而不仅仅是近代或现代 ) ,并抓住经济活动的主体———人 ,分别从生产和交换的不同方面探讨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的特征 ,提出了工业化与信息化表现为量的积累与质的跃迁的统一、二者之间既依次递进又错落交叉 ,其内容涉及到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各个主要方面、信息业是第三次产业的典型代表等见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雷艳红  游宇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行动主要是为了获得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资本积累。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高度倚重土地财政收入,并将其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资金;同时,中央和地方均高度重视通过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然而,政府的财政行动却导致中国经济陷入未来增长的不确定和发展环境不公的困境。作为应对,政府应在财政公共化的框架下逐步完成省以下分税分级财政体制的构建、规范土地出让金用途,以及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