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63)
2023(18465)
2022(15577)
2021(14714)
2020(12108)
2019(27822)
2018(27431)
2017(49462)
2016(27386)
2015(31000)
2014(30455)
2013(29336)
2012(27580)
2011(25172)
2010(25402)
2009(22956)
2008(22575)
2007(19794)
2006(17633)
2005(16163)
作者
(74348)
(62193)
(61605)
(58699)
(39848)
(29655)
(28099)
(24123)
(23888)
(22338)
(21429)
(21291)
(19988)
(19763)
(19420)
(19314)
(18450)
(18072)
(18065)
(17962)
(15936)
(15100)
(14903)
(14572)
(14120)
(13904)
(13734)
(13680)
(12510)
(12431)
学科
(111025)
经济(110903)
管理(73722)
(71619)
(57570)
企业(57570)
方法(43305)
中国(39786)
数学(37560)
数学方法(37013)
(31749)
地方(27902)
(25759)
业经(25422)
(23447)
教育(23064)
技术(23053)
(21684)
贸易(21663)
(21499)
农业(21367)
(21004)
(19747)
银行(19720)
理论(19476)
(19081)
(18906)
金融(18904)
(17217)
环境(17096)
机构
大学(375316)
学院(371570)
(154583)
经济(151560)
管理(138587)
研究(136159)
理学(118079)
理学院(116610)
管理学(114578)
管理学院(113834)
中国(102137)
(82354)
科学(79481)
(71290)
(67415)
中心(62285)
(61911)
研究所(60957)
(58917)
师范(58420)
(57273)
财经(55263)
北京(52521)
(50387)
业大(49682)
(49303)
师范大学(47523)
经济学(47336)
(46499)
农业(44190)
基金
项目(245477)
科学(196951)
研究(186719)
基金(177325)
(153812)
国家(152409)
科学基金(131273)
社会(119484)
社会科(113124)
社会科学(113102)
(96424)
基金项目(92515)
教育(91134)
(82659)
自然(81932)
自然科(80095)
自然科学(80073)
自然科学基金(78671)
编号(75616)
资助(71515)
成果(63319)
(57484)
重点(57104)
(56147)
课题(55768)
(54940)
创新(50721)
国家社会(49400)
教育部(48937)
人文(46601)
期刊
(175461)
经济(175461)
研究(123784)
中国(90327)
教育(68679)
管理(55224)
(54424)
学报(53096)
科学(52420)
(52162)
大学(42397)
(38264)
金融(38264)
学学(37993)
技术(37116)
农业(36035)
经济研究(28171)
业经(28043)
财经(27663)
(24030)
问题(22378)
(20769)
图书(20092)
(19959)
(18486)
论坛(18486)
技术经济(18414)
世界(18352)
国际(18149)
职业(17849)
共检索到593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方健华  
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线索先后经历了"超越传统教育-师范教育西化-师范教育中国化-师范教育现代化"的演进。在这一演进过程中,江苏百年师范发展史是全国师范教育的典型和缩影。以江苏百年师范发展史为例,我们发现:中国百年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传统及现代意蕴——"优先发展"是百年师范教育改革的政策诉求;"面向农村小学"是百年师范教育改革的国情选择和功能定位;"职业人格养成"是百年师范人才培养的目标追求;"综合培养"是百年师范人才培养的模式传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忠军  游旭群  
师范教育的兴起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创建所需思想条件和组织条件的形成作出重要贡献。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师范教育不断得到革命性改造,始终服务伟大革命事业,担承构筑民族伟大复兴教育之基的重任,并在肩负迈向新时代建成教育强国新使命过程中走向新辉煌。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勇  解楚冰  
北京师范大学已走过120年历史,中文学科始终伴随着北师大的征程。中国现代文学是奠定北师大学术影响的一个重镇。梁启超、马裕藻、黎锦熙等近代学人,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一众新文学先驱共同奠定了北师大深沉厚重、镕古铸今的人文传统。改革开放之初,李何林再创北师大现代文学学科的新局面,王富仁等对“李何林鲁迅研究”的继承与发展,铸就了新时期北师大现代文学研究的又一个高峰。百多年来,北师大的中国现代文学已经成为传统悠久、极富特色、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形成了以文学史研究为中心,多文体研究并行,注重作家作品研究与史料建设,强调文学研究的当下价值等多重特点。北师大现代文学的学术传统,既有得天独厚的文学资源与思想资源,同时蕴含着先贤名师沉稳内敛、开拓进取的师大精神,彰显着中文学科的人文情怀,见证着北师大百年的荣光和艰辛,承载着中华民族百年的思想演进和时代风尚。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袁廷科  
文字是一个民族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而对文字的使用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则是一个民族在其发展历程中步入社会进步的阶梯。本文以苗族文字从创制到进入学校教育体系的历史脉络为背景,说明民族文字在当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政  
中国近现代技术教育经历了地主阶级洋务派下的技术教育——"器用制夷"、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左右下的技术教育——"制度突破"以及教育思潮与政治交互影响下的技术教育——"工具主义"和"劳动教育"四种形态。四种形态集中体现了技术教育的发展规律及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时代特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和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高等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各高校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问题,认真谋划安排,精心组织实施,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工作,呈现出领导有力、发动广泛、重点突出、统筹兼顾的鲜明特点,取得了一个个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都有特色显明的载体,努力在"内化"和"转化"上花力气,探索出许多好的形式和做法。通过周密细致的动员部署,系统深入的学习调研,全面深刻的分析检查,已全面进入最关键的整改落实阶段。我们高兴地看到,学习实践活动使各高校进一步深化了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国春  
自2010年起,江苏省开始了免费培养幼儿男教师的试点工作。江苏以"学前教育事业、男性幼教师资"为目标对象、以"初中毕业起点、五年一贯大专"为教学模式、以"组织统一面试、安排提前录取"为招录规则、以"市域协议定向、权利义务平衡"为就业原则,实现了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制度创新;在培养地选择上以传统幼师名校为主体,在目标规格上以特色走班教师为追求,在教育培养上以男性阳刚之气为重点,在管理机制上以服务支持协调为取向,形成了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江苏特色。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白永秀  苏小庆  王颂吉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强国富民的经济奇迹,创造这一奇迹的根本原因在于党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党探索经济发展道路的百年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武装革命为强国富民建立政权基础(1921年7月至1949年9月);第二阶段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仿照苏联模式开展建设,为强国富民构建制度基础和生产力条件(1949年10月至1978年11月);第三阶段是从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改革开放推进强国富民(1978年12月至2012年10月);第四阶段是新时代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实现强国富民(2012年11月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核心内涵是在党的领导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强国富民,其理论创新体现在五个方面:在发展的政治保障上,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在发展主题上,持之以恒推动实现经济现代化;在发展的内部动力上,从国情出发通过改革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的外部条件上,通过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发展的根本目的上,以人民为中心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何杰  
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发表和今年三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以后,中国已经步入一个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发展步伐的新的历史时期。在改革与发展的大潮中,高等师范教育不改革就没有出路,这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而要想真正理清高等师范教育在90年代改革和振兴的思路,就需要总结十多年来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以及还存在的问题,并在认真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今后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方法及有关政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克勤  马建峰  盖立春  谷海军  
师范教育的转型作为我国教师教育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其从根本上、制度上进行转型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师范教育转型从教育制度变革的层面来看,其功能主要体现为教师教育一体化、教师教育开放化、教师职业专业化。探索师范教育发展路径,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更新教育观念、确定培养模式、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永红  李华锋  
三农问题是长期形成和演变的结果,是我国特有的,目前呈现加重趋势。按主要矛盾的不同,可以将近百年来的三农问题划分为六个阶段。当前重要的是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认识、分析和研究三农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慷慨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职业教育最终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道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回望百年,职业教育法制建设逐步完善,实现了依法办教;学科地位逐步确立,职业教育学走向成熟;从初创到系统,逐步构建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展望未来,需要继续推进职业教育法制体系建设、内外兼攻巩固职业教育学学科合法性地位、融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使职业教育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志文  
本文首先分析了依附理论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特点,在此基础上,作者采用历史结构分析的方法,从历史背景、制约力量、发展线索、目标取向四个方面,对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发展道路进行了分析,最后作者认为,自主与依附的抗争是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发展的基本特征。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肖希明  
近百年来,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经历了民国时期、1950—1977年和改革开放以来三个历史阶段。文章探讨了这三个历史阶段社会的经济、政治、教育、文化与科学技术环境对图书馆学教育制度、教育规模、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的影响,以及图书馆学教育通过培养人才和输出知识为社会做出的贡献;认为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教育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才,但社会环境制约了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1950—1977年的社会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图书馆学教育发展仍较为缓慢,1978年至今,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图书馆学教育对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