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81)
2023(6200)
2022(5218)
2021(4715)
2020(3911)
2019(8800)
2018(8732)
2017(16803)
2016(9389)
2015(10506)
2014(10947)
2013(10658)
2012(9862)
2011(8820)
2010(8954)
2009(7955)
2008(7859)
2007(7316)
2006(6473)
2005(5833)
作者
(26717)
(22034)
(21963)
(21006)
(14064)
(10669)
(10231)
(8680)
(8535)
(8265)
(7883)
(7628)
(7396)
(7114)
(6976)
(6916)
(6702)
(6606)
(6603)
(6395)
(5816)
(5435)
(5400)
(5287)
(5069)
(4965)
(4936)
(4904)
(4531)
(4455)
学科
(46848)
经济(46819)
管理(22874)
(22560)
地方(18729)
(17504)
企业(17504)
方法(14495)
(12846)
中国(12487)
数学(12300)
数学方法(12208)
地方经济(10987)
业经(10808)
产业(9375)
(8930)
农业(8656)
(8649)
(8067)
(7204)
结构(7133)
环境(6873)
技术(6514)
理论(6253)
(6138)
(6014)
(5719)
金融(5717)
(5697)
贸易(5692)
机构
学院(132551)
大学(126913)
(54433)
经济(53237)
管理(47617)
研究(45795)
理学(40421)
理学院(39850)
管理学(39170)
管理学院(38917)
中国(33974)
科学(28901)
(28222)
(27791)
(23807)
(23321)
中心(21202)
研究所(20980)
(20668)
(19531)
师范(19315)
财经(18527)
(18475)
业大(18280)
(17282)
(16882)
经济学(16837)
(16473)
北京(16335)
农业(15825)
基金
项目(87171)
科学(68942)
研究(66806)
基金(60316)
(51858)
国家(51399)
科学基金(44181)
社会(42284)
社会科(40165)
社会科学(40158)
(38351)
基金项目(32548)
教育(29894)
(29883)
编号(28204)
自然(26730)
自然科(25966)
自然科学(25961)
自然科学基金(25493)
资助(23777)
(22353)
成果(22054)
课题(20752)
重点(20630)
发展(18604)
(18351)
(18327)
(18206)
(17620)
创新(17188)
期刊
(68621)
经济(68621)
研究(39416)
中国(28629)
(18922)
(18288)
科学(17803)
管理(17799)
学报(17683)
教育(16406)
业经(13238)
大学(13190)
技术(12984)
农业(12680)
学学(12365)
(11433)
金融(11433)
经济研究(10148)
问题(9191)
财经(8786)
资源(8076)
(7818)
商业(7508)
技术经济(6921)
现代(6895)
科技(6410)
(6409)
论坛(6409)
图书(6286)
经济问题(6282)
共检索到203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金翼  
本文以嫩江流域经济区域为例,探索了区域城镇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对区域经济形态、运动规律及其产业布局调整提出了一些看法。(1)协同进行城镇布局和产业布局;(2)培育以城市群为主体的产业带;(3)依靠中心城市促进区域产业结构演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孝文  
长江流域13省市整体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发展态势。从区域间的产业结构看,东部、西部发展较快,中部地区发展缓慢。区域间产业结构差异加剧,产业发展思路同质化,使得中部凹陷,区域内互补性不强,影响了流域经济整体竞争力。长江流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发展东部地区现代生产型服务业,中部地区重视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西部地区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实现长江流域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润涛  
钱塘江流域山区与平原产业结构的比较郭润涛钱塘江横贯浙江省,是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尤田乡,流经开化、常山、、行州、兰溪、建德、桐庐、富阳、萧山、杭州、余杭、海宁十一\县(市),在海盐县敢浦注入杭州湾。这些县(市),在明清时代,分属衢州...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七零  
在认识空间结构内涵与确定研究范围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获得了长江流域的空间分异状况。长江流域空间结构符合核心-边缘结构模式,包括3个一级核心、8个二级核心、两大跨省成长三角、1条主轴、2条辅轴、3条地方轴、1个外围区和1个边缘区。长江流域空间结构的演变,经历了低水平的离散型阶段、极化发展的非均衡阶段、扩散的多核非均衡阶段,未来将向区域一体化的高水平均衡阶段发展。从聚散原理、空间相互作用和国家宏观区域发展战略等3方面,分析了长江流域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长江流域空间结构的优化,要从内部要素与外部力量两方面入手做3件事情。一要加快单个节点的发展和尽快形成核心区域,尤其是上游地区要构建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学英  
With a discussion on the event that marks the birth of knowledge industry,its structural components and the relations among these structural components,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knowledge industry mainly consists of information industry,high tech industry and manpower capital industry.The relati...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永刚  
1大江大河堤防建设标准的确定要适合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嫩江、松花江干流堤防在黑龙江省境内总长1899km,达到百年一遇标准的仅26km,50年一遇标准的仅80km,20年一遇标准的693km,20年以下标准的1100km。嫩江干流堤防面临1998年大洪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金昭  胡湘湘  王晓平  王可泱  
基于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经济效率相互协调的视角,构建三元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以黄河流域九省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耦合模型和探索性数据分析(ESDA)模型,探究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绿色经济效率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和空间关联效应。研究结果显示:黄河流域三元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整体偏低,介于勉强协调至初级协调之间,至优质协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其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黄河流域省区间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空间异质性大且呈现较为明显的区域不均衡;在空间作用下,黄河流域三元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依赖特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林均勇,李文郢,王臣亭,林一飞  
面向21 世纪,在知识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黑龙江流域的国际区域经济技术合作,应突出技术贸易的先导和基础作用,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与人才资源的优势,更新观念,开拓国际技术、人才市场,完善引进技术和人才的运行机制和政策体系,以推进技术和人才的广泛交流与合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东霞  章光新  冯夏清  
目前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陆地水文循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近50年来,嫩江流域径流过程发生了巨大变化,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和时空变异性,并带来一系列突出的水与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根据嫩江、石灰窑、同盟、江桥、大赉水文站1956年~2006年51a的径流资料,采用Morlet小波对嫩江流域径流序列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径流演变过程存在明显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具有8a、20a、45a多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且以45a尺度的年代周期信号最强,表明45a尺度的年代周期变化最为明显;嫩江、江桥气象站的降水周期与上述径流资料基本一致,说明降水的变化是流域径流演变过程的重要自然控制因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艳  陈晓宏  王兆礼  
以北江流域45年(1956—2000年)内降雨量及主要控制性水文站石角站水文资料为基础,研究了流域内降雨径流的变化特征,发现降雨系列基本没有变化,而径流系列呈缓慢上升趋势。对径流系数系列进行分析显示,1973年前后径流系数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将1956—1972年做为基准期,利用降雨-径流关系,定量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径流演变的作用,发现人类活动的间接影响是造成径流增加的原因。最后分析了流域内近20年来的水土流失和植被变化情况,进一步说明了流域内下垫面状况发生了改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黎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是我国当前发展的一个重点 ,长期以来 ,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恶化 ,从而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整个长江流域多次发生特大洪水、各类滑坡、崩塌、泥石流 ,造成严重危害 ,有些地方人畜饮水困难等。云南小江流域属于长江支流 ,金沙江水域为长江上游 ,是我国南方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 ,其典型地区是著名的“铜都”东川泥石流经常发生 ,加强小江流域生态保护 ,治理泥石流是整个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关键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陆玉麒  董平  
流域作为区域经济中的重要地域单元,其总体空间结构规律却一直没有得到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在介绍与评价施坚雅流域核心 边缘结构模式的基础上,对赣江流域空间结构特征与历史演化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赣江流域可分为核心区、过渡区、边缘区,体现出明显的核心 边缘空间结构特征;山、江、湖,作为构成赣江流域的三大要素,其间存在着内在的时空耦合关系。具体而言,赣江流域最大的河流赣江纵贯流域南北,注入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成为连结上游山区和下游湖区的纽带,山、江、湖彼此相连,息息相关,构成一个互相关联、互为依托的生态大系统。因此,有必要将山江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论在生态环境治理上,资源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七零  
探讨了江苏高职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建议:增加现代农业方面的专业;增加先进制造业方面的专业,减少土建、生化、轻纺等方面的专业;增加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方面的专业,削减财经、文化教育等大类的专业。同时,在苏南适度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加强理实教学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改革,推进产学研深层次的合作,更新"双师型"教师的智能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宝明,郑宏,胡杏云  
文章论证了牡丹江市区的产业定位、入世(WTO)后的产业结构适应性、重点产业的选择、产业结构的优化与构建等问题。提出了牡丹江市区应充分利用传统产业的雄厚基础,形成以林纸、化工、医药、食品、建材、旅游为主体的优势产业部门,并对电子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进行适度超前的战略性投入,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良性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卫东,张玉斌  
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区域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是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间缺乏协调的结果。探索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结构、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间的协调机制,对解决区域资源与环境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稳定、持续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资源、资源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